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钢筋级别及符号的表示是什么
钢筋级别及符号的表示是: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2Φ22+(4Φ12)表示2Φ22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2Φ22+ 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6Φ25(-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Φ25 + 3Φ22(-3)/5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B. 12φ12@200钢筋是什么意思
表示的意思是直径为10mm的钢筋与直径为12mm的钢筋交错布置,钢筋中心之间的间距均为内200mm。各个符号意义如下容所示: Φ表示钢筋的直径,单位一般用mm表示。而/表示两种直径的钢筋交错布置, @表示钢筋间距
C. 设计图中G6三级钢(符号)12是什么意思
设计图中G6三级钢(符号)1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6根HRB400直径12的纵向构造钢筋,每侧各配置3根HRB400直径12的意思。
D. 这个图纸钢筋标注后面括号里的12是什么意思啊
你的问题有点问的不清楚,在不同的标注里,括号里的数字代表的内容不同,下面给你举几个例子。一、箍筋表示方法: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二、 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2Φ22+(4Φ12) 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三、 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E. 钢筋上的数字和字母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1,等级:R235(Q235),HRB335,HRB400及KL400钢筋来.R235为源光圆钢筋强度等级代号,其牌号为Q235,相当于原标准Ⅰ级钢筋,公称直径mm,以偶数2mm递增;HRB335,HRB400为钢筋牌号,其中尾部数字为强度等级,HRB335相当于原标准Ⅱ级钢筋;HRB400相当于原标准Ⅲ级钢筋,该钢筋公称直径mm,其中mm以下以2mm递减,mm以上为25,28,32,36,40,50mm;KL400为余热处理钢筋的强度等级代号,钢筋级别相当于原标准的Ⅲ级钢筋,公称直径mm,尺寸进级情况与HRB相同.
F. 钢筋符号及意思都有什么
钢筋符号及意思:
一般采用引出线的方法,具体有以下两种标注方法:
1。标注钢筋的根数、直径和等级 : 3Ф20 ,3:表示钢筋的根数 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 20:表示钢筋直径
2。标注钢筋的等级、直径和相邻钢筋中心距 Ф8 @ 200,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 8:表示钢筋直径 @:相等中心距符号
200:相邻钢筋的中心距(≤200mm)
各类钢筋的表示方法
1. 梁箍筋
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箍筋加密区与蜚 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例:A10-10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A8-100(4)/15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表示间距不是用"@",而是用"-"。
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开来。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及肢数),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例:13A10-15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四肢箍。 18A12-120(4)/20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2;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2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两肢箍。
2. 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
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注写时,须将架立筋写入括号内。
例:2B22用于双肢箍;2B22+(4A12)用于六肢箍,其中2B22为贯通筋,4A12为架立筋。
当梁的上部和下部纵筋均为贯通筋,且各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
例:3B22;3B20表示梁的上部配置3B22的贯通筋,梁的下部配置3B20的贯通筋。
3. 梁支座上部纵筋
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例: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B25 4/2,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B25,下一排纵筋为2B25。 注意:上述表示中"25"与"4/2"之间有一个空格,这个空格不可忽略,否则将出现错误。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 例: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B25放在角部,2B22放在中部,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2B25+2B22。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4. 梁下部纵筋
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例: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B25 2/4,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2B25,下一排纵筋为4B25,全部伸入支座。
注意:上述表示中"25"与"2/4"之间有一个空格,这个空格不可忽略,否则将出现错误。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 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
例: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B25 2(-2)/4,则表示上排纵筋为2B25,且不伸入;。一排纵筋为4B25,全部伸入支座。
梁下部纵筋注写为2B25+3B22(-2)/5B25,则表示上排纵筋为2B25和3B22,其中2B22不伸入支座;下一排纵筋为5B25,全部伸入支座。
5. 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侧面抗扭纵筋
当梁某跨侧面布有抗扭纵筋时,须在该跨的适当位置标注抗扭纵筋的总配筋值,并在其前面加"*"号。
钢筋种类:
常用热轧钢筋按强度级别分为HPB235、HRB335、HRB400、HBB500四级。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所用钢筋有热轧钢筋、余热处理钢筋、钢绞线、冷轧带肋钢筋、冷拉钢筋、冷拔钢丝、冷轧扭钢筋等。 热轧钢筋是经热轧成型并自然冷却的成品钢筋,分为热轧光圆钢筋与热轧带肋钢筋。 热轧光圆钢筋为HPB235级钢筋;热轧带肋钢筋有月牙肋钢筋和等高肋钢筋,月牙肋钢筋为HBB335、HRB400级钢筋;等高肋钢筋为HBB500级钢筋。
G. n4钢筋12表示什么
钢筋标注为N4根12是表示该梁有4根抗扭筋,钢筋直径为12意思。
钢筋符号,指的是钢筋参数符号等。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Kg)。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
钢筋的规格型号:
钢筋的规格型号有5#、6.5#、7#、9#、10#、12#、14#、16#、18#、20#、22#、24#、25#、28#、30#、32#、34#、36#、38#、40#。
钢筋的等级有一、二、三级。
5#、7#、9#的是冷轧带肋钢筋,大于40#的,就不是钢筋了,是钢轴。
一、二、三级钢筋是国家根据社会生产需要而制定出的材料标准,它的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延伸率、冷弯、及可焊性均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级别的钢筋使用位置也有很大的一同。
一级钢屈服强度235MPa,极限强度310MPa。
二级钢屈服强度335MPa,极限强度510MPa。
三级钢屈服强度400MPa,极限强度600MPa
H. 钢筋上面的符号各代表什么意义
一、钢筋上的标志:
根据《热轧带肋钢筋》的规范规定,钢筋上的标志表示为“牌回号+厂名+规格”。比如一根印有答“2/SG/12”的带肋钢筋,“2”是钢筋强度等级,屈服强度为235;“SG”为厂名;“12”为规格,直径为12mm。
2008年3月1日修改为新的执行标准,把以前所指的钢筋强度等级提高了一个等级,也就是说HRB335老标准叫2级钢,修改后叫3级钢。
二、钢筋的辨别方法:
1、查看钢筋的铭牌,核实铭牌上的产品型号与送达的是否一致
2、检查材料进场的合格资料,一般有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注意出厂检验报告须和铭牌的炉号对应一致。
3、进行复检试验。
4、对照图纸,看图纸中钢筋是否是这种级别和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