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钢铁是怎么制造成的(需要什么原料 什么过程
现代炼铁绝大部分采用高炉炼铁,个别采用直接还原炼铁法和电炉炼铁法。
炼钢主要是以高炉炼成的生铁和直接还原炼铁法炼成的海绵铁以及废钢为原料,用不同的方法炼成钢。其基本生产过程是在炼铁炉内把铁矿石炼成生铁,再用不同方法炼成钢,最后才铸成钢锭或连铸坯。
(1)钢铁真是什么扩展阅读:
铁冶炼:
现代炼铁绝大部分采用高炉炼铁,个别采用直接还原炼铁法和电炉炼铁法。高炉炼铁是将铁矿石在高炉中还原,熔化炼成生铁,此法操作简便,能耗低,成本低廉,可大量生产。生铁除部分用于铸件外,大部分用作炼钢原料。
由于适应高炉冶炼的优质焦炭煤日益短缺,相继出现了不用焦炭而用其他能源的非高炉炼铁法。直接还原炼铁法,是将矿石在固态下用气体或固体还原剂还原,在低于矿石熔化温度下,炼成含有少量杂质元素的固体或半熔融状态的海绵铁、金属化球团或粒铁,作为炼钢原料
(也可作高炉炼铁或铸造的原料)。电炉炼铁法,多采用无炉身的还原电炉,可用强度较差的焦炭(或煤、木炭)作还原剂。电炉炼铁的电加热代替部分焦炭,并可用低级焦炭,但耗电量大,只能在电力充足、电价低廉的条件下使用。
钢冶炼:
炼钢主要是以高炉炼成的生铁和直接还原炼铁法炼成的海绵铁以及废钢为原料,用不同的方法炼成钢。主要的炼钢方法有转炉炼钢法、平炉炼钢法、电弧炉炼钢法3类(见钢,转炉,平炉,电弧炉)。
以上3种炼钢工艺可满足一般用户对钢质量的要求。为了满足更高质量、更多品种的高级钢,便出现了多种钢水炉外处理(又称炉外精炼)的方法。如吹氩处理、真空脱气、炉外脱硫等,对转炉、平炉、电弧炉炼出的钢水进行附加处理之后,都可以生产高级的钢种。
对某些特殊用途,要求特高质量的钢,用炉外处理仍达不到要求,则要用特殊炼钢法炼制。如电渣重熔,是把转炉、平炉、电弧炉等冶炼的钢,铸造或锻压成为电极,通过熔渣电阻热进行二次重熔的精炼工艺;
真空冶金,即在低于1个大气压直至超高真空条件下进行的冶金过程,包括金属及合金的冶炼、提纯、精炼、成型和处理。
钢液在炼钢炉中冶炼完成之后,必须经盛钢桶(钢包)注入铸模,凝固成一定形状的钢锭或钢坯才能进行再加工。钢锭浇铸可分为上铸法和下铸法。上铸钢锭一般内部结构较好,夹杂物较少,操作费用低;下铸钢锭表面质量良好,但因通过中注管和汤道,使钢中夹杂物增多。
在铸锭方面出现了连续铸钢、压力浇铸和真空浇铸等新技术。
⑵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钢铁是什么意思这样炼成指哪样为何这样说
“钢铁”直接代表着主人公保尔。保尔顽强如钢铁般的意志并不是一夕形成的,他随着时事更迭,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子弟成长为坚强的革命者,历经曲折,保尔的人生经历便是炼就钢铁的过程。
少年保尔,叛逆调皮,反抗意识强烈,后来,受朱赫来等人影响,参与革命,经受了敌人的拷打、恋爱的失败、病痛的折磨、精神的痛苦,但最终还是写下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这样的豪言壮语。
文章简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
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写作背景:
20年代末30年代初,随着新经济政策的结束和斯大林政治经济体制的确立,在文艺界也要求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局面。
斯大林时期的国家用“一统化“思想教育青少年,尤其重视文学艺术在培养青少年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中的重要作用,斯大林要求文学作品要“追求直接的宣传目的“,许多作品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向青年灌输“共产主义理想“。
官方强调文学用“社会主义精神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文学艺术要完成这种教育功能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塑造体现社会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理想的英雄人物。
