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国标20——110mm的ppr热熔管它的壁厚,内径各是多少
GB/T10798-2001《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通用壁厚》规定:
公称外径de: 20
管系列S | 2(5): 4.1
管系列S | 2.5(6): 3.4
管系列S | 3.2(7.4): 2.8
管系列S | 4(9): 2.3
管系列S | 5(11): 1.9
管系列S | 6.3(13.6): 1.5
管系列S | 8(17): 1.2
管系列S | 10(21): 1.0
管系列S | 11.2(23.4): 0.9
管系列S | 12.5(26): 0.8
管系列S | 14(29): 0.7
管系列S | 16(33): 0.7
管系列S | 20(41): 0.5
管系列S | 25(51):
管系列S | 32(65):
管系列S | 40(81):
管系列S | 50(101):
管系列S | 63(127):
公称外径de: 25
管系列S | 2(5): 5.1
管系列S | 2.5(6): 4.2
管系列S | 3.2(7.4): 3.5
管系列S | 4(9): 2.8
管系列S | 5(11): 2.3
管系列S | 6.3(13.6): 1.9
管系列S | 8(17): 1.5
管系列S | 10(21): 1.2
管系列S | 11.2(23.4): 1.1
管系列S | 12.5(26): 1.0
管系列S | 14(29): 0.9
管系列S | 16(33): 0.8
管系列S | 20(41): 0.7
管系列S | 25(51): 0.5
管系列S | 32(65):
管系列S | 40(81):
管系列S | 50(101):
管系列S | 63(127):
公称外径de: 32
管系列S | 2(5): 6.5
管系列S | 2.5(6): 5.4
管系列S | 3.2(7.4): 4.4
管系列S | 4(9): 3.6
管系列S | 5(11): 2.9
管系列S | 6.3(13.6): 2.4
管系列S | 8(17): 1.9
管系列S | 10(21): 1.6
管系列S | 11.2(23.4): 1.4
管系列S | 12.5(26): 1.3
管系列S | 14(29): 1.1
管系列S | 16(33): 1.0
管系列S | 20(41): 0.8
管系列S | 25(51): 0.7
管系列S | 32(65): 0.5
管系列S | 40(81):
管系列S | 50(101):
管系列S | 63(127):
公称外径de: 40
管系列S | 2(5): 8.1
管系列S | 2.5(6): 6.7
管系列S | 3.2(7.4): 5.5
管系列S | 4(9): 4.5
管系列S | 5(11): 3.7
管系列S | 6.3(13.6): 3.0
管系列S | 8(17): 2.4
管系列S | 10(21): 1.9
管系列S | 11.2(23.4): 1.8
管系列S | 12.5(26): 1.6
管系列S | 14(29): 1.4
管系列S | 16(33): 1.3
管系列S | 20(41): 1.0
管系列S | 25(51): 0.8
管系列S | 32(65): 0.7
管系列S | 40(81): 0.5
管系列S | 50(101):
管系列S | 63(127):
公称外径de: 50
管系列S | 2(5): 10.1
管系列S | 2.5(6): 8.3
管系列S | 3.2(7.4): 6.9
管系列S | 4(9): 5.6
管系列S | 5(11): 4.6
管系列S | 6.3(13.6): 3.7
管系列S | 8(17): 3.0
管系列S | 10(21): 2.4
管系列S | 11.2(23.4): 2.2
管系列S | 12.5(26): 2.0
管系列S | 14(29): 1.8
管系列S | 16(33): 1.6
管系列S | 20(41): 1.3
管系列S | 25(51): 1.0
管系列S | 32(65): 0.8
管系列S | 40(81): 0.7
管系列S | 50(101): 0.5
管系列S | 63(127):
公称外径de: 63
管系列S | 2(5): 12.7
管系列S | 2.5(6): 10.5
管系列S | 3.2(7.4): 8.6
