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钢筋绑扎 > 混凝土钢筋检测项目有哪些内容

混凝土钢筋检测项目有哪些内容

发布时间:2021-01-23 13:58:14

Ⅰ 一般钢筋、混泥土质检报告有哪些项目或内容

钢筋一般就是力学性能检测,混凝土有原材(砂石水泥外加剂外掺料等等)、28天标养、600度天同养抗压(弯压)强度报告。你最好问问监理都要做哪些,到时候差了可就麻烦。

Ⅱ 在混凝土的检验和实验中,混凝土的实验项目包括哪些

混凝土结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有哪些
一、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应依据委托方提出的检测要求确定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
二、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可根据委托方的要求进行下列项目的检测:
1 混凝土力学性能,包括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静力受压弹性模量
和表面硬度等项目;
2 混凝土使用性能,包括混凝土抗渗性、抗冻性、离子渗透性、抗硫酸盐
侵蚀性等项目;
3 结构混凝土微观结构及氯离子含量、碱含量分析;
4 构件缺陷的检查与测定;
5 构件尺寸的检验与偏差测定;
6 构件钢筋的检测,包括钢筋位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钢筋
锈蚀状态和钢筋力学性能等项目;
7 位移与变形的测定,
8 构件损伤的识别与测定,包括环境作用、荷载作用、火灾作用、地震作
用造成损伤的识别等项目;
9 材料性能劣化的快速检验;
10 结构性能的检验和测试。
[列出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所能实施的检测项目,也是本标准列出的检测项目]
三、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应根据检测类别、检测目的、检测项目、结构实际状况和现场具体条件选择适用的检测方法。
[对检测方法提出要求]
四、工程质量检测,应选用直接的测试方法或间接的方法与直接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检测方法。
[强调使用直接的检测方法,直接检测方法的系统不确定性(偏差)小,争议相对较小,允许使用直接法修正或校准间接方法]
五、当将试验室对标准试件的试验技术用于现场的取样检测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 取样试件的尺寸符合相应试验方法对标准试件的要求;
2 取样试件的加工水平与标准试件的质量水平接近;
3 取样试样的数量不少于标准试件的数量;
4 取样试件的性能的检验步骤与试验方法的规定一致。
[把成熟的试验方法用于现场的取样检测是行业内的共识,条件是取样试件与标准试件基本一致。]
六、结构功能性检测条件受到限制,评定机构需要特定的参数且有条件选用相对保守的参数时,可对采用的方法、数量的限制适当放宽。
[结构功能性评定需要了解结构众多的参数,在检测条件受到限制时,目前的检测技术不能同时满足结果准确和评定机构对性能参数的要求,在特定情况下应以提供相应的参数为目标,参数的偏差,可以通过采用相对保守的数值的方式解决。]
七、当采用检测单位自行开发或引进的检测仪器及检测方法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 该仪器或方法通过技术鉴定;
2 该方法与已有成熟的方法进行比对试验;
3 检测单位应有相应的检测细则,并给出测试误差或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
4 在检测方案中应予以说明,必要时应向委托方提供检测细则。
GBT50784-2013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Ⅲ 混凝土中的钢筋检测一般规定有哪些

混凝土中的钢筋检测一般规定:
1 混凝土中钢筋的数量或间距可采用基于电磁感应法或电磁波反射法测定。
2 用电磁感应法或电磁波反射法可测定梁类和柱类构件可测定面钢筋的数量,可测定墙板类构件钢筋的间距。
3测定梁类和柱类构件主筋数量的检测操作应遵守下列规定:
1) 避开其他金属材料和较强的铁磁性材料;
2) 选择表面应清洁、平整的部位进行测定;
3) 在构件的可测表面标注出钢筋每个钢筋的位置;
4) 必要时量测钢筋的间距。
4当遇到下列情况时应采取剔凿验证的措施:
1) 认为相邻钢筋过密,不满足 的条件,t—钢筋间最小净距离(mm);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
2) 钢筋位置、数量或间距的测试结果与设计有较大偏差;
3) 混凝土(包括饰面层)含有或存在可能对钢筋检测造成误判的金属件。
5 对于墙板类构件应测定钢筋的间距,其检测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根据尺寸大小,在构件上均匀布置测点,每个构件上的测点不少于3个;
2) 对连续7根钢筋进行测定,标出第一根钢筋和最后一根钢筋的位置,确定这两个钢筋的距离,计算出钢筋的平均间距;
3) 梁柱类构件的箍筋可按此法检测。
6 工程质量检测时应按下列规则对单个构件进行合格性判定:
1) 柱、梁类构件受力一侧钢筋实测根数少于设计根数时,评定该构件不合格;
2) 墙板类构件的平均间距大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规定的允许偏差时该构件评定为不合格;
3) 梁柱类构件的箍筋间距按墙板类构件钢筋间距规则判定。
GBT50784-2013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Ⅳ 钢筋混凝土实体检验的内容是什么