这一时期,苏联文学的主题是歌颂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歌颂党和领袖,塑造苏维埃新人的光辉形象,苏联文学的任务就是根据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创造出一个绝对信仰共产主义的人物并把他描绘得真实可信。
奥斯特洛夫斯基响应官方的号召开始撰写《钢铁》,保尔朴素的阶级感情、狂热的献身精神、对共产主义的美好憧憬和对领袖的绝对服从正是斯大林推行其路线所需要的。
1927年初,22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因瘫痪卧病在床,双目失明。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与病魔做斗争的同时决意通过文学作品,来展现当时的时貌和个人的生活体验,他创作了一篇关于科托夫骑兵旅成长以及英勇征战的中篇小说。
但他把小说写好让妻子寄给敖德萨科托夫骑兵旅的战友们,征求他们的意见,战友们热情地评价了这部小说,可手稿在回寄途中被邮局丢失。
但这并没有挫败他,在参加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函授大学学习的同时,他开始构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完成。故事取材于他的亲身经历。
作者简介:
尼古拉·阿耶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出生于乌克兰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2岁开始劳动生涯,15岁加入共青团,参加过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
1920年因伤重转业,投入到经济建设的潮流之中,先后负责过团与党的下、中层领导工作,是苏维埃“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在伤病复发导致身体瘫痪、双目失明后,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1935年获得国家最高荣誉——列宁勋章;1936年逝世。一生著述不多,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⑶ 钢铁雄关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 是什么意思
这首词写于1935年12月。20余年后,即1958年12月,毛泽东在广东重读它时,仍然感慨万千,说:“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春了。这首词,就是反映了这一种心情。”
词的上阕写红军拂晓时出发行军的情形。主要是通过听觉写声音:猛烈的西风声,凄厉的雁叫声,细碎的马蹄声,低沉的喇叭声,声声入耳,可是,唯一没有的,就是人的声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时间是残月尚挂在天边的拂晓时刻;环境是另人不快的;西风猛烈地刮着,寒霜盖地,朦胧的天空传来阵阵凄厉的雁叫声。“西风”较之温暖和煦的“东风”,则是寒冷而凛冽的。再加上凄厉的雁叫声,浓重的晨雾寒霜,和冷清的寒月,营造了一种很压抑很逼真的气氛。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重叠句,是词牌的要求,毛主席选用这个词牌,可以通过句子的重叠,加强这种寂静、严肃和压抑的气氛,同时,还可以对词意有着承转和推进的作用。“碎”,写急促、零乱、时粗时细、时大时小的马蹄声,把红军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或高或低的行军情形,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出来。让人想象成有着千军万马争先恐后的声势。这个“碎”字,愈品味愈是觉得用得妙,用得精当,无法用另一个词来替换的。“喇叭声咽”的“咽”字,也相当的贴切,本来,喇叭的声音应当是嘹亮的,可是,在这儿,主席使用了一个“咽”字,写出了在浓雾厚重的情况下,声音相对的低沉,甚至带有了悲壮的意味了。
