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钢的Ac3以上的温度代表什么意思
如图示:铁碳合金相图中的PSK线就是A1线,温度727℃,GS线就是A3线,温度从912~727℃,可见,A1、 A3代表的是温度,作为铁碳合金,含碳量不同,A1、 A3代表的温度也会不同。加热需要过热度,习惯用c来表示,因此,对应的就有Ac1、 Ac3等表示方法。冷却需要过冷度,习惯用r来表示,因此,对应的就有Ar1、 Ar3等表示方法。
Ac1 、Ac3以上温度是什么?从图中可以看出,恰好是钢的奥氏体区,钢的热处理的条件首先需要加热到奥氏体区得到奥氏体,然后再通过控制冷却速度和方法,来得到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等组织,从而得到不同的、我们需要的性能。钢的加热是热处理的第一步。Ac1 、Ac3以上温度就是奥氏体化温度!我们知道,图上奥氏体区有温度范围,为了得到奥氏体,加热温度高一些也行,低一些也行,但是都必须加热到Ac1 、Ac3以上奥氏体化温度才行。同样,热处理原理告诉我们,加热温度高,奥氏体化过程就快,省时间,用电也省,但是奥氏体晶粒容易粗大,导致后面冷却组织也粗大,性能不好,加热温度低,奥氏体化过程就慢,费时间,生产效率就低,成本高,但奥氏体晶粒细小,导致后面冷却组织细小,性能好,如此温度高了不行,低了也不合适,这就需要进行权衡了,因此,Ac1 、Ac3以上温度实际是多少就需要根据零件尺寸、结构、技术要求、装炉量、炉子大小、功率、加热方式、加热介质、采用的工艺等等实际情况来确定了。比如过共析钢,如果是正火,一般采用Acm+20~40℃,淬火一般采用Ac1+30~50℃,合金钢往往采用上限温度,碳钢或锰钢采用下限温度,不一而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温度,而这个恰恰是热处理的技术和魅力之所在。
㈡ 钢结构图纸怎么看
钢结构图纸的查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了解图纸的基本构成:
识别钢材类型和规格:
分析连接方式:
注意细节和标记:
核对图纸信息:
总结:钢结构图纸是钢结构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必须认真阅读和分析。通过了解图纸的基本构成、识别钢材类型和规格、分析连接方式、注意细节和标记以及核对图纸信息,可以确保钢结构建筑的精确制造和安装,实现美观耐用、安全可靠的设计方案。
㈢ 热镀锌分冷度和热度
热镀锌分冷度和热度。热镀锌层较厚,镀层表面有肉眼可以识别的锌花,用手摸表面可以感觉出一定得粗糙度,外表银亮色。热镀锌生产温度较高时,外表呈灰色,敲击会造成锌铁合金层呈小块状脱落。冷度锌一般表面较光滑,银灰色,无锌花。
将表面经清洗、 活化后的钢铁制品浸于熔融的锌液中,通过铁锌之间的反应和扩散,在钢铁制品表面镀覆附着性良好的锌合金镀层。
与其他金属防护方法相比,热浸镀锌工艺在镀层的物理屏障与电化学保护相结合的保护特性上,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上、镀层的致密性、耐久性、免维护性和经济性及其对制品形状与尺寸的适应性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3)钢材冷度和热度在图纸上怎么看扩展阅读
耐蚀性主要决定于镀锌层的厚度,故量测厚度常为主要判定镀锌质量好坏的根据,镀锌层受钢材表面的成分、组织、结构不同而有不同的反应,另进出锌溶液的角度、速度亦有很大的影响。
故预得完全均一的镀层厚度,实际上不太可能。所以量测附着量绝对不能以单一点(部位)来判定,必须要量测其单位面积(㎡)平均附着锌重(g)才有意义。
量测附着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如破坏性的切片金相观测法、酸洗法,非破坏性的膜厚计法、电化学法、进出货重量差估计法等。一般常用的为膜厚计法及酸洗法。
膜厚计为一利用磁场感应来量测锌层厚度最普遍省事的方法,其基本条件为钢铁表面必须平滑、完整,才可得较准确数字。
故在钢材边角处或粗糙、有角度钢件或铸件等,均不太可能会的一准确的数字。普通铁件用原铁材当归零基材,尚可得相当准确的数字,铸件就绝对不准确。
㈣ 管件电镀和热度怎么区分,如何区分,怎么看
首先说明一点 管件的电镀锌 应该是说的冷镀锌 。
1 工艺上的区别
钢格板的回热镀锌表面处理也答叫做热浸锌,这里说的是锌板或锌块在高温下把锌锭融化,再放入一些辅助材料,然后把金属结构件浸入锌槽中,使金属构件上附着一层锌层。热镀锌是钢体在热浸的条件下对表面镀锌,它的附着力很强,不容易脱落。
2.价格和实用性不同
采用电镀锌的价格相对热镀锌便宜一些,但是事实上选择热镀锌长久来说更为实在。
3.防腐性能的区别
热镀锌是化学处理,属于电化学反应。冷镀锌是物理处理,只是在表面刷一层锌,导致锌层易脱落。冷镀锌防腐蚀性能比热镀锌差很多。
4.制作方法的区别
热镀锌是将钢铁制件在碱液中除油,再在酸液(一定成分的盐酸或硫酸)中除锈,暴露出洁净的金属表面,然后浸入熔融的镀锌锅内,从而在制件上覆上一层均匀完整的锌层。冷镀锌主要通过电化学原理来对钢材进行防腐喷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