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E.0.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2 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E.0.2 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每要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

说明:E.0.1~E.0.2 对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其检验范围主要是钢筋位置可能显著影响结构构件承载力和耐久性的构件和部位,如梁、板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由悬臂构件上部受力钢筋移位可能严重削弱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故更应重视对悬臂构件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
“有代表性的部位”是指该处钢筋保护层厚度可能对构件承载或耐久性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对梁柱节点等钢筋密集产部位,检验存在困难,在抽取钢筋进行检测时可避开这种部位。
对板类构件,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对大空间结构的板,可先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然后抽查。

E.0.3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损方法度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当采用非破损方法检验时,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应经过计量检验,检测操作应符合相应规程的规定。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检测误差不应大于1mm。

说明:E.0.3 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保护层厚度没定仪器量测,或局部开槽钻孔测定,但应及时修补。

E.0.4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mm,-7mm;对板类构件为+8mm,-5mm。

Ⅳ 钢筋送检要检测钢筋的哪些方面

根据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强制性条文规定:

送检的材料应符合:

A.1水泥取样规则

A.1.1取样执行标准:GB 175-2007 GB12573-90 GB50204-2002

A.1.2取样工具:手工取样器

A.1.3取样单位:水泥抽样检验应按批进行:

a) 混凝土结构中水泥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b) 砌筑砂浆水泥检查数量:检验批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编号为一批。

A.1.4取样部位:

a) 袋装水泥堆场;

b) 散装水泥卸料处或输送水泥运输机具上。

A.1.5取样方法: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亦可随机选择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

A.1.6取样数量:总量20kg以上,缩分成试验样和封存样二等份。

A.1.7样品标志: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工程名称、水泥厂家、品种等级、包装日期、出厂编号以及水泥批量。

A.1.8包装及送样:水泥样品要妥为包装,特别注意防潮。取样后应及时送试验室,并填写好与样品标志相符的委托单,交试验人员。

A.1.9其它:水泥进场后应立即取样试验。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砌筑砂浆中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A1.10进场复验检测项目:混凝土及地面工程进行强度检测、水泥安定性检测、凝结时间检测,抹灰工程只需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进行检验即可。(对试验不合格产品应双倍取样检测)

A.2 钢混凝土用钢筋取样规则

A.2.1常用钢筋的种类及其质量标准

a) 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2007

b) 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1-2008

c) 余热处理钢筋 GB13014-91

A.2.2取样批量: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重量不大于60吨。

A.2.3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余热处理钢筋的取样

a) 热轧带肋钢筋: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注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但各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

b) ] 热轧光圆钢筋: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尺寸的钢筋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60t。超过60 t的部分,每增加40 t(或不足40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注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各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得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得大于0.15%。混合批的重量不大于60 t

c) 余热处理钢筋: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公称容量不大于30t的冶炼炉冶炼的钢坯和连铸坯轧成的钢筋,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注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但每批不应多于6个炉罐号。各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得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得大于0.15%。

d) 取样方法:从每批外观检查合格的钢材中任取两根(或两盘),截去端头1250px,再截取试样。

e) 取样数量:在上述两根(盘)钢材上分别截一长试件和一短试件。

f) 试件尺寸:长试件长11d +625px;短试件长Q235 5 d+15 cm HRB335 6 d +15 cm HRB400 8 d +15 cm(d 为钢材直径或厚度)。

