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理解配筋构造在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
设立架立钢筋的目的是让它和箍筋及纵向受力钢筋组成钢筋骨架,就向简支梁的上部纵筋,计算是不需要的,但如果不设架立筋,就无法绑扎成钢筋骨架,所以架立筋是构造钢筋。受压钢筋也可兼做架立筋。
腰筋是为了控制梁侧面的收缩裂缝而设置的钢筋,一般是在梁的截面高度比较大时,梁侧面容易出现收缩裂缝,所以设置腰筋,它也是不需要计算的,所以也是构造钢筋。
注意:
钢筋在结构中起承受拉应力作用,改善建筑中结构构件构件节点的延性,增强建筑物的抗地震性能,也起方便施工的作用、有时也起避雷导线的作用。
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⑵ 钢筋加号什么意思
钢筋加号是指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
贯通筋
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架立筋是构造要求的非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当梁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架力筋也有贯通的,
如规范中规定在梁上部两侧的架力筋必须是贯通的,此时的架力筋在支座处也可承担一部份负弯矩。如果在梁的上下都有通长的钢筋,一般在梁上(受压区)且直径较小的是架力筋,在梁下的是都受力钢筋。“分布筋“指:在板中,当受力筋在垂直方向无钢筋固定时,加设的钢筋。
“架力筋指:在梁中,当箍筋角部无纵向钢筋固定时,加设的钢筋。
1.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有个通长钢筋与贯通筋有点区别,通长筋就是指在所标的区段内通长设置,直径可以不相同,可以采用搭接连接形式,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个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抗拉强度,而且两端应按受拉锚固的钢筋。架立筋是构造配置的非受力钢筋,主要是用于固定箍筋和受力筋位置的,当配置有负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的跨中,两端与负筋来搭接,但也可以是贯通全梁一般在梁的上部。
2. 构造筋是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按规范要求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
梁中腰筋(构造筋)和扭筋有什么区别:腰筋和抗扭筋的区别是:
1.腰筋是构造钢筋,不计算,在梁有一定高度时候配置,抗扭筋是要计算的,要满足配筋率,要满足构件的受扭承载力。2.腰筋的布置一般在梁的两侧,沿梁高布置,而抗扭筋还用在螺旋楼梯,用在截面的四角,侧面,顶面等位置。3.腰筋是纵向构造钢筋,抗扭筋一般都是由纵向受力钢筋和箍筋两部分组成。
3. 附加筋是按结构或构造的要求,在特定部位附加的加强钢筋。如:集中力处抗剪作用的吊筋或附加箍筋,洞口周围补强的附加绑扎短钢筋,现浇板转角处的抗裂的辐射筋等都是属于附加筋。腰筋是纵向构造钢筋,在梁腹板(粱高减去楼板厚度)高度大于等于450mm的时候,需要配置腰筋。腰筋沿梁高两侧布置。平法中表示用G起头。
钢筋符号含义
钢筋混凝土构件图示方法中钢筋的标注:
一般采用引出线的方法,具体有以下两种标注方法:
1。标注钢筋的根数、直径和等级:3Ф20
3:表示钢筋的根数
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
20:表示钢筋直径2。标注钢筋的等级、直径和相邻钢筋中心距
Ф8 @ 200: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
8:表示钢筋直径
@:相等中心距符号200:相邻钢筋的中心距(≤200mm)
各类钢筋的表示方法
1.梁箍筋
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箍筋加密区与蜚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例:
A10-10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A8-100(4)/15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表示间距不是用"@",而是用"-"。 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开来。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及肢数),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例:
13A10-15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距为200,四肢箍。18A12-120(4)/20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2;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2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两肢箍。
2.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注写时,须将架立筋写入括号内。
