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脚手架工程的基本要求(2)
作业层防护栏杆要求
7.3.12 作业层、斜道的栏杆和挡脚板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 1.2m;
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 180mm;
中栏杆应居中设置。
构配件表观质量要求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JGJ130-2011):
8.1.1 新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 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应涂有防锈漆。
8.1.2 旧钢管还应检查锈蚀深度和弯曲变形情况。
8.1.4 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 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
8.1.5.1 冲压钢脚手板不得有裂纹、开焊与 硬弯;新、旧脚手板均应涂防锈漆;应有防滑措施。
8.1.5.2 木脚手板不得扭曲变形、劈裂、腐朽。
8.1.7 可调托撑严禁使用有裂缝的支托板、螺母。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JGJ166-2008) :
3.6 构配件外观质量要求:
钢管应无裂纹、凹陷、锈蚀,不得采用接长钢管;
铸造件表面应光整,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冒口残余等缺陷,表面粘砂应清除干净。
冲压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氧化皮等缺陷;
各焊缝应饱满,焊药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砂、咬肉、裂纹等缺陷;
构配件防锈漆涂层均匀、牢固。
主要构、配件上的生产厂标识应清晰。
《盘扣式钢管支架》(JGJ231—2010):
3.3.5 构配件外观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钢管应无裂纹、凹陷、锈蚀,不得采用接长钢管;
钢管应平直,直线度允许偏差为管长的1/500,两端面应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刺;
铸件表面应光整,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冒口残余等缺陷,表面粘砂应清除干净;
冲压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氧化皮等缺陷;
各焊缝有效焊缝高度应符合本规程第3.2.4条的规定,且焊缝应饱满,焊药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砂、咬肉、裂纹等缺陷;
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的螺牙宜采用梯形牙,A型管宜配置Ø48丝杆和调节手柄、B型管宜配置Ø38丝杆和调节手柄, 丝杆直径不得小于36mm。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的表面应镀锌,镀锌表面应光滑,在连接处不得有毛刺、滴瘤和多余结块;
架体杆件及构配件表面应镀锌或涂刷防锈漆,涂层应均匀、牢固;
主要构配件上的生产厂标识应清晰。
⑵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扫地杆距地离高度应小于或等于多少
扣式钢管脚手架扫地杆距地离高度应小于或等于200mm。
(1)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内工规范》GB50666-2011规定,容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底端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2)扫地杆分为纵向和横向扫地杆,起到脚手架稳定作用。横向扫地杆在纵向扫地杆的下面,通过横向扫地杆把力传给立杆再传至基础。
(2)碗扣式钢管如何检查扩展阅读:
脚手架搭建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构造尺寸进行搭设,控制好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并确保节点连接达到要求(绑好、拧紧或插挂好);
(2)脚手板要铺满、铺平和铺稳,不得有探头板;
(3)搭设过程中要及时设置连墙杆、斜撑杆、剪刀撑以及必要的缆绳和吊索,避免脚手架在搭设过程中发生偏斜和倾覆。
(4)在墙面、屋面或其他构筑上搭设脚手架时,均应验算其结构的承受强度,如果强度不够要采取必要的措施。
(5)搭设完毕后应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并作好记录和签字。
⑶ 碗扣式脚手架的搭设有何要求
7.1.1
脚手架施工前必须制定施工设计或专项方案,保证其技术可靠和使用安全。经技术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7.1.2
脚手架搭设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脚手架施工设计或专项方案的要求对搭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7.1.3
对进入现场的脚手架构配件,使用前应对其质量进行复检。7.1.4