A.2.5样品标志: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工程名称、使用部位、钢材的生产厂家、炉(批)号、牌号、直径、合格证编号及批量。

A.2.6送样:填写好与样品标志相符的委托单,交试验人员。

A.2.7复检:若试验结果中,拉伸或冷弯试验任一有不合格项,则应从同一批中再任取双倍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取样方法同上。

A.2.8其它:进口钢材及遇有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或冷弯发生脆断的钢材,须送试验室重检及进行化学分析。冷拉率试验至少应取4根,且长度60mm以上。

A2.9进场复验检测项目:对于新进场的产品应进行拉伸、抗弯、延伸率试验检测(对试验不合格产品应双倍取样检测)

A.3 冷拉钢筋取样规则

A.3.1取样执行标准:GB50204-92(本条为旧规范内容,未见新规范作规定,暂保留)

A.3.2取样批量:由同级别、同直径的钢筋组成验收批,每批不超过20吨。

A.3.3取样方法:从每批外观检查合格的冷拉钢筋中任取两根,截去端头1250px。

A.3.4取样数量:在上述两根钢筋上各截取长、短试件一根,共计2根长、2根短试件。长试件长1500px,短试件长(a 为钢筋直径)。

A.3.5样品标志: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工程名称、使用部位、钢筋牌号、直径、批量及冷拉日期。

A.3.6送样:填写好与样品相符的委托单,交试验人员。

A.3.7复检:机械性能试验有一不合格项,应取双倍试样复检,取样方法同上。

A3.8进场复验检测项目:对于新进场的产品应进行拉伸和抗弯试验检测(对试验不合格产品应双倍取样检测)

A.4 冷拔低碳钢丝取样规则

A.4.1取样执行标准:JC/T540-2006

A.4.2取样批量:冷拔低碳钢丝应成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冷拔低碳钢丝应由同一钢厂、同一钢号、同一总压缩率、同一直径组成,甲级冷拔低碳钢丝每批质量不大于30t,乙级冷拔低碳钢丝每批质量不大于50t

A.4.3取样方法及数量:

a) 甲级钢丝按盘编号,逐盘取样,截去端头1250px后取2个试样,分别做拉力和180°反复弯曲试验。拉力试样长1000px,弯曲试样长375px。

b) 乙级钢丝从外观检查合格的每批中任取3盘,截去端头1250px,每盘各截取长、短试件各一根,分别做拉力和反复弯曲试验。长试件长1000px,短试件长375px。

A.4.4样品标志: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工程名称、使用部位、钢丝的牌号、直径和盘号。

A.4.5送样:填写好与样品相符的委托单,交给试验人员。

A.4.6复检:乙级钢丝经试验,若有一试样不合格,应从未取过试样的盘中截取双倍试样复检,如仍有一根不合格,则该批钢丝应逐盘检验。

A4.7主要检测项目:甲级冷拔低碳钢丝应进行直径、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及反复弯曲次数的检验。如有某项检验项目不合格时,不得进行复检。乙级冷拔低碳钢丝应进行直径、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及反复弯曲次数的检验。如有某项检验项目不合格时,可从该批冷拔低碳钢丝中抽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检。

A.5 冷轧带肋钢筋取样规则

A.5.1取样执行标准:GB13788-2000

A.5.2取样批量:钢筋应按批进行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外形、同一规格和同一生产工艺和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每批不大于60吨。

A.5.3取样方法和数量:应逐盘取样。对直条成捆供应的550级应逐捆取样。

a) 对盘状钢筋,从每盘的任一端截去500mm后切取3个试件,1个做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试验,另2个做弯曲试验。

b) 对捆状钢筋,从每捆中同一根钢筋上截取3个试件,1个做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试验,另2个做弯曲试验。

A.5.4试件尺寸:抗拉试件长1500px,抗弯试件长625px。

A.5.5样品标志: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工程名称、使用部位、钢筋牌号、直径、出厂厂家和进场批量。

A.5.6送样:填写好与样品相符的委托单,交给试验人员。

A5.7进场复验检测项目:对于新进场的产品应进行拉伸、抗弯试验、伸长率试验检测(对试验不合格产品应双倍取样检测)

