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c=1.2%的过共析钢正火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为了消除网状Fe3Cₗₗ,为球化退作组织准备,提高力学性能。
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不能低于AC1,因为此时钢材尚未奥氏体化。若加热到略高于AC1温度时,珠光体不完全转变成奥氏体,并又少量的渗碳体溶入奥氏体。此时奥氏体晶粒细小,且其碳的质量分数已稍高于共析成分。
(1)低碳钢正火的目的是什么扩展阅读:
过共析钢主要制作钢丝绳、高压胶管钢丝、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等,广泛应用于水泥制品、桥梁、核电站、高层大跨度房屋、高速公路等。
过共析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尺寸大于钢丝直径2%,即可导致钢丝在冷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性断裂。少量尺寸很细小的脆性夹杂物颗粒,即使侥幸通过拉拔和合股,却极有可能成为动态疲劳性能试验或轮胎使用过程中的断裂源。所以,严格控制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组成、变形性能、尺寸及分布等。
2. 正火的目的主要有哪些
1、正火的目的来都是去除源材料的内应力,降低材料的硬度。正火,是加热后,空冷(空气中冷却),适用于低碳钢。退火、正火,对于低碳一样的,为了减少成本、提高效率,采用正火处理。
2、退火,是加热后,随炉冷却,适用于高碳钢、中碳钢。
3. 什么是正火,正火的作用
正火是—种改善钢材韧性的热处理。将钢构件加热到Ac3温度以上30〜50℃后,保温一段时间出炉空冷。
正火的作用:
1、作为最终热处理
(1)可以细化奥氏体晶粒,使组织均匀化。
(2)减少亚共析钢中铁素体的含量,使珠光体含量增多并细化,从而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韧性。
(3)对于普通结构钢零件,如含碳0.4%~0.7%时,并且力学性能要求不很高时,可以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
(4)为改善一些钢种的板材、管材、带材和型钢的力学性能,可将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
2、作为预先热处理
(1)截面较大的合金结构钢件,在淬火或调质处理(淬火加高温回火)前常进行正火,以消除魏氏组织和带状组织,并获得细小而均匀的组织。
(2)对于过共析钢可减少二次渗碳体量,并使其不形成连续网状,为球化退火作组织准备。
(3)对于大型锻件和较大截面的钢材,可先正火而为淬火作好组织准备。
3、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退火后硬度太低,不便于切削加工。正火可提高其硬度,改善其切削加工性能。
4、改善和细化铸钢件的铸态组织。
5、对某些大型、重型钢件或形状复杂、截面有急剧变化的钢件,若采用淬火的急冷将发生严重变形或开裂,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可用正火代替淬火。
(3)低碳钢正火的目的是什么扩展阅读:
正火的目的:
1、对于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碳钢、低合金钢结构件,可作最终热处理。
2、对于低碳钢可用来调整硬度,避免切削加工中的粘刀现象,改善切削加工性。
3、对于共析、过共析钢,正火可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为球化退火作准备。
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快,得到的组织较细,工件的强度和硬度比退火高。对于高碳钢的工件,正火后硬度偏高,切削加工性能变差,故宜采用退火工艺。从经济方面考虑,正火比退火的生产周期短,设备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以及操作简便,所以在满足工作性能及加工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以正火代替退火。
4. 为什么好多标准规定材料在正火状态下使用有什么目的或者想要取得的效果。
首先需明确的是来:正火自状态是正火作为该产品的最后一道热处理工序。因为一般正火是热处理的中间工序,常常在锻造后,而后续一般还有淬火、回火或者其他渗碳或者表面加热淬火的工序。
解释原因:以钢材为例,由于正火加热温度比热轧终止温度控制严格,因而钢材的组织、性能均匀。与退火状态的钢材相比,由于正火冷却速度较快,钢的组织中珠光体数量增多,珠光体层片及钢的晶粒细化,因而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并有利于改善低碳钢的魏氏组织和过共析钢的渗碳体网状,可为成品的进一步热处理做好组织准备。
5. 对不同含碳量的钢正火的目的是什么
正火的主要应用范围有:①用于低碳钢,正火后硬度略高于退火,回韧性也较好,可作为答切削加工的预处理。②用于中碳钢,可代替调质处理作为最后热处理,也可作为用感应加热方法进行表面淬火前的预备处理。③用于工具钢、轴承钢、渗碳钢等,可以消降或抑制网状碳化物的形成,从而得到球化退火所需的良好组织。④用于铸钢件,可以细化铸态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能。⑤用于大型锻件,可作为最后热处理,从而避免淬火时较大的开裂倾向。⑥用于球墨铸铁,使硬度、强度、耐磨性得到提高,如用于制造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的曲轴、连杆等重要零件。 ⑦过共析钢球化退火前进行一次正火,可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以保证球化退火时渗碳体全部球粒化。
