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钢材市场 > 钢材现场怎么算量

钢材现场怎么算量

发布时间:2025-09-14 08:38:25

『壹』 土建钢筋如何算量

圆钢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长度
方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长度
六角钢重量(公斤)=0.0068×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八角钢重量(公斤)=0.0065×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螺纹钢重量(公斤)=0.00617×计算直径×计算直径×长度
角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长度
扁钢重量(公斤)=0.00785×厚度×边宽×长度
钢管重量(公斤)=0.02466×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六方体体积的计算
公式① s20.866×H/m/k 即对边×对边×0.866×高或厚度

各种钢管(材)重量换算公式

钢管的重量=0.25×π×(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钢铁比重 其中:π = 3.14 L=钢管长度 钢铁比重取7.8 所以, 钢管的重量=0.25×3.14×(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7.8 * 如果尺寸单位取米(M),则计算的重量结果为公斤(Kg)

钢的密度为: 7.85g/cm3 (注意:单位换算)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 kg )。其基本公式为:

W(重量,kg )=F(断面积 mm2)×L(长度,m)×ρ(密度,g/cm3)×1/1000

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名称(单位)
计算公式
符号意义
计算举例

圆钢 盘条(kg/m)
W= 0.006165 ×d×d
d = 直径mm
直径100 mm 的圆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165 ×1002=61.65kg

螺纹钢(kg/m)
W= 0.00617 ×d×d
d= 断面直径mm
断面直径为12 mm 的螺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0.00617 ×12 2=0.89kg

方钢(kg/m)
W= 0.00785 ×a ×a
a= 边宽mm
边宽20 mm 的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202=3.14kg

扁钢
(kg/m)
W= 0.00785 ×b ×d
b= 边宽mm
d= 厚mm
边宽40 mm ,厚5mm 的扁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40 ×5= 1.57kg

六角钢
(kg/m)
W= 0.006798 ×s×s
s= 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50 mm 的六角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798 ×502=17kg

八角钢
(kg/m)
W= 0.0065 ×s ×s
s= 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80 mm 的八角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5 ×802=41.62kg

等边角钢
(kg/m)
= 0.00785 ×[d (2b – d )+0.215 (R2 – 2r 2 )]
b= 边宽
d= 边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
求20 mm ×4mm 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4mm ×20 mm 等边角钢的R 为3.5 ,r 为1.2 ,则每m 重量= 0.00785 ×[4 ×(2 ×20 – 4 )+0.215 ×(3.52 – 2 ×1.2 2 )]=1.15kg

不等边角钢
(kg/m)
W= 0.00785 ×[d (B+b – d )+0.215 (R2 – 2 r 2 )]
B= 长边宽
b= 短边宽
d= 边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
求30 mm ×20mm ×4mm 不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30 ×20 ×4 不等边角钢的R 为3.5 ,r 为1.2 ,则每m 重量= 0.00785 ×[4 ×(30+20 – 4 )+0.215 ×(3.52 – 2 ×1.2 2 )]=1.46kg

常用数据
1 米(m)= 3.281 英尺
1 英寸= 25.4 毫米
1 磅= 0.4536 公斤
1 盎司= 28.3 克
1 公斤力= 9.81 牛顿
1 磅力=4.45 牛顿
1 兆帕=145.161 磅 / 英寸
钢的比重(密度): 7.8g/cm
不锈钢比重(密度):7.78g/cm
铝的比重(密度): 2.7g/cm
锌比重(密度): 7.05g/cm

几种金属型材理论重量简易计算公式:
1、 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
2、 管材: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3、 圆钢:每m重量=0.00617×直径×直径 (螺纹钢和圆钢相同)
4、 方钢:每m重量=0.00786×边宽×边宽
5、 六角钢:每m重量=0.0068×对边直径×对边直径

