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仪器可以对钢材进行射线无损探伤
常规的无损检测方法有:射线检测、磁粉(或漏磁)检测、渗透检测、超声波检测、涡流检测。
1 射线检测(RT)
应用最早的一种无损检测的方法,被广泛用于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及制品的内部缺陷检验,至少有50多年的历史。其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越性,即检验缺陷的正确性、可靠性和直观性,且得到的射线底片可用于缺陷的分析和作为质量凭证存档。但这种方法也存在着设备较复杂、成本较高的缺点,并应注意对射线的防护。
2 磁粉检测(MT)或漏磁检测(EMI)
其检测原理是基于铁磁性材料在磁场中被磁化后,材料或制品的不连续处(缺陷处)产生漏磁场,吸附磁铁粉(或用检测元件检测)而被显现(或在仪器上显示出来)。所以此法只能用于铁磁性材料或制品的表面或近表面缺陷检验。
3 渗透检测(PT)
包括荧光、着色两种。由于它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是弥补磁粉检测不足的检验表面缺陷的有效方法。它主要用于非磁性材料的表面缺陷检验。
荧光检验的原理是将被检制品浸入荧光液中,因毛细管现象,在缺陷内吸满了荧光液,除掉表面液体,由于光致效应,荧光液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发出可见光而显现缺陷。
着色检验的原理与荧光检验的原理相似。都是不需要专门设备,只是用显像粉将吸附在缺陷内的着色液吸出零件表面而显现缺陷。
4 超声波检测(UT)
这种方法是利用超声振动来发现材料或制件内部(或表面)缺陷的。根据超声振动的不同调制方法,可以划分为连续波和脉动波;根据不同的振动和传播方式又可分为纵波、横波、表面波和兰姆波4种形式在工件中传播;根据声波的发射和接受条件的不同,又可分为单探头和多探头法。
5 涡流检测(ET)
涡流检测的原理是交变的磁场在金属材料内产生相同频率的涡电流,用这种涡电流的大小与金属材料的比电阻间的关系变化来检测缺陷的。当金属材料表面有缺陷时(如裂纹),该处的比电阻便因缺陷的存在而增大,与其相关的涡电流便相应地减小,其微小变化的涡电流经放大后用仪表指示出来,便可显现缺陷的存在与大小。
不锈钢的BA或EP级,指不锈钢的表面处理工艺。其实它本身并不是“级”,只是习惯上因其加工复杂程度不同而被称为XX级。
AP:酸洗管(Anneal treatment & Passivation) /(Acidpickling)
MP:机械研磨处理或称机械抛光 (Mechanical Polish)
BA:光辉烧钝处理或称光辉(光亮)退火 (Bright Anneal treatment)/(Bright Annealing)
EP:在BA管基础上对内表面做电化学抛光(电解抛光)
CP/AP:热处理后化学抛光;
3. Q235拉伸实验
钢材的拉伸实验,用规定形式和尺寸的标准试件,在常温200Ci5℃条件下,按规定的加载速度在拉力实验机上进行。用于x一y函数记录仪记录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图2—1是Q235钢的典型应力——应变曲线,纵坐标为应力σ=N/A,横坐标为应变ε=△L/L。(△Lo/L分别为试件的标距长度和标距长度的伸长量)
1.弹性阶段(OB段)
钢材处于弹性阶段,即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σ=E·ε·E为该直线段的斜率也称为钢材的弹性模量,E=2.06
X
10SN/mm2。月点的应力op称为比例极限(弹性极限)。
2.弹塑性阶段(BC段)
当施加的应力σ>σp大于弹性极限后,钢材的应力应变呈曲线关系。这时钢材的变形包括弹性和塑性两部分,其中塑性变形在卸载后不再恢复。在塑性阶段变形增长率比应力快,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斜率为该点的切线模量Et=da/de,切线模量随应变增加而降低,直到应力