6. 请问热处理正火主要起到什么做用
正火的主要目的是细化组织,改善钢的性能,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 钢正火后的硬度回比退火高。正火时答不必像退火那样使工件随炉冷却,占用炉子时间短,生产效率高,所以在生产中一般尽可能用正火代替退火。对于含碳量低于0.25%的低碳钢,正火后达到的硬度适中,比退火更便于切削加工,一般均采用正火为切削加工作准备。对含碳量为0.25~0.5%的中碳钢,正火后也可以满足切削加工的要求。对于用这类钢制作的轻载荷零件,正火还可以作为最终热处理。高碳工具钢和轴承钢正火是为了消除组织中的网状碳化物,为球化退火作组织准备。
7. 锻造大锻件时正火退火的目的是什么呢
其实当你锻造一个工件的时候,退火的目的就是保证这个温度缓慢的降下来,能够让他彻底坚硬。
8. 钢材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目的是什么呢!各种热处理加热温度范围和冷却方法如何让选择
钢材各种热处理的目的为:
1、退火的目的:主要是降低金属材料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切削加工或压力加工,减少残余应力,提高组织和成分的均匀化,或为后道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等;
2、正火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低碳钢的力学性能,改善切削加工性,细化晶粒,消除组织缺陷,为后道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等;
3、淬火的目的:使钢件获得所需的马氏体组织,提高工件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为后道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等;
4、回火的目的:主要是消除钢件在淬火时所产生的应力,使钢件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外,并具有所需要的塑性和韧性等。
各种热处理加热温度范围:
1、退火的合理的退火温度从55℃到70℃。退火温度一般设定比引物的 Tm低5℃。
2、正火是将工件加热至Ac3(Ac是指加热时自由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一般是从727℃到912℃之间)或Acm(Acm是实际加热中过共析钢完全奥氏体化的临界温度线 )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或喷水、喷雾或吹风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3、淬火的温度通常亚共析钢的淬火温度为Ac3以上30~50度;共析钢或过共析钢的淬火温度为Ac1以上30~50度。
4、回火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低温回火是在150~250℃进行的回火;中温回火工件在350~500 ℃之间进行的回;高温回火工件在500~650℃以上进行的回火。
(8)低碳钢正火的目的是什么扩展阅读:
应用于平衡加热和冷却时有固态相变(重结晶)发生的合金。其退火温度为各该合金的相变温度区间以上或以内的某一温度。加热和冷却都是缓慢的。合金于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各发生一次相变重结晶。
重结晶退火也用于非铁合金,例如钛合金于加热和冷却时发生同素异构转变,低温为 α相(密排六方结构),高温为 β相(体心立方结构),其中间是“α+β”两相区,即相变温度区间。
为了得到接近平衡的室温稳定组织和细化晶粒,也进行重结晶退火,即缓慢加热到高于相变温度区间不多的温度,保温适当时间,使合金转变为β相的细小晶粒;然后缓慢冷却下来,使β相再转变为α相或α+β两相的细小晶粒 。
冷却速度快于退火而低于淬火,正火时可在稍快的冷却中使钢材的结晶晶粒细化,不但可得到满意的强度,而且可以明显提高韧性(AKV值),降低构件的开裂倾向。—些低合金热轧钢板、低合金钢锻件与铸造件经正火处理后,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可以大大改善,而且也改善了切削性能。
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刚性、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
9. 对低碳钢或低碳是什么合金刚正火目的是什么
低碳钢硬度低,在冷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粘刀现象,特别是车床,为了不让低碳钢粘刀或者稍微提高硬度,采用正火工艺。目的就是提高硬度,方便后续加工和达到某种硬度需求。
10. 20号钢齿轮进行正火的目的及组织 该从什么角度考虑呢
正火的定义:抄{ 亚共析钢袭加热到AC3+(30º~50ºC),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加热到ACm+(30º~50ºC),匀温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型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普通正火(通称正火)}。20号钢(GB/T699)类别属于低碳钢,低碳钢正火后可得到较细的片状珠光体,由于所得铁素体晶粒较细,钢的韧性较好,保证较好的力学性能组合,提高综合力学性能,对要求不高的零件用正火代替退火工艺是比较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