1. 塑胶模具的模架分几种结构
A、浇注系统:熔融塑胶从喷嘴引向型腔的流道,可分为: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井等
B、成型零部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前、后模CORE,也是与产品联系最紧密的部位;
C、温度调节(冷却)系统:为满足注塑成形工艺对模具温度的要求,在前后模所加的冷却水道
D、导向系统:确定前、后模合模时的相对位置,一般有导柱、导套,必要的情况上,顶出部分也需导柱、导套定位;
E、侧向分型及侧向抽芯:当胶件存在倒扣即与脱模方向不一致的结构时就得使用行位,常见的形式:滑块、斜顶、抽芯等;
F、脱模结构(顶出系统):就是将胶件从模具中顶出的装置,常用的有:顶针、顶板、司筒等;
G、排气结构:常见的排气形式有两种:排气槽、成形零部件间隙。为了在注塑过程中排除型腔中的空气和成型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常在分型面设置排气槽。设置排气槽的原则是,在不影响溢料及披锋时,应尽可能大的排气槽。而镶针、顶针、镶件则是利用成型零部件间隙排气。
1.前模/母模/定模座板:面板/固定板
2.水口推板/剥料板
3.前模/母模/定模板
4.推板
5.后膜/母模/动模板
6.托板/垫板/支承板
7.方铁/模脚
8.后膜/公模/动模座板:底板/固定板
9.顶针板/顶针面板
10.顶针座板/顶针底板/顶针固定板/顶针托板/顶针垫板/顶针支承板
11.前模仁/母模仁/定模仁/型腔/凹模/内膜
12.后模仁/公模仁/动模仁/型芯/凸模/内模
13.方铁螺丝
14.座板螺丝/底板螺丝/底座螺丝/固定板螺丝
15.顶针板螺丝/顶针底板螺丝
16.回针/复位杆
17.顶针/顶杆/推杆
18.自动回位/弹簧复位/复位弹簧/强行回位/强制复位
19.模板螺丝/模仁螺丝
20.座板螺丝/面板螺丝/固定板螺丝
21.小拉杆/塞打螺丝
22.大拉杆
23.水口钩针
24.定位环螺丝/定位圈螺丝
25.吊环孔/吊模孔
26.弹簧孔
27.顶棍孔
28.导柱/边钉/边/直边/托边
29.导套/导边/司/直司/托司
30.拉料杆
31.波仔螺丝/波珠螺丝/钢珠螺丝/定位珠螺丝/限位螺丝
32.尖头螺丝
33.螺丝/螺钉/螺栓
34.螺母/螺帽
35.内模镶件
36.滑块/行位
37.滑块镶件/滑块座
38.斜顶/斜销/入子
39.唧咀/浇口套
40.尼龙胶塞/尼龙开闭器/树脂开闭器
41.司筒
42.顶出限位柱
43.锁模扣
44.快速接头/水嘴
45.密封圈
46.止水栓/堵头
47.吊环
48.波仔
49.锲紧块/锁紧块/铲基
50.锁模块
2. 注塑模具都有哪些结构组成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模具的结构虽然由于塑料品种和性能、塑料制品的形状和结构以及注射机的类型等不同而可能千变万化,但是基本结构是一致的。模具主要由浇注系统、调温系统、成型零件和结构零件组成。其中浇注系统和成型零件是与塑料直接接触部分,并随塑料和制品而变化,是塑模中最复杂,变化最大,要求加工光洁度和精度最高的部分。
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为了减少繁重的模具设计和制造工作量,注塑模大多采用了标准模架。
一、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是指塑料从射嘴进入型腔前的流道部分,包括主流道、冷料穴、分流道和浇口等。
浇注系统又称流道系统,它是将塑料熔体由注射机喷嘴引向型腔的一组进料通道,通常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组成。它直接关系到塑料制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1、主流道
它是模具中连接注塑机射嘴至分流道或型腔的一段通道。主流道顶部呈凹形以便与喷嘴衔接。主流道进口直径应略大于喷嘴直径(0.8mm)以避免溢料,并防止两者因衔接不准而发生的堵截。进口直径根据制品大小而定,一般为4-8mm。主流道直径应向内扩大呈3°到5°的角度,以便流道赘物的脱模。
2、冷料穴
