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剪力墙内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那个算主筋
剪力墙,水平筋和竖向筋哪个在内哪个在外,是随便的,怎么施工方便怎么来,正如上面那位说的,共同承担剪力,无所谓的。但挡土墙有区别,挡土墙的竖向钢筋在外面,因为要挡土,竖向钢筋是受力筋。更正一下楼下那位,剪力墙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作用下,即受压又受弯,也就是说是个偏压构件,偏压分两种,大偏压和小偏压。大偏压时,剪力墙一部分受压,计算公式用手机不会打,就不写了。大概意思就是在剪力墙受压的那一部分,因为竖向分布筋较细,就忽略了,只考虑砼。离受压外边缘1.5倍之外的那部分,则是受拉的,拉应力主要靠钢筋抵抗,那块区域的竖向分布筋自然要参与计算了。小偏压没什么好说的了,剪力墙全截面受压或者大多数截面受压,受压时,因为竖向分布筋是细的,忽略它,只考虑砼和端部暗柱的钢筋。其实说白了很简单,剪力墙设计时,端部暗柱的钢筋是算出来的,墙身的竖向钢筋是按构造要求最小配筋率啊什么的来的,当然,也是受力钢筋,尤其是大偏压的时候,它是参与计算的。小偏压的时候,就不计算它了,但它既然在里面,事实上肯定是受力的,竖向分布筋,有点受力筋,又有点分布筋的味道。至于水平分布筋,那真是分布筋了,当然,它和竖向分布筋一起,共同承担剪力,防止剪力墙斜截面破坏,这个很重要的。说了这么多,回答你的问题,哪个在内哪个在外,真的不重要,因为竖向钢筋与水平钢筋组成的这个面,就不在剪力墙考虑的范围,剪力墙是不管它的,有分布筋在里面,你别一脚能踢个洞出来就可以了。再说一点,水平分布筋虽然是真的分布筋,但它抗剪的,构造要求,规范要求必须满足。很多人一听说分布筋啊,构造措施,就无所谓了,乱做随便做,甚至懒得麻烦,不做了,这是绝对不行的,为什么会有构造要求?是因为我们的计算简图都是简化的,和事实上是不一样的,用学力学的人来说,我们是瞎搞的,不靠谱的,算出来的结果只是大概应该差不多,为了弥补这些不靠谱,所以就有了构造要求
㈡ 我计算的剪力墙结构钢筋含量为32KG每平米正常吗
剪力墙一般每平米50~60公斤。框架别墅的一般在40-50之间,根据设计院不同,回含量也大不相同。答 一般框架住宅(6层)45左右 框架住宅(12层左右)代地下车库(人防)一般在80-90左右一般转混住宅(6层)在27左右。
某拆迁恢复楼,砼条基,埋深两米,砖混结构,现浇板,平屋顶,阳台全封闭,计算全面积,无层顶装饰构架和飘窗(这些有钢筋却算不来面积),很常见的两室一厅房型,节省造价型。钢筋含量27Kg/m2。
(2)剪力墙钢筋怎么算扩展阅读:
根据在实际工程中的施工经验,综合对裂缝的研究现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裂缝一般可分为表面不规则裂缝、贯穿性裂缝。表面不规则裂缝一般出现在混凝土浇注后不久,分布于墙体表面,此种裂缝既宽又密。
但深度一般不大,多因养护不足而产生,对结构构件影响一般不大,且易于治理。竖向贯穿性裂缝一般发生在混凝土浇注后若干天后(一般拆模后不久)。
由下而上,走向与楼面接近垂直,有的通至楼面板底但不穿过楼层,缝宽一般为0.1~0.3mm,个别可达0.4~0.5mm,缝深一般较大,最深者可贯穿墙体。因养护不好引起的表面不规则裂缝常不至于带来多少影响,且易于处理。
㈢ 剪力墙配筋率如何计算
剪力墙配筋率计算如下图所示:
剪力墙(shear wall)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版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权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
它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 ,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平面剪力墙高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
墙根据受力特点可以分为承重墙和剪力墙,前者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如砌体墙;后者以承受水平荷载为主。在抗震设防区,水平荷载主要由水平地震作用产生,因此剪力墙有时也称为抗震墙。
㈣ 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剪力墙钢筋
假设此楼层是不是加强层,剪力墙厚度为200,
问题如下:
1.剪力墙下面的“H0.8”根据帮助文件那里说是指Swh范围内水平分布筋面积,我想问问“Swh范围内”是不是指SATWE参数设置里面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同时这个面积是指两侧的吧? 假如是,那根据“H0.8”我配Φ10@200(面积为392,我在SATWE里面设置墙水平分布筋间距为200的),这样对吗? 两侧面积加起来低于0.8cm2呀!!! 各位大侠你们觉得该怎么配!
