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粘钢施工技术
1、结构粘钢加固是一种建筑结构工程的加固新技术。用特制的结构胶粘剂,在混凝土构件表面用建筑结构胶粘贴钢板,使钢板与混凝土牢固的形成一体,能达到加固和增强原结构强度和刚度的目的。
2、工艺流程:混凝土基面放线、打磨——混凝土基面清理——钢板下料——钢板钻孔、打磨——植M12化学栓,钢板预贴——粘钢胶配制——涂胶和粘贴——固化、卸加压固定系统——检验、维护。
3、技术要点:
(1)钢板表面处理
钢板粘接面,须进行除锈和粗糙处理。如钢板未生锈或轻微锈蚀,可用喷砂、砂布或平砂轮打磨,直至出现金属光泽。磨粗糙度越大越好,打磨纹路应与钢板受力方向垂直,其后用棉丝沾丙酮擦拭干净。
(2)基层表面处理
混凝土构件表面,应按下列方法进行处理:
对原混凝土构件的粘合面,应凿除粉饰层,油垢、污物,然后用角磨机打磨除去混凝土面1-2mm厚表层,打磨完毕用压缩空气吹净浮尘,最后用棉布蘸丙酮拭净表面,保持干燥备用,较大凹坑处用粘钢加固结构胶修补平整。
所用主要器具:角磨机、金刚石磨片、砂轮片、空压机、棉布、护目镜、防尘口罩。
(3)现场配胶
粘结剂作为建筑结构胶组份,使用前应进行现场质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配制,注意搅拌时应避免雨水进入容器,按同一方向进行搅拌,容器内不得有油污,尽量避免混入空气形成气泡。
(4)配制结构胶严格按结构胶说明书提供的配比配制,搅拌均匀后方可使用。一次配胶量不宜过多,以40~50分钟用完为宜。
所用主要器具::搅拌器、容器、衡器、手套。
(5)粘贴钢材
用小铲刀将配制好的结构胶均匀涂抹在钢材清理面和混凝土清理面上,抹胶厚度1~3㎜,中间厚、边缘薄。将钢材粘贴到混凝土表面,粘贴到位后,立即用夹具或支撑固定,并逐步加压,使胶从钢材边缘挤出,同时要不断清理挤出的胶。但加压不均仍可能造成局部轻微流淌,所以粘贴1小时内应注意检查,发现缺胶,及时补充。
所用主要器具:加压固定及卸荷系统,腻刀、手套。
检验
1.检验时可用小锤轻击粘贴钢板,从音响判断粘贴效果,也可采用超声仪检测。若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少于90%,非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少于70%,应剥离钢板,重新粘贴。
2.对重要构件也可采用载荷检测,一般采用分级加载至正常荷载的标准值,检测结果较直观、可靠,但费用较高。需要千斤顶或配重(常用沙袋、砖块)、百分表、裂缝显微镜等。
(9)成品保护
对粘贴到位的构件做好标示工作,提醒其他人员防止在结构胶固化时间内对粘贴钢材扰动粘贴3天后,钢板宜采用20mm厚M15水泥砂浆抹面防腐蚀,也可涂防锈漆3道。
4、(10)注意事项
1.适用于承受静力为主的梁板柱构件受弯、剪、拉、压加固。当用于受压以及承受动力较大构件的加固,应增设附加的锚固措施;例如每100mm设置2个植筋螺栓或穿梁、穿板对拉螺栓锚固。被加固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
2.加固一般都存在新加部分应力滞后的问题,为了使新老结构尽可能的共同受力,加固前尽量卸去原结构所承受的荷载是较好的方法。完全和精确卸荷可采用千斤顶反向加载;简单卸荷可仅移去活荷载,并控制施工荷载。
3.结构胶的性能跟使用温度有较大关系,因为温度影响双组分结构胶的固化速度与最终固化程度。5∽40℃范围使用较好。温度升高,固化反应加快;温度降低,固化反应放慢。
4.环境温度超过40℃,固化极快,操作时间很短,应注意减少每次的配制量,配好后立刻使用,摊涂开,以防止暴聚。低于5℃,固化较慢,固化程度也受影响,最好采取适当加温措施,例如可采用碘钨灯、红外线灯、电炉或水浴等增温方式对胶使用前预热至20∽40℃左右。如能对粘贴部位持续加温,并维持24小时左右,效果最好。