例:
2B22用于双肢箍;2B22+(4A12)用于六肢箍,其中2B22为贯通筋,4A12为架立筋。当梁的上部和下部纵筋均为贯通筋,且各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
例:
3B22;3B20表示梁的上部配置3B22的贯通筋,梁的下部配置3B20的贯通筋。
3.梁支座上部纵筋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例: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B25 4/2,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B25,下一排纵筋为2B25
。注意:上述表示中"25"与"4/2"之间有一个空格,这个空格不可忽略,否则将出现错误。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
例: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B25放在角部,2B22放在中部,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2B25+2B22。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4.梁下部纵筋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例: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B25 2/4,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2B25,下一排纵筋为4B25,全部伸入支座。
注意:上述表示中"25"与"2/4"之间有一个空格,这个空格不可忽略,否则将出现错误。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
例:梁下部纵筋注写为
6B25 2(-2)/4
则表示上排纵筋为2B25,且不伸入;。一排纵筋为4B25,全部伸入支座。梁下部纵筋注写为2B25+3B22(-2)/5B25,则表示上排纵筋为2B25和3B22,其中2B22不伸入支座;下一排纵筋为5B25,全部伸入支座。
5.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侧面抗扭纵筋当梁某跨侧面布有抗扭纵筋时,须在该跨的适当位置标注抗扭纵筋的总配筋值,并在其前面加"*"号。
例:在梁下部纵筋处另注写有*6B18时,则表示该跨梁两侧各有3B18的抗扭纵筋。
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组成,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梁类型代号:
梁类型注:(XXA)为一端有悬挑,(XXB)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
例:
KL7(5A)
表示第7号框架梁,5跨,一端有悬挑; L9(7B)表示第9号非框架梁,7跨,两端有悬挑。
AKL5-4(1)400x150 第5-4号暗框梁,跨数为1,梁宽400,高150 括号内如果是(2A)即2跨,一端悬挑如果是(2B)即2跨,两端悬挑
⑶ 土建软件GTJ2018中的十个问题及解决方法
解惑专区
问题1
柱汇总计算报错提示:直筋长度的计算结果小于0?
方法一:调整为【纵筋销固】就可以计算出来钢筋量。但是设置插筋和纵筋锚固计算出来是有量差的,可以在编辑钢筋中把手算的长度手动添加下或者是在单构件输入界面去手动添加下。
方法二:如果发现与柱子相交有比较高的基础构件,例如条形基础,把条形基础利用楼层一图元存盘出去,让柱子正常汇总计算然后锁定,再把条形基础用楼层-图元提取进来。
方法三:如果是构造柱,在工程设置一计算设置一砌体结构一是否属于砖混结构中,否改为是,再汇总计算。
方法四:选中柱-【屑性】-【钢筋业务属性】--【计算设置】-修改“抗震柱纵筋露出长度”为0。
问题2
汇总后,为什么报表中柱的体积为0?
方法一:查看柱的计算式,看计算式中是否扣墙的体积。
方法二:查看工程设置,计算规则中柱与墙的扣减关系,看是否是按附墙柱的计算规则计算的,若是则修改相应的计算规则,如图:
方法三:柱属性中材质为空,没有选择导致。
问题3:
如何识别梁原位标注?
完成识别梁操作并调整支座正确后,点击识别梁--点选识别原位标注倒三角中的自动识别原位标注,软件则会自动识别,识别后弹出校核原位标注窗口,双击提示检查是否需要识别,若需要识别可以将未识别的点选识别或在原位标注中手动输入,若不用识别可以忽和友略。
问题4:
什么是约束边缘暗柱和构造边缘暗柱,暗柱以外XXmm的非阴影区剪力墙拉筋怎么处理?
针对于约束边缘和构造边缘暗柱的定义:“约束边缘暗柱"是指用箍筋约束的柱,其混凝土用箍筋约束,有比较大的变形能力在剪力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暗柱,有阴影区和非阴影区之分。
“构造边缘暗柱”是构造边缘暗柱相对约束边缘暗柱,其对混凝土的约束较差。只有阴影区,没有非阴影区。详见11G101-1p72页。
如图所示的约束边缘暗柱,阴影区为内边长为300*300的L型暗柱,非阴影区为200*200的一字型暗柱(L型两边各一个)
针对于约束边缘和构造边缘暗柱在软件中处理:
解决方案一:在软件中通常把非阴影区的部分定义为暗柱的截面,即把它和暗柱本身当做一个暗柱处理,钢筋是在暗柱的截面编辑器中绘制。
解决方案二:新建参数化柱。在参数化图形中,选择对应形状中最后一种形式,按照图纸将尺寸对应输入;然后,在属性中输入相应的钢筋信息。
解决方案三:这一部分直接在表格输入里手算。
问题5:
为什么附墙柱体积没有并入墙体积?