6、 八角钢:每m重量=0.0065×直径×直径
7、 等边角钢:每m重量=边宽×边厚×0.015
8、 扁钢:每m重量=0.00785×厚度×宽度
9、 无缝钢管:每m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10、电焊钢:每m重量=无缝钢管
11、钢板:每㎡重量=7.85×厚度
12、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
13、紫铜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径-壁厚)
14、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
15、有色金属密度:紫铜板8.9 黄铜板8.5 锌板7.2 铅板11.37
16、有色金属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密度×厚度
17、方管: 每米重量=(边长+边长)×2×厚×0.00785
18、不等边角钢 : 每米重量=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
19、工字钢 :每米重量=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
20、槽钢: 每米重量=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

备注:
1、角钢、工字钢和槽钢的准确计算公式很繁,表列简式用于计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号及带a的为3.34,带b的为2.65,带c的为2.26。
3、e值:一般型号及带a的为3.26,带b的为2.44,带c的为2.24。
4、各长度单位均为毫米(mm)

希望对你有用

『贰』 怎么计算钢筋用量和重量

怎么计算钢筋用量和重量
钢筋重量的计算方法为:直径(mm)*直径(mm)*0.00617*钢筋长度(m)=钢筋重量(kg),W=(1/4)0.78πD^2(D为钢筋直径厘米结果是公斤/米 ),钢筋的公称直径为8-50毫米,推荐采用的直径为8、12、16、20、25、32、40毫米。钢筋的用量还是要结合相应的尺寸来进行计算的,比方说施工的面积是一平方米,那大家可以计算一下钢筋的根数,这个就是拿1÷0.2+1,那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6。
钢筋需要双向铺设,那这个就需要使用12根,但如果是双层使用,那总共计算出来就需要使用24根。
(2)钢材现场怎么算量扩展阅读:注意事项:1、每班作业前,必须检查卷扬机钢丝绳、滑轮、拉钩、地锚、电气设备、照明设施等,地锚及防护装置应齐全牢靠,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2、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了解机械设备的构造、性能和用途,掌握有关使用、维修、修养的安全技术知识。并应按照清洁、调整、坚固、防腐、润滑的要求,维修保养机械。3、电动机械运行中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收工前应按顺序停机,离开现场前必须切断电源,锁好闸箱,清理作业场所。电路故障应由专业电工排除,严禁非电工接、拆、修电器设备。4、电动机械的电闸箱必须按照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并应灵敏有效。
钢筋算量怎么算
钢筋算量方法(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2)钢材现场怎么算量扩展阅读: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如何计算钢筋用量 看看这些公式
1、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kg)。其基本公式为:W(重量,kg)=F(断面积m2)×L(长度,m)×ρ(密度,g/cm3)×1000。
2、钢的密度为:7.85g/cm3,螺纹钢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W=0.00617×d2(kg/m)d=断面直径mm,如断面直径为12mm的螺纹钢,每米重量=0.00617×144=0.888kg。

