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鸭池河特大桥介绍
鸭池河特大桥为成贵铁路跨越鸭池河的一座铁路特大桥梁,位于索风营水电站上游约8公里处,桥梁起于黔西县铁石乡米新寨,向东南跨越鸭池河后,终点止于清镇市暗流乡沙田村垄上组。桥址为典型的喀斯特高原、峡谷地貌类型。受新构造运动间歇性隆升及河谷发育过程的影响,高原区地形地貌具有明显的层状特点。从地形分水岭到乌江及其一级支流河谷,主要发育有三级台状地形,河谷地带以峡谷地形为主。
2016年11日18日,世界上最大的跨径中承式空腹钢混结合提篮拱桥正式合龙。这意味着,计划于2019年建成的成贵铁路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进展。
桥梁介绍
成都至贵阳高速铁路是我国西北、西南至华南的区际快速铁路新通道,全长515公里,总投资646亿元,沿线多处于高山河谷地带,地质情况差。整条铁路将跨越大渡河、岷江、金沙江三大河流,线路79%为桥隧,其中正线桥梁总计365座。因此,成贵铁路被称为“世界第一条山区高速铁路”。建成后,贵阳至成都的火车时间将由现在的12小时左右缩短至3小时。鸭池河特大桥为成贵高铁6座重点桥梁之一,大桥全长971米,建造地址构造复杂,为典型的喀斯特高原、峡谷地貌类型。
桥梁建筑
全长971米的成贵铁路鸭池河特大桥,拱肋采用钢砼结合拱方案,拱上部分为双柱式框架墩,主梁为单箱三室预应力混凝土梁。拱座开挖深度44米,挖方量7.54万立方米;单个拱座混凝土体积为2.31万立方米,过渡桥墩墩身高度最高为67.52米,桥面至水面244米。全桥需用钢筋9900吨,钢材12000吨,预应力钢索780吨。 峡谷地区(鸭池河河谷)基本为陡峻的斜坡及峭壁地形,谷顶高程大致在1000~1100米左右,其中1100~1000米为斜坡地形,为宽谷期地貌。1000米高程以下以陡壁地形为主,为峡谷期地貌,切深达170~300米,河谷狭窄、岸坡陡峻,岩溶形态以岩溶洞穴为主,两岸溶洞及岩溶地下水具成层性分布特点。大桥全长971米,跨径布置为:8×32.7米简支箱梁+(32.7+2×61.75)米 T构梁+(1-436)米中承式钢-砼结合拱桥+(2×61.75+32.7)米 T构梁+2×24.7 米简支箱梁。主桥为(1-436)米中承式钢-砼结合拱桥,拱肋采用钢-砼结合拱方案,拱上立柱采用双柱式框架墩,主梁采用单箱三室预应力混凝土梁 。主桥拱座为整体嵌岩基础,拱座基础尺寸分别为60.0×28.5m×高30.2米(成都侧)、50.0×28.5m×高26.2米(贵阳侧)。主桥过渡墩直接支承在拱座基础上,墩身采用薄壁空心墩,圆端形截面,四向变坡,坡度1:40(横向)、1:35(纵向),墩身高度67.526米。引桥结构形式采用(2×61.75+32.7)米预应力混凝土T构和32.7米 、24.7米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 如果只是桥长和跨度,无论说起来、听起来、看起来,规模都算不上太大。之所以被冠以“特大桥”之名,是因为它的主桥为跨径436米的中承式钢混结合拱桥,这种桥型和跨度,在中承式双线铁路桥梁中是首例,让它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成贵铁路全线桥梁工程仅有的两个控制性工程之一。
桥梁特点
鸭池河特大桥之特,在于无先例可以参考,难在无经验可以借鉴,难在桁架提篮拱拱肋结构复杂,拱肋制造、拼装精度要求高,拱肋外包混凝土技术要求高,线形控制难度大。
由于技术含量太高,相关部门专门开展了主桥抗风性能、钢砼结合拱肋构造、拱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拱肋钢结构预埋件安装及定位施工技术、大跨大吨位缆索设计及扣挂施工技术、吊挂法现浇拱圈内主梁施工技术、大跨度拱桥吊杆安装及张拉控制技术等多项专题研究,全方位确保大桥的顺利施工。
鸭池河特大桥的10号、11号桥墩是制约全桥工程进度的关键控制点。为确保全桥总体工程进度,负责施工的中铁大桥局成贵铁路5标第三项目分部,从今年3月14日开始,组织了大干100天暨“六比六创”大桥杯劳动竞赛活动。拟通过劳动竞赛的形式,全面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确保5月25日前完成扣塔拼装,6月25日前完成缆塔拼装。
据中铁大桥局施工负责人介绍,目前大桥拱肋首节定位支架已经完成,预计5月25日完成拱座预留槽及拱脚混凝土施工,6月17日前完成墩身工程。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㈡ 波司登大桥介绍
波司登大桥是一座位于合江县的长江大桥,筹建时为合江长江一桥。该桥笑肆横跨于合江县榕山镇与白米乡之间,是泸渝高速公路(G93)一跨长江的控制性工程。
基本信息
波司登大桥总投资达2.76亿元,桥身为红色,如同亮丽彩虹横跨长江。主桥为单跨跨径达530米得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被誉为同类型桥梁“世界第一跨”。大桥首创采用“摇臂抱杆”技术,顺林完成150米超高扣塔安装;大桥单吊吊重达197吨,突破国内大桥缆索吊装吊重记录。利用缆索吊装技术建设该大桥,既经济适用,又美观,和建斜拉桥比较,节约工程投资约8000万人民币。而且,对于长江的通航不会有任何影响。
历史源由编
波司登大桥,古邑合江,巴蜀之胜地,始建于西汉,兴于唐,盛于宋,历史悠久,山青水秀,风光秀丽。境有长江天堑,横贯其中,赖上下两渡,舟楫而行,货不能畅其流散升槐,地不能尽其利。渔樵耕种、求学访友、极其不便。修桥补路,人皆乐之。但工程浩大,叠钢铁发山,非若砖石之比。历代先贤,欲革其弊,曾数议建桥之事,奈筹资艰难,皆未能如愿。