原因一:柱的标高高于墙,附墙柱只会考虑相交的部分并入,不相交部分不考虑,单独算;
原因二:工程中定义的柱子的砼标号是C35的,但是混凝土墙的砼标号是C30的。查看计算式,柱子体积有量,现在把柱子砼标号改为C30的,然后重新汇总计算一下即可;
原因三:需要看一下规则选项,有的地区默认柱和墙是分开计算的;
原因四:柱的材质是预拌混凝土,改成现浇的即可。
问题6:
绘制人防门框墙的时候提示:人防门框墙必须布置到直行剪力墙上为什么?
方法一:使用智能布置按照墙断中点布置就可以了。
方法二:人防门框墙的标高和剪力墙的标高不一致的原因,将人防门框墙的底标高改成与剪力墙一致即可。
问题升棚哪7:
如何点选识别柱大样?
步骤一:完成提取柱大样边线一提取柱大样标注一提取柱大样钢筋线操作后,点击选项卡【建模】--[识别柱大样】--【点选识别】,在绘图区域鼠标左键点击需要识别的柱大样边线CAD图元,会弹出【识别柱大样】信息窗体,并且在所选截面范围内显示柱大样临时图元,如图:
步骤二:当在【识别柱大样】信息窗体中完善了柱大样信息确定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或点击鼠标右键,信息窗体关闭并且在相应的楼层生成柱构件。
问题8:
绘图输入查看构件的工程量和报表界面查看工程量不一样?
原因:2018软件单独计算选中图元报表界面的量是刷新不了的,必须整楼计算之后报表界面才可以刷新过来。
方法一:整楼汇总计算吵码之后在查看绘图界面和报表的量一样。
方法二:新建空白工程,进行合并即可。
问题9:
为什么梁生成侧面纵筋时生成不了?
原因一:腹板高是:梁高-板厚-BHC-箍筋直径-(纵筋直径/2),由于错误理解为梁高-板厚,所以生成不了,最后将腹板高重新计算,再生成,即可;
原因二:板标高比梁标高低,将梁分成两部分了软件无法判断膜板高度的;梁宽的范围刚好是梁的宽度这样也是生成不了的,梁宽的范围需要大于梁宽;
原因三:梁的属性中已经输入了梁的侧面通长筋;
原因四:点击确定后没有框选梁,需要框选梁,鼠标右键;
原因五:2018里面生成侧面钢筋的时候,腹板高度里面输入500~600,生成的条件是不包括500的包括600,所以需要输入499-600;
原因六:一道梁分了很多跨,每跨的钢筋信息不一样,有的是两排有的是一排,如果是按照梁腹板高为条件生成侧面钢筋的话,钢筋排数不一样梁腹板高取值也不一样,所以有的可以生成侧面钢筋有的生成不了,具体按照下图考虑;
原因七:梁没有认上相邻的板,设置的条件是扣减板厚的,所以没有生成。
问题10:
如何将暗柱体积并入墙计算?
