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框架结构板底钢筋伸入梁内多长算可以满足锚固要求'
底筋伸入梁内≥5d且至少伸到梁中线;负筋锚入梁内满足La,当梁宽不满足直锚长度时,梁角筋内侧做90度弯钩,水平段和弯折段长度之和满足La。不明白的话,看04G101-4图集第25页。
⑵ 楼板钢筋伸入梁柱的长度是多少
板筋伸入梁或墙内的锚固长度为0.4La+15d,不能小于板的厚度,并且要过墙或梁的中心线回。
锚固长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构件的受力钢筋伸入支座或基础中的总长度,可以直线锚固和弯折锚固。弯折锚固长度包括直线段和弯折段。锚答固长度对于建筑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关系到整个工程施工的成功与否。
(2)板钢筋如何锚入梁内扩展阅读:
具体规定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结构构件应合理地选择尺寸,配置纵向受力钢筋和箍筋避免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混凝土的压溃先于钢筋的屈服,钢筋的锚固粘结破坏先于构件破坏。
无柱帽柱上板带的板底钢筋,宜在距柱面为2倍纵筋锚固长度以外搭接钢筋,端部宜有垂直于板面的弯钩。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梁的主筋和腰筋,应按受拉钢筋的要求锚固在柱内,且支座上部的纵向钢筋在柱内的锚固长度,应符合钢筋混凝土框支梁的有关要求了。
⑶ 梁钢筋可以锚到板里吗
正常情况下,梁的纵向钢筋都应该锚进梁的支座里,如基础、主梁、柱子都可能是梁的支座。楼主提出此问题,可能情况不是一般,那么,应上传图片看看具体状况来讨论!看看是否有道理才能确定。
⑷ 梁板钢筋互锚如何设置
主梁与次梁之间钢筋的锚固(弯锚)长度确定:
下部纵筋,直线锚固,带肋12d,光圆钢筋15d。上部纵筋,满足La或设计按铰接≧0.35Lab,充分利用钢筋受拉强度时≧0.6Lab。
钢筋锚固的原则:
1、梁受拉钢筋在端支座的弯锚,其弯锚直段≥0.4laE,弯钩段为15d并应进入边柱的“竖向锚固带”,且应使钢筋弯钩不与柱纵筋平行接触的原则(边柱的“竖向锚固带”的宽度为:柱中线过5d至柱纵筋内侧之间);
2、受力纵筋在端支座的锚固不应全走保护层的原则,当水平段走混凝土保护层时,弯钩段应在尽端角筋内侧“扎入”钢筋混凝土内;
3、当抗震框架梁往中柱支座直通锚固时,纵筋应过中线+5d且≥Lae的原则;
4、梁受拉纵筋受力弯钩为15d、柱偏拉纵筋弯钩、钢筋构造弯钩为12d的原则;
5、墙身的第一根竖向钢筋、板的第一根钢筋距离最近构件内的相平行钢筋为墙身竖向钢筋与板筋分布间距1/2的原则;
6、当两构件配筋“重叠”时不重复设置且取大者的原则;
7、节点内钢筋锚固不应平行接触的原则。
1、 变截面柱墙插筋锚固为1.5Lae
2、 墙上柱纵筋锚固为1.6Lae
3、 上柱比下柱多出的钢筋锚固为1.2Lae
4、 下柱比上柱多出的钢筋锚固为1.2Lae
5、 上柱直径大于下柱时应将下层柱的连接位置移到柱的上端,上柱连接位置下移。
6、 顶层边角柱外侧钢筋全部伸入梁板内,长度为梁底以上1.5Lae。也可采用12D(此时屋面梁上部弯折长度须为1.7Lae,避免节点顶部钢筋拥挤)和1.5Lae+20D(当柱外侧配筋率>1.2%)
7、 顶层中柱12D,当直锚长度大于锚固长度时可采取直锚。
8、 暗柱和墙顶层锚固为Lae (自板底)。
9、 框支柱部分纵筋延伸到上层剪力墙楼板顶,能通则通,弯锚部分伸入梁或板内Lae
10、 墙水平筋伸入端柱的长度取定:当满足直锚时为LAE,当不能满足直锚时为伸至端柱对边加弯折15D,平直段长度须>=0.4LAE
11、剪力墙水平筋应伸至墙端,并向内水平面弯折。
12、转角剪力墙外侧水平筋应连续通过。
1、楼层框架梁钢筋端支座采用直锚时为>=Lae且>=0.5支座宽+5D。
2、楼层框架梁钢筋端支座采用弯锚时为伸至柱纵筋内侧+15D弯折。平直段长度必须>=0.4Lae,这是对设计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此条件,须用较小规格钢筋代替。
3、框架梁中间支座伸入支座内>= Lae且>=0.5支座宽+5D。
5、楼层高低跨梁低跨梁钢筋伸入高跨梁内为Lae,屋面高低跨梁低跨梁钢筋伸入高跨梁内为1.6Lae。
