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非合金钢用水淬火,合金钢用油淬火
水淬特点:冷却能力强,马氏体相变温度区间冷速极快。
油淬特点:冷却能力差,马氏体相变温度区间冷速慢。
对于非合金钢,淬透性略差,奥氏体稳定化差,使用水淬火可得到较快的淬火冷却速度,有利于提高淬透性及淬硬性。而对于合金钢,由于合金元素的存在,淬透性好,奥氏体稳定化程度高,较快的淬火冷却速度极易造成变形开裂等问题,故应放缓冷却速度,一般采用油淬火。
❷ 为什么单介质淬火形状简单的碳钢件放在水中淬火,合金钢件及较小的碳钢件放在油中淬火
单介质淬火形状简单的碳钢件在水中,温度快速下降,各个部位收缩变形速度均匀,不容易产生裂纹缺陷,而合金钢件放在水中淬火,温度快速下降,各个部位收缩变形速度不均匀,特别是横截面积突变或拐角处,巨大的内应力引起裂纹,而它们在油中淬火,油的传热速度比水慢,温度下降相对于水中慢一些,钢件中变形比较均匀,不会引起裂纹。较小的碳钢件,放在水中淬火,性能特脆,容易碎掉。放在油中淬火,性能较有保握。
❸ 油淬火和水淬火的区别 油淬火和水淬火有哪些区别
1、水淬冷却快、但应力大,变形、开裂倾向大,一般用于淬透性差的碳钢。水淬是把高温物体放入水中,再烧红热,再放入水中,如此反复,可提高刚性。以水作为淬火剂进行淬水,称为水淬。
2、油淬冷却效温和,一般用于淬透性较好的合金钢。淬火处理一般多利用水、油或低温盐浴来做此冷却,但有时亦可利用风扇加速空气冷却来达到相同目的。 其中采用油来冷却的就叫油淬。
❹ 碳钢常用的淬火介质是 钢,而合金钢是
碳钢常用的淬火介质是水,而合金钢是油
❺ 为什么单介质淬火形状简单的碳钢件放在水中淬火,合金
为什么单介质淬火形状简单的碳钢件放在水中淬火,合金
看你用什么材料,常用的有水、水溶液、矿物油、熔盐、熔碱等
淬火介质 - 水
水是冷却能力较强的淬火介质。来源广、价格低、成分稳定不易变质。缺点是在C曲线的“鼻子”区(500~600℃左右),水处于蒸汽膜阶段,冷却不够快,会形成“软点”;而在马氏体转变温度区(300~100℃),水处于沸腾阶段,冷却太快,易使马氏体转变速度过快而产生很大的内应力,致使工件变形甚至开裂。当水温升高,水中含有较多气体或水中混入不溶杂质(如油、肥皂、泥浆等),均会显著降低其冷却能力。因此水适用于截面尺寸不大、形状简单的碳素钢工件的淬火冷却。
淬火介质 - 盐水和碱水
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和碱,使高温工件浸入该冷却介质后,在蒸汽膜阶段析出盐和碱的晶体并立即爆裂,将蒸汽膜破坏,工件表面的氧化皮也被炸碎,这样可以提高介质在高温区的冷却能力。其缺点是介质的腐蚀性大。一般情况下,盐水的浓度为10%,苛性钠水溶液的浓度为10%~15%。可用作碳钢及低合金结构钢工件的淬火介质,使用温度不应超过60℃,淬火后应及时清洗并进行防锈处理。
淬火介质 - 油
冷却介质一般采用矿物质油(矿物油)。如机油、变压器油和柴油等。机油一般采用10号、20号、30号机油,油的号越大,黏度越大,闪点越高,冷却能力越低,使用温度相应提高。
目前使用的新型淬火油主要有高速淬火油、光亮淬火油和真空淬火油三种。
高速淬火油是在高温区冷却速度得到提高的淬火油。获得高速淬火油的基本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选取不同类型和不同黏度的矿物油,以适当的配比相互混合,通过提高特性温度来提高高温区冷却能力;另一种是在普通淬火油中加入添加剂,在油中形成粉灰状浮游物。添加剂游磺酸的钡盐、钠盐、钙盐以及磷酸盐、硬脂酸盐等。生产实践表明,高速淬火油在过冷奥氏体不稳定区冷却速度明显高于普通淬火油,而在低温马氏体转变区冷速与普通淬火油相接近。这样既可得到较高的淬透性和淬硬性,又大大减少了变形,适用于形状复杂的合金钢工件的淬火。
光亮淬火油能使工件在淬火后保持光亮表面。在矿物油中加入不同性质的高分子添加物,可获得不同冷却速度的光亮淬火油。这些添加物的主要成分是光亮剂,其作用是将不溶解于油的老化产物悬浮起来,防止在工件上积聚和沉淀。另外,光亮淬火油添加剂中还含有抗氧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催冷剂等。
真空淬火油是用于真空热处理淬火的冷却介质。真空淬火油必须具备低的饱和蒸汽压,较高而稳定的冷却能力以及良好的光亮性和热稳定性,否则会影响真空热处理的效果。
盐浴和碱浴淬火介质一般用在分级淬火和等温淬火中。 淬火温度均匀。
淬火介质 - 新型淬火剂