后期建设
中央重民生,企业功德著,去渡改桥,斯为盛德。波司登国际控股集团,成就不忘民基,富贵不冲友忘济贫。高德康董事长率团队关注民生,倾力解难,投资50余亿元修建高速,两大桥横跨长江。波司登全球第一,世界名扬;康博气势宏伟,享誉西南。为革摆渡之弊,公司不吝财力,自增两侧人行道,增资8000万元,不带效益,纯粹善举,功德无量。
更多关于建筑行业独家信息,敬请实时关注建筑网微信号。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㈢ 中国长江上有大桥多少
截止2015年底,中国长江上已建和在建桥梁共100多座。
其中沱沱河上2座、通天河上2座、金沙江上41座、长江上55座。宜宾岷江口以下55座桥梁全部为大型或特大型桥梁,并且桥名中均含有“长江”二字,宜宾岷江口以上45座桥梁大多为小型或中型桥梁,并且桥名中均不含有“长江”二字。
横贯长江的大桥则有秦州长江大桥、宜宾长江大桥、合江长江一桥、合江长江二桥和南溪长江大桥等桥。
其中的南京长江大桥更是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
在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有“争气桥”之称。
长江大桥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江苏的文化符号、共和国的辉煌,也是中国著名景点,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从1970年至1993年,先后接待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600多个外国代表团,来此观览的国内外游客更是难以计数。
长江大桥建设8年,耗资达2.8758亿人民币,耗用38.41万立方米混凝土、6.65万吨钢材。1960年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4年7月入选不可移动文物,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3)合江大桥用了多少吨钢材扩展阅读
长江大桥的建设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前,长江上没有一座大桥,只能通过轮渡过江,交通十分不便。新中国成立以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了武汉长江大桥,苏联专家为大桥的设计与建造提供了大量的指导,它是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 ,连接了京汉铁路和武广铁路。
1968年,第一座由中国独立自主建造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在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5年以来,随着建设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原均为国家拨款,建后不收过桥费;大量的高投入、高技术、大跨径的长江大桥如雨后春笋一样纷纷修建起来。通常把横跨长江及其较大支流具有较大工程性的桥梁统称为长江大桥。
溯江长江干流而上的金沙江、通天河、沱沱河有已建成或在建的大桥共46座(由于金沙江以上河段的桥梁建设规模较小,资金需求量少,省、市、县级地方政府都可能有各自的建桥计划,难以准确统计。
因此设计中或规划中但未正式开工的桥梁未计入)。因此,长江及其正源流金沙江、通天河、沱沱河上的大桥已达105座(含隧道)。
㈣ 长江大桥的来历150字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创造了中国桥梁建设史上的许多新纪录,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汪册颂、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姿枣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之一,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1]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东部地区交通的关键节点,上层为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连通104国道、312国道等跨越长江的公路网;下层为宽14米、全长6772米的双轨复线铁路桥,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干线,是国家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2]
大桥由正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正桥9墩10跨,长1576米,最大跨度160米。大桥通航净空宽度120米,桥下通航净空高度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以上24米,可通过5000吨级海轮。
