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单算量中钢筋加不加损耗
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一样,它子目里已经给出2%耗损,所以在算钢筋用量时,只算净用量!
2. 水工结构物中钢筋损耗率一般是多少
定额规定3~5%。
3. 定额中钢筋的损耗包括哪些内容
钢筋损耗率的来计算方法=(进自原材料的总量-料单总量)/料单总量*100%当进原材料总量是100吨(剩余为0),料单总量98吨时,则:钢筋损耗率的计算方法 =(100-98)/98×100%=2.04%。
钢筋(Rebar)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
损耗率,一个子件在制造某个父件的过程中,变成不良品的几率。同一子件用来生产不同父件时可能有不同的损耗率,因此定义在材料表BOM中。指生产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根据正常的残次和损耗情况在核定单位产品的消耗和总耗料量后所确定的损耗的一定比率。
4. 钢筋损耗:包括哪些内容
内容:
定额中的钢筋损耗是理解状态下(即理论)损耗,主要制内作损耗(即制作过程中出容现的废料头),但在实际的钢筋从下料到绑扎完毕确实出现如你所说的其他损耗,如:钢筋原料有的是9m,有的是12m等,根据工程的结构不同(即有的可能9m正好能用原料,也有的可能12m正好能用原料)。
当9m正好时,而你现场只有12m的原料就无形中会加大损耗;又如:在搭接长度的问题上,因为有规范的存在,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宁可多加2cm也不会缩短,因为如果短了在验收中就会返工,这也是一种无形的损耗;所以实际操作的损耗根据工程结构的不同要做适当调整,可是这种调整却不能计入定额
5. 定额中钢筋的损耗包括哪些内容
最新定额里,应该是要x钢筋总用量的百分之2.5为钢筋损耗的!
6. 建筑工程合同中的钢筋损耗的规定是多少
建筑工程合同中钢筋损耗一般规定为2-3%。
在实际施工中,钢筋损耗率可用下式计算:钢筋损耗率=(钢筋实际使用量-钢筋下料计算量)/钢筋下料计算量,这样算下来,一般为3%左右。
施工中降低钢筋损耗率的12种方法
钢筋是建筑业用量较大、价值较高的一种原材料,能否合理利用以降低损耗率,已经成为项目是否盈利的关键点,量化管理是成本控制的关键。
一、钢筋选择进料法
采购钢筋时,针对下料单组合排列及工地实际情况,必须对钢筋的长度进行选择。
例1:某大型加工楼大梁需用Ф25钢筋,料长9.83m,显然采购10m长钢筋废短头最少。
例2:某大型加工楼基础桩主筋需用Ф12钢筋,料长2.23m×4=8.92m,2.23×5=11.15m,显然,采购9m长钢筋最合适。其具体作法是,以每根桩筋为9m/4=2.25m下料,其中1层柱钢筋缩短2cm即可。
例3:某2层框架楼,柱筋需对焊接长,二层地面已留出应有长度的钢筋接头,2层层高为4.4m。需对焊的柱筋下料,一般长度等同于层高,不需考虑对焊烧蚀余量,此处为4.4m。考虑在9m长整尺钢筋上易截取的4.5m长钢筋经对焊后,只是让3层地面露出的柱头长度比2层地面露出的柱头长度增加1cm,不仿碍2层主梁钢筋的放置,所以应选择9m长钢筋。
例4:基础主次梁的焊接接头不允许超过50%,因此,大梁主筋的起头除采购12m钢筋以外,还应采购一半9m长的钢筋。
纠正:只有12m钢筋才是最优采购的观点!
二、钢筋长短料组合搭配下料法
钢筋制作过程中,同一种规格钢筋往往有多种下料尺寸,不应按下料单中的先后顺序下料,而应根据组合排列的规律先截长料,再做短料,这是钢筋下料时节省钢筋的一项原则。
例:某框架梁需用①号筋4.2m、 ②号筋 4.7m负弯矩筋,现场有9m长Ф25钢筋。如果按下料单下料的顺序,截①号筋有600mm短头出现,截②号筋剩余4.3m,用搭配法下①②筋料,只有10cm短头。
纠正:钢筋下料依据钢筋下料单编号逐一下料的观点!
