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箍筋间距如何确定
以独立墩柱作为支撑的板,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其间距不应大于1/3板厚。箍筋应采用闭合式,并箍住架立钢筋。
钢筋混凝土梁中,应设置直径不小于8mm且不小于1/4主钢筋直径的箍筋,,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梁高的1/2且不大于400mm;当所箍钢筋为按受力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不应大于所箍钢筋直径的15倍,且不应大于400mm。
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机械咬合,当此仍不足以传递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拉力时,通常将钢筋的端部弯起180 度弯钩。此外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提供的碱性环境,在钢筋表面形成了一层钝化保护膜,使钢筋相对于中性与酸性环境下更不易腐蚀。
(1)墩柱受力钢筋间距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对一般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圆形箍筋的接头必须釆用焊接,焊接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矩形箍筋端部应有135°弯钩,弯钩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20cm。
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机械咬合,当此仍不足以传递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拉力时,通常将钢筋的端部弯起180 度弯钩。此外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提供的碱性环境,在钢筋表面形成了一层钝化保护膜,使钢筋相对于中性与酸性环境下更不易腐蚀。
B. 桥墩墩柱主筋负筋怎么区分
柱主筋计算公式为: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基础内箍筋主要用于稳固作用,一般按2根计算。
中间层柱纵筋计算为: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柱箍筋根数计算为: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包括三个部分: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顶层KZ因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角柱顶层纵筋长度为: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弯锚(≦Lae)时,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梁高-保护层+12d;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直锚(≧Lae)时,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Max{1.5Lae,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和外侧钢筋。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时,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时,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
中柱顶层纵筋长度为: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弯锚(≦Lae)时,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时,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梁高-保护层。
现浇板分为受力筋、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和支撑钢筋。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负筋根数和分布筋根数根据布筋间距计算。
当梁中出现两种吊筋时,用“/”将两种不同的吊筋连接起来放到“吊筋输入框中”,次梁宽度按照与吊筋一一对应的输入进去。
当梁的中间支座两侧的钢筋不同时,软件直接输入当前跨右支座负筋和下一跨左支座负筋的钢筋。软件计算的原则是支座两侧的钢筋相同,则通过;不同则进行锚固。
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发生变化时,柱纵筋处理分两种情况。若柱纵筋采用电渣压力焊,则按柱顶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设置。若柱纵筋采用绑扎搭接,则柱要分开来建立两个构件。
每米高圆形柱螺旋钢筋长度计算公式为:L=N(P*P+(D-2b+do)^2*π^2)^0.5+两个弯钩长度。N=螺旋圈数,P=螺距,D=构件直径,do=螺旋钢筋的直径,b=保护层厚度。
钢筋理论质量计算为:钢筋直径的平方(以毫米为单位)*0.00617。钢筋总耗质量=钢筋理论质量*[1+钢筋(铁件)损耗率]。
C. 墩柱钢筋骨架是什么
问题一:如何计算墩柱钢筋骨架的长度?
对于墩柱钢筋笼,没有所谓的“箍筋加密区”应该叫做“箍筋加密区”。在桩身施工图中,箍筋的两种相同间距应该在图纸上标注清楚,以便施工者进行计算。在抗震框架结构中,这是基本的抗震构造措施。
问题二:桥梁立柱钢筋骨架长度资料上是如何表述的?
总圈数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以N代表单圈长度,单圈长度 l 可以通过公式 {(3.14D)^2+d^2} 的平方根来计算,其中d是箍筋间距,D是笼子的直径。单圈长度是将螺旋箍筋换成直角三角形来计算的,即 L=l*N。对于螺旋箍筋的计算方法,在圆柱形构件(如墩柱、管柱、灌注桩等)中,螺旋箍筋沿主筋圆周表面缠绕。
问题三:桥梁墩柱骨架钢筋搭接是采用绑扎还是焊接?
一般情况下,直径超过16毫米的钢筋使用焊接,直径超过25毫米的钢筋使用机械连接,除非图纸上有特定的连接方法说明。钢筋直径和连接方法应该进行对照。考虑到目前钢筋价格较高,如果条件允许,焊接可以节省下来的钢筋卖作废料的钱可能会比支付焊接费用更多,因此焊接是一个好选择。
问题四:墩身钢筋图纸中的N4-1代表什么?
N4-1是一种标注方式,其中N代表受扭纵向构造钢筋,4表示梁两侧共有4根抗扭钢筋,1表示这是第一根钢筋。受扭纵向构造钢筋应满足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间距要求,以增强构件的刚度和达到设计要求。
问题五:桥梁桩基钢筋与墩柱钢筋如何连接?
通常情况下,桩基钢筋会伸入承台大约1.2米,这也会取决于桩的直径。墩柱钢筋应该至少锚入承台底部1/3的深度。
问题六:一米八的墩柱,钢筋笼的直径是多少?