长江大桥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江苏的文化符号,也是中困郑国的著名景点之一,以“天堑飞虹”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3] 大桥建设8年,耗资达2.87577亿人民币,耗用38.41万立方米混凝土、6.65万吨钢材。1960年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4年7月,南京长江大桥入选不可移动文物。[4]
㈤ 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个用了什么样的钢材,用什么样的施工艺
南京长江大桥是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专桥梁史属乃至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
大桥建设8年,耗用38.41万立方米混凝土、6.65万吨钢材。1960年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4年7月入选不可移动文物。 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80后90后喜欢迪士尼乐园,但他们很难想象从1970年至1993年,南京长江大桥先后接待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600多个外国代表团,来此观览的国内外游客更是难以计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的天安门、南京的长江大桥,都如同百姓心目中的圣地。即使没走过,也要在拍照时有这么个背景布,那也是无上荣耀了。
㈥ 重庆忠县长江大桥介绍
重庆忠县长江大桥位于重庆市忠县,是一座单跨加劲桁架梁悬索桥。忠县长江大桥是长江上唯一的通体红色的大桥,该桥的成功建成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严重困扰当地人的交通瓶颈。主桥560米,引桥639.73米。
2001年9月竣工通车。建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跨水或者越谷的交通,以便于运输工具或行人在桥上畅通无阻。若从其最早或者最主要的功用来说,桥应该是专指跨水行空的道路。故说文解字段玉裁的注释为:“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桥也。”说明桥的最初含意是宴宴指架木于水面上的通道,以后方有引伸为架于悬崖峭壁上的“栈道”和架于楼阁宫殿间的“飞阁”等天桥形式
建设资料
桥名:忠县长江大桥
桥型:双塔双索面PC斜拉桥
跨径:460m
桥址:重庆市忠县
建设单位:重庆市高速公路发展公司垫利分公司
设计单位: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施工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混凝土用量:11万m3
钢材用量:2.4万吨
造 价:6.5亿
建成日期:2008年
建设历程
忠县长江大桥构造于1998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2001年8月29日竣工通车,2001年9月10日举行竣工剪彩仪式,总投资2.46亿元,获重庆市优质工程,2006年度被评为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
桥梁建筑
大桥引道长2904米,主桥为单跨加劲桁架梁悬索桥,跨径560m。索塔两座,南塔高142.3米,北塔高153.3米。锚碇4个,锚洞长36米,主缆单根长1100米,吊索140根,长2937.3米,加劲梁35个块段,桥面板1540块。
技术创新
(1) 主梁边跨压重采用逐步加宽肋板压重,没有采用常规的平衡箱压重。
(2) 主梁的临时固结支座采用钢板将其分开为主梁和主塔部分,这两部分通过体外预应力束和沙漏支座将它们联成一个整体,在主跨合龙时只要迅速卸掉体外预应力束和沙漏支座就可以实现主梁纵向约束解除。
(3)主跨合龙后调整最后几对斜拉索索力,以减少中跨合龙时临时预压重,减少合龙难度。
(4)钢围堰和钢吊箱的首节入水采用在浮式平台拼装好后,托运就位后整体吊起,然后退出浮式平台首节沉入水中,减少岸上拼装下水和托运就位施工工序,为施工工期赢得时间。
(5)钢围堰和钢吊箱的封底施工唤祥塌均采用两次封底,钢围堰采用两次封底可以有效地防止封底混凝土的泄露;钢吊箱采用两次封底,第一次封底可以将吊箱水与江中水完全隔开,第二次浇注的封底混凝土可以充分利用水的浮力,用吊箱内抽和圆水置换混凝土重量的办法减少吊杆受力,降低了封底施工难度。由于采用两次封底降低围堰施工关键步骤的技术难度,所以整个大桥深水基础施工非常顺利。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㈦ 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介绍
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位于长江上游重庆主城区,西连江北五里店,东接南岸弹子石,主跨长552米,全长1741米,若含前后引桥段则长达4881米,主跨为世界跨径最大的拱桥,超越上海的卢浦大桥。
该桥是重庆主城区的第8座跨江桥梁,于2006年3月动工,并于2009年4月29日通车。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看起来都很宏伟壮观。
建筑资料
