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图纸上怎么区分:上下部通长筋,左、右支座负筋(一排,二排),中间支座负筋,架立筋
框架梁综合标注时,前面的为上部钢筋,后面的为下部钢筋
左、右支座负筋在梁的原位标注
一排,二排为分割线标注
中间支座负筋在原位标注
架立筋在综合上部钢筋标注后面用括号标注
B. 梁上部钢筋的第一排和第二排钢筋中一、二排是什么意思
上部:第一排4根直径20mm的钢筋,第二排3根直径20mm的钢筋;
下部:第一排回2根直径20mm的钢筋,第二排答3根直径20mm的钢筋。
第一排,第二排是指钢筋排布位置。
准确点说应该是上部有两排纵向受力钢筋,下部有两排纵向受力钢筋,不能说有4排钢筋。至于第二排钢筋,是梁上部支座负弯矩受拉钢筋,考虑弯矩包络图按图集是伸出左右两边净跨较大值的1/4。
(2)钢筋集中标注中下二排如何表示扩展阅读:
如果在梁的上下都有通长的钢筋,一般在梁上(受压区)且直径较小的是架力筋,在梁下的是都受力钢筋。架立筋是构造要求的非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
当梁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立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架力筋也有贯通的,如规范中规定在梁上部两侧的架力筋必须是贯通的,此时的架力筋在支座处也可承担一部份负弯矩。
C. 结构图梁钢筋表示方法,特别是有二排钢筋的时候的表示方法
如果二排与第一排钢筋规格相同,比如4Φ25,2/2,例如二排与第一排钢筋规格不相同,版
比如2Φ25/2Φ20,即权为第一排2根25第二排2根20。当然,如果是通过几跨的同一道梁,无法用集中标注表示完整,在原位进行标注。
D. 结构图梁钢筋表示方法,特别是有二排钢筋的时候的表示方法
现在一般都是用的平法图集,主流的是16G101系列。
梁钢筋一般都是在平面图中进行标注,如下示意:
橙色框中8根25,是梁顶在支座部位,共二排钢筋,每排各4根25。
绿色框中8根25,是梁底部位二排钢筋,最下面一层是5根25,上面一层是3根25。
参考16G101-1图集的37页。
请采纳
E. 钢筋集中标注下部筋6Φ22 2(-2)是什么意思
梁钢筋集中标注下部筋6支22 2(-2)表示梁下部纵向钢筋是6根圆钢,直径22mm的钢筋。其中下1排(从底下往上排)是四支,下2排是二支且不伸入支座。
请看16G101-1第30页: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F. 二排筋的位置
第二排钢筋之间的间隔:没有最大间距限制一、二排之间间隔:当钢筋直径>25时,等于钢筋直径(-这就是最大间距) 当钢筋直径≤25时,不小于25mm。
09G101-2中有描述。
G. 钢筋集中标注解释
JZL2(5)600*1000Y:基础主梁,梁号2,5跨,梁宽600 梁高1000,有加腋。
φ10@200(4):箍回筋φ10间距200,4肢箍。
B4Φ25;T2Φ18+4Φ16:下部钢筋答4根Φ25;上部钢筋2Φ18+4Φ16。
N4Φ16;Lφ8@400:侧边抗扭钢筋4根16,拉筋8的间距400。
YΦ20@250;φ8@300:加腋处底筋20的间距250,箍筋8的间距300。
(7)钢筋集中标注中下二排如何表示扩展阅读:
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所有纵筋,当梁支座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例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间,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2Φ25+2Φ22。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H. 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是什么(标在梁的下部)
问: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是什么(标在梁的下部)?
答:1、4 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 25全部伸入支座内。
2、6 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 25,下排筋4 25。
3、6 25(-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 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 25,全部伸入支座。
4、2 25 + 3 22(-3)/ 5 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 25伸入支座,3 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 25,通长布置。
I. 框架梁底筋二排(一2)是什么意思
按16G101-1图集的说明,此种框架梁梁底钢筋的二排标注(-2)是指此二根钢筋不用伸入支座锚固。
说明见图集的30页。
请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