达到屈服强度为止(曲线上C点)
3.屈服阶段(CD段)
当施加的应力越过C点后,曲线呈屈服平台。钢材的应力不再增大,而在某一确定值人(屈服强度)附近上下波动。应变却在持续增长,即变形模量为零。钢材呈屈服状态,相应的应变幅度称为流??植那??逼溆αι舷奕顺莆?锨??悖黄溆αο孪辠yd称为下屈服点。
4.强化阶段(DG段)
钢材经历了屈服阶段的变形后,内部晶粒重新排列,又恢复了继续承载的能力。应力一应变曲线呈上升趋势,直至达到G点,此阶段称为钢材的强化阶段。G点的应力ou称作钢材的抗拉强度(极限强度)。
5.颈缩阶段(GH段)
当试件应力超过ou以后,在承载力最薄弱的截面处,横截面急剧收缩,塑性变形迅速增加,荷载下降直到拉断的过程叫做颈缩阶段。
上述五个阶段是低碳钢单向拉伸实验σ~ε曲线的典型特征,说明低碳钢具有理想的弹塑性。而高碳钢单向拉伸实验则没有明显的屈服阶段。
在工程实践中,钢材具有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破坏形式,一种呈塑性破坏,另一种呈脆性破坏。
塑性破坏是构件在破坏前有较大的塑性变形,断裂后断口呈纤维状,色泽发暗。由于破坏前有明显的变形,容易及时发现及采取措施,减少损失。脆性破坏是构件在破坏前变形很小,破坏前没有任何预兆,破坏突然发生,断口平直呈光泽的晶粒状。由于脆性破坏突然,没有预兆,故经济损失严重,在设计与施工时要特别注意预防脆性破坏。
二、钢材的基本性能
设计钢结构时,要根据结构的性质适当的选用钢材和指标保证项目。下面分别叙述钢材的各项基本机械性能
1.强度
钢材的强度指标由弹性极限oc,屈服极限σy和抗拉极限σu,设计时以钢材的屈服强度为基础,屈服强度高可以减轻结构的自重,节省钢材,降低造价。抗拉强度σu是钢材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此时的结构因塑性变形很大而失去使用性能,但结构变形大而不垮,满足结构抵抗罕遇地震时的要求。σu/σy值的大小,可以看作钢材强度储备的参数。
2.塑性
钢材的塑性一般指应力超过屈服点后,具有显著的塑性变形而不断裂的性质。衡量钢材塑性变形能力的主要指标是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φ
伸长率δ是应力一应变曲线的最大应变值,等于试件拉断后,原标距间长度的伸长值与原标距比值的百分率。一般以l。/d。=5为标准试件。此时的伸长率δs按下式计算:
断面的颈缩率是指试件拉断后,颈缩的断面面积缩小值与原截面积比值的百分率,按下式计算:
http://www.buildbook.com.cn/ebook/2007/B10020817/2.html
4. 电镀的表示符号是什么
电镀枪底因为复是合金电制镀,所以没有单一的化学元素符号。枪底电镀普遍使用的是锡镍合金和锡钴合金。
多层镀覆时,按镀覆先后,自左至右标出每层的名称、厚度和特征;也可只标出最后镀覆层的名称和总厚度,并在镀覆层名称外加圆括号,但必须在有关技术文件中加以规定或说明。
例1:Fe / Ep.Zn7.c2C
(钢材,电镀锌7μm以上,彩虹铬酸盐处理2级C型。)
例2:Fe / Ep.Ni25dCr0.3mp
(钢材,电镀双层镍25μm以上,微孔铬0.3μm以上。)
电镀的要素:
1.阴极:被镀物,指各种接插件端子。
2.阳极:若是可溶性阳极,则为欲镀金属。若是不可溶性阳极,大部分为贵金属(白金,氧化铱)。
3.电镀药水:含有欲镀金属离子的电镀药水。
4.电镀槽:可承受,储存电镀药水的槽体,一般考虑强度,耐蚀,耐温等因素。
5.整流器:提供直流电源的设备。
磨光→抛光→上挂→脱脂除油→水洗→电解抛光或化学抛光→酸洗活化→预浸→电镀→水洗→后处理→水洗→干燥→下挂→检验包装
电镀工作条件是指电镀时的操作变化因素,包括:电流密度、温度、搅拌和电源的波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