5.粘贴面是否按要求处理、胶配比是否准确、是否搅拌均匀、胶层是否均匀、密实决定了粘贴效果的好坏。
6.粘钢构造措施尚宜满足《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的有关规定。
7.结构胶添加了纳米防沉材料,但每次使用前检查包装桶内胶有无沉淀是良好的习惯,若有沉淀,用细棍重新搅拌均匀即可。
8.冬季气温低时,结构胶偶有结晶变稠现象,只需对结构胶水浴加热至50℃左右,待结晶消除搅匀即可,对胶性能无影响。
9.产品说明上推荐的搅拌时间应予以保证,冬季施工并应再延长3分钟。不同的结构胶配胶工具不得混用。包装桶内一次用不完的胶注意重新盖严密封贮存。
2. 定额中单层粘钢与双层粘钢是什么意思
粘钢加固是指将砼基层打磨平整后,采用建筑结构胶粘帖一定厚度钢板对机构进行加固的方法。
单层是指粘单层钢板,如果钢板厚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可以粘帖两层钢板。
粘钢加固(柱、梁、板):基层处理、断料、打孔、打磨、酸洗、粘贴。
8.狭条粘钢、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狭形宽度为小于150mm,宽形宽度大于150mm。双层粘钢厚度为两层钢板厚度之和。
【特点】
1、施工简便、快捷、基本不增加被加固构件断面尺寸和重量;不改变构建外形和使用空间。
2、钢板端部锚固非常重要,处理不当易出现撕脱现象,属脆性破坏。
3、加固钢板宜在2~6mm之间,若此厚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可用湿式外包钢法或粘碳纤维法。
4、基层温度在5℃以下时使用粘钢法需辅以升温措施,加快固化。
5、若加固梁柱钢板较厚时,建议采用外包钢法。此方法在增层及抗震加固中经常使用。
6、当原构件处于高应力状态时,宜采用卸荷方案,消除新旧材料的应变不同步。
7、框架节点负弯矩段构造较难处理,建议采用局部调幅法,尽量优先粘贴梁底。
3. 粘贴钢板法加固梁,钢板宽度能与梁宽一致吗
其宽度应等于梁宽。当需要侧钢板时,为便于侧钢板固定,可以等于梁宽加两个侧钢板厚。
4. 粘钢加固的具体施工流程是什么
粘钢加工,具体施工流程一般的下情况下各个公司都有的,你要你可以看看他那个工具,她们都告诉你怎么用了?那使用的方法制作一个具体工程,在安全方面一定要保护好
5. 为何粘钢加固所采用的钢板厚度以2~6mm为宜
我的理解是:所有的材料都有一个有效的作用范围。钢和混凝土结构依靠胶体和锚栓粘结,应力传递的有效厚度应该只是6mm左右,所以钢板太厚就没有实际意义了。我的理解一定是对的,但是术语不是很专业。
6. 粘钢加固的方法
你好,悍马加固材料为您解答一些粘钢加固知识:
粘钢加固是一种建筑结构工程的加固新技术。加固机理是将钢板采用高性能的环氧类粘接剂粘结于混凝土构件的表面,使钢板与混凝土形成统一的整体,利用钢板良好的抗拉强度达到增强构件承载能力及刚度的目的。特点如下:
1.施工简便、快捷、基本不增加被加固构件断面尺寸和重量。
2.钢板端部锚固非常重要,处理不当易出现撕脱现象,属脆性破坏。
3.加固钢板宜在2~6mm之间,若此厚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可用湿式外包钢法或粘碳纤维法。
4.基层温度在5℃以下时使用粘钢法需辅以升温措施,加快固化。
5.若加固梁柱钢板较厚时,建议采用外包钢法。此方法在增层及抗震加固中经常使用。
6.当原构件处于高应力状态时,宜采用卸荷方案,消除新旧材料的应变不同步。
7.框架节点负弯矩段构造较难处理,建议采用局部调幅法,尽量优先粘贴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