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炼钢各种钢的出钢温度范围 如何实现终点成分 温度控制及判断 跪谢!~
出钢温度的确定首先是由所炼钢种的液相线温度决定的,也就是说你知道了这钢种的液相线温度之后朝前反推根据各个环节的降温数得出出钢温度。举个例子,比如Q235,是比较常见的碳素钢,它的液相线我记不太清楚了,应该是在1517度左右,这个温度就是钢水凝固的温度,那么要保证钢水的顺利浇铸,需要中包里面的钢水温度大于这个数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过热度,一般要取20到30度这样,用那个1517加上25度,我们取中间值,是1542度。那么大包浇铸到中包也会有一个温降,一般是30到40度左右,取中间值,1542加上35是1577,也就是说大包的温度应该在1580左右就能保证钢水的顺利浇铸。如果没有精炼炉的情况下,大包钢水的吹氩后的温度应该高于这个温度,同时还得考虑钢水到连铸之后是否有待浇的情况,如果有还得考虑没分钟1度多的温降,如果没有就不用了,有了这个温度之后,吹氩也是有一定的温降的,大概一分钟能降5度左右,如果吹氩时间定在5分钟的话就降温25度左右,用那个1577加上25是1602,一般的转炉出钢温降在20到50度之间,这个温降与冶炼的钢种,钢包的状态都有关系,一般是炼的钢种的含碳量越低出钢降温越少。钢包连续使用降温也会比较少。这你就可以基本确定出钢的温度大概在1640左右了,根据现场不同情况可以做适当的调整,有时候可以考虑温度朝上限给,宁可高了也别低了,温度高了能浇铸,低了就完蛋了。
如果是有LF炉的钢厂,那个出钢温度就简单了,LF炉怕高温,喜欢比较低的温度,就是说你出钢到大包里面温度低点没事,比如1550,没事,他有加热的能力,可以给你加热到适合连铸浇铸的温度,但是,你要是给的太高了,比如1700那就麻烦了,LF炉没办法降温,精炼起来会比较麻烦。大概就是这样子吧,出钢温度确定基本上就是这么多,有时候计算也不见得就能非常准确的确定出钢的温度,更多的时候是经验。
终点成分对于一般冶炼来说不外乎是碳、磷、硫。冶炼普碳钢时多数的钢厂都是采用炼钢工的经验判断,目测。有一部分钢厂要求等化验室化验。目测就是炼钢工的经验了,没啥好说的,如果是等化验室的结果就简单了,化验的结果何时就出钢呗,不合适处理一下也就出钢了,非常简单。一般碳和磷与操作的关系比较大,好的炼钢工干出来基本都能合格,那个硫对于转炉来说很难去除,一般就是取决于铁水的硫含量高低,太高的铁水硫转炉是没办法去除的。
Ⅱ 怎么查钢材的最低,最高使用温度,比如Q235,Q345等材料的最低使用温度还有在什么温度下需做冲击试验
Q345锰板以前的老牌号是16mn,现在新牌号出来了也就是现在的Q345系列,但是有对Q345进行了等级及用途的细分,其细分可以分为等级细分和用途细分,细分详情如下:
材质等级细分:Q345A,Q345B,Q345C,Q345D,Q345E
用途细分:Q345R容器板,Q345qd桥梁板,Q345qe桥梁板等
其中按照等级细分的主要区别是:A级为不做冲击功试验,B级为常温冲击功试验(零上20度),C级为零度冲击功试验,D级为零下20度冲击功试验,E级为零下四十度冲击功试验,这一类的是按照用途选择材质等级。
而其中按照用途细分的就更清楚了,Q345R为容器板,被广泛用于各类压力容器等,Q345qd和Q345qe为桥梁板,其中末尾的q为桥的简拼,为表示为桥梁板专用,而末尾最后一位D和E就是材质等级,分别同上为零下20度和零下40度耐低温。根据地区不同及要求不同选择合适的材质。
以上为Q345系列钢板,Q345锰板分类的大致情况,仍有不明的可以直接电话咨询,尽我所能的告知您一切我所知道的!~
======================
以上的是最低使用温度,但是对于低合金的话,最高使用温度倒是没有什么标识,如果是高温情况使用的话看你的具体温度,如果很高的800多度的话可以用不锈钢了,嘿嘿,一般低合金的话200度以上他的力学性能肯定是要变化的
Ⅲ 钢的锻造温度范围是如何确定的
确定始锻温度时,应保证坯料在加热过程中不产生过烧现象,同时也要尽回力避免发生过热。答因此,碳钢的始锻温度则应比铁一碳平衡图的固相线低150~250℃。碳钢的始锻温度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合金钢通常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得更多。在确定终锻温度时,既要保证金属在终锻前具有足够的塑性,又要保证锻件能够获得良好的组织性能。所以终锻温度不能过高,温度过高,会使锻件的晶粒粗大,锻后冷却时出现非正常组织。相反温度过低,不仅导致锻造后期加工硬化,可能引起锻裂,而且会使锻件局部处于临界变形状态,形成粗大的晶粒。因此,通常钢的终锻温度应稍高于其再结晶温度。按照以上原则,碳钢的终锻温度约在铁一碳平衡图A,线以上25~75℃。中碳钢的终锻温度位于奥氏体单相区,组织均匀,塑性良好,完全满足终锻要求。低碳钢的终锻温度虽处在奥氏体和铁素体的双相区,但因两相塑性均较好,不会给锻造带来困难。高碳钢的终锻温度是处于奥氏体和渗碳体的双相区,在此温度区间锻造时,可借助塑性变形,将析出的渗碳体破碎呈弥散状,而在高于Acm线的温度下终锻将会使锻后沿晶界析出网状渗碳体。