词的下阕,写傍晚时分越过娄山关和攻克娄山关之后的进军行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雄关”指险峻的关隘,“漫道”是莫说、休说、不屑一说的意思。“真如铁”是说真的像钢铁般的坚固,描写了娄山关的险峻牢固、易守难攻。如今跨着大步从山顶上越过。“从头越”的头,指的是山顶。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别说有强敌把守的天险娄山关像铁打的一样牢不可破了,现如今,红军硬是从关口的头顶跨越过去了。这两句的情调和上阕的后两句大有不同了,悲咽、沉郁和压抑的气氛已经变成了雄劲、豪迈的情调,犹如沉吟到放声高歌了。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从头越”还是重叠句,用于承转和进一步丰富、加深情意的作用。而且,在这里,有重新开始的意思,它在抒发了豪情的同时,也强调着遵义会议的新起点和新的精神。“苍山如海”说的是深青色的山脉,广阔而起伏,像大海一般的辽阔。毛泽东和军队从娄山关山顶迈步而过时,放眼望去,那一望不尽的山峦叠嶂,高低起伏,就像无边无际、翻滚着碧涛波浪的大海,好一派壮观辽阔的景象。“残阳如雪”指快要落山的夕阳(从词里可以看出时间的变化:从早上行军出发,历经一整天了,已经到了傍晚时刻),从视觉上看,夕阳的红就像烈士的鲜血一样的鲜红,这句话是毛主席生前觉得颇为成功的佳句。抒发了主席当时对艰难、沉重、流血、牺牲等等现实的那种既悲壮深沉又感慨万千的极其复杂的感情心理。
毛主席在写这首词的时候,略去了战斗激烈的场面,但是,他所描绘的艺术画面,那样一种猛烈的风声、凄厉的雁叫声、凌乱的马蹄声,那雄关真如铁的感慨,那如海的苍山和如血的残阳构成的悲壮的画面,都足以让人联想到流血牺
牲的场面。
读完这首词,人也沉浸这种悲而壮情绪里了。。。
⑷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都是真的吗
有保尔,但不是所有故事都是真的,现实中好像没有说到他的感情那段。
⑸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要详细过程
炼铁:
输料系统把烧结矿(由烧结厂烧成的)、焦碳、石灰石等原料输入到高炉顶的布料系统,由布料系统均匀的按一定比例布入炉内。热风系统将风吹进高炉,焦碳燃烧形成一定的高温(1150--1200度)化学气氛,烧结矿中铁的氧化物在这种温度和环境下发生还原反应。
矿石中的氧一部分形成二氧化碳,一部分变成一氧化碳,还有一些杂质气体被高温排走,进入除尘净化系统和高炉燃气回收系统,无用的二氧化碳被排走,一氧化碳被回收再利用。矿石中的铁被还原后在高温下行成液态铁水。
铁水又叫生铁。生铁可分三类:一类是供炼钢用的钢铁(硅SI含量小于1.25%);一类是供浇铸机件和工具的铸造铁(硅含量大于1.25%);还有一类是铁合金(主要是锰铁和硅铁)。
炼钢:
实质上是将铁水(生铁)加温并添加不同的元素,通过吹氧等手段,使铁的含碳量降低到0.2-1.7%的冶炼过程。可炼出多种不同质地的钢。如加锰,就炼出锰钢;加镍、铬、钛就炼出不易生锈的钢。
(5)钢铁真是什么扩展阅读:
铁碳合金分为钢与生铁两大类,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碳合金。碳钢是最常用的普通钢,冶炼方便、加工容易、价格低廉,而且在多数情况下能满足使用要求,所以应用十分普遍。按含碳量不同,碳钢又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随含碳量升高,碳钢的硬度增加、韧性下降。
合金钢又叫特种钢,在碳钢的基础上加入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使钢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发生变化,从而具有一些特殊性能,如高硬度、高耐磨性、高韧性、耐腐蚀性,等等。经常加入钢中的合金元素有Si、W、Mn、Cr、Ni、Mo、V、Ti等。
合金钢的资源相当丰富,除Cr、Co不足,Mn品位较低外,W、Mo、V、Ti和稀土金属储量都很高。21世纪初,合金钢在钢的总产量中的比例将有大幅度增长。
含碳量2%~4.3%的铁碳合金称生铁。生铁硬而脆,但耐压耐磨。根据生铁中碳存在的形态不同又可分为白口铁、灰口铁和球墨铸铁。白口铁中碳以Fe3C形态分布,断口呈银白色,质硬而脆,不能进行机械加工,是炼钢的原料,故又称炼钢生铁。
碳以片状石墨形态分布的称灰口铁,断口呈银灰色,易切削,易铸,耐磨。若碳以球状石墨分布则称球墨铸铁,其机械性能、加工性能接近于钢。在铸铁中加入特种合金元素可得特种铸铁,如加入Cr,耐磨性可大幅度提高,在特种条件下有十分重要的应用。
钢铁中碳的来源:炼铁的原料之一是铁矿石,铁矿石主要成份是Fe2O3,没有碳。炼铁的原料之二是焦碳。炼铁过程部分焦碳留在了铁水中,导致铁水中含碳。钢铁的生产 由铁矿石炼生铁。
