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事冷轧钢板和热轧钢板
热轧过程中,由于轧件温度高,变形抗力较小,能够实现大变形量。以钢板为例,从连铸坯到成品钢板,厚度从230mm减少到1~20mm。由于尺寸精度要求相对较低,主要控制凸度。对于组织有特殊要求的钢板,通过控轧控冷来实现,即控制精轧的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和卷曲温度,以控制微观组织和机械性能。
冷轧则不经过加热工序,带钢厚度小,容易出现板形问题。为了控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采用了很多复杂的工艺。冷轧生产线长,设备多,工艺复杂。随着用户对带钢尺寸精度、板形和表面质量要求的提高,冷轧机组的控制模型、L1和L2系统、板形控制手段相对于热轧更多。轧辊和带钢的温度也是重要控制指标。
从定义上来说,钢锭或钢坯在常温下难以变形,一般加热到1100~1250℃进行轧制,这种轧制工艺叫热轧。大部分钢材都用热轧方法轧制。但在高温下钢的表面容易生成氧化铁皮,使热轧钢材表面粗糙,尺寸波动较大。因此,要求表面光洁、尺寸精确、力学性能好的钢材,以热轧半成品或成品为原料再用冷轧方法生产。
冷轧就是在常温下进行轧制,从金属学的观点看,冷轧与热轧的界限应以再结晶温度来区分,即低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冷轧,高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热轧。钢的再结晶温度为450~600℃。简单来说,冷轧板表面光洁,手摸起来比较光滑,类似于常见的钢水杯。而热轧板如未经酸洗处理,则表面为红色或紫黑色。
冷轧板与热轧板的性能优点在于:精度更高,冷轧带钢厚度差不超过0.01~0.03mm;尺寸更薄,冷轧最薄可轧制0.001mm的钢带;表面质量更优越,冷轧钢板甚至可以生产出镜面表面;而热轧板的表面则有氧化铁皮、麻点等缺陷。冷轧板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调整其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和工艺性能如冲压性能等。
热轧和冷轧是两种不同的轧钢技术。热轧用连铸板坯或初轧板坯作原料,经步进式加热炉加热,高压水除鳞后进入粗轧机,粗轧料经切头、尾,再进入精轧机,实施计算机控制轧制,终轧后即经过层流冷却和卷取机卷取,成为直发卷。直发卷的头、尾往往呈舌状及鱼尾状,厚度、宽度精度较差,边部常存在浪形、折边、塔形等缺陷。其卷重较重、钢卷内径为760mm。热轧精整卷若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并涂油后即成热轧酸洗板卷。
冷轧用热轧钢卷为原料,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后进行冷连轧,其成品为轧硬卷,由于连续冷变形引起的冷作硬化使轧硬卷的强度、硬度上升、韧塑指标下降,因此冲压性能将恶化,只能用于简单变形的零件。轧硬卷可作为热镀锌厂的原料,因为热镀锌机组均设置有退火线。冷轧钢板的表面质量、外观、尺寸精度均优于热轧板,且其产品厚度可轧薄至0.18mm左右,深受广大用户青睐。以冷轧钢卷为基板进行产品的深加工,成为高附加值产品。
『贰』 钢材的轧制状态和交货状态是一回事吗各有几种啊
交货状态
是指交货产品的最终塑性变形或最终热处理的状态。般不经过热处理交货的称热轧或冷拔(轧)状态或制造状态;经过热处理交货的称热处理状态,或根据热处理的类别称正火(常化)、调质、固溶、退火状态。订货时,交货状态需在合同中注明。
常见的钢材交货状态有热轧、冷轧、控轧、正火、回火、退火
、淬火、调质等
热轧能显著降低能耗,降低成本,能改善金属及合金的加工工
艺性能。
冷轧:用热轧钢卷为原料,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后进行冷连轧,
其成品为轧硬卷,由于连续冷变形引起的冷作硬化使轧硬卷的
强度、硬度上升、韧塑指标下降,因此冲压性能将恶化,只能
用于简单变形的零件。
控轧即控制轧制,也就是在调整钢的化学成分的基础上,通过
控制加热温度,轧制温度,变形制度等工艺参数,控制奥氏体
组织的变化规律和相变产物的组织形态,达到细化组织,提高
强度和韧性的目的。
正火: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后,正常冷却(空气中)。
回火:淬火后,再加热到某一温度(低于淬火温度),保温,
然后冷却。均匀成分,稍降低硬度,大幅度提高韧性。
退火:加热到相变点温度以上后,缓慢冷却。消除淬火影响,
消除应力,均匀成分。
淬火:加热到相变点温度以上后,急剧冷却的工艺。提高材料
的硬度,但降低韧性。
一般来说:先要退火、正火;消除原热处理影响。然后淬火,
然后回火。
『叁』 1591里交货状态分别有热轧、控轧、正火、正火加回火等多种,请问他们之间的区别
正火: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临界点AC3或ACM以上的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在空气内中冷却,得到珠光体类组织的容热处理工艺。
热轧: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轧制
控轧:在调整钢的化学成分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加热温度,轧制温度,变形制度等工艺参数,控制奥氏体组织的变化规律和相变产物的组织形态,达到细化组织,提高强度和韧性的目的。
正火加回火:1:对于那些正火会产生平衡组织,那跟淬火差不多啦。
2:正火也有应力吧,有去应力、稳定组织作用。
3:球化碳化物,利于切削性能。
4:有性能要求的正火。
5:大锻件去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