『叁』 閽㈢瓔绠楅噺鐨勬柟娉曞強鍏寮

1. 閽㈢瓔闀垮害璁$畻鏂规硶锛
- 鐩寸瓔闀垮害锛氭瀯浠堕暱 - 涓ょ淇濇姢灞傚帤搴 + 寮閽 + 鍏朵粬澧炲姞鍊
- 寮璧风瓔闀垮害锛氭瀯浠堕暱 - 涓ょ淇濇姢灞傚帤搴 + 寮閽 + 鏂滈暱澧炲姞鍊 + 鍏朵粬澧炲姞鍊
2. 绠嶇瓔璁$畻鍏寮忥細
- 灏侀棴鍙岃偄绠嶏細=(B+H)*2-8(c-d)+2*11.9d
- 鎷夌瓔锛=b-2*(c-d)+11.9d*2
- 鍙︿竴涓杈瑰藉害鐩稿綋浜1/3鐨勬瀯浠舵柇闈㈠藉害锛歀=1/3b*2+(h-2c+2d)*2+11.9d*2
- 涓や釜鐩稿楃殑绠嶇瓔涓轰竴杈瑰界浉褰撲簬2/3鐨勬瀯浠舵柇闈㈠藉害鐨勪袱涓灏侀棴鍗曠畭锛歀=2/3b*2+(h-2c+2d)*2+11.9d*2
3. 绠嶇瓔鑲㈡暟璁$畻瑙勫垯锛
- 绠鏀姊佽偄鏁帮細(鏋勪欢闀-2鍊嶄繚鎶ゅ眰鍘)/绠嶇瓔闂磋窛+1
- 妗嗘灦姊佽偄鏁帮細(姊佸噣闀-2*0.05)/绠嶇瓔闂磋窛+1
4. 鏉跨瓔闀垮害璁$畻鍏寮忥細
- 鍒嗗竷绛嬮暱搴︼細鍒嗗竷绛嬪垎娈佃$畻闀垮害+2*(淇濇姢灞傚帤+閽㈢瓔鏈灏忔惌鎺ラ暱搴)
- 璐熷集鐭╃瓔闀匡細璐熷集鐭╃瓔姘村钩娈典粠澧欒竟浼稿叆鏉垮唴闀垮害+鏀鎾戞澘鐨勭爾澧欏帤搴-淇濇姢灞傚帤+2*(h-2*c)
- 鍒嗗竷绛嬮暱搴︼細鏉块暱-2*璐熷集鐭╃瓔姘村钩娈甸暱搴+2*閽㈢瓔鏈灏忔惌鎺ラ暱搴
- 鑲㈡暟锛氳礋寮鐭╃瓔姘村钩娈甸暱搴/鍒嗗竷绛嬮暱搴+1
5. 閽㈢瓔鐨勪綑鐑澶勭悊鍜岀壒鎬э細
- 浣欑儹澶勭悊閽㈢瓔锛氱儹杞у悗绔嬪嵆绌挎按锛岃繘琛岃〃闈㈡帶鍒跺喎鍗达紝鐒跺悗鍒╃敤鑺閮ㄤ綑鐑鑷韬瀹屾垚鍥炵伀澶勭悊鎵寰楃殑鎴愬搧閽㈢瓔銆
- 甯﹁倠閽㈢瓔锛氳〃闈㈤氬父甯︽湁涓ゆ潯绾佃倠鍜屾部闀垮害鏂瑰悜鍧囧寑鍒嗗竷鐨勬í鑲嬬殑閽㈢瓔銆
- 鏈堢墮鑲嬮挗绛嬶細妯鑲嬬殑绾垫埅闈㈠憟鏈堢墮褰锛屼笖涓庣旱鑲嬩笉鐩镐氦鐨勯挗绛嬨
- 绾佃倠锛氬钩琛屼簬閽㈢瓔杞寸嚎鐨勫潎鍖杩炵画鑲嬨
- 妯鑲嬶細涓庣旱鑲嬩笉骞宠岀殑鍏朵粬鑲嬨
6. 閽㈢瓔浠f崲鍘熷垯锛
- 鏂藉伐涓濡傞渶瑕侀挗绛嬩唬鎹㈡椂锛屽繀椤诲厖鍒嗕簡瑙h捐℃剰鍥惧拰浠f崲鏉愭枡鎬ц兘锛屼弗鏍奸伒瀹堢幇琛岄挗绛嬬牸璁捐¤勮寖鐨勫悇绉嶈勫畾锛屽苟涓嶅緱浠ョ瓑闈㈢Н鐨勯珮寮哄害閽㈢瓔浠f崲浣庡己搴︾殑閽㈢瓔銆
- 閲嶈侀儴浣嶇殑閽㈢瓔浠f崲锛岄』寰佸緱鐢叉柟銆佽捐″崟浣嶅悓鎰忥紝骞舵湁涔﹂潰閫氱煡鏃舵柟鍙浠f崲銆
7. 閽㈢瓔鍔犲伐瑕佹眰锛
- 閽㈢瓔琛ㄩ潰搴旀磥鍑锛岀矘鐫鐨勬补姹°佹偿鍦熴佹诞閿堜娇鐢ㄥ墠蹇呴』娓呯悊骞插噣锛屽彲缁撳悎鍐锋媺宸ヨ壓闄ら攬銆
- 閽㈢瓔璋冪洿锛屽彲鐢ㄦ満姊版垨浜哄伐璋冪洿銆傜粡璋冪洿鍚庣殑閽㈢瓔涓嶅緱鏈夊眬閮ㄥ集鏇层佹诲集銆佸皬娉㈡氮褰锛屽叾琛ㄩ潰浼ょ棔涓嶅簲浣块挗绛嬫埅闈㈠噺灏5%銆
- 閽㈢瓔鍒囨柇搴旀牴鎹閽㈢瓔鍙枫佺洿寰勩侀暱搴﹀拰鏁伴噺锛岄暱鐭鎼閰嶏紝鍏堟柇闀挎枡鍚庢柇鐭鏂欙紝灏介噺鍑忓皯鍜岀缉鐭閽㈢瓔鐭澶达紝浠ヨ妭绾﹂挗鏉愩
- 閽㈢瓔寮閽╂垨寮鏇诧細閽㈢瓔寮閽╁舰寮忔湁涓夌嶏紝鍒嗗埆涓哄崐鍦嗗集閽┿佺洿寮閽╁強鏂滃集閽┿傞挗绛嬪集鏇插悗锛屽集鏇插勫唴鐨鏀剁缉銆佸栫毊寤朵几銆佽酱绾块暱搴︿笉鍙橈紝寮鏇插勫舰鎴愬渾寮э紝寮璧峰悗灏哄稿ぇ浜庝笅鏂欏昂瀵革紝搴旇冭檻寮鏇茶皟鏁村笺
8. 閽㈢瓔鐒婃帴瑕佹眰锛
- 甯鏉$剨鎺ュご閫傜敤浜庣剨鎺ョ洿寰10锝40mm鐨凥PB235銆丠RB335銆丠RB400閽㈢瓔銆
- 閽㈢瓔甯鏉$剨瀹滈噰鐢ㄥ弻闈㈢剨锛屼笉鑳借繘琛屽弻闈㈢剨鏃讹紝涔熷彲閲囩敤鍗曢潰鐒娿
- 甯鏉″疁閲囩敤涓庝富绛嬪悓绾у埆鎴栧悓鐩村緞鐨勯挗绛嬪埗浣滐紱濡傚府鏉$骇鍒涓庝富绛嬬浉鍚屾椂锛屽府鏉$洿寰勫彲浠ユ瘮涓荤瓔鐩村緞灏忎竴涓瑙勬牸锛涘傚府鏉$洿寰勪笌涓荤瓔鐩稿悓鏃讹紝甯鏉¢挗绛嬬骇鍒鍙姣斾富绛嬩綆涓涓绾у埆銆
- 閽㈢瓔鎼鎺ョ剨鎺ュご鎴栧府鏉$剨鎺ュご鐨勭剨缂濆帤搴h搴斾笉灏忎簬0.3鍊嶄富绛嬬洿寰勶紱鐒婄紳瀹藉害b涓嶅簲灏忎簬0.7鍊嶄富绛嬬洿寰勩
浠ヤ笂鍐呭规槸鏍规嵁鎮ㄦ彁渚涚殑閽㈢瓔绠楅噺鏂规硶鍜屽叕寮忕殑鍘熷嬫枃鏈杩涜屾敼鍐欏拰娑﹁壊锛屼互纭淇濊涔変笉鍙樸佹潯鐞嗘竻鏅帮紝骞剁籂姝d簡鍙鑳界殑閿欒銆

