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级控制点的基坑尺寸大小
施工标准尺寸规范:有效长度为10米,壁厚为0.25 米,即总长度为10.5,其竖直主筋采用16*300,水平筋采用8*300,拉筋采用8*300。
沉淀池应设置外径尺寸长≥5.5m、宽≥3m、深≥2.5m,上沿口应离地面高度≤500 mm,池壁和三级沉淀隔离壁厚度≥200mm,底板厚度应≥200mm;设置围挡的占路工地,其沉淀池的外径尺寸可以适当减少,但是必须满足排水需要。
剖面图如下:
(1)方管水力半径扩展阅读:
沉淀池的设计
平流式沉淀池主要设计参数为水平流速、沉淀时间、池深、池宽、长宽比、长深比 等,设计有关要点如下:
(1)沉淀出水浊度,当作化学水处理进水水质时应不大于5NTU,当作冷却水水质时 应不大于20NTU。
(2)池数或分格数一般不少于2座。
(3)沉淀时间一般采用1.0~3.0h。当处理低温、低浊度水或高浊度水时,沉淀时间 应适当增长。
(4)沉淀池内平均水平流速一般为10~25mm/s。
(5)有效水深一般为3.0~3.5m,超高一般为0.3~0.5m。
(6)池的长宽比应不小于4:1,每格宽度或导流墙间距一般采用3~9m,最大为15m。
(7)池的长深比应不小于10:1。采用吸泥机排泥时,池底为平坡。
(8)平流式沉淀池进出口形式及布置,对沉淀池出水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情况 下,当进水端用穿孔墙配水时,穿孔墙在池底积泥面以上0.3~0.5m处至池底部分不设孔 眼,以免冲动沉泥。当沉淀池出口处流速较大时,可考虑在出水槽前增加指形槽的措施, 以降低出口槽堰口的负荷。
(9)防冻可利用冰盖 (适用于斜坡式池子) 或加盖板 (应有人孔、取样孔),有条件 时亦可利用废热防冻。
(10)泄空时间一般不超过6h。
(11)弗劳德数一般控制在1×10~1×10之间。
(12)水平沉淀池内雷诺数一般为4000~15000间,多属紊流。设计时应注意隔墙设 置,以减少水力半径R,以降低雷诺数。
(13)为节约用地,大型水平沉淀池也可叠建于清水池之上,但沉淀池必须严格保证 不漏。
(14)平流沉淀池一般采用直流式布置,避免水流转折。但是,为满足沉淀时间和水 平流速的要求,往往池长较长,一般在80~100m之间。当地形条件受限制或处理规模较 小 (如3×10m/d) 以下,也可采用转折布置。
② 矩形水力半径计算公式
水力半径是水力学中的一个专有名称,指某输水断面的过流面积与输水断面和水专体接触的边长(湿周)之属比,与断面形状有关,常用于计算渠道隧道的输水能力。
例如直径为d的圆管,当充满液流时,A=πd^2/4,χ=πd 故水力半径R=A/χ=d/4
A是面积
类比上面,矩形的话A是矩形面积,χ如果满的话就是矩形长的那个边长,不满的话就是与水接触长度
③ 当量直径计算公式是什么
等速当量直径:
A=1/4*π*d^2(A为截面积,d为几何直径)
L=πd(此处四周为圆的周长)
则de=4A/L= (π*d^2) /(πd)=d,即圆形截面的管道当量直径与几何直径相等。
非圆形截面管道的当量直径(流速当量直径)D也可以用下式计算:de=4A/L。
例如:
矩形管道的当量直径(宽高为a,b)de=4*(a*b)/2*(a+b)=2a*b/(a+b)。
等流量当量直径:de=1.3*(ab)^0.625/(a+b)^0.25。
定义:
把水力半径相等的圆管直径定义为非圆管的当量直径。在总流的有效截面上,流体与固体壁面的接触长度称为湿周,用字母L表示。总流的有效截面积A和湿周L之比定义为水力半径,用字母R表示。当量直径定义为四倍的水力半径,用de表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当量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