A6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筋取样规则

A.6.1每批钢筋或连接件进场后,应进行钢筋的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或其他性能的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A.6.2批量划分:按下列规定:

A.6.2.1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及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以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不大于60t为一批。

A.6.2.2钢绞线、钢丝束无粘结预应力筋以同一钢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生产的钢绞线、钢丝束不大于30t为一批。

A.6.2.3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以同一类产品、同一批原材料、用同一种工艺一次投料生产不超过1000套组为一验收批。外观检查抽取10%,且不少于10套。对其中有硬度要求的零件,硬度检验抽取5%,且不少于5套。静载锚固能力检验抽取3套试件的锚具、夹具或连接器。

A.6.2.4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每批抽检9件圆管试件(12件扁管试件)。

A6.2.5进场复检测项目:对于新进场的产品应进行抗拉强度、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伸长率、弯曲试验、应力松弛试验、疲劳试验检测(对试验不合格产品应双倍取样检测)

Ⅵ 在浇筑混凝土前,钢筋工程的检查内容有哪些

  1. 首先是模板来的几何尺寸自,是否有偏差。就位与轴线和标高以及图纸是否统一。

  2. 固定的支撑是否牢固,会不会跑模,塌陷以及跨长以后的起拱。

  3. 模板的接缝是否会跑浆,模板面是否会平整。

  4. 模板面与钢筋距离,是否保护层符合要求。

  5. 钢筋检查主要是主副筋截面是否符合图纸设计,箍筋加密区的距离符合规范,绑扎是否牢固,间距均匀符合规范要求。

  6. 钢筋的焊接是否符合要求,焊接尺寸合适,焊头符合要求,跨距内焊接头的数量合适,摆放错开合适,搭接的位置和长度符合规范要求。

  7. 钢筋的表面是否有锈蚀。主筋是否有损伤。

Ⅶ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哪些项目

结构实体检验的内容应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以及工程合同约定专的项目;必要时属可检验其他项目。

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后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结构实体检验应在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见证下,由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承担结构实体检验的试验室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1、对混凝土强度的检验,应以在混凝土浇筑地点制备并与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为依据。混凝土强度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养护和强度代表值应符合规范附录的规定。
对混凝土强度的检验,也可根据合同的约定,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
当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的检验结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有关规定时,混凝土强度应判为合格。
2、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抽样数量、检验方法、允许偏差和合格条件应符合规范附录的规定。
3、当未能取得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被判为不合格或钢筋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要求时,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机构按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测。

Ⅷ 混凝土应做的常规检验项目有哪些

混凝土质量检验可分为内在质量(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冻性、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等)、表面质量和外形尺寸质量三大方面。

混凝土强度的评定应分批进行同一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用强度等级相同配合比和生产工艺基本相同的混合混凝土组成,对现浇混凝土按分项工程划分验收批,对预制混凝土的构件按月划分批次。

对同一验收收批的混凝土强度,因以该批内全部留置标准试件组数强度代表值作为统计数据来进行评定,除非常明确系试验失误,不得任意抛弃一个统计数据。

抗折强度标准试件的留置要求,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混凝土木结构,如果有抗折强度要求,扛折强度的留置要与前面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留置要求相同。

(8)混凝土钢筋检测项目有哪些内容扩展阅读

混凝土分类

1、按定额

(1)、 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分为:普通半干硬性混凝土,普通泵送混凝土和水下灌注混凝土,他们每个又分为:碎石混凝土和卵石混凝土;

(2). 抗冻混凝土。抗冻混凝土分为:抗冻半干硬性混凝土,抗冻泵送混凝土,他们每个又分为:碎石混凝土和卵石混凝土。

2、按使用功能

结构混凝土、保温混凝土、装饰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火混凝土、水工混凝土、海工混凝土、道路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等。

3、按施工工艺

离心混凝土、真空混凝土、灌浆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挤压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等。

4、按配筋方式

素(即无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丝网水泥、纤维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