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放置在堆料区内或码放在专用架上,清点好数量备用。脚手架堆放场地排水应畅通,不得有积水。7.1.5
连墙件如采用预埋方式,应提前与设计协商,并保证预埋件在混凝土浇筑前埋入。7.1.6
脚手架搭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排水措施得当。7.2
地基与基础处理7.2.1
脚手架地基基础必须按施工设计进行施工,按地基承载力要求进行验收。7.2.2
地基高低差较大时,可利用立杆0.6m节点位差调节。7.2.3
土壤地基上的立杆必须采用可调底座。7.2.4
脚手架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施工设计或专项方案的要求放线定位。7.3
脚手架搭设7.3.1
底座和垫板应准确地放置在定位线上;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底座的轴心线应与地面垂直。7.3.2
脚手架搭设应按立杆、横杆、斜杆、连墙件的顺序逐层搭设,每次上升高度不大于3m。底层水平框架的纵向直线度应≤L/200;横杆间水平度应≤L/400。7.3.3脚手架的搭设应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撂底高度一般为6
m,搭设后必须经检查验收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7.3.4
脚手架的搭设应与建筑物的施工同步上升,每次搭设高度必须高于即将施工楼层1.5m。7.3.5
脚手架全高的垂直度应小于L/500;最大允许偏差应小于100mm。7.3.6
脚手架内外侧加挑梁时,挑梁范围内只允许承受人行荷载,严禁堆放物料。7.3.7
连墙件必须随架子高度上升及时在规定位置处设置,严禁任意拆除。7.3.8
作业层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必须满铺脚手板,外侧应设挡脚板及护身栏杆;2
护身栏杆可用横杆在立杆的0.6m和1.2m的碗扣接头处搭设两道;3
作业层下的水平安全网应按《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设置。7.3.9
采用钢管扣件作加固件、连墙件、斜撑时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2)的有关规定。7.3.10
脚手架搭设到顶时,应组织技术、安全、施工人员对整个架体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验收,及时解决存在的结构缺陷。
⑷ 盘扣式脚手架检验依据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 JGJ 231-2010,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1年10月1日
⑸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检查评定保证项目的内容包括( )。
正确答案为:C,D,E选项
答案解析: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检查评定保证项目包括:施工方案、架体基础、架体稳定、杆件锁件、脚手板、交底与防护验收。一般项目包括:架体防护、材质、荷载、通道。
故选项A,B错误。
⑹ 碗扣式脚手架的应该多久检验期限
碗扣式脚手架应的检查与验收内容如下:
(1)进入现场的碗扣架构配件应具备以下证明资料:
主要构配件应有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
2.供应商应配套提供管材、零件、铸件、冲压件等材质、产品性能检验报告。
(2)构配件进场质量检查的重点:
钢管管壁厚度,焊接质量,外观质量,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丝杆直径、与螺母配合间隙及材质。
(3)脚手架搭设质量应按阶段进行检验:
首段以高度为6m进行第一阶段(撂底阶段)的检査与验收;
2.架体应随施工进度定期进行检查,达到设计高度后进行全面的检查与验收;
3.遇6级以上大风、大雨、大雪后特殊情况的检查;
4.停工超过一个月恢复使用前。
(4)对整体脚手架应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保证架体几何不变性的斜杆、连墙件、十字撑等设置是否完善;
2.基础是否有不均匀沉降,立杆底座与基础面的接触有无松动或悬空情况;
3.立杆上碗扣是否可靠锁紧;
4.立杆连接销是否安装、斜杆扣接点是否符合要求、扣件拧紧程度。
(5)搭设高度在20m以下(含20m)的脚手架,应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及监理人员进行验收;对于高度超过20m脚手架超高、超重、大跨度的模板支撑架,应由其上级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负责人组织架体设计及监理等人员进行检查验收。
(6)脚手架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技术文件。
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文件;
2.高度超过20m的脚手架的专项施工设计方案;
3.周转使用的脚手架构配件使用前的复验合格记录;
4.搭设的施工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
(7)高度大于8m的模板支撑架的检查与验收要求与脚手架相同。
⑺ 脚手架检查内容
JGJ 59-9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这里面有专门的检查表格,施工中脚手架等所有的安全检查都在这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