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钢材市场 > 钢材碳元素起什么作用

钢材碳元素起什么作用

发布时间:2023-01-11 15:14:56

『壹』 碳元素对钢材的性能有哪些影响

碳是决定钢的力学性能的最主要因素,随含碳量的增加,硬度增大,塑性、韧版性下降。当含碳权量<0.77%时,随含碳量的增加,强度增加,而当含碳量>1.0%以后,强度反而下降。

碳素钢按其含碳量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种类,分别是:低碳钢——含碳量wc≤0.25%、中碳钢——含碳量wc0.25%~0.60%、高碳钢——含碳量wc>0.60%。

钢的制取都是一项高成本低效率的工作。如今,钢以其低廉的价格、可靠的性能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是建筑业、制造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可以说钢是现代社会的物质基础。

(1)钢材碳元素起什么作用扩展阅读:

为了改善钢的性能,在冶炼碳素钢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合金元素而炼成的钢,如铬钢、锰钢、铬锰钢、铬镍钢等。按其合金元素的总含量,可分为:

1、低合金钢--合金元素的总含量≤5%。

2、中合金钢--合金元素的总含量5%~10%。

3、高合金钢--合金元素的总含量>10%。

根据添加元素的不同,并采取适当的加工工艺,可获得高强度、高韧性、耐磨、耐腐蚀、耐低温、耐高温、无磁性等特殊性能。

『贰』 为什么说碳元素决定钢铁的价值

碳是钢铁的主要元素。它对钢铁的性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碳含量是区别铁与钢及决定钢号、品级的主要标志。正是由于碳的存在,钢铁才能用热处理的方法来调节和改善机械性能。一般钢中含碳小于1.7%,铁则大于1.7%,碳在钢中大部分以化合状态存在。而在铁中则以游离碳形态存在,如:无固型碳,退火碳,结晶型碳或石墨碳等。

『叁』 碳(C)元素对钢材性能有什么影响

碳是仅次于铁的主要元素,它直接影响钢材的强度、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等版。当钢中含碳量权在0.8%以下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和硬度提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但当含碳量在1.0%以上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反而下降。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焊接性能变差(含碳量大于0.3%的钢材,可焊性显著下降),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增大,耐大气锈蚀性下降。

『肆』 钢材中碳元素对钢材的影响是怎样的

(-2%左右)碳含量会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但是含量越高,钢材的延伸率就要降低,脆性增大,硬度升高。有些达到屈服强度后立即就蹦断,已经无使用价值了!

『伍』 求解答,碳在模具钢中的作用有哪些

冠杰的焊管模具质量还是可以的。
碳是钢铁材料的主要合金元素,因此钢铁材料也可以称为铁碳合金。碳在钢材中的主要作用是:
1.形成固溶体组织,提高钢的强度,如铁素体、奥氏体组织,都溶解有碳元素;
2.形成碳化物组织,可提高钢的硬度及耐磨性。如渗碳体,即Fe3C,就是碳化物组织。
因此,碳在钢材中,含碳量越高,钢的强度、硬度就越高,但塑性、韧性也会随之降低;反之,含碳量越低,钢的塑性、韧性越高,其强度、硬度也会随之降低。
因此,含碳量的高低决定了钢材的用途:低碳钢(含碳量<0.25%),一般用作型材及冲压材料;中碳钢(含碳量<0.6%),一般用作机械零件;高碳钢(含碳量>0.7%),一般用作工具、刀具及模具等。

『陆』 钢材中碳元素对钢材的影响是怎样的

碳元素对钢材的强度、韧性都有影响,一般,人们对含碳量高低不同的钢材分为高碳钢、低碳钢,碳元素越高,钢的韧性越低,硬度越大,反之碳元素越低,韧性越高,硬度越低。

『柒』 钢中的碳是什么

碳是钢铁材料的主要合金元素,因此钢铁材料也可以称为铁碳合金。碳回在钢材中的主要作用是:答
1.形成固溶体组织,提高钢的强度,如铁素体、奥氏体组织,都溶解有碳元素;
2.形成碳化物组织,可提高钢的硬度及耐磨性。如渗碳体,即Fe3C,就是碳化物组织。
因此,碳在钢材中,含碳量越高,钢的强度、硬度就越高,但塑性、韧性也会随之降低;反之,含碳量越低,钢的塑性、韧性越高,其强度、硬度也会随之降低。
因此,含碳量的高低决定了钢材的用途:低碳钢(含碳量<0.25%),一般用作型材及冲压材料;中碳钢(含碳量<0.6%),一般用作机械零件;高碳钢(含碳量>0.7%),一般用作工具、刀具及模具等。(由学区房拍卖平台提供)

