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钢材延伸率是什么
延伸率(δ)是描述材料塑性性能的指标——延伸率δ和截面收缩率ψ。延伸率即试样拉伸专断裂后标距段属的总变形ΔL与原标距长度L之比的百分数:δ=ΔL/L×100%;
抗拉强度是金属由均匀塑性变形向局部集中塑性变形过渡的临界值,也是金属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对于塑性材料,它表征材料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拉伸试样在承受最大拉应力之前,变形是均匀一致的,但超出之后,金属开始出现缩颈现象,即产生集中变形;对于没有(或很小)均匀塑性变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断裂抗力;
当超出抗拉强度的应力材料就会被拉断,也就能测出延伸率。
❷ 钢铁的断裂延伸率过高会有什么问题
延伸率(δ)是描述材料塑性性能的指标——延伸率δ和截面收缩率ψ。版延伸率即试样拉伸断裂后标距权段的总变形ΔL与原标距长度L之比的百分数:δ=ΔL/L×100%。
抗拉强度是金属由均匀塑性变形向局部集中塑性变形过渡的临界值,也是金属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对于塑性材料,它表征材料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拉伸试样在承受最大拉应力之前,变形是均匀一致的,但超出之后,金属开始出现缩颈现象,即产生集中变形;对于没有(或很小)均匀塑性变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断裂抗力。
当超出抗拉强度的应力材料就会被拉断,也就能测出延伸率。
❸ 断面收缩率和延伸率有什么关系
断面收缩率,延伸率对于同种材料来说我认为表征的意义是一样的,因为体积不变的情况内下,只是一个面积和容高的变化,其乘积是个常数。 但是对不同的材料,不能这么比较,比如有加工硬化效果的, 其可以产生均匀塑性变形,延伸率可以比较大,断面收缩不是很大。
❹ 不锈钢板断后伸长率由什么决定的.和不锈钢的硬度又有什么关联
321不锈钢板比来304硬度略高。
321不锈源钢其中的Ti作为稳定化元素存在,但它同时是热强钢种,在高温方面比316L和304要好得多。
321不锈钢是Ni-Cr-Ti型奥氏体不锈钢,其性能与304非常相似,但是由于加入了金属钛,使其具有了更好的耐晶界腐蚀性及高温强度。由于添加金属钛,使其有效的控制了碳化铬的形成。
321不锈钢具有的优异的高温应力破断性能及高温抗蠕变性能应力机械性能都优于304不锈钢。
321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σb (MPa):≥520
条件屈服强度 σ0.2 (MPa):≥205
伸长率 δ5 (%):≥40
断面收缩率 ψ (%):≥50
硬度 :≤187HB;≤90HRB;≤200HV
❺ 钢筋的总伸长率和断后伸长率的关系
关系:总伸长率=断后伸长率(塑性伸长率)+韧性伸长率。
试样在拉伸断内裂后,原始标距容的伸长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伸长率是表示材料均匀变形或稳定变形的重要参数。
将试件的断口对齐挤紧,测量并记录拉伸后的标距长度。若断口离标志线小于20mm,或发生在标距长度似外且仲长率未达到要求时.应易取试件重新试验。
(5)钢板断后延伸率和什么有关扩展阅读:
如果采用比例试样,应采用比例系数k=5.65的值,因为此值为国际通用,除非采用此比例系数时不满足最小标距15mm的要求。
在必须采用其他比例系数的情况下,k=11.3的值为优先采用。产品标准或协议可以规定采用非比例标距。不同的标距对试样的断后伸长率的测定影响明显。
在截取试件时应除去钢筋两端100-500MM,在截取试件大于60吨还需在取相应的钢筋。如果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做各项试验。
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热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应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其它专项检验。
❻ 金属材料的断面收缩率和延伸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断面收缩率和延伸率的关系:
金属材料的延伸率和断面内收缩率愈大,表容示该材料的塑性愈好,即材料能承受较大的塑性变形而不破坏。一般把延伸率大于百分之五的金属材料称为塑性材料(如低碳钢等),而把延伸率小于百分之五的金属材料称为脆性材料(如灰口铸铁等)。塑性好的材料,它能在较大的宏观范围内产生塑性变形,并在塑性变形的同时使金属材料因塑性变形而强化,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保证了零件的安全使用。此外,塑性好的材料可以顺利地进行某些成型工艺加工,如冲压、冷弯、冷拔、校直等。因此,选择金属材料作机械零件时,必须满足一定的塑性指标。不过,在两个指标中,延伸率广泛被作为衡量金属材料机械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据此推测:伸长率更能真实地反映金属的塑性,应该说热处理工艺后,使金属的塑性变差了,但关系不大,还是在塑性材料范围之中。
❼ 抗拉强度 屈服强度与断后伸长率之间有关系是什么
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与断后伸长率三者均是表示物质材料的功能特性。抗拉强度是金属由均匀塑性形变向局部集中塑性变形过渡的临界值,也是金属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
屈服强度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也就是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对于无明显屈服现象出现的金属材料,规定以产生0.2%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作为其屈服极限,称为条件屈服极限或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指金属材料受外力(拉力)作用断裂时,试棒伸长的长度与原来长度的百分比。
(7)钢板断后延伸率和什么有关扩展阅读:
抗拉强度的实际意义:
1、σb标志韧性金属材料的实际承载能力,但这种承载能力仅限于光滑试样单向拉伸的受载条件,而且韧性材料的σb不能作为设计参数,因为σb对应的应变远非实际使用中所要达到的。
如果材料承受复杂的应力状态,则σb就不代表材料的实际有用强度。由于σb代表实际机件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且σb易于测定,重现性好,所以是工程上金属材料的重要力学性能标志之一,广泛用作产品规格说明或质量控制指标。
2、对脆性金属材料而言,一旦拉伸力达到最大值,材料便迅速断裂了,所以σb就是脆性材料的断裂强度,用于产品设计,其许用应力便以σb为判据。
3、σ的高低取决于屈服强度和应变硬化指数。在屈服强度一定时,应变硬化指数越大,σb也越高。
4、抗拉强度σb与布氏硬度HBW、疲劳极限之间有一定的经验关系。
❽ 怎样计算钢板的断后伸长率
先用万能试验机测出拉伸断裂后的长度然后减去原长再除以原长就是伸长率
❾ 材料的延伸率和什么有关
你是采用的热处理什么工序,如果调质你可以提高回火温度,如果退火你可以采用高的等温温度,你的工件的延伸率就能够提高上去。
❿ 钢材延伸率的问题
延伸率(δ)是描述材料塑性性能的指标——延伸率δ和截面收缩率ψ。延伸率即试版样拉伸断裂后标距段权的总变形ΔL与原标距长度L之比的百分数:δ=ΔL/L×100%。
抗拉强度是金属由均匀塑性变形向局部集中塑性变形过渡的临界值,也是金属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对于塑性材料,它表征材料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拉伸试样在承受最大拉应力之前,变形是均匀一致的,但超出之后,金属开始出现缩颈现象,即产生集中变形;对于没有(或很小)均匀塑性变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断裂抗力。
当超出抗拉强度的应力材料就会被拉断,也就能测出延伸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