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请问基础梁的上部钢筋是拉通的还是断开的
拉梁的上部钢筋一般是不断开的,因为这个梁所承受的力有可能是拉力,也有可能是压力。
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框架梁下部受拉,上部受压
⑵ 楼板正筋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拉通
楼板正筋拉通只可能出现在双层配筋的情况,面筋接头区域在净跨的中回间1/3段内,可以根据材料原答有长度搭配,可拉通就拉通,做到既符合要求,有节约材料就行。
正筋就是正弯矩筋,简单的说,就是对于受弯构件来说,如梁板等,下部受拉的部位的钢筋,对于连续梁板,一般就在跨中, 同理,负筋一般在支座处(上部受拉)。
⑶ 梁下部钢筋一般都不拉通吗
梁下部钢筋基本都是拉通的,分离式配筋已经好多年不用了。
⑷ 梁底筋什么时候拉通算,什么时候一跨一次锚固
多跨连续次梁的底筋应该‘能通则通’,不能拉通时才安排锚固进主梁。这是101答疑里主张的配筋原则,没有必要以每跨分段为准。梁的钢筋是用闪光对焊连接的,只要接头不放在跨中就行。
⑸ 梁的拉通钢筋和架立筋有什么区别
架立筋是指来梁内起架立作用的钢自筋。架立筋主要功能是当梁上部纵筋的根数少于箍筋上部的转角数目时,使箍筋的角部设有支撑。所以架立筋就是将箍筋架立起来的纵向构造钢筋。
梁的拉通钢筋是平法中所指通长钢筋(上部角筋)当双肢箍时,他在梁中也起到了架立作用。
架立筋可通长或非通长筋。非通长筋筋与支座负弯钢筋连接,位置在两角筋之间,从理论上讲是不受力的,为箍筋而设置的(支座负弯钢筋与非通长筋连接,实际也拉通了)。
⑹ 梁中的钢筋都有些什么钢筋具体的名字是什么比如说通长筋。
一般来说,钢筋混抄凝土梁结构内有:
纵向的面层钢筋,纵向的底层钢筋;中间部位的腰筋;横向构造的箍筋及拉筋;有时,为了改善梁斜截面的抗剪能力,将梁部分底层的纵向筋在进入梁的剪应力分布区后,向上弯起,我们通常称之为弯起筋。
面筋,底筋,在梁内,均称为受力筋;根据梁结构的不同,分别抵抗拉应力或压应力;
腰筋更多的作用是维系钢筋骨架的整体稳定,也有抗扭的作用。一般称之为架立筋;
箍筋的主要作用是抵抗剪应力,有时也称之为抗剪箍筋;
通长筋,是说从梁的一端通到另一端,中间无断开,或搭接的完整的纵向筋。
⑺ 框架梁遇到剪力墙钢筋需要拉通吗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8.2.2条规定:
与剪力墙重合的框架梁可保留,
亦可做成宽专度与墙厚相同的暗梁属,暗梁截面高度可取墙厚的2倍或与该榀框架梁截面等高,暗梁的配筋可按构造配置且应符合一般框架梁相应抗震等级的最小配筋要求;
所以,是需要拉通的。只是拉通的钢筋不一样。方式不同。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
1、总则;
2、术语和符号;
3、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4、荷载和地震作用;
5、结构计算分析;
6、框架结构设计;
7、剪力墙结构设计;
8、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9、筒体结构设计;
10、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11、混合结构设计;
12、地下室和基础设计;
13、高层建筑结构施工。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原《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同时废止。最新版本为JGJ3—2010。
⑻ 板上部钢筋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拉通
板过厚时也需要上部筋拉通,即所谓的双层双向。好多东西规范不一定全告诉你,你可以看混凝土设计手册、混凝土构造手册等书,或者构造图集、标准节点等等,都对设计有很大帮助的
⑼ 框架梁怎么分辨上下部钢筋拉通
你说的拉通,不知说的是一跨拉通还是多跨拉通。一跨不存在拉通不拉通的问题,只有专多跨梁才存在拉通属的说法。在03G101-1解释中讲到梁的下部钢筋在支坐处应该断开,两端满足锚固长度,而梁的上部钢筋在支坐处应按照能通则通的原则惯通。
你找一本03G101-1仔细的看一下就清楚了。
⑽ 地梁的上部钢筋是拉通的还是断开的
地梁的上来部钢筋源是拉通的还是断开的是不一定的,一般都是拉通的。因为这个梁所承受的力有可能是拉力,也有可能是压力。
一般都是属于架立钢筋, 一般都是比支座钢筋小, 支座钢筋在1/3处断开, 然后再接两根或几根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一般都用 12的, 但有时候跨度比较小, 支座钢筋就直接贯通过去了, 因为跨度小的时候, 贯通过去比较省, 总之梁上部通长都是有钢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