三、相乘计算钢筋下料法
例:某标准层主梁需用φ8箍筋3000个,单个箍筋料长1.9m。在调直机普遍使用前,盘条的调直加工一般是,用绞磨或卷杨机调直后,用大剪子或钢筋切断机随意先断长料然后截取箍筋,这样往往会出现大量短头。正确的作法是,在盘条调直后,先计算1.9m×5=9.5(m),在调直后的钢筋上截取600根9.5m长直条,然后再截取1.9m长箍筋,不会有短头出现。
纠正:不经过计算直接先截取9m或12m钢筋然后做箍筋的观点!
四、相加计算钢筋下料法
例:某基础大梁需用5.7m、6.2m两种长度的Ф25钢筋,其数量相近,现场有12m长钢筋。5.7m+6.2m=11.9m,显然,在1根12m长钢筋上可截取5.7m和6.2m长钢筋各一根,比分别截取两种钢筋,可减少短钢筋头。
五、混合计算钢筋下料法
例:某框架楼需要3.8m、4.2m两种长度的Ф20负弯距筋,现场有12m的钢筋。3.8×2+4.2m=11.8(m),在一根12m长钢筋上截取2根3.8m钢筋和1根4.2m长钢筋为最佳下料方案。
在钢筋下料时,为了减少钢筋短头,需要经常采用相加法和混合法下料,这两种方法尤其适用于有多个下料尺寸、较粗钢筋的下料,是框架结构中经常采用的下料方法。
六、上下层钢筋结合下料法
例:某框架楼层高4.2m,现需要对焊第二层柱筋。二层地面上已留出650mm长的钢筋柱头,但在常见的9m或12m整尺钢筋上截取4.2m柱筋,均有大量的废短头及焊接头出现。如果把第二层柱与第三层柱结合推算,这两根柱筋加起来总长为4.2m+4.2m=8.4m,如果设计第二层柱筋取用4.5m(易从9m长整尺钢筋上取得),第三层柱筋取用4m(易从12m整尺钢筋上取得),则4.5m+4m=8.5m,经对焊后在第三层顶板上露出650mm+100mm-2×30mm=690mm长的钢筋柱头,结果既没有短头出现,也避免了短头钢筋再接长的焊接。
七、箍筋形式换用、不受力钢筋少用或不用的钢筋下料法
例:预应力管桩桩心钢筋笼采用Ф8◎200水平箍筋,得到监理同意后采用螺旋箍筋,直径600mm的管桩每10m长桩心可节约大概10m长箍筋。
例:预应力管桩桩心钢筋笼采用Ф12的三根钢筋焊接桩心受力主筋上,作用为架设在桩顶固定钢筋笼不下沉,考虑完全没有力学作用只把Ф12的3根钢筋插入箍筋定位,待桩心混凝土浇注完毕终凝后取出,四千多根管桩节约4000m钢筋。
八、一步到位钢筋下料法
例:某小区每幢住宅楼外围均设有66根明柱,柱顶端在一层檐子底部标高为2.050m处封顶,且每根明柱配有6Ф16钢筋,现需要在基础工程中下料。
基础工程柱子的主筋下料,按照传统做法,即把每根柱子的主筋甩出防潮层以上,并错开搭接,待一层施工时再下料接长。如果认真查看柱子防潮层以上的情况就会发现,在防潮层以上甩出的较高柱筋的柱头距柱子顶端只有1.36m,所以柱筋下料从基础到顶端共有3.4m长,可以一步到位,不仅减少了接头,而且也省去了加密箍筋,预先绑扎柱骨架时应一次把箍筋绑完,节省人工,同时工程质量有保证。由此可见,柱筋采取一步到位法下料,其综合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九、短尺定做钢筋下料法
有的钢筋经销处能进长短不齐但质量合格的钢筋,长度大多在7m以下,可以根据需要截取各种长度的短料,价格也不贵。采购这种钢筋短料,不仅无短头,而且也省支了机械切断费用,所以当工程中需要钢筋短料时,可以根据下料单提前呈报、定做。
十、改接头钢筋下料法
住宅楼的圈梁主筋接长常常采用绑扎搭接,如果采用焊接方法接长,既节省绑扎长度的钢筋,也节省加密箍筋。综合来看,焊接钢筋需用人工费、电焊条等,与绑扎搭接需用的接头费用大致相抵,但可节省箍筋。
