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筏板钢筋百分之五十率,二十二的钢筋,搭接应该多长,是绑杂接头,怎么算,求解
钢筋绑扎接头在同一截面接头率不宜大于50%,错开35d即可,面筋接头区在支座的1/4范围内专,底筋的属接头区在夸中的1/3,搭接长度的话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一级图纸设计抗震等级,取1.4倍的锚固长度。
具体详见11G101-1第53和55页、11G101-3第79页和81页。
接头百分率就是这样的,隔一错一就是50%,通长都是50%接头率,施工比较方便,也满足规范要求,除非图纸有特殊说明,25%的话,钢筋料子种类就多,易混淆。
(1)钢筋怎么杂扩展阅读:
筏板基础的钢筋间距不应小于150mm,宜为200~300mm,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采用双向钢筋网片配置在板的顶面和底面。
当筏板的厚度大于2m时,宜沿板厚度方向间距不超过1m设置与板面平行的构造钢筋网片,其直径不宜小于12mm,纵横方向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对梁板式筏基,墙柱的纵向钢筋要贯通基础梁而插入筏板中,并且应从梁上皮起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筏板
B. 图中的钢筋怎么扎啊
其实图中表示只是让你看清楚相应的尺寸而已 其实在我们现场的施工中版 柱的钢筋并不是图中权那样悬空,都是固定在底板的钢筋之上,那不是有个100mm的平直长度么 那就可以固定在底板上 个人认为100mm太短了,用绑扎的话容易被外力(比如施工时候混凝土的侧压力等等)导致移位或处于不垂直的状态,通俗的说就是倒过一边,最好是焊接在底板钢筋上
C. 建筑后浇带钢筋锈蚀,泥浆杂物较多时,如何浇筑
1)后浇带施工支模是整个后浇带质量保证的关键所在,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支模方案。底板混凝土浇捣时两侧的底板、梁钢筋比较密集,是支模的难点。首先在底板的后浇带垫层浇捣时,比后浇带相邻两侧底板垫层低100mm。防止底板混凝土浇捣时跑浆而裹住底板下层钢筋。如混凝土浇捣时,仍有水泥浆跑出,应立即用水管进行冲洗,至露出底板下层钢筋及保护层厚度为止。在底板基础梁后浇带处,设计梁底集水坑,使梁底跑浆的混凝土能够冲洗至集水坑内,保证基础梁后浇带能够完全贯穿。
2)底板下层钢筋网扎好后即进行后浇带侧面支模工作。因后浇带部位钢筋比较密集,木模不能支撑严密,且较难拆除,遂采取双层钢丝网片加Ф14钢筋骨架作为支模材料。施工时,先按后浇带设计准确位置焊接定位钢筋骨架,钢筋骨架竖向钢筋Ф14高400mm@500一排作为后浇带侧模的主要受力杆,然后焊接水平Ф14通长钢筋@200的竖向钢筋网,钢筋网与底板上下层钢筋网的横向主筋焊牢,防止混凝土浇捣时位移。
3) 竖向钢筋网焊好后,用双层密目18#钢丝网与竖向钢筋骨架用18#铁丝绑扎牢固,要求绑扎点间距200×200,防止混凝土浇捣时胀模。钢丝网应绑扎在后浇带竖向钢筋的反侧。
4) 侧面钢丝网支撑完成后,开始绑扎底板上层钢筋网,竖向钢丝网骨架与上层钢筋网横向主筋焊牢。
5) 基础梁处后浇带先绑扎18#密目双层钢丝网片,然后用与基础梁等宽度的短钢筋@100间距绑扎在基础梁的箍筋上,并两端焊接固定,要求钢丝网片封闭严密,防止漏浆。
6)混凝土浇捣时,应派专人守模,如有跑浆时,应立即用水冲洗清理,保证底板钢筋网的保护层厚度及后浇带的贯穿。
7) 地下室剪力墙、顶板、梁支模方法与地下室底板基本相同,顶板、梁后浇带支模时,应在后浇带居中处模板底板处断开,在平板底板混凝土浇捣时作为清理跑浆的混凝土用,后浇带处的跑浆混凝土必须随手清理干净,露出梁、板钢筋,严禁事后在后浇带处用大锤凿打残留混凝土。
8) 顶板后浇带两侧的结构楼板、梁在后浇带二次浇捣前必须加设支撑,支撑用Φ100圆木并用木楔顶紧,支撑间距为1000mm,且梁端必须设置一根,支撑间用40×60方料纵横连接成整体,增强支撑的刚度和稳定性,使框架梁不会形成悬挑构件。