桥名: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
桥型:三跨连续钢桁系杆拱
跨径:190+552+190m
设计单位: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交二航局
混凝土用量:55300m3
钢材用量:49054t
造 价:13.2亿元
历史沿革
重庆跨长江的朝天门大桥于2009年4月29日正式通车。与两江隧道一起连接解放碑、江北城、弹子石三大中央商务区。
船近重庆城,穿过由“解放碑”桥墩和大桥桥面构成的“城市之门”,繁华的渝中半岛近在眼前。
该桥原名“王家沱长江大桥”,后相继改名红岩长江大桥,朝天门长江大桥。
曾决定将规划拟建的王家沱长江大桥命名为红岩长江大桥,但有干部群众认为,该桥距红岩村较远,命名为红岩长江大桥容易使人们在区位概念上产生混淆。后采用影响较大、距王家沱较近的历史传承地“朝天门“来更名已命名的红岩长江大桥。
有市民质疑其实际位置离朝天门位置超过2公里,且并无一段位于朝天门地区,命名牵强,名不副实。
工程概况
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地处重庆市主城区中央商务区,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口(朝天门)下游约2.4km的长江王家沱河段,在重庆主城区向外辐射的东西向快速干道上。
大桥桥位所处江面河床宽570m,水深18m,洪水时最大表面流速为4.07m/s,设计流量为88700m/s。桥位区基岩主要为砂岩、泥岩、泥质砂岩、砂质泥岩,覆盖层厚度较小。桥位区多年平均气温18.3℃,年平均降水量1082.6mm。
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552m的公轨两用的特大型拱桥。大桥全长1.741km。大桥为双层桥面,上层桥面为双向六车道,下层桥面为2个预留车道和重庆轨道交通环线过江通道。汽车设计速度60 km/h;桥位区20m高处百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26.7m/s;船舶撞击荷载:顺桥向为1100k N,横桥向1400kN;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结构物按7度设防;通航净高18m,通航净宽不小于242.1m。
建设参数
号称世界第一拱桥
虽然名叫“朝天门大桥”,但大桥的实际位置是在离朝天门还有1.7公里的溉澜溪青草坪。朝天门大桥从设计之初就定位为重庆的江上门户。“方案最终选定了简洁大气的钢桁架拱桥形式”,项目部负责人说,大桥只有两座主墩,主跨达552米,比世界著名拱桥———澳大利亚悉尼大桥的主跨还要长,成为“世界第一拱桥”。
解放碑和朝天门,这两张重庆的城市名片,也在大桥上实现了巧妙的融合。“大桥的两个主墩,被设计成解放碑的样子,一剖两半,分成四个柱子,托起大桥。”项目部负责人说。
“城市之门”
该方案定名为“城市之门”,已获得市政府批准。“解放碑”桥墩上都有观景台,将成为观赏朝天门两江汇流和山城夜景的绝佳位置。
白天,大桥除桥墩外通体红色;入夜,大桥华灯齐放,倒映于江面上。据悉,仅灯饰工程,预算就在千万元左右。
据介绍,建成后的大桥,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双向六车道,行人可经两侧人行道上桥;下层则是双向轻轨轨道,并在两侧预留了2个车行道,可保证今后大桥车流量增大时的需求。大桥西接江北区五里店立交,东接南岸区渝黔高速公路黄桷湾立交,全长4.158公里,是主城一条东西向快速干道。
朝天门大桥与规划中的两江过江隧道一起,将把解放碑、江北城、弹子石三个中央商务区构成一张立体的交通网
2004年12月29日,朝天门大桥正式动工兴建。
2009年4月29日下午5点,被誉为“世界第一大跨径拱桥”的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正式通车。
打破惯例 一座桥用三种钢材
“这种拱桥施工难度最大在于钢结构部分。我们采用组合式系杆,少用钢1000余吨,不但省了钱,还为大桥减轻了重量。”段雪炜说。 段雪炜介绍,这座桥打破了国际惯例一座桥梁用一种钢材的做法,而是使用了三种钢材。他称,由于桥的各个连接点之间承受的力量存在悬殊,大的几千上万吨,小的不到百吨,所以此桥使用了强度不一的Q420、Q370和Q345QD钢材。 他还介绍,拱桥的弧形流畅,但设计和施工难度都大,比如“拱”合龙后,他们设计了一个临时的系杆,拉力达5万吨,全靠它把47500吨钢梁“稳起”,便于安装“拱”。
技术创新
1) 首次推出主跨552m的公轨两用飞燕式多肋钢桁架中层式拱桥,跨径居世界同类桥梁跨径之最。
2)主桁结构中间支点采用支座,使得大桥结构体系在外部为三跨连续梁受力体系。
3)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采用双层交通,轨道交通与汽车的通道上下分离,互不干扰,为了保证轨道交通乘客过江时有较好的视觉感受和舒适性感,取消桁架斜腹杆。
4)研制成功并应用于朝天门长江大桥世界上最大吨位14500t的抗震支座。
5)整个大桥主桁构造除E15采用整体节点外,其余均采用拼装式节点,方便施工。
6)采用钢结构系杆和预应力系杆相结合的方式,钢结构系杆构造上同时作为钢桁梁的一部分,其平面与主桁拱平面重合,系杆与主桁拱间的连接构造简单,受力明确;
7) 本桥采用架梁吊机、斜拉扣挂技术,结合抬高梁体标高使主桥转动的思路,实现先拱后梁零应力合龙模式,为世界首例,成桥线型易于保证。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