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跪求!楼层中主梁与次梁相交时钢筋如何布置,主梁钢筋在上,还是次梁钢筋在上
一般情况下当然是主梁钢筋在下,次梁钢筋在上(这里指的是梁底受拉筋)。这是因为设计计算是把主梁作为次梁的支座,如次梁筋放主梁筋底部,次梁就承受主梁荷载了。
实际上这样放置后次梁实际有效断面变小了,安全度就变低了。好在交叉梁系主次梁顶部也大都配筋,次梁上部筋也放主梁筋上部,减少的断面又找回来了。但按规范要求,主次梁都需一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施工时为满足保护层厚度,主次梁相交处常高出楼面设计标高,这不但影响建筑使用,也不满足质量验收规程要求,只有用混凝土或砂浆找平,造成浪费,且增加不必要的荷载。这是相当一部分设计人员没注意到的事,施工人员也不究其原委,就这么干下来。解决也不难,就是就此与设计人员沟通解决。
以上说的是楼层梁一般情况,如果是基础交叉梁系,次梁与主梁钢筋的位置关系就不同了,一般应次梁钢筋在下,主梁钢筋在上,千万要注意,实在不清楚就一定问明白再动手。
2. 当板、次梁与主梁、圈梁同时出现时,钢筋如何布置
次梁与主梁上层钢筋交叉处钢筋安的通常顺序。 P125梁板钢筋绑扎: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圈梁是构造性的构件,只是用于加强整体刚度和防震。
通过柱的为主梁。次梁为架在主梁上面的梁,看截面大小。一样截面的看有没有附加钢筋,如吊筋或梁穿梁处箍筋是否加密(有的话是主梁)。
主次梁是相对而言的,两根梁,其中有一根的两端支撑在柱或墙上,另一根的一端支撑在这根梁另一端在其他梁或墙柱上的,前者为主梁后者为次梁。
一般框架结构梁有框架主梁(KL)、框架次梁(L)、悬挑梁(XL)、连梁(LL)等,KL、XL一般直接支承在墙、柱等承重构件上,次梁较多的支承在KL上,也有支承在墙柱上的。
(2)高层梁钢筋层如何归并合理扩展阅读:
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一般应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一砖时,圈梁不宜小于2/3墙厚,钢筋混凝土圈梁的高度应等于砌体每皮砖厚度的倍数。钢筋砖圈梁应采用不低于50号的砂浆砌筑,圈梁高度一般为4~6皮砖,分上下两层设置。钢筋混凝土圈一般采用现浇,但也可以采用预制装配现浇接头方式。
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内横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建筑的整体刚度及墙身的稳定性。圈梁可以减少因基础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及其所引起的墙身开裂。在抗震设防地区,利用圈梁加固墙身就显得更加必要。
3. 梁底部钢筋怎么排列
你这个应来该有问题!不太可源能出现这样的配筋!
可能是:b9@25
4/5 (9根底部钢筋,5根在下排,4根在上排);t9@28
5/4(9根顶部钢筋,5根在上排排,4根在下排)
其实就很简单,你把平常些的分式,横线上面的是分子,下面是分子,比如四分之五,写成这样就是5/4,钢筋布置成两排时,5就是上面的,4就是下面的,一般不说第一或第二排,一般都得是上一排或下一排!
4. 建筑中梁钢筋的搭接方法及搭接区域
一般上部通长筋在距支座1/3范围内搭接, 底部通长筋在跨中1/3处搭接。
钢筋绑扎搭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搭接接头面积面分率对梁、板、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搭接区域主要有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笳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长度为1.3 倍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连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时,需按较小钢筋直径计算搭接长度及接头面积百分率。同一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同时,按较大直径计算连接区段长度。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
并筋采用绑扎搭接连接时,应按每根单筋错开搭接的方式连接。接头百分率应桉同一连接区段内所有的单根钢筋计算。并筋中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桉单筋分别计算。
(4)高层梁钢筋层如何归并合理扩展阅读:
钢筋的搭接注意事项
1、钢筋在安装前,首先核对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蓝图相符
2、梁钢筋的绑扎应确保主筋、箍筋的绑扎根数及间距,不得漏筋。
3、梁主筋应按规范要求进行错位焊接,焊接接长应大于10d,焊接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4、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5、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
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同时配合进行。次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放在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之上,为了保证次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将主梁上部钢鞘降低一个次梁上部主筋直径的距离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