管系列S | 4(9): 7.1
管系列S | 5(11): 5.8
管系列S | 6.3(13.6): 4.7
管系列S | 8(17): 3.8
管系列S | 10(21): 3.0
管系列S | 11.2(23.4): 2.7
管系列S | 12.5(26): 2.5
管系列S | 14(29): 2.2
管系列S | 16(33): 2.0
管系列S | 20(41): 1.6
管系列S | 25(51): 1.3
管系列S | 32(65): 1.0
管系列S | 40(81): 0.8
管系列S | 50(101): 0.7
管系列S | 63(127): 0.5
公称外径de: 75
管系列S | 2(5): 15.1
管系列S | 2.5(6): 12.5
管系列S | 3.2(7.4): 10.3
管系列S | 4(9): 8.4
管系列S | 5(11): 6.8
管系列S | 6.3(13.6): 5.6
管系列S | 8(17): 4.5
管系列S | 10(21): 3.6
管系列S | 11.2(23.4): 3.2
管系列S | 12.5(26): 2.9
管系列S | 14(29): 2.6
管系列S | 16(33): 2.3
管系列S | 20(41): 1.9
管系列S | 25(51): 1.5
管系列S | 32(65): 1.2
管系列S | 40(81): 1.0
管系列S | 50(101): 0.8
管系列S | 63(127): 0.6
公称外径de: 90
管系列S | 2(5): 18.1
管系列S | 2.5(6): 15.0
管系列S | 3.2(7.4): 12.3
管系列S | 4(9): 10.1
管系列S | 5(11): 8.2
管系列S | 6.3(13.6): 6.7
管系列S | 8(17): 5.4
管系列S | 10(21): 4.3
管系列S | 11.2(23.4): 3.9
管系列S | 12.5(26): 3.5
管系列S | 14(29): 3.1
管系列S | 16(33): 2.8
管系列S | 20(41): 2.2
管系列S | 25(51): 1.8
管系列S | 32(65): 1.4
管系列S | 40(81): 1.2
管系列S | 50(101): 0.9
管系列S | 63(127): 0.8
公称外径de: 110
管系列S | 2(5): 22.1
管系列S | 2.5(6): 18.3
管系列S | 3.2(7.4): 15.1
管系列S | 4(9): 12.3
管系列S | 5(11): 10.0
管系列S | 6.3(13.6): 8.1
管系列S | 8(17): 6.6
管系列S | 10(21): 5.3
管系列S | 11.2(23.4): 4.7
管系列S | 12.5(26): 4.2
管系列S | 14(29): 3.8
管系列S | 16(33): 3.4
管系列S | 20(41): 2.7
管系列S | 25(51): 2.2
管系列S | 32(65): 1.8
管系列S | 40(81): 1.4
管系列S | 50(101): 1.1
管系列S | 63(127): 0.9
括号前数值代表压力,括号后数字代表壁厚。
『贰』 关于“PE管热熔焊接”的参数是多少
PE管电熔焊接电压为39.5+-0.5V,焊接电流最大不超过100A,冷却额时间根据管件规格不同,在管件标签上有标注。
热熔焊接参数受焊接、壁厚、原料等级和所执行标准不同而不同,国内标准参数可参照TSG D2002-2006和GB/T19809,或燃气或给水的CJJ工程。
电熔承插连接的程序(过程)
切管:管材的连接端要求切割垂直,以保证有足够的热熔区。常用的切割工具有旋切刀、锯弓、塑料管剪刀等;切割时不允许产生高温,以免引起高温变形。
(2)pp管热熔对焊对管壁厚度有要求吗扩展阅读:
电熔承插连接的程序(过程)。
检查-----切管-----清洁接头部位-----管件套入管子-----校正-----通电熔接-----冷却
(1)切管:管材的连接端要求切割垂直,以保证有足够的热熔区。常用的切割工具有旋切刀、锯弓、塑料管剪刀等;切割时不允许产生高温,以免引起高温变形。
(2)清洁接头部位并标出插入深度线:用细砂纸、刮刀等刮除管材表面的氧化层,用干净棉布擦除管材和管件连接面上的污物,标出插入深度线。
(3)管件套入管子:将电熔管件套入管子至规定的深度,将焊机与管件连好。
(4)校正:调整管材和管件的位置,使管材和管件在同一轴线上,防止偏心造成接头焊接不牢固,气密性不好。