由生铁作原料炼钢,炼钢的过程主要是除碳的过程.还不能将碳除尽,钢需要有一定量的碳,性能才达到最佳。
按冶炼设备分
⑴转炉钢 用转炉吹炼的钢,可分为底吹、侧吹、顶吹和空气吹炼、纯氧吹练等转炉钢;根据炉衬的不同,又分酸性和碱性两种。
⑵平炉钢 用平炉炼制的钢,按炉衬材料的不同分为酸性和碱性两种,一般平炉钢多为碱性。
⑶电炉钢 用电炉炼制的钢,有电弧炉钢、感应炉钢及真空感应炉钢等。工业上大量生产的,是碱性电弧炉钢。
按钢的品质分
⑴普通钢 钢中含杂质元素较多,含硫量ws一般≤O.05%,含磷量wP≤0.045%,如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等。
⑵优质钢 钢中含杂质元素较少,含硫及磷量ws、wp,一般均≤0.04%,如优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和合金工具钢、弹簧钢、轴承钢等。
⑶高级优质钢 钢中含杂质元素极少,含硫量ws一般≤O.03%,含磷量wP≤0.035%,如合金结构钢和工具钢等。高级优质钢在钢号后面,通常加符号“A”或汉字“高”以便识别。
⑹ 钢铁是什么做的 怎么做的
铁与C(碳)、Si(硅)、Mn(锰)、P(磷)、S(硫)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所组成的合金。
其中除Fe(铁)外,C的含量对钢铁的机械性能起着主要作用,故统称为铁碳合金。
钢铁的一些分类:
1、按碳的含量分
铁碳合金分为钢与生铁两大类,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碳合金。
2、按冶炼设备分
⑴转炉钢 用转炉吹炼的钢,可分为底吹、侧吹、顶吹和空气吹炼、纯氧吹练等转炉钢;根据炉衬的不同,又分酸性和碱性两种。
⑵平炉钢 用平炉炼制的钢,按炉衬材料的不同分为酸性和碱性两种,一般平炉钢多为碱性。
⑶电炉钢 用电炉炼制的钢,有电弧炉钢、感应炉钢及真空感应炉钢等。工业上大量生产的,是碱性电弧炉钢。
3、按钢的品质分
⑴普通钢 钢中含杂质元素较多,含硫量ws一般≤O.05%,含磷量wP≤0.045%,如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等。
⑵优质钢 钢中含杂质元素较少,含硫及磷量ws、wp,一般均≤0.04%,如优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和合金工具钢、弹簧钢、轴承钢等。
⑶高级优质钢 钢中含杂质元素极少,含硫量ws一般≤O.03%,含磷量wP≤0.035%,如合金结构钢和工具钢等。高级优质钢在钢号后面,通常加符号“A”或汉字“高”以便识别。
(6)钢铁真是什么扩展阅读:
作用:
钢铁是工程技术中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
1、用于建筑、桥梁、船舶、锅炉或其他工程上制作金属结构件。
2、制造各种工具,如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工具钢等。
3、制造不锈耐酸钢、耐热不起皮钢、高电阻合金、耐磨钢、磁钢等。
4、钢铁在近代的石油化学工业﹑海洋开发等方面﹐也得到大量使用。
钢铁行业面临的一大问题:
产能依然过剩,企业效益两极分化。截至2014年底,我国粗钢产能已达11.6亿吨,仍处于较高水平。从企业效益看,重点大中型企业中实现利润前20名企业总体盈利280亿元,占行业利润总额的92%;亏损企业19家,累计亏损116亿元,企业盈利水平两极分化严重。
⑺ 《钢铁是怎么样练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复成制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 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⑻ 钢铁是不是真的过剩,有没什么依据呀