十一、废短钢筋头降格使用下料法
例:某框架楼大梁端头需用Ф20负弯矩筋,料长1.88m,现场有直径Ф22、长2m左右的短钢筋头,可以截取长1.88mФ22短钢筋头代替Ф20钢筋使用。考虑这种作法会增大构件配筋率,为避免过量配筋,在具体实施时宜降低一个规格使用。
十二、无短头起头钢筋下料法
例:某住宅楼基础网片为Ф12钢筋绑扎搭接,现场有12m长钢筋。施工规范规定:绑扎接头在同一截面内的百分率不大于25%,所以网片钢筋起头至少以4根相差1.3倍搭接长度的钢筋为一组,然后平行排列。为避免出现短头,可按以下方法起头。
先截取长度+后余长度=12m,⑴2m+10m=12m、⑵3m+9m=12m、⑶4m+8m=12m、⑷5m+7m=12m。可任取两组,并成一组,也可以把12m整长钢筋作为每一组的第5根。但制作时并不与每一组起头捆在一起而单在布筋时单独排列。这种起头方法没有短钢筋头。
在框架楼大梁起头时,如果现场只有一种长度的整尺钢筋,可以把整尺钢筋一分为二,与整尺钢筋各50%起头。
7. 清单计价计算钢筋时,计算不计算损耗
钢筋按不同的计价模式,其计算规则是不同的。
钢筋工程量计算如按定额计价模式,版则根据各地的定额计算规则权的规定,各个地方定额对钢筋计算规则是不尽相同的,如损耗率有明显不同,一种是净损耗率,仅指钢筋的加工和绑扎运输损耗,另一种是多义损耗率,包含其他钢筋用量的钢筋损耗率。如损耗率在2.5%左右,是指净损耗率,钢筋搭接和锚固是需要另外计算的;而当钢筋的定额损耗率超过6%时,损耗包含钢筋搭接或锚固等用量。如定额规定钢筋损耗已包含钢筋搭接,那么钢筋搭接长度不另外计算。
8. 定额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含量参考表包括了钢筋损耗吗
定额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含量参考表包括了钢筋损耗。
钢筋损耗问题:
1、预算方面:直接查阅当地定额即可;
2、施工方面:查阅图纸设计要求及施工方案中的施工方法,国内设计一般3%左右就差不多了;国外设计要求一般比较大,可以做料表测算一下,因为有些国外设计要求不允许钢筋焊接,只允许绑扎搭接,而且搭接接头长度要求较大,一般抗拉要60倍d,抗压45倍d;所以要做料表测算。
钢筋损耗率的计算方法=(进原材料的总量-料单总量)/料单总量*100%
当进原材料总量是100吨(剩余为0),料单总量98吨时,则:钢筋损耗率的计算方法 =(100-98)/98×100%=2.04%
9. 安徽2000综合定额里的钢筋含量已经包含损耗量了吗
安徽2000综合定额中,现浇砼子目中综合了钢筋的含量,但是并未包含损耗的量。根据【附录二 钢筋(铁件)调整表说 明
整个建筑施工图规定的钢筋、铁件用量加规定损耗,与定额用量不同时,应按下式计算调整量,并套用本表相应定额:
钢筋(铁件)调整量=施工图规定用量×(1+损耗率)-定额用量
各种钢筋、铁件损耗率为:冷拔低碳钢丝为9%;非预应力钢筋为2.5%;先张法预应力钢筋为5%;后张法预应力钢筋为13%;预埋铁件为1%。本定额现浇构件子目中,未列预埋铁件,设计需要预埋铁件时,可按施工图用量加上述规定损耗计算】
10. 钢筋损耗的含义是什么哪个规范有明确说明
现场实际使来用的钢筋量,加上损源耗、废料,超出图纸工程量的部分。除一下就是损耗率了。
损耗主要控制在施工加工和安装部分。控制好的话可以控制在2%左右,一般的的在2.5-3%左右。
这是考察施工单位成本控制和钢筋班组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