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钢是由什么组成的
钢是由碳铁合金组成的。
根据成分不同,又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根据性能和用途不同,又回可分为结构钢、工具答钢和特殊性能钢。
碳素钢指钢中除铁、碳外,还含有少量锰、硅、硫、磷等元素的铁碳合金,按其含碳量的不同,可分为:
1)低碳钢——含碳量wc≤0.25% 。
2)中碳钢——含碳量wc0.25%~0.60% 。
3)高碳钢——含碳量wc>0.60%高碳钢一般在军工业和工业医疗业比较多。
(1)钢材是由什么制成的扩展阅读
钢的性能主要取决于钢的含碳量和显微组织。在退火或热轧状态下,随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冲击韧性下降。焊接性和冷弯性变差。所以工程结构用钢,常限制含碳量。
钢中的残余元素和杂质元素如锰﹑硅﹑镍﹑磷﹑硫﹑氧﹑氮等,对碳素钢的性能也有影响。这和影响有时互相加强,有时互相抵销。
例如﹕硫﹑氧﹑氮都能增加钢的热脆性,而适量的锰可减少或部分抵销其热脆性。残余元素除锰﹑镍外都降低钢的冲击韧性,增加冷脆性。除硫和氧降低强度外,其它杂质元素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钢的强度。
㈡ 钢是由什么组成的
钢主要由碳和铁组成,还含有锰、硅、硫、磷等元素。严格地说,钢是对含碳量在0.02%至2.11%之间的铁碳合金的统称。钢按碳含量高低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按品质可分为普通钢、优质钢、高级优质钢;按成型方法可分为锻钢、铸钢、热轧钢、冷拉钢。在人类发明炼铁之后不久,就学会了炼钢。由于钢较之最初的生铁有更好的物理、化学、机械性能,所以很快就得到大量的应用。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对钢的应用一直受到钢的产量的限制,直到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之后,钢的应用才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钢可以铸成不锈钢去味皂来出售。不锈钢去味皂是一种用不锈钢打造的特殊钢块,永远不会变小,使用时如同一般香皂的用法,这种不锈钢去味皂来自于德国,它不能去污,但能除臭,沾满腥味的手,用不锈钢去味皂洗过30至40秒,能使腥味消失。但通常意义上,此类商业应用并无多大发展前途,因为不锈钢去腥味的特性并不能持久,一般为半年左右,目前国内电子商务夸张了其功效,此类产品产地一般在国内,但往往被套上德国技术的称号而牟取暴利。如今,钢以其低廉的价格、可靠的性能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是建筑业、制造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㈢ 钢是由什么组成的
钢主要是由铁和碳组成。钢,是对含碳量质量百分比介于0.02%至2.11%之间的铁碳合金的统称。
钢的化学成分可以有很大变化,只含碳元素的钢称为碳素钢(碳钢)或普通钢;在实际生产中,钢往往根据用途的不同含有不同的合金元素,比如:锰、镍、钒等。
钢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 13304-91《钢分类》描述:以铁为主要元素、含碳量一般在2%以下,并含有其他元素的材料。其中的一般是指除铬钢外的其他钢种,部分铬钢的含碳量允许大于2%。含碳量大于2%的铁合金是铸铁。其他国际标准如ISO 4948或EN 10020中对钢的定义也与此类似。
钢按碳含量高低分类:
1、低碳钢:碳含量一般低于0.25%(质量分数)。
2、中碳钢:碳含量一般为0.25%~0.60%(质量分数)。
3、高碳钢:碳含量一般高于于0.60%(质量分数)。
㈣ 钢是由什么组成的
钢,是对含碳量质量百分比介于0.02%至2.04%之间的铁合金的统称。http://ke..com/view/73990.htm
㈤ 钢是怎样炼成的
炼钢:
