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轴的常用材料有哪些
以下是对这些材料的详细解释:
碳钢
碳钢是含有一定量碳元素的铁合金,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碳钢的价格相对较为适中,易于加工和制造,因此在轴承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不过,碳钢也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出现腐蚀和磨损,所以常用于中等负载和速度较低的场合。
合金钢
合金钢是在碳钢的基础上添加了其他合金元素,如铬、钼等,以提高其机械性能和抗腐蚀性。合金钢制造的轴承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耐磨性,适用于高速、高温和重载的工况。
不锈钢
不锈钢是一种耐腐蚀的钢材,特别适用于潮湿、腐蚀性的环境。不锈钢轴承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可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不过,不锈钢的硬度稍低于碳钢和合金钢,因此在承载能力和耐磨性方面略有不足。
铸铁
铸铁是一种铸造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虽然其强度和韧性不如钢材,但铸铁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价格优势。因此,在一些低成本或对轴承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铸铁轴承也有广泛的应用。
这些材料各有特点,选择何种材料需根据轴承的使用环境、工作条件和性能要求进行综合考虑。例如,对于高速、高温的工作环境,一般会选择合金钢或不锈钢材料;而对于低成本、低负载的场合,铸铁或碳钢则是合适的选择。
2. 40cr是什么材料
40Cr属于国标合金来结构源钢,执行标准:GB/T 3077-1999
40Cr钢是机械制造业使用最广泛的钢之一。这是最常用的合金调质结构钢,用于制造承受中等负荷和中等速度工作条件下的机械零件,如汽车的转向节、后半轴及机床上的齿轮、轴、蜗杆、花键轴、顶尖套等;也可经调质并高频淬火后用于制造具有高的表面硬度及耐磨性而无大冲击的零件,如齿轮、套筒、轴、主轴、曲轴、心轴、销子、连杆、螺钉、进气阀等;也可经淬火、中温或低温回火,制造承受重负荷的零件;又适用于制造进行碳氮共渗处理的各种传动零件,如直径较大和要求低温韧性好的齿轮和轴。
40Cr化学成分如下图:
3. 轴加工常用的材料都有哪些特点
轴的材料种类很多,选用时主要根据对轴的强度、刚度、耐磨性等要求,以及为实现这些要求而采用的热处理方式,同时考虑制造工艺问题加以选用,力求经济合理。
轴的常用材料是优质碳素钢35、45、50,最常用的是45和40Cr钢。对于受载较小或不太重要的钢,也常用Q235或Q275等普通碳素钢。对于受力较大,轴的尺寸和重量受到限制,以及有某些特殊要求的轴,可采用合金钢,常用的有40Cr、40MnB、40CrNi等。轴的材料主要是碳钢和合金钢。钢轴的毛坯多数用轧制圆钢和锻件,有的则直接用圆钢。
由于碳钢比合金钢价廉,对应力集中的敏感性较低,同时也可以用热处理或化学热处理的办法提高其耐磨性和抗疲劳强度,故采用碳钢制造尤为广泛,其中最常用的是45号钢。
合金钢比碳钢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和更好的淬火性能。因此,在传递大动力,并要求减小尺寸与质量,提高轴颈的耐磨性,以及处于高温或低温条件下工作的轴,常采用合金钢。
必须指出:在一般工作温度下(低于200℃),各种碳钢和合金钢的弹性模量均相差不多,因此在选择钢的种类和决定钢的热处理方法时,所根据的是强度与耐磨性,而不是轴的弯曲或扭转刚度。但也应当注意,在既定条件下,有时也可以选择强度较低的钢材,而用适当增大轴的截面面积的办法来提高轴的刚度。
各种热处理(如高频淬火、渗碳、氮化、氰化等)以及表面强化处理(如喷丸、滚压等),对提高轴的抗疲劳强度都有着显著的效果。
球墨铸铁和一些高强度铸铁,由于铸造性能好,容易铸成复杂形状,且具有价廉,良好的吸振性和耐磨性,以及对应力集中的敏感性较低等优点,支点位移的影响小,可用于制造外形复杂的轴。
特别是国研制成功的稀土-镁球墨铸铁,冲击韧性好,同时具有减摩、吸振和对应力集中敏感性小等优点,已用于制造汽车、拖拉机、机床上的重要轴类零件,如曲轴等。
根据工作条件要求,轴都要整体热处理,一般是调质,对不重要的轴采用正火处理。对要求高或要求耐磨的轴或轴段要进行表面处理,以及表面强化处理(如喷丸、辐压等)和化学处理(如渗碳、渗氮、氮化等),以提高其强度(尤其疲劳强度)和耐磨、耐腐蚀等性能。
在一般工作温度下,合金钢的弹性模量与碳素钢相近,所以只为了提高轴的刚度而选用合金钢是不合适的。
4. 什么钢材做轴最好
首先是要知道断轴的原因。其实做轴件并不是越硬越好,像你这种滚压机轴经常断,要分析一下原因,可能是:一是负载过大,二是轴件材质选择不对,三是加工工艺错误,其中有:未进行调质、变径根部未留R等。这种轴为了兼顾刚度和韧性,建议选用45#钢,机加后进行热处理。或者使用45mn。不要使用不锈钢,因为不锈钢韧性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