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国产航母核心材料曝光,全球仅有几个国家可以生产
北京时间 3 月 13 日,央视播出的介绍中国鞍钢集团的节目披露了中国国产航母专用军工钢生产内幕。据悉,从修复 " 辽宁舰 " 的前身 " 瓦良格 " 号开始,被称为中国 " 钢铁工业长子 " 的鞍钢就负责生产航母所需的特殊材料,这个集团旗下的钢铁基地更是承担了中国国产航母建造 70% 的专用钢材的生产。据了解,甲板是航母舰体结构的关键部位,功能和作用十分特殊。飞行甲板不但要承受重达二三十吨的舰载机在起飞和降落过程中产生的强烈冲击和高摩擦力,还要承受喷气式飞机高达几千度的火焰的灼烧。
在谈及中国航母建造技术水平处于什么位置时,刘征表示,中国造船业在世界上处在前列。建造军舰的能力和水平也不断提高。 刘征进一步表示," 具体到航母,可以说,首艘国产航母完全是国产化的,包括钢材,包括里面的设备全部是国产化的,所以我们完全具备建造航母的能力。" 刘征称,中国建造航母的技术、工艺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不逊色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㈡ 中国航母用钢来自哪个钢厂
中国航母用钢来自鞍钢。
中国建造首艘国产航母的时候,鞍钢就开始负责攻关航母所有用钢,这其中就包括了难度最高的甲板钢。为了攻克这项技术,中国鞍钢集团花费三年时间研发。
为了锻造国产航母的甲板钢,鞍钢打造了世界最宽的轧机,拥有世界顶级的轧制能力。高达10万吨的下压轧制力,可以轧制宽度5.5米的钢板,轧制长度可达40米以上。是当之无愧的“轧机之王”。
2013年,鞍钢成功攻克甲板钢技术,我国首艘国产航母上的甲板钢,在鞍钢成功生产下线,而这也标志着中国掌握了甲板钢的锻造技术,是世界上第3个掌握甲板钢技术的国家。
中国首艘国产航母的诞生,离不开鞍钢的努力,鞍钢集团为这艘航母供应了70%的钢材,其中包括甲板钢、球扁钢等关键型号钢材。
航母甲板的材料:
航空母舰甲板防御力强、耐受度高,靠的不是厚度,而是材料的先进程度。现今航母甲板的材料是高强度合金钢材。
最早的航母飞行甲板仅由木材制成,底下仅有薄钢支撑。当时的飞机起飞速度很慢,因此在航空母舰背风航行时,舰载机就可轻易地经由短距离加速辅助起飞。随着航空业的不断发展,飞机起飞时对甲板的冲击和破坏程度也是今非昔比。
以美国尼米兹航母搭载满载的F-35舰载机为例。该机起飞重量可达到31吨,喷涌而出的尾焰,其温度更是能达到两千摄氏度。因此,当今的航母甲板需要一种更先进的钢材作为材料。
这种材料必须具备有抗低温、耐高温、高屈强比、高韧性、抗氧化的特性。HY高屈服强度钢、HSLA—115低合金钢是目前航母甲板最前沿的用钢型号。
㈢ 制造航母用的特种钢材,我国可以自己造出来吗
可以的、有报道说在上海的江南造船厂已经在建造航母。
航空母舰,回简称“答航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可以提供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
航空母舰舰体通常拥有巨大的甲板和舰岛,舰岛大多坐落于右舷。
航空母舰一般总是一支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核心舰船,舰队中的其它船只提供其保护和供给,而航母则提供空中掩护和远程打击能力。
航空母舰有多种分类方式。按舰载机分类,可分为专用航空母舰和多用途航空母舰。专用航空母舰主要有攻击型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或直升机母舰)、训练航空母舰以及护航航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已在二战后全部退役。攻击型航空母舰主要载有战斗机和攻击机;按排水量大小可分为大型航母(排水量6万吨以上),中型航母(排水量3-6万吨)和小型航母(排水量3万吨以下);按动力装置可分为核动力航空母舰和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发展至今,航空母舰已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海战最重要的舰艇之一。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在不依靠当地的机场的情况下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时至今日,航空母舰已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成为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
㈣ 中国的自主建造第一艘航母叫什么名字
中国的自主建造第一艘航母是辽宁号航空母舰。
辽宁号航空母舰前身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次舰瓦良格号,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瓦良格号于乌克兰建造时遭逢苏联解体,建造工程中断,完成度68%。1999年,中国购买了瓦良格号,于2002年3月4日抵达大连港。
2005年4月26日,开始由中国海军继续建造改进。解放军的目标是对此艘未完成建造的航空母舰进行更改制造,及将其用于科研、实验及训练用途。2012年9月25日,正式更名辽宁号,交付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4)国产航母制造用多少吨钢材扩展阅读:
航空母舰主要功能:
1、运作、维护和支持作战飞机,在航空母舰服役期间允许飞机型号更新,提供基本指挥和控制功能
2、拥有足够的机动速度和一定的自我防护能力
3、拥有有效的起降作战飞机的能力
4、拥有同时起飞和降落飞机的能力
5、拥有快速空中警戒出击能力
6、允许长周期连续执行空中任务
7、允许在动力输出下降的情况下执行空中任务。
㈤ 航母用钢的标准
航母船体需要承受9级以上风浪,这对其抗压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美国HY-100特种钢是目前最常用于航母建造的材料,拥有出色的抗压性能。不过,这种钢材属于美国政府的战略物资,未获授权不得擅自出口。
去年4月,印度启动了国产航母项目,但在初期遭遇了生产难题,本国公司无法生产出符合要求的航母用钢。军方不得不向俄罗斯求助,最终以高价进口了456吨特种用钢,但这一数量远远不足以满足整艘航母的需求,整艘航母所需约2万吨这种钢材。
因此,航母用钢的选择和生产成为了各国航母建造中的一大挑战。各国都在努力研发更适合航母建造的钢材,以满足高抗压性和高可靠性的要求。
HY-100特种钢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可靠性,成为了航母建造中的首选材料。然而,由于其战略物资的性质,其他国家在选择航母用钢时往往面临较大的困难。印度的案例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这凸显了航母用钢的重要性和稀缺性。
尽管如此,各国都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通过自主研发或国际合作,力求解决这一难题。例如,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尝试使用新型材料,以降低对HY-100特种钢的依赖。
航母用钢的生产不仅涉及到材料本身的性能,还涉及到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因此,各国在选择和生产航母用钢时,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印度的例子表明,即使拥有先进的工业基础,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完全自给自足。
在国际市场上,由于HY-100特种钢的稀缺性,其价格通常较高,这也使得其他国家在购买时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印度购买456吨特种用钢的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总的来说,航母用钢的选择和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材料性能、生产工艺、成本和供应链等因素。各国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以确保能够在未来的航母建造中拥有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