在工程设置-计算规则一暗柱体积与砼墙体积的扣减选择3附墙柱体积并入墙体积,砼墙体积与暗柱的扣减也选择3附墙柱体积并入墙体积。
本期问题汇总
柱汇总计算、柱的体积为0、识别梁原位标注、约束边缘暗柱和构造边缘暗柱处理、附墙柱体积计算、人防门框墙绘制、点选识别柱大样、构件工程量、梁生成侧面纵筋、暗柱体积并入墙计算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⑷ 广联达这样的装承台怎么画
广联达桩承台的绘制方法
广联达桩承台的绘制是一个涉及多个步骤的过程,以下是详细的操作步骤1:
打开广联达的主界面,在左侧的列表中选择桩承台这一项。
通过新建菜单来点击新建自定义桩承台选项。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适的选择。
来到相关的窗口,直接确定尺寸的输入。
找到工具栏,确定点这个图标进行跳转。
点击得到图示的结果以后,即可画广联达桩承台了。
⑸ 土建软件GTJ2018中的十个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1:直筋长度计算提示小于零的解决方法
方法一:调整设置为“纵筋销固”即可计算钢筋量。如果存在量差,可手动在编辑钢筋中输入手算长度或在单构件输入界面添加。
方法二:若柱子与高基础构件相交,如条形基础,先利用楼层一图元存盘,让柱子正常汇总计算并锁定,然后将条形基础楼层-图元提取回来。
方法三:若为构造柱,将工程设置中的“砌体结构”选项中的“是否属于砖混结构”改为“是”,再进行汇总计算。
方法四:选中柱-【屑性】-【钢筋业务属性】--【计算设置】,修改“抗震柱纵筋露出长度”为0。
问题2:汇总后柱体积显示为0的解决方法
方法一:检查柱的计算式,确认是否计算时扣除了墙的体积。
方法二:查看工程设置中的计算规则,确保柱与墙的扣减关系正确,如需修改,参考示例调整计算规则。
方法三:确认柱属性中材质是否为空,应选择相应的材质。
问题3:识别梁原位标注的步骤
完成识别梁操作并调整支座后,点击识别梁--点选识别原位标注倒三角中的自动识别原位标注。软件自动识别后弹出校核窗口,检查是否需要识别未识别的点,确认后识别完成。
问题4:约束边缘暗柱和构造边缘暗柱的区别与处理方法
约束边缘暗柱是用箍筋约束的柱,混凝土有较大变形能力。构造边缘暗柱对混凝土约束较弱,只有阴影区,无非阴影区。处理方法包括定义为暗柱截面、新建参数化柱或直接手算。
问题5:附墙柱体积未并入墙体积的原因及解决
原因一:柱标高高于墙,仅考虑相交部分并入;原因二:柱和墙的混凝土标号不同;原因三:工程默认柱和墙分开计算;原因四:柱材质错误,更改为现浇。
问题6:绘制人防门框墙提示的原因及解决
方法一:使用智能布置,按墙断中点布置即可。原因二:标高不一致,调整人防门框墙底标高与剪力墙一致。
问题7:点选识别柱大样的步骤
步骤一:完成柱大样边线、标注和钢筋线提取后,点击【建模】--[识别柱大样】--【点选识别】,在绘图区域点击柱大样边线CAD图元。步骤二:完善信息确定无误后,点击确定或右键关闭窗体,生成柱构件。
问题8:绘图输入与报表界面工程量不一致的解决
方法一:进行整楼汇总计算后,两者工程量一致。方法二:新建空白工程合并,刷新报表界面。
问题9:梁生成侧面纵筋问题的解决
原因及解决:理解腹板高度计算错误、板标高低于梁、输入梁侧面通长筋、未框选梁、腹板高度输入范围不正确、梁跨钢筋信息不一、未与相邻板关联。逐一检查并修正。
问题10:暗柱体积并入墙计算的方法
在工程设置中,将暗柱体积与砼墙体积的扣减设置为“附墙柱体积并入墙体积”,确保计算规则一致。
总结:上述问题覆盖了土建软件GTJ2018中柱、梁、暗柱等构件的计算、识别与调整方法,涉及体积计算、原位标注识别、边缘暗柱处理、工程量查看一致性以及特定构件的计算规则调整。
⑹ 钢筋在主体分部常出现哪些问题
1、基础梁接头位置不对,按楼层框架梁接头位置设置,且没有错开。
2、筏板钢筋接头在施工缝处预留长度不够,且接头没错开。
3、基础马凳摆放错误,如果换一方向,每一排马凳可省一固定用通长钢筋。或者,马凳上通长钢筋利用筏板上部同方向纵筋。
4、筏板面积较大,却仍按50%接头百分率,未按25%百分率接头,导致钢筋接头浪费。
5、底板纵筋接头长度有的太长,超过一个搭接长度,有的则太短,不能满足规范所要求的长度。底板通长筋没绑扎成平行直线,导致同截面钢筋根数不同。
6、筏板封边构造没按规范和设计,擅自设置筏板上下纵筋弯折长度。
7、筏板纵筋接头设置在后浇带内(纵筋接头不宜设置在后浇带位置)。
8、接桩钢筋并在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