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不锈钢板正常偏差是多少
不锈钢板国家允许偏差范围:
冷轧不锈钢薄板执行GB/T3280
② 常用不锈钢板尺寸公差范围是多少
常用不锈钢板尺寸公差范围表
304/2B板公差范围表
规格 大差 正常 小差
0.4MM 0.3-0.32 0.33-0.37 0.37-0.39
0.5MM 0.4-0.42 0.43-0.47 0.47-0.49
0.6MM 0.5-0.52 0.53-0.56 0.57-0.59
0.7MM 0.6-0.62 0.63-0.67 0.67-0.69
0.8MM 0.7-0.72 0.73-0.77 0.74-0.79
0.9MM 0.8-0.82 0.83-0.87 0.87-0.89
1.0MM 0.89-0.9 0.91-0.94 0.94-0.99
1.2MM 1.02-1.08 1.09-1.15 1.16-1.18
1.5MM 1.32-1.38 1.39-1.45 1.46-1.48
2.0MM 1.72-1.79 1.8-1.86 1.87-1.9
2.5MM 2.23-2.36 2.32-2.42 2.42-2.47
3.0MM 2.7-2.77 2.78-2.85 2.85-2.9
304/NO.1热轧板公差范围表
规格 大差 正常 小差
3.0MM 2.6-2.75 2.75-2.85 2.86-2.9
4.0MM 3.5-3.6 3.6-3.75 3.76-3.95
5.0MM 4.5-4.6 4.6-4.75 4.75-4.95
6.0MM 5.4-5.6 5.6-5.75 5.75-5.85
8.0MM 7.3-7.5 7.5-7.65 7.65-7.85
10.0MM 9.2-9.3 9.3-9.6 9.6-9.85
12.0MM 11.1-11.2 11.2-11.6 11.6-11.85
14.0MM 13.1-13.2 13.2-13.6 13.6-13.85
参考资料:
钢 铁 e 站 通
是这个吗
③ 不锈钢厚度公差
正负0.02mm。
极限偏差=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尺寸公差是指在切削加工中零件尺寸允许的变动量。在基本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尺寸公差愈小,则尺寸精度愈高。
不锈钢如果硬度太低,抛光时就不易抛亮(BQ性不好),而且硬度太低,在深拉伸时表面易出现桔皮现象,从而影响BQ性。硬度高的BQ性相对就好。
(3)20厚不锈钢板公差多少扩展阅读:
碳在奥氏体不锈钢中是强烈形成并稳。定奥氏体且扩大奥氏体区的元素。碳形成奥氏体的能力约为镍的30倍,碳是一种间隙元素,通过固溶强化可显著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碳还可提高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浓氯化物(如42%MgCl2沸腾溶液)中的耐应力耐腐蚀的性能。
由于碳的有害作用,不仅在奥氏体不锈钢冶炼过程中应按要求控制尽量低的碳含量,而且在随后的热、冷加工和热处理等过程中也在防止不锈钢表面增碳,避免铬的碳化物析出。
④ 钢板厚度允许的正负公差是多少
钢板厚度一般允许偏差在正负10%以内
钢板按厚度分,薄钢板<4毫米(最薄0.2毫米),厚钢板4~60毫米,特厚钢板60~115毫米。
钢板分热轧的和冷轧的。
薄板的宽度为500~1500毫米;厚的宽度为600~3000毫米。薄板按钢种分,有普通钢、优质钢、合金钢、弹簧钢、不锈钢、工具钢、耐热钢、轴承钢、硅钢和工业纯铁薄板等;按专业用途分,有油桶用板、搪瓷用板、防弹用板等;按表面涂镀层分,有镀锌薄板、镀锡薄板、镀铅薄板、塑料复合钢板等。
厚钢板的钢种大体上和薄钢板相同。在品各方面,除了桥梁钢板、锅炉钢板、汽车制造钢板、压力容器钢板和多层高压容器钢板等品种纯属厚板外,有些品种的钢板如汽车大梁钢板(厚2.5~10毫米)、花纹钢板(厚2.5~8毫米)、不锈钢板、耐热钢板等品种是同薄板交叉的。
(4)20厚不锈钢板公差多少扩展阅读:
要求压型金属板的规格尺寸及允许偏差、表面质量、涂层质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规定。对压型金属板的波距,波高,侧向弯曲都有明确的尺寸规定,对压型金属板的安装尺寸,搭接长度,垂直度,平行度也有明确规定,但是对压型金属板的厚度未见规定。
设计图中若只规定使用0.5mm厚度的压型金属板,未给出偏差允许值,会有很大的麻烦。
选择公差等级的实质就是正确解决机器零件使用要求与制造工艺及成本之间的矛盾。
选择公差等级的原则,是在满足零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较低的公差等级。精度要求应与生产的可能性协调一致,即要采用合理的加工工艺、装配工艺和现有设备。
但是,在必要的情况下,则要采取提高设备精度和改进工艺的方法来保证产品的精度。对配合尺寸选取适当的公差等级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它将决定配合零件的工作性能、使用寿命及可靠性,同时又决定零件的制造成本和生产效率。
(1)选择公差等级首先应保证使用要求。
(2)选择公差等级时,既要满足设计要求,也要考虑工艺的可能性及经济性。选择最佳加工精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经济问题。它不仅要考虑加工成本,而且要考虑由于加工精度的提高而增加的装配成本,以及精度对产品使用性能和经济指标(可靠性、寿命、燃料消耗等)的影响。
(3)在机械制造中,公差等级的规定是本着既能保证机器的精度和零部件的互换性,又能保证制造机器的经济性。就是说只要低的精度能够保证机器的功能和精度,就不要过高地要求零部件的精度.那样会增加制造成本。
具体应该根据该机器的种类和某种零件的用场来确定其公差等级,公差包括尺寸公差和配合公差.使用时可参考机械设计手册中列举的各种零件的推荐公差等级,灵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