(5)通电熔接:通电加热的时间、电压应符合电熔焊机和电熔管件生产厂的规定,以保证在最佳供给电压、最佳加热时间下、获得最佳的熔接接头。
『叁』 直径20PPR管的管壁厚度国家标准为多少
平均外径20.0mm以上。
MPa 是压强单位:兆帕斯卡,简称:兆帕
举例来讲:PPR管25*2.3 1.25Mpa表示的是:PPR管外径25mm,管壁厚2.3mm,属于S5级系列管材,在常温下承受压力12.5公斤。
PP-R管除了具有一般塑料管重量轻、耐腐蚀、不结垢、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外,还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 无毒、卫生。PP-R的原料分子只有碳、氢元素,没有有害有毒的元素存在,卫生可靠,不仅用于冷热水管道,还可用于纯净饮用水系统。
2保温节能。PP-R管导热系数为0.21w/mk,仅为钢管的1/200。
3较好的耐热性。PP-R管的维卡软化点131.5℃。最高工作温度可达95℃,可满足建筑给排水规范中热水系统的使用要求。
4使用寿命长。PP-R管在工作温度70℃,工作压力(P.N)1.0MPa条件下,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前提是管材必须是S3.2和S2.5系列以上);常温下(20℃)使用寿命可达100年以上。
5安装方便,连接可靠。PP-R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管材、管件可采用热熔和电熔连接,安装方便,接头可靠,其连接部位的强度大于管材本身的强度。
6物料可回收利用。PP-R废料经清洁、破碎后回收利用于管材、管件生产。回收料用量不超过总量10%,不影响产品质量。
『肆』 聚丙烯PP管热熔焊接过程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加热板温度。这是主要是指加热板表面的温度,在测量温度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环境温度的影响,既要保证管材端面迅速熔融,又要保证焊制管件不因温度过高而发生降解。 2.焊接压力。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对管材进行强制加热,去电管材端面不平整的部分,使管材端面全部与加热板接触,均匀的受热。 3.卷边高度。卷边高度主要来衡量加热压力作用于管材截面的时间。 4.吸热压力。它的主要的作用就是防止管材回弹,使管材紧贴在加热板上,从而来提高加热效果,减少加热时间。加热阶段的时间与焊制管件的横截面积、加热板温度、环境温度都是有关的。
『伍』 热熔管的安装技术要求
1;热熔管·件的质量要求达标。2;安装焊接人员具有专业水平。3;管件焊接后不扭曲,不变形,横平竖直角度不变,不渗不漏,焊接处美观。4;热熔机的温度控制合理。
『陆』 PP管热熔时热熔多少壁厚为好
管材两端的错位量不能超过壁厚的10%,通过调整管材直线度和松紧卡瓦予以改善;管材两端面间的间隙也不能超过0.3mm(de225mm以下)、0.5mm(de225mm~400mm)、1mm(de400mm以上)
具体参考这里
『柒』 管道对焊连接所要求的最小厚度为多少
你好!
那要看钢管是什么材质、壁厚多少、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焊接,不能一概而论
如有疑问,请追问。
『捌』 管道焊接要求!
管道焊接要求
(1)一般要求
① 管子焊接后应进行外观检查、无损检测和液压试验。
② 液压试验应按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第3篇第2章第5节的规定进行。
(2)外观检查
焊缝表面不应有裂纹、焊瘤、气孔、咬边以及未填满的弧坑和凹陷存在。如有上述缺陷应进行修补。
(3)无损检测
① Ⅰ类受压管系的对接焊缝应按表11的规定进行射线检测;Ⅱ类受压管系的对接焊缝由中国船级社验船师指定位置进行射线检测。射线检测的灵敏度应符合《材料与焊接规范》7.5.4.5的规定。
表11 Ⅰ类受压管系对接焊缝的射线检测范围
管子外径/mm 检测范围 管子外径/mm 检测范围
≤76 由中国船级社验船师指定位置抽查 >76 焊缝100%进行检查
② 如用超声波检测代替射线检测,应经中国船级社同意。