『捌』 钢材中的C、S、Si、Mn、P元素对钢材都有什么影响,作用分别是什么

钢材的质量及性能是根据需要而确定的,不同的需要,要有不同的元素含量.
(1)碳;含碳量越高,刚的硬度就越高,但是它的可塑性和韧性就越差.
(2)硫;是钢中的有害杂物,含硫较高的钢在高温进行压力加工时,容易脆裂,通常叫作热脆性.
(3)磷;能使钢的可塑性及韧性明显下降,特别的在低温下更为严重,这种现象叫作冷脆性.在优质钢中,硫和磷要严格控制.但从另方面看,在低碳钢中含有较高的硫和磷,能使其切削易断,对改善钢的可切削性是有利的.
(4)锰;能提高钢的强度,能消弱和消除硫的不良影响,并能提高钢的淬透性,含锰量很高的高合金钢(高锰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其它的物理性能.
(5)硅;它可以提高钢的硬度,但是可塑性和韧性下降,电工用的钢中含有一定量的硅,能改善软磁性能.
(6)钨;能提高钢的红硬性和热强性,并能提高钢的耐磨性.
(7)铬;能提高钢的淬透性和耐磨性,能改善钢的抗腐蚀能力和抗氧化作用.
(8)钒;能细化钢的晶粒组织,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当它在高温熔入奥氏体时,可增加钢的淬透性;反之,当它在碳化物形态存在时,就会降低它的淬透性.
(9)钼;可明显的提高钢的淬透性和热强性,防止回火脆性,提高剩磁和娇顽力.
(10)钛;能细化钢的晶粒组织,从而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在不锈钢中,钛能消除或减轻钢的晶间腐蚀现象.
(11)镍;能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提高淬透性.含量高时,可显著改变钢和合金的一些物理性能,提高钢的抗腐蚀能力.
(12)硼;当钢中含有微量的(
0.001

0.005
%)硼时,钢的淬透性可以成倍的提高.
(13)铝;能细化钢的晶粒组织,阻抑低碳钢的时效.提高钢在低温下的韧性,还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提高钢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等.
(14)铜;它的突出作用是改善普通低合金钢的抗大气腐蚀性能,特别是和磷配合使用时更为明显。

『玖』 简述钢铁五大元素的作用和危害以及分析方法概要

钢铁五大元素指的是,除铁元素以外的碳、硫、锰、磷、硅五种元素。
他们的元素国家是有控制标准的:
碳(C) 0.7~1.20%、锰(Mn)0.35~1.20%、硅(Si)≥0.40%、硫(S))≤0.05%
、磷(P)≤0.05%。
碳: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
锰: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硅: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硫: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磷: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五大元素分析:
锰元素(依据GB/T 223.63-1988标准)采用银盐--过硫酸铵氧化光度法。
磷元素(依据GB/T 223.61-1988标准)采用氟化钠--氯化亚锡钼蓝光度法。
硅元素(依据GB/T 223.5-1997标准) 采用亚铁还原--硅钼蓝光度法。
碳元素(依据GB/T 223.69-1997标准)采用气体容量法。
硫元素(依据GB/T 223.68-1997标准)采用碘量法。
化学原理:
一、重量分析法:使被测组分转化为化学组成一定的化合物或单质与试样中的其他组分分离,然后用称重方法测定该组分的含量。
二、滴定分析法:将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试剂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定量反应完为止,化学分析仪器根据所用试剂溶液的体积和浓度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三、气体容量法:通过测量待测气体(或者将待测物质转化成气体形式)被吸收(或发生)的容积来计算待测物质的量。这种方法应用天平滴定管和量气管等作为最终的测量手段。用这种方法测定钢铁等金属物质中总碳量时,应将试样置于高温炉中加热并通氧燃烧,使碳和氧结合成二氧化碳,所得二氧化碳与氧的混合气体收集于量气管中,然后用氢氧化钾吸收其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前后体积之差即为二氧化碳的体积,碳硫联测仪由此计量碳的含量。

『拾』 钢铁中的五大元素对钢铁的性质产生什么影响

1、碳(C)  碳是钢铁的主要成分之一它直接影响着钢铁的性能。碳是区别铁与钢,决定钢号、品级的主要标志。碳是对钢性能起决定作用的元素。碳在钢中可作为硬化剂和加强剂,正是由于碳的存在,才能用热处理的方法来调节和改善其机械性能, 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由原料矿石引入或脱氧及特殊需要而有意加入,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3、锰(Mn):少量由原料矿石中引入,主要是在冶炼钢铁过程中作为脱硫脱氧剂有意加入,钢铁中主要以MnS状态存在,如S含量较低,过量的锰可能组成MnC、MnSi、FeMnSi等,成固熔体状态存在,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4、磷(P):由原料中引入,有时也为了特殊需要而有意加入,以Fe2P或Fe3P状态存在,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5、硫(S):主要由焦炭或原料矿石引入钢铁,主要以MnS或FeS状态存在,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阅读全文

与钢材碳元素起什么作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脚上钢板要多少钱 浏览:50
钢板的散热系数是多少 浏览:895
如何做书包挂饰模具 浏览:511
混凝土里面的钢筋怎么弄出来 浏览:358
钢铁侠总共出了多少部 浏览:397
擦不锈钢的粉是什么意思 浏览:547
铝合金额是什么 浏览:998
什么车后备箱支架是钢管 浏览:505
骨折手术后钢板在小腿里是什么感觉 浏览:79
哪些工厂需要耐蚀合金 浏览:826
梁钢筋折断在广联达怎么表示 浏览:2
模具中的打包是什么意思 浏览:754
匠魂弩箭模具怎么做 浏览:681
合金矿石在我的世界里怎么做 浏览:896
钢筋焊接怎么防腐 浏览:890
钢管焊接后怎么测量厚度 浏览:419
铝如何用气焊接 浏览:954
想采购钢材为什么找不到厂家 浏览:108
dnf钢铁片的成本是多少钱 浏览:259
2080不锈钢含多少镍 浏览: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