灌注桩钢筋笼的外直径通常是桩身直径减去100毫米;箍筋的计算直径是桩身直径减去100毫米再减去箍筋直径;内加强环的外直径是桩身直径减去100毫米再减去箍筋直径的两倍再减去纵筋直径的两倍;内加强环的计算直径是桩身直径减去100毫米再减去箍筋直径的两倍再减去纵筋直径的两倍再减去加强环钢筋直径。
问题七:为什么墩柱锚入盖梁的钢筋要做成喇叭状?
墩柱锚入盖梁的钢筋做成喇叭状可以更好地锚固在盖梁实体中,增加结构的受力和抗剪能力。通常设计中给定的弯曲度是5度,主要考虑的是钢筋锚固到实体的锚固程度。在现场实际施工中,如果盖梁骨架采用工厂加工而非现场绑扎,一般不会制作喇叭形。
问题八:大型钢筋骨架倾覆倒塌后,如剪力墙、墩柱钢筋骨架,如何切除?
切除大型钢筋骨架倾覆倒塌后的残余部分,应按照图纸进行操作。重点抽查包括梁柱节点的锚固、箍筋的135度弯钩、梁钢筋的搭接、柱钢筋的连接、柱钢筋变径处理以及钢筋保护层等方面。
问题九:桥梁墩柱钢筋笼焊接长度是如何规定的?
桥梁墩柱钢筋笼的焊接长度具体应根据图纸规定。规范要求单面焊接长度为10倍钢筋直径(d为钢筋直径),双面焊接长度为5倍钢筋直径。一般情况下,应按照规范进行施工。现在,直螺纹套筒连接方法也被广泛采用,因为它更方便快捷。
问题十:如何处理墩柱钢筋笼的偏位?
墩柱钢筋笼偏位的处理取决于偏位的程度。如果偏位在10厘米以内,可以在钢筋根部稍微偏弯,并在立模时适当偏移,调整垂直度,这样处理后,墩顶中线的偏差应该不会很大,能够基本满足要求。如果偏位较大,则需要采用植筋处理,即在保护层不足的一侧原有预埋钢筋的内侧,按照相应的植筋规范进行打眼植筋。
D. 主筋与箍筋直径的比例是多少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箍筋的使用和配置是确保结构安全的重要环节。不同类型的支撑结构对箍筋的规格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在独立墩柱支撑的板中,箍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毫米,其间距应不超过板厚的三分之一。此外,钢筋混凝土梁中,箍筋的直径应不小于8毫米且不低于主钢筋直径的四分之一,其间距不得超过梁高的一半或400毫米。
当箍筋用于纵向受压钢筋时,其间距不应超过所箍钢筋直径的15倍,且不得超过400毫米。在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范围内,当绑扎搭接钢筋受拉时,箍筋间距不应超过主钢筋直径的五倍或100毫米;当钢筋受压时,该间距不应超过主钢筋直径的十倍或200毫米。在梁的支座中心向跨径方向长度相当于不小于一倍梁高的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宜超过100毫米。
对于配有普通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箍筋应为闭合式,其直径不应小于纵向钢筋直径的四分之一且至少为8毫米。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的15倍,同时不得超过构件短边尺寸或400毫米。盖梁截面内应设有箍筋,其直径不应小于8毫米,间距不应超过200毫米。
在柱式墩台的柱身间设置横系梁时,横系梁四角应设有直径不小于16毫米的纵向钢筋,并设直径不小于8毫米的箍筋,箍筋间距不得超过横系梁的短边尺寸或400毫米。
箍筋的主要作用是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连接受力主筋和受压区混筋骨架。根据计算确定,箍筋的最小直径与梁高有关,当梁高小于或等于800毫米时,箍筋不宜小于6毫米;当梁高超过800毫米时,箍筋不宜小于8毫米。梁支座处的箍筋通常从梁边或墙边50毫米处开始设置。对于支承在砌体结构上的钢筋混凝土独立梁,当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Las范围内,应设置不少于两道的箍筋。当梁与混凝土梁或柱整体连接时,支座内可不设置箍筋。
E. 箍筋间距是多少
在不同的结构设计中,箍筋的间距和直径有着严格的要求。对于独立墩柱作为支撑的板,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毫米,间距则不应超过板厚的1/3。这些箍筋需要采用闭合方式,并且要紧紧包裹住架立钢筋。
在钢筋混凝土梁的设计中,箍筋的设置同样重要。具体而言,箍筋的直径至少要达到8毫米,同时不能低于主钢筋直径的1/4。为了确保结构安全,箍筋的间距不能超过梁高度的一半,此外,这一间距也不得超过400毫米。
当箍筋用于包裹受力所需的纵向受压钢筋时,其间距不应超过所箍钢筋直径的15倍,同时这个数值不能超过400毫米。通过合理设置箍筋,可以有效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些规范是基于长期的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制定的,旨在确保建筑物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能够保持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设计师和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这些要求进行操作,以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
箍筋的正确使用对于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箍筋的设计和安装都需要遵循特定的技术标准,以确保最终结构的可靠性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