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下室挡土外墙附加钢筋
按照钢筋使用位置的不同锚固形式也不相同,规范如下供参考!
1、梁受拉钢筋在端支座的弯锚,其弯锚直段≥0.4laE,弯钩段为15d并应进入边柱的“竖向锚固带”,且应使钢筋弯钩不与柱纵筋平行接触的原则(边柱的“竖向锚固带”的宽度为:柱中线过5d至柱纵筋内侧之间);
2、受力纵筋在端支座的锚固不应全走保护层的原则,当水平段走混凝土保护层时,弯钩段应在尽端角筋内侧“扎入”钢筋混凝土内;
3、当抗震框架梁往中柱支座直通锚固时,纵筋应过中线+5d且≥Lae的原则;
4、梁受拉纵筋受力弯钩为15d、柱偏拉纵筋弯钩、钢筋构造弯钩为12d的原则;
5、墙身的第一根竖向钢筋、板的第一根钢筋距离最近构件内的相平行钢筋为墙身竖向钢筋与板筋分布间距1/2的原则;
6、当两构件配筋“重叠”时不重复设置且取大者的原则;
7、节点内钢筋锚固不应平行接触的原则。
1、 变截面柱墙插筋锚固为1.5Lae
2、 墙上柱纵筋锚固为1.6Lae
3、 上柱比下柱多出的钢筋锚固为1.2Lae
4、 下柱比上柱多出的钢筋锚固为1.2Lae
5、 上柱直径大于下柱时应将下层柱的连接位置移到柱的上端,上柱连接位置下
移。
6、 顶层边角柱外侧钢筋全部伸入梁板内,长度为梁底以上1.5Lae。也可采用12D(此时屋面梁上部弯折长度须为1.7Lae,避免节点顶部钢筋拥挤)和1.5Lae+20D(当柱外侧配筋率>1.2%)
7、 顶层中柱12D,当直锚长度大于锚固长度时可采取直锚。
8、 暗柱和墙顶层锚固为Lae (自板底)。
9、 框支柱部分纵筋延伸到上层剪力墙楼板顶,能通则通,弯锚部分伸入梁或板内Lae
10、 墙水平筋伸入端柱的长度取定:当满足直锚时为LAE,当不能满足直锚时为伸至端柱对边加弯折15D,平直段长度须>=0.4LAE
11、剪力墙水平筋应伸至墙端,并向内水平面弯折。
12、转角剪力墙外侧水平筋应连续通过。
1、楼层框架梁钢筋端支座采用直锚时为>=Lae且>=0.5支座宽+5D。
2、楼层框架梁钢筋端支座采用弯锚时为伸至柱纵筋内侧+15D弯折。平直段长度 必须>=0.4Lae,这是对设计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此条件,须用较小规格钢筋代替。
3、框架梁中间支座伸入支座内>= Lae且>=0.5支座宽+5D。
5、楼层高低跨梁低跨梁钢筋伸入高跨梁内为Lae,屋面高低跨梁低跨梁钢筋伸入高跨梁内为1.6Lae。
6、屋面框架梁上部钢筋在端支座的弯折长度为:1)伸到梁底;2)1.7 Lae;3) 1.7Lae+20D(梁上部纵筋配筋>1.2%)。
7、井字梁、次梁和纯悬挑梁下部钢筋伸入支座12D,当为光面钢筋时,直锚长度为15D.弧形次梁下部钢筋伸入支座为Lae。
8、纯悬挑梁、井字梁和次梁上部钢筋以及连梁端部为小墙肢时的上下钢筋取值同楼层框架梁。
9、连梁满足直锚时伸入墙内的长度为Lae且>=600.斜向交叉暗撑及斜向交叉构造钢筋锚入墙内为LAE。
10、侧面构造筋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均为15D,当梁侧面为抗扭腰筋时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钢筋。
11、梁架立钢筋的搭接长度为150。
12、基础梁外伸时钢筋弯折长度为12D,无外伸时为梁高1/2,多出部分钢筋弯折长度为15D。
13、高低基础梁低跨钢筋伸入高跨内Lae。
14、基础梁底部负弯矩钢筋自柱中心线向跨内延伸的长度为跨度/3且>=1.2LA+梁高+0.5柱宽。
15、基础次梁无外伸时上部钢筋伸入支座(基础主梁)内为>=12D且>=支座宽1/2。基础次梁下部钢筋>=LA,外伸时上下部钢筋弯折12D。
16、板上部钢筋伸入支座内为LA,底筋伸入支座内>=5D且到支座中心线。
17、梁板式筏形基础底板上部钢筋和中部钢筋>=12D且到梁中心线,下部钢筋伸到梁箍筋内侧+弯折15D。
18、筏板外伸时上下钢筋弯折12D,U型封边筋长度:筏板厚-2*保护层+2*12D。交错封边纵筋弯折长度:板厚1/2-保护层+75。
19、梁腋下部斜纵筋为伸入支座梁下部纵筋根数-1且不少于2根。锚入梁内为 lae。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谢谢。
⑵ 什么是附加筋
附加筋即附加钢筋,指在一些有板筋的部位增加钢筋用量,提高强度。
其实就是设计受力钢筋承载力不足另外添加的钢筋,分为附加纵向和附加横向钢筋(吊筋和箍筋),加密区箍筋和现浇板(双筋板)上另外添加的板筋就是附加钢筋。
附加筋就是在构件受力计算之外,为了施工方便而设置的附加钢筋,没有它的支撑无法正常施工。附加筋一般是抗震用的,四角上的放射筋是防止楼板裂缝的。
规范说的清楚,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 向钢筋承担。也就是说,位于梁上的集中力如梁上柱、梁上后做的梁如水箱下的垫梁不必加 附加筋。