6、屋面框架梁上部钢筋在端支座的弯折长度为:1)伸到梁底;2)1.7 Lae;3) 1.7Lae+20D(梁上部纵筋配筋>1.2%)。
7、井字梁、次梁和纯悬挑梁下部钢筋伸入支座12D,当为光面钢筋时,直锚长度为15D.弧形次梁下部钢筋伸入支座为Lae。
8、纯悬挑梁、井字梁和次梁上部钢筋以及连梁端部为小墙肢时的上下钢筋取值同楼层框架梁。
9、连梁满足直锚时伸入墙内的长度为Lae且>=600.斜向交叉暗撑及斜向交叉构造钢筋锚入墙内为LAE。
10、侧面构造筋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均为15D,当梁侧面为抗扭腰筋时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钢筋。
11、梁架立钢筋的搭接长度为150。
12、基础梁外伸时钢筋弯折长度为12D,无外伸时为梁高1/2,多出部分钢筋弯折长度为15D。
13、高低基础梁低跨钢筋伸入高跨内Lae。
14、基础梁底部负弯矩钢筋自柱中心线向跨内延伸的长度为跨度/3且>=1.2LA+梁高+0.5柱宽。
15、基础次梁无外伸时上部钢筋伸入支座(基础主梁)内为>=12D且>=支座宽1/2。基础次梁下部钢筋>=LA,外伸时上下部钢筋弯折12D。
16、板上部钢筋伸入支座内为LA,底筋伸入支座内>=5D且到支座中心线。
17、梁板式筏形基础底板上部钢筋和中部钢筋>=12D且到梁中心线,下部钢筋伸到梁箍筋内侧+弯折15D。
18、筏板外伸时上下钢筋弯折12D,U型封边筋长度:筏板厚-2*保护层+2*12D。交错封边纵筋弯折长度:板厚1/2-保护层+75。
19、梁腋下部斜纵筋为伸入支座梁下部纵筋根数-1且不少于2根。锚入梁内为LAE。柱梁相互关联结构工程所需要计算的钢筋量柱钢筋计算和对量。
⑸ 人防基础底板钢筋,如果锚入梁内,其错锚固长度及弯钩有什么要求
首先要认识钢筋的锚固 它是指钢筋被包裹在混凝土中,增强混凝土与钢筋的连接.它的作用是使两者能共同工作以承担各种应力(协同工作承受来自各种荷载产生压力、拉力以及弯矩、扭矩等)。 在工程中常用“钢筋的锚固长度”一词,钢筋的锚固长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构件的受力钢筋伸入支座或基础中的总长度,包括直线及弯折部份。 锚固的部位和形式 ,可以采用弯钩,弯折等形式,也还可以指钢筋锚入构件的长度,如果没有足够的锚固长度,钢筋受力就不能有效传递给锚固体,锚固长度是为保证钢筋传力效果而规定的。
钢筋锚固原则
1、梁受拉钢筋在端支座的弯锚,其弯锚直段≥0.4laE,弯钩段为15d并应进入边柱的“竖向锚固带”,且应使钢筋弯钩不与柱纵筋平行接触的原则(边柱的“竖向锚固带”的宽度为:柱中线过5d至柱纵筋内侧之间);
2、受力纵筋在端支座的锚固不应全走保护层的原则,当水平段走混凝土保护层时,弯钩段应在尽端角筋内侧“扎入”钢筋混凝土内;
3、当抗震框架梁往中柱支座直通锚固时,纵筋应过中线+5d且≥Lae的原则;
4、梁受拉纵筋受力弯钩为15d、柱偏拉纵筋弯钩、钢筋构造弯钩为12d的原则;
5、墙身的第一根竖向钢筋、板的第一根钢筋距离最近构件内的相平行钢筋为墙身竖向钢筋与板筋分布间距1/2的原则;
6、当两构件配筋“重叠”时不重复设置且取大者的原则;
7、节点内钢筋锚固不应平行接触的原则。
1、变截面柱墙插筋锚固为1.5Lae
2、墙上柱纵筋锚固为1.6Lae
3、上柱比下柱多出的钢筋锚固为1.2Lae
4、下柱比上柱多出的钢筋锚固为1.2Lae
5、上柱直径大于下柱时应将下层柱的连接位置移到柱的上端,上柱连接位置下移。
6、顶层边角柱外侧钢筋全部伸入梁板内,长度为梁底以上1.5Lae。也可采用12D(此时屋面梁上部弯折长度须为1.7Lae,避免节点顶部钢筋拥挤)和1.5Lae+20D(当柱外侧配筋率>1.2%)
7、顶层中柱12D,当直锚长度大于锚固长度时可采取直锚。
8、暗柱和墙顶层锚固为Lae (自板底)。
9、框支柱部分纵筋延伸到上层剪力墙楼板顶,能通则通,弯锚部分伸入梁或板内Lae
10、墙水平筋伸入端柱的长度取定:当满足直锚时为LAE,当不能满足直锚时为伸至端柱对边加弯折15D,平直段长度须>=0.4LAE
11、剪力墙水平筋应伸至墙端,并向内水平面弯折。
12、转角剪力墙外侧水平筋应连续通过。
1、楼层框架梁钢筋端支座采用直锚时为>=Lae且>=0.5支座宽+5D。
2、楼层框架梁钢筋端支座采用弯锚时为伸至柱纵筋内侧+15D弯折。平直段长度必须>=0.4Lae,这是对设计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此条件,须用较小规格钢筋代替。