它是设在主流道末端的一个空穴,用以捕集射嘴端部两次注射之间所产生的冷料,从而防止分流道或浇口的堵塞。如果冷料一旦混入型腔,则所制制品中就容易产生内应力。冷料穴的直径约8-10mm,深度为6mm。为了便于脱模,其底部常由脱模杆承担。脱模杆的顶部宜设计成曲折钩形或设下陷沟槽,以便脱模时能顺利拉出主流道赘物。
3、分流道
它是多槽模中连接主流道和各个型腔的通道。为使熔料以等速度充满各型腔,分流道在塑模上的排列应成对称和等距离分布。分流道截面的形状和尺寸对塑料熔体的流动、制品脱模和模具制造的难易都有影响。如果按相等料量的流动来说,则以圆形截面的流道阻力最小。但因圆柱形流道的比表面小,对分流道赘物的冷却不利,而且这种分流道必须开设在两半模上,既费工又不易对准。因此,经常采用的是梯形或半圆形截面的分流道,且开设在带有脱模杆的一半模具上。流道表面必须抛光以减少流动阻力提供较快的充模速度。流道的尺寸决定于塑料品种,制品的尺寸和厚度。对大多数热塑性塑料来说,分流道截面宽度均不超过8mm,特大的可达10-12mm,特小的2-3mm。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截面积,以增加分流道赘物和延长冷却时间。
4、浇口
它是接通主流道(或分流道)与型腔的通道。通道的截面积可以与主流道(或分流道)相等,但通常都是缩小的。所以它是整个流道系统中截面积最小的部分。浇口的形状和尺寸对制品质量影响很大。
浇口的作用是:
A、控制料流速度:
B、在注射中可因存于这部分的熔料早凝而防止倒流:
C、使通过的熔料受到较强的剪切而升高温度,从而降低表观粘度以提高流动性:
D、便于制品与流道系统分离。浇口形状、尺寸和位置的设计取决于塑料的性质、制品的大小和结构。一般浇口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圆形,截面积宜小而长度宜短,这不仅基于上述作用,还因为小浇口变大较容易,而大浇口缩小则很困难。浇口位置一般应选在制品最厚而又不影响外观的地方。浇口尺寸的设计应考虑到塑料熔体的性质。型腔它是模具中成型塑料制品的空间。用作构成型腔的组件统称为成型零件。各个成型零件常有专用名称。
构成制品外形的成型零件称为凹模(又称阴模),构成制品内部形状(如孔、槽等)的称为型芯或凸模(又称阳模)。设计成型零件时首先要根据塑料的性能、制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公差和使用要求来确定型腔的总体结构。其次是根据确定的结构选择分型面、浇口和排气孔的位置以及脱模方式。最后则按控制品尺寸进行各零件的设计及确定各零件之间的组合方式。塑料熔体进入型腔时具有很高的压力,故成型零件要进行合理地选材及强度和刚度的校核。为保证塑料制品表面的光洁美观和容易脱模,凡与塑料接触的表面,其粗糙度Ra>0.32um,而且要耐腐蚀。成型零件一般都通过热处理来提高硬度,并选用耐腐蚀的钢材制造。
二、调温系统
为了满足注射工艺对模具温度的要求,需要有调温系统对模具的温度进行调节。对于热塑性塑料用注塑模,主要是设计冷却系统使模具冷却。模具冷却的常用办法是在模具内开设冷却水通道,利用循环流动的冷却水带走模具的热量;模具的加热除可利用冷却水通道热水或蒸汽外,还可在模具内部和周围安装电加热元件。
三、成型部件
成型零件是指构成制品形状的各种零件,包括动模、定模和型腔、型芯、成型杆以及排气口等。成型部件由型芯和凹模组成。型芯形成制品的内表面,凹模形成制品的外表面形状。合模后型芯和型腔便构成了模具的型腔。按工艺和制造要求,有时型芯和凹模由若干拼块组合而成,有时做成整体,仅在易损坏、难加工的部位采用镶件。
1、排气口
它是在模具中开设的一种槽形出气口,用以排出原有的及熔料带入的气体。熔料注入型腔时,原存于型腔内的空气以及由熔体带入的气体必须在料流的尽头通过排气口向模外排出,否则将会使制品带有气孔、接不良、充模不满,甚至积存空气因受压缩产生高温而将制品烧伤。一般情况下,排气孔既可设在型腔内熔料流动的尽头,也可设在塑模的分型面上。后者是在凹模一侧开设深0.03-0.2mm,宽1.5-6mm的浅槽。注射中,排气孔不会有很多熔料渗出,因为熔料会在该处冷却固化将通道堵死。排气口的开设位置切勿对着操作人员,以防熔料意外喷出伤人。此外,亦可利用顶出杆与顶出孔的配合间隙,顶块和脱模板与型芯的配合间隙等来排气。
四、结构零件
它是指构成模具结构的各种零件,包括:导向、脱模、抽芯以及分型的各种零件。如前后夹板、前后扣模板、承压板、承压柱、导向柱、脱模板、脱模杆及回程杆等。
