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s136热处理硬度40-45度怎么做
S136是一种专门用于模具制造的钢种,其淬火回火后的硬度范围为48到54HRC。淬火工艺首先需要将钢材加热至1000到1050摄氏度,然后根据钢材的厚度不同,保温时间也会有所变化,一般为每25毫米30分钟。保温后,应迅速将钢材浸入油中进行冷却,确保其温度降至50到100摄氏度,并在此温度下立即进行回火处理,以避免因冷却速度过快而导致的开裂问题。
回火过程通常在200摄氏度下进行,至少需要保持4小时,这样可以获得硬度大于48HRC的钢材。如果客户对硬度要求不是特别严格,可以选择提高回火温度来降低硬度。例如,将回火温度提高到250摄氏度,可以将硬度降低至40到45HRC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热处理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规范进行,以确保钢材的质量和性能符合预期。此外,淬火和回火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参数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模具制造需求有所调整,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通过控制回火温度,可以灵活调整S136模具钢的硬度,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这一工艺不仅提升了钢材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还有效防止了因硬度过高而导致的模具变形或损坏。
㈡ S136模具钢热处理后硬度能达到多少度
S-136H模具钢的出厂硬度范围在HB290到330之间。而GS316模具钢的硬度范围则是HB265到310,GS316ESR的硬度范围在30到34HRC。经过热处理调质处理后,S-136H的硬度可以提升至48到52HRC。
热处理是提升模具钢性能的关键步骤之一。在调质处理过程中,模具钢通过加热至特定温度,随后进行快速冷却,以形成细小的马氏体组织。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增强了材料的硬度,还提高了其韧性和耐磨性。调质处理后的硬度范围在48到52HRC,这一硬度级别足以应对多种高负荷、高磨损的模具应用场景。
需要注意的是,硬度的具体数值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材料的成分、热处理工艺条件以及后续的冷却速率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模具制造商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工况,对热处理参数进行精确调整,以确保达到最佳的硬度和性能。
此外,调质处理不仅提高了模具钢的硬度,还改善了其微观结构,使得材料具有更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可以进一步提升S-136H模具钢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从而在工业制造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结来说,S-136H模具钢通过热处理调质后,硬度可以达到48到52HRC,这是经过严格工艺控制和科学计算的结果。这一硬度范围不仅满足了各种高要求的应用场景,还为模具制造商提供了可靠的性能保障。
㈢ s136属于什么材料
s136属于钢材。在淬回火状态下使用(硬度48-54HRC),适用于长期工作或制件数量达100万件以上的寿命要求。为了达到最佳使用效果,建议进行淬火低温回火处理。淬火的步骤是先加热至1000-1050℃保温一定时间(按30分钟/25mm计算),然后淬入油中冷却至50-100℃并立即进行回火处理,以防止开裂。在200℃回火(至少4小时)后,硬度可达到48HRC以上,同时具有更好的抛光性和更出色的耐蚀性能。
优点1:较低的维护费用:S136模具钢经过长期使用后,模穴表面仍然维持原先的光滑状态。在潮湿的环境下操作或储存时,不需要特别的保护。
优点2:较低的生产成本:含毕模具不因冷却水的影响而腐蚀,由于有一定的冷却循环,可增加模具寿命。上述好处结合S136的高耐蚀性,提供了低维护费用和高寿命的模具,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同时,S136经过电渣重熔(ESR)精炼,具备纯净而细微的组织,使模具具有很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和高的抛光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