实质上是将铁水(生铁)加温并添加不同的元素,通过吹氧等手段,使铁的含碳量降低到0.2-1.7%的冶炼过程。可炼出多种不同质地的钢。如加锰,就炼出锰钢;加镍、铬、钛就炼出不易生锈的钢。
输料系统把烧结矿(由烧结厂烧成的)、焦碳、石灰石等原料输入到高炉顶的布料系统,由布料系统均匀的按一定比例布入炉内。热风系统将风吹进高炉,焦碳燃烧形成一定的高温(1150--1200度)化学气氛,烧结矿中铁的氧化物在这种温度和环境下发生还原反应。
矿石中的氧一部分形成二氧化碳,一部分变成一氧化碳,还有一些杂质气体被高温排走,进入除尘净化系统和高炉燃气回收系统,无用的二氧化碳被排走,一氧化碳被回收再利用。矿石中的铁被还原后在高温下行成液态铁水。
铁水又叫生铁。生铁可分三类:一类是供炼钢用的钢铁(硅SI含量小于1.25%);一类是供浇铸机件和工具的铸造铁(硅含量大于1.25%);还有一类是铁合金(主要是锰铁和硅铁)。
(5)钢材是由什么制成的扩展阅读
铁碳合金分为钢与生铁两大类,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碳合金。碳钢是最常用的普通钢,冶炼方便、加工容易、价格低廉,而且在多数情况下能满足使用要求,所以应用十分普遍。按含碳量不同,碳钢又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随含碳量升高,碳钢的硬度增加、韧性下降。
合金钢又叫特种钢,在碳钢的基础上加入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使钢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发生变化,从而具有一些特殊性能,如高硬度、高耐磨性、高韧性、耐腐蚀性,等等。经常加入钢中的合金元素有Si、W、Mn、Cr、Ni、Mo、V、Ti等。
合金钢的资源相当丰富,除Cr、Co不足,Mn品位较低外,W、Mo、V、Ti和稀土金属储量都很高。21世纪初,合金钢在钢的总产量中的比例将有大幅度增长。
㈥ 钢是由什么组成的
人类对钢的应用和研究历史相当悠久,但是直到19世纪贝氏炼钢法发明之前,钢的制取都是一项高成本低效率的工作。而如今,钢已经是建筑业、制造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钢是现代社会的物质基础,主要是由铁和碳组成。但是不同在实际生产中,钢往往会根据用途的不同而添加不同的金属元素,比如锰、镍、钒等。
其中钢的组成成分加入锰的原因是,它有助于生成纹理结构,增加钢材的坚固性及耐磨损性。另外,镍可以使钢材保持强度、抗腐蚀性、韧性。此外,在钢材中加入钒,可以增强其抗磨损能力和延展性。
㈦ 钢是怎么练成的
炼钢的过程一般是生铁脑碳的过程,基本上是高温铁水放入转炉吹氧,加入适量合金,再用真空等精练炉进行精炼,得到所需钢种。还有一个是电炉炼钢,后面的程序是一样的。
钢或称钢铁、钢材,是一种由铁与其他元素结合而成的合金,当中最普遍的是碳。碳约占钢材重量的0.02%至2.0%,视乎钢材的等级。其他有时会用到的合金元素还包括锰、铬、钒和钨。
碳与其他元素有硬化剂的作用,能够防止铁原子的晶格因原子滑移过其他原子而出现位错。调整合金元素的量,及其存在与钢中的形式(溶质元素及参与相),就能够控制钢成品的特性,例如硬度、延展性及强度。加了碳的钢会比纯铁更硬更强,但是这种钢的延展性会比铁差。
含碳量高于2.0%的合金叫铸铁,因为这种合金的熔点较低,可铸性强。钢又跟熟铁不同,熟铁可以含有少量的碳,但这些碳杂质都是夹杂在钢中的残留熔渣。钢有两种跟铸铁和熟铁不同的特性,就是钢的耐锈度较高,以及可焊度更佳。
尽管在文艺复兴之前很久,人们已经懂得使用各种低效的方法来生产钢,但是钢的普及化要等到十七世纪,也就是有了更高效的生产法之后。自从在十九世纪发明了贝塞麦炼钢法之后,钢就成了一种可大量生产的廉价材料。
后来炼钢法经过更多的改进,例如碱性氧气炼钢法,使得钢的生产价格更低,但同时品质更好。时至今日,钢已经成为世界上普遍的材质,年生产量达十三亿吨。在各种建筑、基础设施、工具、船只、汽车、机械、电器及武器中,钢都是一种主要的成分。现代钢铁一般用各种标准化团体所制定的不同品质标准来区分。
(7)钢材是由什么制成的扩展阅读
地球地壳上所有的天然铁都是以矿石的形式存在,一般为氧化铁,例如磁铁矿及赤铁矿等。要提取铁,就要把铁矿中的氧移除,让氧与其他的化学元素结合,例如碳。
