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钢材的三脆指的是什么
钢材的三脆现象是指钢在特定条件下表现出的三种脆性特征,分别是热脆、冷脆和蓝脆。
热脆现象发生在钢材热加工过程中,当加热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时,晶界上的FeS和Fe共晶会熔化,导致钢材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开裂。这种由于高温引起的脆性现象被称为钢的热脆或红脆。
冷脆性是指钢材在低温环境下的行为变化,当钢的温度降至一定程度时,其韧性会转变为脆性,从而导致材料破坏。这种低温引起的脆性被称为冷脆。
蓝脆现象则是在250摄氏度左右的一个温度区间内发生的。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钢材的抗拉强度会有所提高,而屈服强度会有所回升。尽管强度有所增强,但塑性却会降低,材料表现出脆性特征。此外,由于截面在蓝脆现象中会呈现蓝色,因此得名蓝脆。
『贰』 试简述温度变化对钢材工作性能的影响。
【答案】:在正温范围内,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提高,钢材的强度降低,变形增大,但在200℃以内,性能变化较小;钢材在250℃附近时,钢材抗拉强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表明氧化膜呈蓝色,即产生蓝脆现象,在温度区间250~320℃内产生徐变现象;钢材在600℃以上几乎丧失承载力。
在负温范围内,钢材表现为屈服点和强度均提高,而塑性和韧性都降低,对冲击韧性的影响尤其突出。当温度从常温下降到一定值时,钢材的冲击韧性忽然急剧下降,试件断口呈脆性破坏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冷脆现象。钢材由韧性破坏转变到脆性破坏的温度叫冷脆转变温度。要避免脆性破坏,结构所处温度必须大于冷脆转变温度。
『叁』 钢材的三脆指的是什么
钢材的三脆现象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钢材出现的脆性破坏特征,具体包括:
1. 热脆:在高温下,钢材中的晶界处可能因硫化物和共晶组织的熔化而变得脆弱,导致材料在热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开裂。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钢材加热至10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环境。
2. 冷脆:当钢材在低温下使用时,其韧性会下降,从而变得更容易发生脆性断裂。这种由韧性向脆性转变的特性,使得材料在低温下的可靠性降低。
3. 蓝脆:在25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区间,钢材的抗拉强度会有所提升,但屈服强度基本不变,同时材料的塑性会降低。这种性质的变化使得材料表现出脆性特征,并且在受力后可能出现颜色变化,故称为“蓝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