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独立基础钢筋长方向放上面还是放下面
独立基础钢筋长方向放下面。
独立基础底板是悬臂式受荷,矩形底板长边弯矩更大,长边底筋宜贴近保护层。
1、独立基础和柱子其实是两部分,只是连在一起罢了。
2、独立基础钢筋就是底部纵横方向交错的钢筋,计算类似板底双向钢筋计算方法,比那个还要简单。
基础底宽一边减去一个保护层得到钢筋长度,然后用该长度做为布筋范围除以间距加一得到该边钢筋根数,另一方向同理。
3、上部柱子钢筋,大部分采用构造一的计算方法,纵筋长度用柱子高度加上锚固长度(基础内,及柱子顶部),再加上搭接长度(或者按焊接接头按个计算),得到总长度。
4、柱子内箍筋分加密区和非加密区分别计算,在基础嵌固部位、梁高范围及板上下规定范围加密。
5、单独基础系双向受力,其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为100~200mm。沿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一般置于长边受力钢筋的上面。当基础边长B≥3000mm时(除基础支承在桩上外),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为0.9B交错布置。
(1)长方形基础钢筋怎么布置扩展阅读:
独立基础的构造:独立基础是整个或局部结构物下的无筋或配筋基础。一般是指结构柱基,高烟囱,水塔基础等的形式。
一、特点
1、一般只坐落在一个十字轴线交点上,有时也跟其它条形基础相连,但是截面尺寸和配筋不尽相同。独立基础如果坐落在几个轴线交点上承载几个独立柱,叫做联合独立基础。
2、基础之内的纵横两方向配筋都是受力钢筋,且长方向的一般布置在下面。
3、长宽比在3倍以内且底面积在20 m2以内的为独立基础(独立桩承台)。
二、构造
1、独立基础一般设在柱下,常用断面形式有踏步形、锥形、杯形。
2、材料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等。当柱为现浇时,独立基础与柱子是整浇在一起的;
3、当柱子为预制时,通常将基础做成杯口形,然后将柱子插入,并用细石混凝土嵌固,此时称为杯口基础。
4、当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荷载不太大的时候,可以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5、独立基础比较适用于中心受压的受力状态。当柱根部有弯矩作用时,一般在设计中会有独立基础之间加设拉梁,依靠拉梁承担弯矩作用。
6、在有些设置地下室的建筑中,拉梁之间还会有一块底板,以解决建筑物地下室防水防潮的问题。
Ⅱ 条形基础钢筋怎样布置,如下图
条形基础钢筋怎样布置,如下图:
Ⅲ 请问各位独立基础底板钢筋是如何布置的,什么在上什么在下!
11G101-3中要求:独立基础(DJj、DJp、BJj、BJp、)底板双向交叉钢筋长向设置在下,短向设置在上
Ⅳ 如何布置钢筋
独立抄基础钢筋如何布置:袭
(1)单独基础系双向受力,其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为100~200mm。沿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一般置于长边受力钢筋的上面。当基础边长B≥3000mm时(除基础支承在桩上外),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为0.9B交错布置。
(2)现浇柱下单独基础的插筋直径、根数和间距应与柱中钢筋相同,下端宜做成直弯钩,放在基础的钢筋网上(图9-30);当基础高度较大时,仅四角插筋伸至基底。插筋的箍筋与柱中箍筋相同,基础内设置二个。
(3)预制柱下杯形基础,当b/h1<0.65时(b为杯口宽度,h1为杯口外壁高度),杯口需要配筋。
Ⅳ 独立基础钢筋如何布置
独立基础钢筋如何布置:
(1)单独基础系双向受力,其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专8mm,间距为100~200mm。沿短边方属向的受力钢筋一般置于长边受力钢筋的上面。当基础边长B≥3000mm时(除基础支承在桩上外),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为0.9B交错布置。
(2)现浇柱下单独基础的插筋直径、根数和间距应与柱中钢筋相同,下端宜做成直弯钩,放在基础的钢筋网上(图9-30);当基础高度较大时,仅四角插筋伸至基底。插筋的箍筋与柱中箍筋相同,基础内设置二个。
(3)预制柱下杯形基础,当b/h1<0.65时(b为杯口宽度,h1为杯口外壁高度),杯口需要配筋。
Ⅵ 基础底板钢筋长短方向钢筋如何布置
根据受力要求,一般是短钢筋放在下面.长钢筋放在上面,也就象单向板布筋一样!短筋在下!
Ⅶ 矩形基础上部钢筋摆放,长向在下还是上
矩形的独立基础,只有底板钢筋网。把基础倒过来看,是个悬臂板,荷载是持力层地基土反力,所以长方向弯矩最大,那么长方向的钢筋应在下,贴着保护层,让长向钢筋占据有利位置,发挥更大的抵抗矩。
Ⅷ 基础没有梁的基础钢筋怎么布置,是不是长向钢筋在
以前施工时一般是基础短边方向在外侧,就是下层钢筋短边在下层,上层钢筋短边在上层。现在一般图纸上有X、Y方向的,未注明时X向的在外侧。底筋短向在下,长向在上;面筋短向在上,长向在下;无梁筏板基础底板钢筋先把钢筋直径大的或板块跨度小的钢筋,布置在贴近保护层,具体方法如下:现浇板的下部钢筋短跨在下,长跨在上。上部钢筋短跨在上,长跨在下。街头位置上部钢筋在跨中1/3处,也可以搭接。下部钢筋下支座处1/3,下部钢筋也可以锚固入梁内并满足锚固长度,焊接接头位置要保证50%的截面比例。建议采用上下上层配筋的。因为楼板厚度大的情况下,通长从设计的时候要考虑上部跨中负弯矩的作用,虽然理论上没有跨中负弯矩,但是考虑现场的施工实际情况(支模、施工时人为因素等等),上部也有配置钢筋。布置双向钢筋的时候,短跨是计算跨度,也就是主受力方向,也要取决于板的长宽比,当长宽比接近于1:1的时候,双向配筋是差不多的,因此主受力筋应当配置在外侧。浇板的下部钢筋短跨在下,长跨在上。上部钢筋短跨在上,长跨在下。街头位置上部钢筋在跨中1/3处,也可以搭接。下部钢筋下支座处1/3,下部钢筋也可以锚固入梁内并满足锚固长度。根据受力特点,应该是短方向受力较大,对板下部受力筋来讲应放在下边,长边方向受相对较小,应放在上边;上层筋相反短边放在上边,长边放在下边。筏板基础的钢筋布置:基础底板顶面短向钢筋在上层,长向钢筋在下层;基础底板底面短向钢筋在下层,长向钢筋在上层;方便记忆,就记成筏形基础板钢筋为“短向钢筋夹长向钢筋”,象夹芯饼一样,长的在中间,短的在两面。筏板基础由底板、梁等整体组成。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弱,常采用砼底板,承受建筑物荷载,形成筏基,其整体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筏板基础分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类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梁上平及下平两种形式。一般说来地基承载力不均匀或者地基软弱的时候用筏板型基础。而且筏板型基础埋深比较浅,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础。不可,这不是条形基础
Ⅸ 如图,基础顶部的钢筋如何布置(广联达)
横向直径10的钢筋间距150mm
纵向直径8的钢筋间距2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