有聚乙烯醇水溶液和三硝水溶液等。聚乙烯醇常用质量分数为0.1%~0.3%之间的水溶液,共冷却能力介于水和油之间。当工件淬入该溶液时,工件表面形成一层蒸汽膜和一层凝胶薄膜,两层膜使加热工件冷却。进入沸腾阶段后,薄膜破裂,工件冷却加快,当达到低温时,聚乙烯醇凝胶膜复又形成,工件冷却速度又下降,所以这种溶液在高、低温区冷却能力低,在中温区冷却能力高,有良好的冷却特性。
三硝水溶液由25%硝酸钠+20%亚硝酸钠+20%硝酸钾+35%水组成。在高温(650~500℃)时由于盐晶体析出,破还蒸汽膜形成,冷却能力接近于水。在低温(300~200℃)时由于浓度极高,流动性差,冷却能力接近于油,故其可代替水-油双介质淬火
❻ 淬火时 油淬和水淬有什么区别
水淬冷却快、但应力大,变形、开裂倾向大,一般用于淬透性差的碳钢。
油淬冷却效温和,一般用于淬透性较好的合金钢。
拓展资料:
一、水淬
以水作为淬火剂进行淬火,称为水淬。优点是在高温区(550℃~650℃)冷却较快,缺点是低温区(200℃~300℃)也冷却较快,易造成较大的组织应力。水淬是把高温物体放入水中,再烧红热,再放入水中,如此反复,可提高刚性。
水淬的原理就是使1400℃左右的熔融物在从炉体流出时,用具有一定压力的水流喷射,使共骤然冶却而凝固并碎裂成细小的粒子,使熔融物的玻璃结构被固定下来,阻止氟磷酸钙结晶的复原。
熔融物中氟和磷的含量较高以及碱度较高时,氟磷酸钙结晶复原要快一些,
因而水淬压力就要高一些;反之,合氟和磷较低以及碱度较低时,氟磷酸钙结晶复原要慢一些,因而水淬压力也就可以低一些。熔融物被水淬得愈细,冷却得就愈快,产品的枸溶率也就愈高;反之,粒子大,共表面虽然先冷,但内部冷得慢,产品枸溶率也就不高。
二、火淬
火焰淬火是一种用乙炔一氧火焰(最高温度达3100℃)或煤气一氧火焰(最高温度达2000℃)将工件表面快速加热,随后喷液(水或有机冷却液)冷却的一种表面淬火方法。一般常用乙炔-氧火焰表面淬火。
火焰淬火始于19世纪初期。起初是依靠操作者的经验保证处理质量。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设计和制造出用以淬硬曲轴、齿轮等零件曲面的专用淬火机床,从而扩大了火焰淬火的应用范围。后来,又出现配备有透焰测温装置、能自动控制温度的淬火机床,使火焰淬火有了新的发展。
火焰淬火是为了奥氏体化,用可燃气体火掐作为加热热源的局部硬化工艺。适合通过火焰淬火置艺进行局部硬化的材料,必须有足够的含碳量(一般为0.4%)才能进行可硬化处理。由于这种工艺通常用于径具有低淬硬性的低合金钢或普通碳钢,因此加热到相变温度后的淬火一般是通过快速水淬完成的。淬火几乎是瞬时的。
加热介质可以是氧一乙炔、氧一制造煤气、丙烷或其他任伺接有适当加热速率的燃气的混合。淬火温度与炉子淬火所要求的相同。火焰淬火区的深度从离表面1/32in(0.8mm)到整个截面的范围内变化。
通常用于火焰淬火的钢是含碳量0.40~0.95%的普通碳钢和低合金钢。高合金钢例如马氏体不锈钢和工具钢有时也采用局部硬化方法,但中碳钢用得更多些。
火焰淬火时,高淬硬性钢有较大的开裂倾向。通过在淬火前预热零件(大约300°F;149℃)和用油或水溶性有机液淬火可降低低合金钢和工具钢的开裂倾向。然而,油淬火具有易燃的危险,使这种工艺不能广泛采用。
参考链接:网络-水淬网络-火焰淬火
❼ 高锰钢的武士刀可以用水淬吗 我记得好像合金钢都适合油淬,碳钢才适合水淬。
摘要 清水,盐水属于冷却能力较强的介质。油属于冷却能力较弱的介质。
❽ 请问:一般情况下,碳素钢用水淬火,合金钢用油淬火,这是什么道理
水具有较强烈的冷却能力,用作奥氏体稳定性较小的碳钢的淬火,水冷却介质最为合适。
油的冷却能力比水小,因此,生产中用油作冷却介质,只适用于过冷奥氏体稳定性较大的合金钢淬火。
淬火冷却时,要保证获得马氏体组织,必须使奥氏体以大于马氏体临界冷却速度冷却,而快速冷却会产生很大淬火应力,导致钢件的变形与开裂。因此,淬火工艺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既能获得马氏体组织,又要减小变形、防止开裂。
常用冷却介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淬火冷却介质是水和油。实际生产中,使用的冷却介质较多,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一种介质,能完全符合理想淬火冷却速度的要求。
❾ 碳钢与合金钢一般采用何种淬火介质为什么
低碳钢一般使用水,原因价格便宜
高碳钢和合金钢一般采用油,原因防止变形开裂
❿ 碳钢在在油中淬火,后果如何为什么合金钢通常不在水中淬火
碳钢在油中淬火,由于淬火冷却速度小于临界冷却速度,故不能获得单一的马氏体组织。合金钢淬火稳定性高,为了防止淬火变形和开裂,故合金钢一般在油中淬火而不在水中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