『肆』 钢筋算量怎么算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 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7、 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二、 剪力墙
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
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
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
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
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
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
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1) 剪力墙墙身
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
1、墙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2、墙端为端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
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
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
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
(二) 剪力墙墙柱
一、纵筋
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三) 剪力墙墙梁
一、连梁
1、受力主筋
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2、箍筋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
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二、暗梁
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三、 柱
(一) 、基础层
一、柱主筋
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二、基础内箍筋
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二) 、中间层
一、柱纵筋
1、 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三)、顶层
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参看03G101-1第37、38页)
一、角柱
角柱顶层纵筋长度:
一、内筋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5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二、外筋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层}
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保证65%伸入梁内)
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二、边柱
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
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三、中柱
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注意:在GGJ V8.1中,处理同上。
四、 板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 、分布筋 、附加钢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 (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一、受力筋
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二、负筋及分布筋
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
第五章 常见问题
为什么钢筋计算中,135o弯钩我们在软件中计算为11.9d?
我们软件中箍筋计算时取的11.9D实际上是弯钩加上量度差值的结果,我们知道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应该是1.9D,下面我们推导一下1.9D这个量度差值的来历:
按照外皮计算的结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线计算那么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这里D取的是规范规定的最小半径2.5d,此时用后面的式子减前面的式子的结果是:1.87d≈1.9d。