首先,一直不容易理解的热卷板价格持续低迷能简单找到答案,那就是不折不扣的产量过剩。查询有关数据,对于板材而言,去年国内板带材的生产比例只占到34%,市场需求却高达42%。对于许多高技术含量高质量的钢材,国内产品根本就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而板材的生产,由于技术含量要求过高,生产线的投资往往达到十几亿元,投资主体均是大钢厂和超大钢厂,造成了这类产品产能以惊人的速度扩张。截止到10月份,我国钢材产量是3.019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5.7%;其中仅热轧薄板和卷的产量分别达到273.66万吨和949.64万吨,同比增长27.6%和54.7%。这就如同赛跑,钢产量增长比需求增长速度快,热卷板增长比钢材增长跑得更快。正因为如此,有关部门才羞答答地提出了减产。可惜的是,当前各大钢厂之间竞争大于合作,即使形成共识,也很难付诸实施,市场上热卷板价格先扬后抑的表现就是最好的诠释。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低迷对建筑钢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并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
其次,把市场疲软的主要原因归咎于经销商的炒作太轻率。面对产能过剩,有些部门不考虑即将兑现的风险,还在咬文嚼字辩驳“产能”不等同于“产量”;甚至人为转移矛盾。事实上,今年钢材经销商是有苦说不出,许多商家深陷亏损的泥淖中难以自拔,更迫切希望钢价企稳反弹。经销商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而不是被当成替罪羊。
另外,从国家整体利益来看,钢价格下跌给国内铁矿石需求的虚火浇上了一盆冷水,迫使国内各大钢厂在下一年度进口铁矿石谈判中更加团结,争得应有的话语权。不要忘记,2005年度仅进口铁矿石的涨价,中国就多掏了200-300亿元,而今年全国钢铁企业的利润预计不过1000亿元左右。在当前国内钢材出口面临着别人的反倾销指责时,这种发言权显得尤其重要。
最后,现在有种苗头,即把本应由市场来解决的钢价下跌寄希望于行政手段干预。从九月份开始的钢价暴跌,终结了钢铁行业的暴利神话。以钢铁生产大省河北为例,202家钢厂中已有三四十家开始关停减产。这样的结果对于某个地区某个行业而言,确实算不上好消息。但从全局来看,淘汰落后兼并掉弱小,扶持先进重组成大集团,正是国家钢铁新政长远规划中要达到的目标。目前,仅仅通过价格杠杆的作用,这种趋势就越来越明显,站在高处看,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值得注意的是,临近11月下旬,国内两大钢铁巨头宝钢和武钢将出台明年一季度的出厂价格,是理性回归还是强行托市?厂家会做出自己的选择,商家从中也许能看出某些玄机。
回首这些天,市场平淡得有些乏味,平静中似乎期待着又一个开始;但别忘了,在太多的躁动后,平淡往往是最真实的。[
⑼ 钢铁是怎么来的
钢冶炼 炼钢主要是以高炉炼成的生铁和直接还原炼铁法炼成的海绵铁以及废钢为原料,用不同的方法炼成钢。主要的炼钢方法有转炉炼钢法、平炉炼钢法、电弧炉炼钢法3类(见钢,转炉,平炉,电弧炉)。以上3种炼钢工艺可满足一般用户对钢质量的要求。为了满足更高质量、更多品种的高级钢,便出现了多种钢水炉外处理(又称炉外精炼)的方法。如吹氩处理、真空脱气、炉外脱硫等,对转炉、平炉、电弧炉炼出的钢水进行附加处理之后,都可以生产高级的钢种。对某些特殊用途,要求特高质量的钢,用炉外处理仍达不到要求,则要用特殊炼钢法炼制。如电渣重熔,是把转炉、平炉、电弧炉等冶炼的钢,铸造或锻压成为电极,通过熔渣电阻热进行二次重熔的精炼工艺;真空冶金,即在低于1个大气压直至超高真空条件下进行的冶金过程,包括金属及合金的冶炼、提纯、精炼、成型和处理。 钢液在炼钢炉中冶炼完成之后,必须经盛钢桶(钢包)注入铸模,凝固成一定形状的钢锭或钢坯才能进行再加工。钢锭浇铸可分为上铸法和下铸法。上铸钢锭一般内部结构较好,夹杂物较少,操作费用低;下铸钢锭表面质量良好,但因通过中注管和汤道,使钢中夹杂物增多。近年来,在铸锭方面出现了连续铸钢、压力浇铸和真空浇铸等新技术 铁冶炼 现代炼铁绝大部分采用高炉炼铁,个别采用直接还原炼铁法和电炉炼铁法。高炉炼铁是将铁矿石在高炉中还原,熔化炼成生铁,此法操作简便,能耗低,成本低廉,可大量生产。生铁除部分用于铸件外,大部分用作炼钢原料。由于适应高炉冶炼的优质焦炭煤日益短缺,相继出现了不用焦炭而用其他能源的非高炉炼铁法。直接还原炼铁法,是将矿石在固态下用气体或固体还原剂还原,在低于矿石熔化温度下,炼成含有少量杂质元素的固体或半熔融状态的海绵铁、金属化球团或粒铁,作为炼钢原料(也可作高炉炼铁或铸造的原料)。电炉炼铁法,多采用无炉身的还原电炉,可用强度较差的焦炭(或煤、木炭)作还原剂。电炉炼铁的电加热代替部分焦炭,并可用低级焦炭,但耗电量大,只能在电力充足、电价低廉的条件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