D. 请问大家桥梁施工图上各种复杂钢筋的长度是怎么算的图上量的还是心算
设计一般不要求十分准确,因为工地的施工人员对钢筋的长度还会再计算一遍的
E. 求PS,就是把图上钢筋中摆放杂乱的去掉,就是钢筋那部分只要成捆的钢筋就好!谢谢了!
F. 钢筋夹杂对性能的影响
1.现象
在模板外绑扎的钢筋骨架,入模时放不进去,或划刮模板。
2.原因分析
钢筋骨架外形不准,这与各号钢筋加工外形是否准确有关,如成型工序能确保各部尺寸合格,就应多安装质量上找原因。影响安装质量有两点:多根钢筋端部未对齐;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
3.预防措施
绑扎时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钢筋绑扎偏斜或骨架扭曲。
4.治理方法
将导致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的个别钢筋松绑,重新整理安装绑扎。切忌用锤子敲击,以免骨架其他部位变形或松扣。
2.2平板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不准
1.现象
(1)浇筑混凝土前发现平板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没有达到规范要求。
(2)预制板制成后,板底出现裂缝。凿开混凝土检查,发现保护层不准。
2.原因分析
(1)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不准,或垫块垫得太少。
(2)当采用翻转模板生产预制平板时,如保护层处在混凝土浇捣位置上方(浇筑阳台板、挑檐板等悬臂板时,虽然是现浇的,不用翻转模板,也有这种情况),由于没有采取可靠措施,钢筋网片向下移位。
3.预防措施
(1)检查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是否准确,并根据平板面积大小适当垫够。
(2)钢筋网片有可能随混凝土浇捣而沉落时,应采取措施防止保护层偏差,例如用铁丝将网片绑吊在模板楞止上;采用翻转模板时,也可用钢筋承托网片(钢筋穿过侧模作为托件),再在翻转后抽除承托钢筋9如不是采用翻转模板,则在混凝土浇捣后抽除)。
4.治理方法
浇筑混凝土前发现保护层不准,可以采取以上预防措施补救;如构件已成型而发现保护层不准(经凿开混凝土观察或用必要的仪器探测确认),则应根据平板受力状态和结构重要程度,结合保护层厚度实际偏差状况,对其采取加固措施,严重的则应报废。
2.3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过多
1.现象
在绑扎或安装骨架时,发现同一连接区段内内受力钢筋接头过多,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超出规范规定的数值。
2.原因分析
(1)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没有认真安排原材料下料长度的合理搭配。
(2)忽略了某些杆件不允许采用绑扎接头的规定。
(3)错误取用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数值。
(4)分不清钢筋位于受拉区还是受压区。
3.预防措施
(1)配料时按下料单钢筋编号再划出几个分号,注明哪个分号与哪个分号搭配,对于同一组搭配而安装方法不同的,要加文字说明。
(2)记住轴心受位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受力钢筋接头均应焊接,不得采用绑扎。
(3)弄清楚规范中规定的“同一连接区段”含义。
(4)如果分不清钢筋所处部位是受拉区或受压区时,接头设置均应按受拉区的规定办理;如果在钢筋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与配料人员对受位或受压理解不同,则应讲座解决或征询设计人员意见。
G. 如何分别钢筋是否国标,是否杂钢
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内检验容,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验证方法
按同类型(钢种直径相同)分批,每100个为一批,每批取6个试件,3个作抗拉试件,3个作冷弯试验。三个试件抗拉强度值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即为合格。
H. 想在露台建一间杂物间。浇筑屋顶3.5米X2.5米要用多粗的钢筋,浇多厚。钢筋怎样布局。请教一下高手。
这么小主筋Φ0.8厘米,副筋用Φ0.6厘米,主筋分布间隔12或10公分,副筋间隔15公分,浇筑平内均12公分厚,中部稍容厚些,边缘稍薄些,不知道你屋顶有屋檐没有,如果屋檐大于15公分还要下扣筋的,长度是你屋檐伸出长度的2倍,两头要弯钩,可以到买钢筋的地方让他帮你做
I. 怎么才能看懂复杂的钢筋图怎么算钢筋数量
钢筋看标注,看大小,看尺寸,看钢筋等级……钢筋算量:直长+弯钩-弯折
J. 我打水泥板里面放几根钢筋不用绑杂丝可以吗
1米以内的预制板钢筋可以不绑扎,但是不如绑扎后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