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想知道梁的平法标注里集中标注的是什么原位标注的又有那些钢筋呢
1:集中标注包括梁编号、梁截面尺寸、箍筋、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梁侧面纵向版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权、梁顶面标高高差(该项为选注)。
2:原位标注内容包括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所有纵筋)、梁下部纵筋、附加箍筋或吊筋、集中标注不适合于某跨时标注的数值。
JKL 48(1) 250*500(1)为基础梁中的框架梁,编号48,跨数为1跨,梁的截面250*500。(2)直径8@100/200(2),是直径8mm、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两肢箍。
3直径(3级)16;3直径(3级) 16,这排打错吧,有些符号和标注没看到呢??可能是3根(三级)16的钢筋。
②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配筋图平法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分别包括哪几部分
集中标注包括梁编号,截面尺寸,梁通长上铁筋,下铁筋型号,直径,根数。箍筋直径,间距,肢数,腰筋直径,根数。
原位标注仅有此部位的钢筋型号,数量,直径。
③ 框架柱的原位标注包含哪些
包含梁跨的局部,截面、标高、配筋信息有不同于集中标注的单独标注。在梁的上部标明支座筋和架立筋,在梁的下部标明下部筋、箍筋、拉筋、腰筋、梁跨截面变化、位置变化、标高变化,还包含其它特殊改变的数值及文字说明。
④ 钢筋图,梁的标注有哪些
集中标注位置(有根引出线):分号前面的是上部钢筋,分号后面的是下部钢筋;
原位标注位置(梁线上下):标注在梁下方的是下部钢筋,标注在梁上方是上部钢筋;
7d20表示有7根底筋,2/5表示底钢筋(7d20)分两排放,上排2根,下排5根。这7根都是下部钢筋,全部放在下部,但是是分两排,上下排的净间距是25mm。
集中标注的钢筋根数,就是面筋根数,在端支座原位标注的钢筋根数,减去集中标注的钢筋根数,就是负加筋的根数。注;负加筋分一排、两排、三排,它们之间的长度取值不一样。
⑤ 框架梁钢筋标注详解
框架梁钢筋标注图,分别代表什么意思。详解如下:
1.拿到一张图纸首先要明白每一条梁所对应的集中标注,不可以张冠李戴,如果这都搞错了了,那么久不能从中读取正确的信息。
注意事项:千万注意,在看图纸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原位标注,一定要结合原位标注,一定要结合原位标注,重要的事说三遍。
(5)框架梁的原位标注包含哪些钢筋信息扩展阅读:
梁钢筋总的来说分成两大类:沿梁长轴方向布置的“纵筋”和沿梁截面方向布置的“箍筋”两大类。
梁纵筋包括:上部纵筋、下部纵筋、侧面纵向构造或抗扭钢筋三大类。具体细分如下。
1.上部通长筋,广联达软件中的名称也是“上部通长筋”,在计算这类钢筋时,是按梁全长计算的,名符其实。
2.架立筋,归属于上部纵筋——即上部通长筋,如果出现在集中标注里,必须用小括号“()”括起来。广联达软件称其为“跨中钢筋”
3.支座上部纵筋,广联达软件称为左或右支座筋,梁平法规则中,除基础梁内该筋归属为下部纵筋外,在其它梁内都归属为上部纵筋;
4.下部纵筋,广联达软件集中标注里将其称之为“下部通长筋”,原位标注里则将其称为“下部钢筋”。广联达软件在计算这类钢筋时,默认的计算方法是遇支座打断,即在每一梁跨内该类钢筋都是都是按两端锚入支座来计算的。
当然,如果碰到标注里出现小括号里的负数,如(-2) ——两根,则这负数的绝对数所代表的钢筋根数,也就是有这么几根下部纵筋将不锚入支座,计算时这几根钢筋的长度取值按梁平法规则计算,不会有锚固)。
所以说,广联达软件称下部纵筋为“下部通长筋”,其意思仅仅是说,所有梁跨内的下部钢筋都是按此标准布置,除非原位标注另有不同。
⑥ 梁配筋:钢筋原位标注
不是通长的 支座钢筋是在跨1/3处截断的。
⑦ 框架梁平法施工图中原位标注内容有什么
2.3梁的原位标注。梁的原位标注包括:梁上部纵筋的原位标注(梁上部的左支座、右支座或跨中)梁下部纵筋的原位标注(梁下部跨中)。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⑧ 梁配筋:钢筋原位标注
1、原位标注,标在支座处的是指在支座处总共有这么多钢筋,其中包括集中标注的通长钢筋。
2、原位标的不一定是通长筋,集中标注的才是通长筋。原位标注中比集中标注多的钢筋就不是通长筋,要在支座附近(1/3或1/4处)断掉。比如中间的这个原位标注,19根32
8/11,指此支座一共有19根32的钢筋,其中从上朝下数第一排(也就是从下朝上数第二排)是8根,从上朝下数第二排(从下朝上数第一排,也就是靠近模板的那一排)是11根,这一排其实就是集中标注所标的那11根通长筋。
因为你这个图是基础梁的图,所以上下方向是和上部梁的方向是反的。
⑨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配筋图平法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分别包括哪几部分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配筋图平法平面注写方式的
4.2.3.梁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必注值及一项选注值(集中标注可以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规定如下:
1.梁编号,见表4.2.2,该项为必注值。其中,对井字梁编号中关于跨数的规定见4.2.7条。
2.梁截面尺寸,该项为必注值。
3.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该项为必注值。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加密区范围见相应抗震等级的标准构造详图。
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通长筋可以相同或不同直径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的钢筋),该项为必须注值。所注规格与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当同排纵筋中既有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号“+”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联。注写时需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径及通长筋的区别。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该项为必注值。
6.梁顶面标高高差,该项为选注值。
梁原位标注内容规定如下:
1.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1)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2)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3)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2.梁下部纵筋:
(1)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2)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将角筋写在前面。
(3)当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
(4)当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按夲规则第4.2.3条第4款的规定分别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通长的纵筋值时,则不需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
⑩ 钢筋平法标注中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有何区别或者说原位标注主要标注的什么集中标注主要标注的是什么
钢筋平法标注中,集中标注表示构件的通用信息,原位标注表示构件的特殊信息。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构件的某部位时,则用原位标注标注该部位信息。施工时,以原味标注取值优先。
如下图所示,集中标注标注了梁的通用信息,即梁的编号、梁的尺寸、箍筋、上部纵筋、构造钢筋;原位标注表明该跨梁的上部支座钢筋下部纵筋与通用配筋不同,施工时,以原味标注优先。
(10)框架梁的原位标注包含哪些钢筋信息扩展阅读
梁的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必注值(集中标注可以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
1、梁编号
2、梁截面尺寸
3、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
4、梁上部通长钢筋或架立筋配置,通长筋可为相同或不同直径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焊接的钢筋。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