3、框架梁中间支座伸入支座内>= Lae且>=0.5支座宽+5D。
5、楼层高低跨梁低跨梁钢筋伸入高跨梁内为Lae,屋面高低跨梁低跨梁钢筋伸入高跨梁内为1.6Lae。
6、屋面框架梁上部钢筋在端支座的弯折长度为:1)伸到梁底;2)1.7 Lae;3) 1.7Lae+20D(梁上部纵筋配筋>1.2%)。
7、井字梁、次梁和纯悬挑梁下部钢筋伸入支座12D,当为光面钢筋时,直锚长度为15D.弧形次梁下部钢筋伸入支座为Lae。
8、纯悬挑梁、井字梁和次梁上部钢筋以及连梁端部为小墙肢时的上下钢筋取值同楼层框架梁。
9、连梁满足直锚时伸入墙内的长度为Lae且>=600.斜向交叉暗撑及斜向交叉构造钢筋锚入墙内为LAE。
10、侧面构造筋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均为15D,当梁侧面为抗扭腰筋时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钢筋。
11、梁架立钢筋的搭接长度为150。
12、基础梁外伸时钢筋弯折长度为12D,无外伸时为梁高1/2,多出部分钢筋弯折长度为15D。
13、高低基础梁低跨钢筋伸入高跨内Lae。
14、基础梁底部负弯矩钢筋自柱中心线向跨内延伸的长度为跨度/3且>=1.2LA+梁高+0.5柱宽。
15、基础次梁无外伸时上部钢筋伸入支座(基础主梁)内为>=12D且>=支座宽1/2。基础次梁下部钢筋>=LA,外伸时上下部钢筋弯折12D。
16、板上部钢筋伸入支座内为LA,底筋伸入支座内>=5D且到支座中心线。
17、梁板式筏形基础底板上部钢筋和中部钢筋>=12D且到梁中心线,下部钢筋伸到梁箍筋内侧+弯折15D。
18、筏板外伸时上下钢筋弯折12D,U型封边筋长度:筏板厚-2*保护层+2*12D。交错封边纵筋弯折长度:板厚1/2-保护层+75。
19、梁腋下部斜纵筋为伸入支座梁下部纵筋根数-1且不少于2根。锚入梁内为LAE
⑹ 梁钢筋可以锚到板里吗
一般是不可以。如果下部钢筋向下弯锚,深入长度不大时,容易在梁柱交接处钢筋形成内折角,钢筋受拉时容易将折角处混凝土拉裂
⑺ 框梁钢筋锚固能伸入到支座对面的梁(板)内吗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上部钢筋在板跨中部连接,除端支座外一般不入梁。板下部钢筋伸入梁内1/2梁宽且不小于5D,详见11G101-1中有关说明。计算要根据板跨,排筋布筋。
⑻ 板上部筋要下弯锚固,板底部钢筋怎么不上弯锚固,而是直接伸入梁中线即可
呵呵,问抄题提的好
梁上部钢筋,一般布置于梁上部,跨梁,对于单侧板,锚固于梁边。
端部弯锚的作用,主要是考虑保证上部抗剪(负弯矩)钢筋的端部保护层厚度,弯钩长度是根据板厚来确定的,是防止上部钢筋被踩下的作用。
而底部钢筋是要满足抗拉锚固长度即可(对于螺纹钢,对于圆钢必须做180°弯钩,但一般均不设计圆钢作底板筋了),同时必须满足伸入梁墙内,超过中心线,一般情况下没有必须上弯增加锚固长度。
⑼ 板筋如何锚固到梁里面的
板筋一般是以短跨为底长跨为面锚到梁中就可以了.本答案不负任何责任.建议你到该群组(60343406)去问下别人.
⑽ 双层双向板筋的面筋需要向下弯锚进梁内吗
端部支座需要,中间支座通长钢筋和支座钢筋不需要。
根据国家建设标准设计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6G101-1第99页,板在端部支座的构造,当端部支座为梁时,上部面筋应当伸至梁外侧角筋再向下弯折15d,如下图所示:
(10)板钢筋如何锚入梁内扩展阅读
当端部支座为剪力墙或者砌体墙时,双层双向板的面筋,均需向下锚入剪力墙或砌体,弯折长度为15d。
端部支座为梁时,板上部面筋长度锚入梁的水平段锚固长度应满足条件:
1、设计按铰接时,锚固长度大于0.35lab;
2、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锚固长度大于0.6lab。
端支座为剪力墙时,板上部面筋长度锚入剪力墙的水平段锚固长度应满足条件:
1、剪力墙为中间层时,锚固长度大于0.4lab。
2、剪力墙为顶层时,板端设计按铰接时,锚固长度大于0.3.5lab;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时,锚固长度大于0.6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