这个过程叫熔炼,最早应用于熔点较低的金属,例如熔点约为250 °C的锡及熔点约为1,100 ℃的铜。而铸铁的熔点则为1,375 ℃。这种温度用青铜时代已经有的古老方法就可以达到。
由于氧化率在800 ℃以上时会急剧增加,所以保持冶炼环境低氧是很重要的。跟铜与锡不同的是,液态铁能够很容易地溶解碳。熔炼所生成的合金(生铁)含碳量过高,因此还不能叫作钢。后续的步骤会把多余的碳和氧除掉。
很多时候会向铁/碳化合物加入其他材料,来达至所需的特性。在钢里加入镍和锰会增加钢的强度,并使奥氏体的化学性质更加稳定,加入铬会使硬度及熔点上升,加入钒也可以使硬度上升,但同时更会减轻金属疲劳所带来的效应。
为了防止腐蚀,最少会要加入11%的铬,这样表面就会生成一层硬的氧化物;这种合金叫不锈钢。钨能干预渗碳体的生成,使马氏体得以在较低的淬火率下生成,这样的成品叫高速钢。另一方面,硫、氮与磷会使钢变得更脆弱,因此必须从矿石中除掉这些普遍存在的元素。
㈧ 钢是由什么组成的
钢的介绍
钢指的是碳含量在0.02%到2.11%之间的铁碳合金。
钢中除了碳之外还含有其他的元素,比如:锰、硅、硫、磷等等,而只含有碳的钢被称为碳素钢或者是普通钢。根据用途的不同还会在炼制钢的过程中加入其它的元素,比如:镍、钒等等。
钢的分类
钢可以根据不同的方面来进行分类。比如根据碳含量的高低,可以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根据成型的方法可以分为锻钢、铸钢、热轧钢、冷拉钢。
㈨ 钢材的制造原材料是什么
钢的源头是铁矿砂,即铁元素(Fe)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纯粹的铁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铁矿砂主要分为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三种,这些都是铁的氧化物,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氧化方式。
㈩ 钢铁材料是由什么组成
钢铁材料是由铁和碳组成,铁基材料中应用最多的一类——碳钢和铸铁,就是一种工业铁碳合金材料。
碳素钢有各种分类方法﹐如按化学成分(即以含碳量)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按钢的品质可分为普通碳素钢和优质碳素钢。按用途则又可分为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此外﹐还可以按冶炼方法和所保证的性能要求等来进行分类。
普通碳素结构钢又称普通碳素钢﹐对含碳量﹑性能范围以及磷﹑硫和其它残余元素含量的限制较宽。在中国和某些国家根据交货的保证条件又分为三类﹕甲类钢(A类钢)是保证力学性能的钢。乙类钢(B类钢)是保证化学成分的钢。
特类钢(C类钢)是既保证力学性能又保证化学成分的钢﹐常用于制造较重要的结构件。中国生产和使用最多的是含碳量在0.20%左右的A3钢(甲类3号钢)﹐主要用于工程结构。
(10)钢材是由什么制成的扩展阅读
按含碳量分类:
1)小于0.25%C为低碳钢﹐其中尤以含碳低于0.10%的08F,08Al等。由于具有很好的深冲性和焊接性而被广泛地用作深冲件如汽车﹑制罐等。20G则是制造普通锅炉的主要材料。此外,低碳钢也广泛地作为渗碳钢,用于机械制造业。
2) 0.25~0.60%C为中碳钢,多在调质状态下使用﹐制作机械制造工业的零件。
3) 大于0.6%C为高碳钢,多用于制造弹簧﹑齿轮﹑轧辊等﹐根据含锰量的不同﹐又可分为普通含锰量(0.25~0.8%)和较高含锰量(0.7~1.0%和0.9~1.2%)两钢组。锰能改善钢的淬透性﹐强化铁素体﹐提高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耐磨性。通常在含锰高的钢的牌号后附加标记“Mn”﹐如15Mn﹑20Mn以区别于正常含锰量的碳素钢。
碳素工具钢含碳量在0.65~1.35%之间﹐经热处理后可得到高硬度和高耐磨性﹐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工具﹑刃具﹑模具和量具(见工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