2.我找了半天都没见到竖向分布钢筋的计算结果面积,我想问是不是剪力墙上面显示“0”表示暗柱按构造配筋,那么墙的竖向分布钢筋面积就按照SATWE参数设置里面的“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计算过程是不是:1000X200X0.3%=600mm2,这样那配 Φ12@180(面积为628)这样对吗? 或者我的想法是错误的,那该怎么计算墙的竖向分布钢筋
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那么单侧就是0.8/2=0.4cm^2,而一根8为0.503,已远大于0.4,所以Φ8@200足够,不必加大。
竖向:计算过程是:1000X200X0.3%=600mm^2,但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300mm^2.
Φ10@200(面积393mm^2)足够,而不需要Φ12@180(面积为628)。
根据satwe的说明书,关于边缘构件的竖筋面积,是应该以“墙边缘构件简图”为准的,而“混凝土构件配筋简图”中的相应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不能直接使用。
㈤ 梅花形布置的钢筋怎么计算
计算方法:
以墙体或者板面计算为例,间距300*300梅花布置和矩形布置,面积尺寸取0.6*0.9米为算例:
(1). 梅花布置个数:(0.6/0.3+1)*0.9/0.3*2=18个 ,注意这个计算顺序0.6和0.9中取小的放入括号内,顺序一变,计算结果就不对。
(2). 矩形布置个数:(0.6/0.3+1)*(0.9/0.3+1)=12个。
注:S—弯起钢筋斜断长度L—弯起钢筋斜段水平投影长度
h—弯起钢筋弯起的垂直高度,这里指外包尺寸
参考资料:
梅花形布置网络
㈥ 剪力墙钢筋计算。
不知道你属于什么的自己对比 1、多层砌体住宅: 钢筋:30Kg/m2 砼:0.3~0.33m3/m2 2、多层框架: 钢筋:38~42Kg/m2 砼:0.33~0.35m3/m2 3、小版高层权11~12层: 钢筋:50~52Kg/m2 砼:0.35m3/m2 4、高层17~18层: 钢筋:54~60Kg/m2 砼:0.36m3/m2 5、高层30层H=94米: 钢筋:65~75Kg/m2 砼:0.42~0.47m3/m2 6、高层酒店式公寓28层H=90米: 钢筋:65~70Kg/m2 砼:0.38~0.42m3/m2 7、别墅: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介于多层砌体住宅和高层11~12层之间; 以上数据按抗震7度区规则结构设计
㈦ 剪力墙钢筋怎么手算
剪力墙分为: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剪力墙梁三个部分,柱:约束边缘柱YBZ,构造柱回GBZ,扶壁柱FBZ,非边缘暗答柱AZ, 梁:连梁LL,暗梁AL,边框梁BKL,墙身:Q
英文字母是图纸的表示方法。有问题随时沟通。
竖向:基础内锚固+总高度+弯锚(注意人防工程是不一样的)+搭接(电渣压力焊就不要算搭接了),总长度算出来*理论重量就行了。
水平筋更简单了,注意暗柱内锚固,各转角位置做法就行。总起来,钢筋算量就没什么难的。当然要结合一定的现场经验。
㈧ 剪力墙竖向钢筋变筋搭接长度怎么计算
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计算: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版层的搭接长度 。
2、中权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
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
墙身拉筋 :
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 。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
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 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8)剪力墙钢筋怎么算扩展阅读
纵筋计算:
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
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
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㈨ 剪力墙钢筋搭接长度怎么计算
需要结合抗震等级,砼强度,钢筋直径,搭接百分率等因素而得出,见下图规范,自己对照一下就知道了,明白了请采纳!
㈩ 剪力墙的钢筋如何计算
与梁柱板的钢筋一样计算啊。
抽筋,计算下料长度,计算每一根钢筋的长度与重量,计算所有钢筋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