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钢筋标准弯钩
非常普通的光来圆钢筋端部的自180°弯钩。
钢筋弯勾是为了保证构件的牢固 性,增加钢筋与混凝土的结合程度,从而把钢筋的尾部做成弯勾型,以达到设计要求。
Ⅰ级钢筋末端需要做1800、1350、900、弯钩时,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
HR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钢筋遇板的弯钩是多少扩展阅读:
弯钩长度的计算:
1、计算弯钩时的原则是无论下料长度还是预算长度都按照中轴线计算。可以想一下,我们做预算时直钢筋180度弯钩时取的长度是6.25d,历来我们都是这么做的,没有人问为什么,而实际上6.25d取的钢筋的中轴线长度。其实箍筋、拉筋末端135弯钩的长度计算也是一个道理,规范规定的长度是10d,而我们计算时取11.9d,同样也是遵循上面的原则。
2、需要指出的是,无论箍筋弯钩还是拉筋弯钩,弯折角度都是135度,这在03G101-1第35页有明确的说明。
2. 顶板钢筋主筋弯钩长度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有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度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光圆钢筋末端180度弯钩形式的施(加)工依据,也是其钢筋弯钩预算工程量计算的理论基础。现取弯钩弯弧内直径(0)等于钢筋直径((d)的2.5倍(2.5d)和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等于钢筋直径(d)的3倍(3d)进行分析。
(2)钢筋遇板的弯钩是多少扩展阅读
主梁与次梁上部纵向钢筋相遇处,主、次梁钢筋次梁钢筋置于主梁钢筋之上。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垫以直径为25mm的短钢筋,短筋的设置间距≤1000mm。
悬臂梁端部边梁的上部钢筋,布在悬臂梁筋的上部。梁箍筋的接头(弯钩重迭处),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力钢筋上。四角主筋用骑马式绑扣,使主筋与梁箍圆弧部分相吻合。距墙或柱边50mm为第一道箍筋位置。梁钢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连接,接头百分率控制在不超过50%的范围内。
3. 钢筋弯钩值是多少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转半圆弯钩为6.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钢筋弯钩的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
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3)钢筋遇板的弯钩是多少扩展阅读
钢筋的允许偏差:
钢筋表面不得允许有裂纹、结疤和折叠。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钢筋表面上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
尺寸、外形、重量和允许偏差:
1)公称直径范围及推荐直径
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6~25mm,标准推荐的钢筋公称直径为6、8、10、12、16、20、25、32、40、50mm。
2)带肋钢盘的表面形状及尺寸允许偏差
带肋钢筋横肋应符合下列基本规定:
当钢筋公称直径不大于12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55;公称直径为14mm和16mm,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0;公称直径大于16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5。
4. 现浇板钢筋弯钩怎么算
现浇混凝土构件钢筋图示用量. =(构件长度-两端保护层+弯钩长度+弯起
增加长度+钢筋搭 .... (9)预制板补现浇板缝,板底缝宽大于l0cm时,按平板计算。
5. 钢筋的弯钩怎么算
底版筋的弯钩应该是10d.基础或屋顶应该是看他的锚固长度.30d或40d.
6. 楼板钢筋弯钩都是多少呢
楼板中,受力钢筋的弯钩直径是6.25*d,平直长度为10d
7. 板里面的钢筋弯钩一般是按照多少d计算了
板里面的钢筋的弯钩一般按6。25D计算的。
8. 拉筋、板、箍筋的弯钩应为多少都是6.25d
1、只有HPB300(热轧光圆)直线型钢筋两端才要弯180°,每个180°钩下料长时加6.25d长;热轧带回肋HRB×××的末答端不弯;
2、没有这种规定;
3、箍筋有三个90°弯加两个135°弯,下料长度见图片;
4、“35d”是说的接头区段长度,是计算接头百分率用的,在这个接头区段内数有几个接头,不是说搭接长度,不是计划下料用的。
9. 板钢筋通常弯钩是多少
热轧带肋的直线钢筋末端不弯钩、热轧光圆的直线钢筋末端180°弯钩料长加6.25d;
上部非通长筋(负筋)弯折90°,弯折料长为板厚减2倍保护层再减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