5、按拌合物

干硬性混凝土、 半干硬性混凝土、塑性混凝土、流动性混凝土、高流动性混凝土、流态混凝土等。

Ⅸ 钢筋验收需要检查哪些项

钢 筋 分 项 工 程
说明:5 钢筋分项工程
钢筋分项工程是普通钢筋进场检验、钢筋加工、钢筋连接、钢筋安装等一系列技术工作和完成实体的总称。钢筋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工序和验收的需要确定。
5.1 一 般 规 定
5.1.1 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说明:5.1.1 在施工过程中,当施工单位缺乏设计所要求的钢筋品种、级别或规格时,可进行钢筋代换。为了保证对设计意图的理解不产生偏差,规定当需要作钢筋代换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以确保满足原结构设计的要求,并明确钢筋代换由设计单位负责。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5.1.2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
1 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2 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3 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4 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说明:5.1.2 钢筋隐蔽工程反映钢筋分项工程施工的综合质量,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验收是为了确保受力钢筋等的加工、连接和安装满足设计要求,并在结构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2 原 材 料
主 控 项 目
5.2.1 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说明:5.2.1 钢筋对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至关重要,对其质量应从严要求。普通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和《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的要求。钢筋进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由于工程量、运输条件和各种钢筋的用量等的差异,很难对各种钢筋的进场检查数量作出统一规定。实际检查时,若有关标准中对进场检验数量作了具体规定,应遵照执行;若有关标准中只有对产品出厂检验数量的规定,则在进场检验时,检查数量可按下列情况确定:
1 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大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旬划分为若干个出厂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
2 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作为一个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
3 对连续进场的同批钢筋,当有可靠依据时,可按一次进场的钢筋处理。
本条的检验方法中,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是对产品质量的证明资料,通常应列出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当用户有特别要求时,还应列出某些专门检验数据。有时,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可以合并;进场复验报告理进场抽样检验的结果,并作为判断材料能否在工程中应用的依据。
本规范中,涉及原材料进场检查数量和检验方法时,除有明确规定外,都应按以上叙述理解、执行。
5.2.2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说明:5.2.2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按一、二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结构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其强度实测值就满足本条的要求,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在地震作用下,结构某些部位出现塑性铰以后,钢筋具有足够的变形能力。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5.2.3 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报告。
说明:5.2.3 在钢筋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若发现钢筋性能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对同批钢筋进行专项检验。
一 般 项 目
5.2.4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检查数量: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说明:5.2.4 为了加强对钢筋外观质量的控制,钢筋进场时和使用前均应对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弯折钢筋不得敲直后作为受力钢筋使用。钢筋表面不应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以免影响钢筋强度和锚固性能。本条也适用于加工以后较长时期未使用而可能造成外观质量达不到要求的钢筋半成品的检查。
5.3 钢 筋 加 工
主 控 项 目
5.3.1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HPB235级钢筋未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 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5.3.2 除焊接封闭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规范第5.3.1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 径;
2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
135°;
3 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说明:5.3.1~5.3.2 对各种级别普通钢筋弯钩、弯折和箍筋的弯弧内直径、弯折角度、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分别提出了要求。受力钢筋弯钩、弯折的形状和尺寸,对于保证钢筋与混凝土协同受力非常重要。根据构件受力性能的不同要求,合理配置箍筋有利于保证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特别是对配筋率较高的柱、受扭的梁和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更为重要。
对规定抽样检查的项目,应在全数观察的基础上,对重要部位和观察难以判定的部位进行抽样检查。抽样检查的数量通常采用“双控”的方法。这与本规范第4.2.5条的说明是一致的。
一 般 项 目
5.3.3 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的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说明:5.3.3 盘条供应的钢筋使用前需要调直。调直宜优先采用机械方法,以有效控制调直钢筋的质量;也可采用冷拉方法,但应控制冷拉伸长率,以免影响钢筋的力学性能。
5.3.4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表5.3.4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就少于3件。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表5.3.4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箍筋内净尺寸 ±5