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a.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b.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c.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伍』 钢结构如何算量

钢结构算量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测量和计算钢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体积或面积来确定所需的材料量。


一、明确算量内容


钢结构算量主要包括:钢柱、钢梁、钢平台、钢梯、钢支撑等构件的用量计算。此外,还包括连接件如螺栓、焊缝的计算,以及涂装材料的用量估算。


二、基本计算步骤


1. 构件尺寸测量:通过实地测量或图纸复核,获取构件的准确尺寸,包括长度、宽度、厚度等。


2. 材料密度确定:根据所使用的钢材类型,确定其密度,以此计算单位体积的质量。


3. 计算体积或面积:根据测量得到的尺寸和确定的密度,计算各构件的体积或面积。


4. 总量汇总:将所有构件的用量进行汇总,得出总材料用量。


三、具体构件算量方法


1. 钢梁和钢柱:通过测量其长度、宽度和厚度,计算其体积,再乘以材料的密度得到质量。


2. 钢板和钢板材:根据板的长、宽及厚度计算其面积,再乘以材料的密度。


3. 螺栓和焊缝:根据设计图中的数量和规格,计算所需螺栓和焊缝的长度和数量,从而确定材料用量。


四、考虑损耗和其他因素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加工和安装的需要,可能会有一定的材料损耗。因此,在计算时需要考虑这些损耗因素,并适当增加备料量。此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涂层材料的用量,以及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的材料损耗等。


综上所述,钢结构算量主要是通过测量和计算钢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体积或面积来确定所需的材料量,需要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阅读全文

与钢材现场怎么算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外脚手架钢材价格是多少钱 浏览:615
hpb300钢筋用什么方法焊接 浏览:977
受扭钢筋与构造钢筋有什么区别 浏览:594
橡胶模具编码是多少钱 浏览:35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手抄报四年级 浏览:347
钢筋符号里的r和h是什么意思 浏览:53
取完钢板痒痒怎么回事 浏览:360
30个厚的钢板用什么切割 浏览:641
不锈钢拉丝板表面汗水怎么处理 浏览:377
手术钢板需要多少钱 浏览:603
挂车钢板四片拉多少吨 浏览:996
钢铁直男哪有什么 浏览:808
不锈钢沫铜沫混一起了怎么办 浏览:602
氩弧焊焊缝发灰什么原因 浏览:717
怎么看图纸上弯头十倍 浏览:364
铁丝怎么样可以焊接 浏览:491
10厘厚钢板5米长一米宽有多少斤 浏览:741
灌南亚新钢铁厂怎么样 浏览:44
冲压模具开裂怎么修复 浏览:781
家里两个wifi如何无缝 浏览: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