Ⅳ 如何测量钢水的温度(不用温度表和热电偶)
你好,我是专业抄做仪表的,我来回袭答你。
首先,你说的测量钢液内部温度,那就只能用快速热电偶来测温,也叫一次热电偶,价格比教便宜的。现在的钢厂都在用,我做了好多钢厂目前还没有向你说的不用温度表和热电偶可以测出钢液内部温度的。
如果有问题可以联系我,我的联系方式资料里有,希望可以帮到你。
Ⅳ 如何目测钢的加热温度就是那种凭颜色的判断方法。
这种本领可不是一天两天能练成的。需要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注回意观察,积累经验。
一般,答钢加热到530°C以上时,表面呈现可见光,温度越高,颜色越明亮。所以,根据钢表面颜色就可判断加热温度高低。
温度与火色关系如下:
钢温(°C)
火色
530~580
暗褐色
580~650
赤褐色
650~730
暗红色
730~770
暗樱红色
770~800
樱红色
800~830
亮樱红色
830~900
淡红色
900~1050
橘黄色
1050~1150
深黄色
1150~1250
淡黄色
1250~1300
黄白色
Ⅵ 如何目测钢的加热温度就是那种凭颜色的判断方法。
钢材加热颜色逐渐变红.接近1000度左右.钢铁颜色红色逐渐变浅.变白
Ⅶ 钢的临界温度
钢的临界温度指钢复材的制奥氏体转变温度。不同含量的钢材有着不同的临界点,但临界点有着一个范围内的浮动,所以下临界点温度指的就是奥氏体转变的最低温度。.
钢的临界冷却速度
当奥氏体化的钢由高温冷却时,使奥氏体不分解成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而转变为马氏体所需要的最低冷却速度,称为钢的临界冷却速度。
Ⅷ 怎样确定低碳钢 中碳钢和高碳钢的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
锻造温度范围是指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之间的一段温度间隔。确定锻造温度的基本原则是,就能保证金属在锻造温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塑性和较小的变形抗力,并得到所要求的组织和性能。锻造温度范围应尽可能宽一些,以减少锻造火次,提高生产率。
1.始锻温度
始锻温度即坯料开始锻造的温度,应理解为钢或合金在加热炉内允许的最高加热温度。从加热炉内取出毛坯送到锻压设备上开始锻造之前,根据毛坯的大小、运送毛坯的方法以及加热炉与锻压设备之间距离的远近,毛坯有几度到几十度的温降。因此,真正开始锻造的温度稍低,在始锻之前,应尽量减小毛坯的温降。
2.终锻温度
终锻温度即坯料终止锻造的温度,终锻温度主要应保证在结束锻造之前坯料仍具有足够的塑性,以及锻件在锻后获得再结晶组织。
3.锻造温度范围
锻造温度范围是指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之间的一段温度间隔。确定锻造温度的基本原则是,就能保证金属在锻造温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塑性和较小的变形抗力,并得到所要求的组织和性能。锻造温度范围应尽可能宽一些,以减少锻造火次,提高生产率。
由Fe-Fe3C合金相图可以确定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以及锻造的温度范围。目前应用的铁碳合金状态图是含碳量为0~6.69%的铁碳合金部分(即Fe-Fe3C部分)。
碳钢的锻造温度范围如图中的阴影线所示。
具体牌号的可参考资料。
Ⅸ 据说一名经验丰富的锻造工可以凭借钢材的颜色准确的判断出钢材的温度
楼主你好:钢材加热到530°C以上时,表面呈现可见光,温度越高,颜色越亮。所以,根据钢材表面颜色就可判断加热温度高低。不过,在观察温度时,要注意现场光线的强弱,现场昏暗,则观察火色相对较亮些;现场明亮,则观察火色相对较暗些。所以,目测温度是近似的,误差较大。即使是经验丰富的锻造工,目测误差也会在正负5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