位于梁下部的集中力应加附加筋。但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可根据具体情况 而定。当主次梁截面相差不大,次梁荷载较大时,应加附加筋。
类似的建筑钢筋:
1、放射筋,是一般布置在屋面板挑出部分的四个角处,呈放射状布置,所以叫作放射筋。
放射筋一般布置在屋面板挑出部分的四个角处,呈放射状布置,所以叫作放射筋。放射筋常设置在挑檐板转角、外墙阳角、大跨度板的角部等处,这类地方容易产生应力集中,造成混凝土开裂,所以要加放射筋。
在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要求放射筋钢筋数量不应少于7Φ10,长度应该大于板跨的1/3,而且不应该小于2000mm。
2、负筋,也叫负弯矩钢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用来抵抗负弯矩的钢筋叫做负弯矩钢筋。负弯矩钢筋,简称负筋,就是梁或板顶部或面部的钢筋,因为一般的力学把下侧底部受拉的弯矩规定为正弯矩方向,所以顶部就是负弯矩。
负筋是承受负弯矩的钢筋,一般在梁的上部靠近支座的部位或板的上部靠近支座部位。支座有负筋,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应该是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俗称担担筋。
⑶ 板的附加钢筋 是什么
附加钢筋就是设计受力钢筋承载力不足而另外添加的钢筋,分为附加内纵向和附加横向钢筋。
附加钢筋其实就是容设计受力钢筋承载力不足另外添加的钢筋,分为附加纵向和附加横向钢筋(吊筋和箍筋),加密区箍筋和现浇板(双筋板)上另外添加的板筋就是附加钢筋。附加钢筋就是在结构受力方面有没有都行的钢筋,与结构受力无关,分布钢筋就是附加钢筋的一种。
(3)挡土墙中附加钢筋用什么定义扩展阅读:
1、腰筋
是梁的高度超过一定高度后,防止梁侧向扭曲的构造配筋,这就是上面说的构造配筋,是按国家规范强制要求而布设的。
2、预埋锚固筋
就是插筋,是为了新旧混凝土面的接槎牢固或满足受力要求而预先插设的。
3、抗扭筋
属于腰筋的一种,是用以承受扭矩的钢筋,需要有“箍筋”和“纵筋”构成。
4、附加吊筋
主次梁相交,在主梁内次梁钢筋下部布设的吊筋,解决次梁与主梁相交处主梁内部混凝土剪应力过大的问题。
⑷ 附加钢筋包括什么位置在哪作用是什么设置区域是什么
附加钢筋多布置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附加钢筋的目的多为防止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等情况下使得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⑸ 这个是指什么 附加钢筋么 怎么表示和布置的
规范叫做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也可叫附加盖筋,直径,长度,间距,按原位取值,端部弯勾按板厚扣除保护层,可见下图,明白了请采纳!
⑹ 挡土墙外侧水平附加筋加筋示意图中fj符号是什么意思
这是抄DWQ节点大样的平面图。在11G101-1第77页构造大样图里没有FJ字母代号,也没有‘附加筋’这个词。这是设计人自用的字母代号,那么,设计人必须做出注明,否则(要施工方去网上找答案或去询问设计人),就是不完善的设计施工图!你可以理直气壮的质疑设计人,这是他应尽的责任,他应负因误导施工造成事故的全部责任。
⑺ 你好,图集中有附加钢筋这种说法不,附加钢筋是建筑专有名词不。
有的。附加,就是字面意思。因为这个钢筋不是经过受力计算后配置的,就是为了完成……构造、抗震等原因附加上的。定额里是考虑了这个的,也就是说给计算了用量,给了钱的……
⑻ 这里面的剪力墙支座附加钢筋是指剪力墙哪的钢筋,还有这个B和T代表什么意思
1.
图片没法看清楚,也太不完整,能不能正着上传?左往右看也不合看图规矩内哦!
2.
这里面没容有剪力墙!是地下室的挡土墙;
3.
图纸上的代号不是标准代号,是设计人自己定的;
4.
“附加钢筋”没有定义,不是名词术语,哪是附加钢筋只有设计人自己明白;
5.
b和t,b代表底部(bottom),t代表顶部(top)。
⑼ 如下图:地下室挡土墙的钢筋在广联达里面如何定义呢
这是地下室的挡土防抄渗的外墙,图集上叫DWQ, 它不是剪力墙;
它的主要受力(拉)钢筋是竖向钢筋,在墙截面的外排(此图已抽出来画出了示意);水平方向是分布筋,绑扎在内排;
钢筋信息标注不够明确,墙顶暗梁钢筋不明确、水平分布筋③、④指引不够明确;
止水钢板宽度未标出。
⑽ 挡墙(-1,-2)附加筋什么意思
挡墙1212附加金什么意思?这个应该是。什么意思?这个得上网查一下就啥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