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钢轧制温度与表面氧化皮颜色的关系
钢轧制温度与表面氧化皮颜色的关系是钢材的高温轧制过程中,钢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形成钢表面的氧化皮。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随着轧制散槐温度的升高,氧化皮的厚度和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在低于400°C的低温轧制状态下,不会在钢锋清表面产生明显的氧化皮,表面颜色呈黑灰色。当轧制温度达到400°C-600°C时,钢表面会产生薄而均匀的氧化皮,颜色为淡黄色。当轧制温度增加至600℃-800℃时,氧化皮的厚度增大,颜色变为深黄色或棕色。当轧制温度超过800℃时,银掘前氧化皮的颜色变得更深,通常呈黑褐色或暗蓝色。
㈡ 钢铁制品发黑、发蓝有什么区别
发蓝和发黑的工艺是完全相同的,只是处理结果不同而已,发蓝在钢材表面上最终形成的的版氧化膜是深蓝色的权,发黑形成的是黑色的氧化膜,成分都是磁性氧化铁。
至于工艺,则是在腐蚀性不强的工作环境中,将钢制品浸入热的(温度高至130摄氏度或更高)、加有亚硝酸钠的浓碱(氢氧化钠)溶液中处理,钢材表面就能生成深蓝色或黑色的磁性氧化铁(四氧化三铁)膜。这种处理就叫“发蓝”或“发黑”。
处理中发生的反应如下:
3Fe+NaNO2+5NaOH=3Na2FeO2+H2O+NH3(气体符号)
6Na2FeO2+NaNO2+5H2O=3Na2Fe2O4+NH3(气体符号)+7NaOH
Na2FeO2+Na2Fe2O4+2H2O=Fe3O4+4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