说明:5.3.4 本条提出了钢筋加工形状、尺寸偏差的要求。其中,箍筋内净尺寸是新增项目,对保证受力钢筋和箍筋本身的受力性能都较为重要。
5.4 钢 筋 连 接
主 控 项 目
5.4.1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说明:5.4.1 本条提出了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方式的基本要求,这是保证受力钢筋应力传递及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所必需的。目前,钢筋的连接方式已有多种,应按设计要求采用。
5.4.2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有关规程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说明:5.4.2 近年来,钢筋机械连接和焊接的技术发展较快,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对其应用、质量验收等都有明确的规定,验收时应遵照执行。对钢筋机械连接和焊接,除应按相应规定进行型式、工艺检验外,还应从结构中抽取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一 般 项 目
5.4.3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说明:5.4.3 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钢筋在同一受力区段内不宜多次连接,以保证钢筋的承载、传力性能。本条还对接头距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作出了规定。
5.4.4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说明:5.4.4 本条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连接接头和焊接接头提出了外观质量要求。对全数检查的项目,通常均采用观察检查的方法,但对观察难以判定的部位,可辅以量测检查。
5.4.5 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在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2 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3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说明:5.4.5本条给出了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和焊接的应用范围、连接区段的定义以及接头面积百分率的限制。
5.4.6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l(l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5.4.6)。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2 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3 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图5.4.6书馆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及接头面各百分率
注:图中所示搭接接头同一连接区段内的搭接钢筋为两根,当各钢筋直径相同时,接头面积百分率为50%。
说明:5.4.6 为了保证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传力性能,本条给出了受力钢筋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定义、接头面积百分率的限制以及最小搭接接长度的要求。在本规范附录B中给出了各种条件下确定受力钢筋最小搭接长度的方法。
5.4.7 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2 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3 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4 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就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
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说明:5.4.7 搭接区域的箍筋对于约束搭接传力区域的混凝土、保证搭接钢筋传力至关重要。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给出了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直径、间距等构造要求。
5.5 钢 筋 安 装
主 控 项 目
5.5.1 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说明:5.5.1 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有重要影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一 般 项 目
5.5.2 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表5.5.2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行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表5.5.2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绑扎钢筋网
长、宽 ±10 钢尺检查
网眼尺寸 ±20 钢尺量连续三当,取最大值
绑扎钢筋骨架 长 ±10 钢尺检查
宽、高 ±5 钢尺检查

受力钢筋 间 距 ±10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
排 距 ±5 取最大值
保护层厚度 基 础 ±10 钢尺检查
柱、梁 ±5 钢尺检查
板、墙、壳 ±3 钢尺检查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钢尺量连接三档,取最大值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钢尺检查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水平高差 +3,0 钢尺和塞尺检查
注:1 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到其中的较大值;
3 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
说明:5.5.2 本条规定了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梁、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位置对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等有重要影响。由于上部纵向受力钢筋移位而引发的事故通常较为严重,应加以避免。本条通过保护层厚度偏差的要求,对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的合格点率要求规定为90%及以上。对其他部位,表中所列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合格点率要求仍为80%及以上。

Ⅹ 钢筋及混凝土进场后需进行哪几项检测,检测内容是什么合格标准是什么请高人指点!

钢筋进场检测:材料合格证,然后对钢筋进行复检(见证取样)
混凝土进场检测:你说的是商砼,主要检测塌落度。
以上的验收标准请看《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阅读全文

与混凝土钢筋检测项目有哪些内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在cad中怎么画钢管 浏览:458
脚眼拆钢板要多少钱 浏览:324
焊接试件一个检验批代表多少个 浏览:874
不锈钢板有沙眼怎么办 浏览:465
制造钢管行业怎么这么萧条 浏览:526
q345b焊管的执行标准 浏览:242
钢板长宽都是多少 浏览:699
水钻合金首饰套盒多少钱 浏览:946
河北天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工资多少 浏览:947
压顶纵向钢筋怎么输入 浏览:714
新的护栏干了怎么办 浏览:394
dnf钢铁片怎么快速得 浏览:236
高分子合金相容性是什么 浏览:677
卖钢材注册的时候怎么写 浏览:216
碳钢管有磁性怎么消磁 浏览:961
钢管外架怎么拆除 浏览:64
防雷焊接用什么防锈漆 浏览:527
ysl205方管206图片 浏览:957
钢管内径怎么计算 浏览:407
万代合金成品为什么容易松 浏览: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