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梁上部,下部二排钢筋都为奇数,中间那根钢筋如何绑扎
梁上部,下部二抄排钢筋都为奇数,中间那根钢筋结扎的方法:可以放在第一排钢筋的第二根下面,但也是没有箍筋可以固定的,可以加个拉钩与第一排钢筋固定。 不建议放在中间一是混凝土不好振捣,二是无法固定。
钢筋搭接是指两根钢筋相互有一定的重叠长度,用扎丝绑扎的连接方法,适用于较小直径的钢筋连接。一般用于混凝土内的加强筋网,经纬均匀排列,不用焊接,只须铁丝固定。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5mm及受压钢筋直径d>28mm时候,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2010版新《混规》对这两个数据作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旧规范定的是:28mm和32mm)
钢筋的搭接长度一般是指钢筋绑扎连接的搭接长度,也有是不严格的指钢筋焊接的焊缝长度。
Ⅱ 钢筋绑扎的方法和钢筋绑扎之间的间距多少
防水保护层放平面线→排布南北方向底板下铁筋→排布东西方向底板下铁筋,与南北方向板筋绑扎牢固,下板筋钢筋垫块→间距1.0m布设马凳→(绑扎Φ20双向间距200拉筋层)→排布东西方向底板上铁筋→排布南北方向底板上铁筋,与东西方向板筋绑扎牢固。 5.2.2.3底板钢筋绑扎施工要点
Ⅲ 两根钢筋绑扎有什么规定
搭接是指两根钢筋相抄互有一定的重叠长度,用铁丝绑扎的连接方法,适用于较小直径的钢筋连接。一般用于混凝土内的加强筋网,经纬均匀排列,不用焊接,只须铁丝固定。
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3)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4)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5)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6)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7)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根据设计要求,板筋采用钢筋马凳纵横@600予以支撑。
Ⅳ 阀板基础下二排钢筋怎么绑扎
在绑扎完的筏板底层筋上再绑扎一层钢筋
Ⅳ 梁的上部钢筋设计标注为9根22的 4/3/2,在实际施工中,箍筋为四肢箍,第二排的三根钢筋如绑扎
施工中这种情况,应在两排钢筋间加小于梁宽的直径大于等于25钢筋3个-3根,绑扎在内箍筋上,将二、三排主容筋绑扎在短筋上即可;如想改为5/4的话,首先要考虑钢筋净距是否大于等于25,计算箍筋时注意钢筋排放间距。
Ⅵ 钢筋绑扎的一些问题,求解
一、基础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绑扎承台钢筋→绑扎地梁钢筋→绑扎底专板底层属钢筋→摆放底板马凳→绑扎底板面层钢筋→墙、柱钢筋插筋→验收
2、承台钢筋绑扎
绑扎承台钢筋时先深后浅,先大承台,后小承台,高深承台,侧面要绑扎分布钢筋。
3、基础梁钢筋绑扎
3.1绑扎时,先在垫层上按图纸设计要求划好箍筋的间距(绑扎箍筋时按要求间距加密),再在胎模内按图放置梁钢筋。
3.2基础梁多方向钢筋交叉的,预先排列基础梁绑扎先后顺序,以免面钢筋超高。
3.3地下室基础梁板受力情况不同于楼层框架,基础梁梁底为受压区,梁面为受拉区,地下室底板面层钢筋在梁第一层面筋下通过。
3.4主梁主筋穿好套好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固定主筋,穿次梁主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梁架立筋、次梁架立筋。
.5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度。
3.6基础梁伸入承台处,梁钢筋锚固长度以伸入柱边或墙边开始算梁的锚固长度。
3.7基础梁钢筋,在绑扎完成后,主筋下垫好垫块,保证主筋保护层的厚度。
3.8基础梁接头位置相互错开,在受力钢筋直径35倍区段范围内(且不小于500mm),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不超过50%。
Ⅶ 梁底第二排的3根钢筋在绑扎的时候怎么固定
用短钢筋和底排隔开,靠箍筋的和箍筋绑扎,中间的固定在短钢筋上。
Ⅷ 梁二排中间钢筋怎样绑扎
应该是在梁二排二边的二排扎好后担一个钢筋架在两边二排上再扎中间二排
Ⅸ 钢筋绑扎在什么情况下允许1排钢筋变为2排
第二来排钢筋也是可以绑源扎搭接,不过既然设计是有第二排钢筋,说明钢筋直径比较大,不宜于绑扎搭接
要说什么时候能有两排钢筋,那就是在结构施工图的允许下才能有
钢筋都放在第一排,钢筋间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得设计有第二排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