1、导向部件
为了确保动模和定模在合模时能准确对中,在模具中必须设置导向部件。在注塑模中通常采用四组导柱与导套来组成导向部件,有时还需在动模和定模上分别设置互相吻合的内、外锥面来辅助定位。
2、推出机构
在开模过程中,需要有推出机构将塑料制品及其在流道内的凝料推出或拉出。推出固定板和推板用以夹持推杆。在推杆中一般还固定有复位杆,复位杆在动、定模合模时使推板复位。
3、侧抽芯机构
有些带有侧凹或侧孔地塑料制品,在被推出以前必须先进行侧向分型,抽出侧向型芯后方能顺利脱模,此时需要在模具中设置侧抽芯机构。
注射装置是使树脂材料受热融化后射入模具内的装置。从料头把树脂挤入料筒中,通过螺杆的转动将熔体输送至机筒的前端。在那个过程中,在加热器的作用下加热使机筒内的树脂材料受热,在螺杆的剪切应力作用下使树脂成为熔融状态,将相当于成型品及主流道,分流道的熔融树脂滞留于机筒的前端(称之为计量),螺杆的不断向前将材料射入模腔。当熔融树脂在模具内流动时,须控制螺杆的移动速度(射出速度),并在树脂充满模腔后用压力(保压力)进行控制。当螺杆位置,注射压力达到一定值时我们可以将速度控制切换成压力控制。
3. 注塑成型模具的结构是什么类型有哪些零件组成
成型零件系统:
排气系统:
浇注系统:
温度调节系统:
脱模系统:
导向定位系统:
注塑模主要包括动模和定模两大部分。动模是活动的,它安在注塑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则安在注塑机的固定模板上,
因此它是不动的。注塑机工作时,动模会趋近于定模,它们闭合构成了型腔和浇注系统。开模时,动模与定模分离,顶出机构开始动作,将塑件顶出模腔,以使注塑制品顺利脱模。从而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4. 注塑模具有哪几部分组成
注塑模的基本结构根据其使用功能,可分为:成型零件、浇注系统、导向机构、顶出装置、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冷却加热系统和排气系统等七个部分。
5. 注塑模具的结构都有哪些
注塑模具的两大分类为:两板模、三板模。有带抽芯、滑块、斜顶滑块、斜导柱、液压、机械、电动抽芯的各种结构。另外还有双色注塑模具。
6. 注塑模具到底有多少种类型
模具的大类分为sino注塑模具,压铸模具,挤出模具,吹塑模具这些大类里面又分很多小类
比如注塑模具又分为热塑性注塑于热固型注塑
7. 注塑模具按结构分为哪几种注塑模具浇口分为哪几种
1.单分型面注塑模;
2.双分型面注塑模;
3.带有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注塑模;
4.带有活动成型零部件的注塑模;
5.自动卸螺纹注塑模;
6.无流道注塑模;
7.直角式注塑模;
8.脱模机构在定模上的注塑模.
字数限制
8. 注塑模具的结构
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
注塑模具依成型特性区分为热固性塑胶模具、热塑性塑胶模具两种;依成型工艺区分为传塑模、吹塑模、铸塑模、热成型模、热压模(压塑模)、注射模等,其中热压模以溢料方式又可分为溢式、半溢式、不溢式三种,注射模以浇注系统又可分为冷流道模、热流道模两种;以按装卸方式可分为移动式、固定式两种。
9. 注塑模具有哪些组成结构
1.模腔 注塑模具中用与成型塑料制件的空腔部分,模腔的形状与塑件的形状一样,模腔一般由型芯、型腔组成。
2.成型零部件 组成西诺塑料模具模腔的零件,通常包括型芯型腔。
3.浇注系统 将塑料由注射机喷嘴引向型腔的流道称为浇注系统,浇注系统分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四个部分,是由浇口套、拉料杆和定模板上的流道三部分组成。
4.导向机构 为确保动模和定模合模时准确对中而设置的导向零件。通常有导向柱、导向孔或在动模定模上分别设置互相吻合的内外锥面。
10. 塑胶模具有哪些结构组成
注塑模具主要有定模、动模、定模固定板、动模底板、支板、底板、顶杆、拉料杆、反顶杆、进料浇口套、导柱、导套、顶杆固定板、顶杆推板、内六角螺丝、销钉等。有些结构复杂的还有滑块、斜滑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