③ Ⅰ类受压管系的填角焊缝应按表12的规定进行磁粉检测;Ⅱ类受压管系的填角焊缝由中国船级社验船师指定位置进行磁粉检测。
表12 Ⅰ类受压管系填角焊缝的磁粉检测范围
管子外径/mm 检测范围 管子外径/mm 检测范围
≤76 由中国船级社验船师指定位置抽查 >76 焊缝100%进行检查
4) 焊后热处理
① 碳钢和碳锰钢钢管及组合分支管。
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焊后消除应力的热处理:
a. 钢管和组合分支管的含碳量超过0.23%;
b. 钢管和组合分支管的含碳量未超过0.23%,但壁厚超过20mm的Ⅰ类受压管或壁厚超过30mm的Ⅱ类受压管。
② 所有合金钢钢管和组合分支管。
在下列情况下,均应进行适当的热处理:
a. 用电弧焊连接;
b. 经加热成形,或弯管加工的;
c. 冷弯成形而弯心半径小于3倍管子外径的(弯心半径从弯管内侧边缘测量)。
③ 凡采用氧-乙炔气体焊连接的管子,焊后均应进行正火加回火处理,对材料为碳钢或碳锰钢时,亦可采用正火处理。
④ 碳钢、碳锰钢的消除应力热处理温度为580~620℃;保温时间按每25mm管壁厚度1h选取。合金钢消除应力热处理的温度应根据材料成分确定,并经中国船级社验船师同意。
详细内容参见http://wenku..com/link?url=r-_Q2dTJqZlmUXnXH4axKTeaG__-oZx4ASRHgm
『玖』 ppr管焊接技术要求
管道焊接技术 PPR管道焊接常识
施工安装作法
1、一般要求
(1)安装人员应熟悉热熔式插接连接PP-R(无规共聚聚丙烯)管的一般性能,掌握基本的操作要点。
(2)安装人员应熟悉设计图纸,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工艺布置情况及其它工种相互配合的关系。
(3)施工前应对材料和外观及配件等进行检查,禁止将交联聚丙烯管长期暴露于阳光下。
(4)管道穿越墙、板处应设套管,套管内径应比穿管外径大20mm,套管内填柔性不燃材料。
(5)凡埋设在地下或墙、板内暗装管道,必须先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再填埋或封闭。
2、配管要点
(1)管子的切割应采用专门的切割剪或普通手工锯。剪切管子时应保证切口平整。剪切时断面应与管轴方向垂直。
(2)管子末端外表面刀刮一斜面,在熔焊之前,焊接部分最好用酒精清洁,然后用清洁的布或纸擦干。并在管子上划出需熔焊的长度。
(3)将专用熔焊机打开加温至260℃,当控制指示灯变成绿灯时,开始焊接。
(4)将需连接的管子和配件放进焊接机头,加热管子的外表面和配件接口的内表面。然后同时从机头处拔出并迅速将管子加热的端头插入已加热的配件接口。插入时不能旋转管子,插入后应静置冷却数分钟不动。其加热时间和冷却时间及焊接深度按下表要求执行:
注:若环境温度小于5℃,加热时间应延长50%。
(5)熔焊机用完后,需清洁机头以备下次使用。 (6)将已熔焊连接好的管子安装就位。
3、管道支、吊架安装
(1)管道支吊架的选用,可根据现场安装情况,选用管材生产厂制造配套生产的塑料管夹或全国通用给排水标准图集《管道支架及吊架S161》中55—16、48、49页中的钢制支吊架。安装时钢制支、吊架的管卡与管子之间衬一层厚度为1mm的软橡胶板。
(三)系统水压试验
1、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管道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0MPa。本工程采用试压值为1.00MPa。
2、水压试验之前,对试压管道采取安全有效的固定和保护措施。
3、水压试验步骤
(1)将试压管道末端封堵,缓慢注水,同时将管道内气体排除。
(2)充满水后进行水密性检查。
(3)系统应缓慢升压,升压时间不得小于10min。
(4)升压至规定试验压力后,停止加压,稳压15到30分钟,观察接头部分有无漏水现象。
(5)稳压半小时后,再补压至规定的试验压力值以消除管道因装水承压后,管道体积膨胀对试压结果的干扰。
『拾』 pp管壁厚国家公差标准
ppr管壁厚标准是最低不能低于2.9毫米S5系列,属于壁厚最薄的冷水管,最厚是S2系列,应该是6.5毫米,但是这么厚的管子很少用到,一般情况下冷水管壁厚不小于2.9毫米,热水管壁厚不小于4.4毫米,可以更厚,不能更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