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焊接参数对焊缝有何影响
非常大的影响:首先焊缝的成型无论从外观和性能来说,焊接的参数都非常重要。合适的参数,可以达到好的焊缝外观,工件的性能也好。如果是不合适的参数,会导致外观难看,焊接缺陷多,使得工件的性能降低。
2. 影响焊缝质量的因素
焊接过程中的其它工艺因素,如坡口尺寸,间隙大小,电极倾角,工件的斜度,接头的空间位置等对焊缝成形有影响。
1,坡口和间隙坡口或间隙的尺寸增大,则焊缝熔深略有增加,而余高和熔合比显著减小,因此通常用开坡口的方法控制焊缝的余高和调整熔合比。
2,电极(焊丝)倾角
焊丝倾角的方法和大小不同,电弧对熔池的力和热的作用就不同,从而对焊缝成形的影响各异。前倾焊时,电弧力后排熔池金属的作用减弱,熔池底部液体金属增厚,熔深减小,而电弧对熔池前方的母材的预热作用加强,故熔宽增大。焊丝倾角a越大,这一作用越明显。后倾焊时,情况则相反。实际工作中,后倾焊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使用。例如焊接小直径圆筒形工作的环焊缝等。
3,工作斜度
焊接倾斜的工件时,有上坡焊和下坡焊两种情况。上坡焊时,液体的重力有助于熔池金属排向熔池尾部,因而熔深余高增加,而熔宽减小。若斜角β大于六度至十二度,则焊缝余高过大,两侧出现咬边,成形明显恶化。下坡的情况与上坡焊相反,当β小于六度至八度时,焊缝的熔深和余高均减小,而熔宽略有增加,焊缝成形得到改善,继续增大β角,将会产生未焊透,焊瘤等缺陷。
4,工件厚度和工件散热条件(太长未发表)
五MIG焊缺陷及其成因
1,焊缝金属裂纹
1)母材焊接性不良2)焊丝与母材选配不当3)焊缝深度比太大4)熄弧不佳导致产生弧坑
2,近缝区裂纹
1)母材焊接性不良2)焊丝与母材选配不当(焊缝固相线温度远高于母材固相线温度)3)近缝区过热4)焊接热输入过大
3,焊缝气孔
1)工件清理质量低(表面有氧化膜,油污,水份)2)焊丝清理质量低 3)保护气体保护效果不好 4)电弧电压太高5)喷嘴与工件距离太大
4,咬边
1)焊接速度太高 2)电弧电压太高3)电流过大 4)电弧在熔池边缘停留时间不当5)焊枪角度不正确
5,未熔合
1)零件边缘或其破口表面清理不足 2)热输入不足(电流过小)3)焊接技术不合适4)接头设计不合理
6,未焊透
1)接头设计不合适(坡口太窄)2)焊接技术不合适(电弧应处于熔池的前沿) 3)热输入不合适(电流过小,电压过高) 4)焊接速度过高
7,飞溅
1)电弧电压过低或过高2)焊丝与工件表面清理不良3)送丝不稳定4)导电嘴严重磨损5)焊接动特性不合适(对整流式电源应调节直流电感;对逆变式电源应调整控制回路的电子电抗器)电流的种类和极性影响到工件的热输入,熔滴过渡以及熔池表面氧化膜的去除等。焊丝直径及焊丝伸出长度影响到电弧的集中系数,电弧压力的大小,也影响到焊丝的熔化和熔滴过渡,因此都会影响到焊缝的尺寸。 1, 直流反接时的熔深和熔宽都要比直流正接的大,交流电弧焊接时介于上面两者之间,这是由于熔化极电弧阳极(工件)析出的能量圈较大所致。直流正接时,焊丝为阴极,焊丝的熔化率较大,使焊缝余高较大,焊缝成形不良,熔化极电弧焊一般采用直流反接。 2, 焊丝直径和伸出长度 同样电流下改变焊丝直径(即改变电流密度),焊缝的形状和尺寸将随之改变。
3. 焊缝形成过程对焊接质量有什么影响
(1)在焊缝的成形复过程中,熔制融金属的保护对焊接质量有直接的影响,若保护不良,空气中的氧、氮、氢会溶人液态金属中,引起气孔、夹渣、裂纹,损害金属的性能;
(2)焊接过程中的热循环对焊接质量有影响,熔池金属由于温度过高,合金元素可能发生蒸发或氧化,热影响区可能因过热导致晶粒粗大,使性能降低,不均匀的温度分布,还会引起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降低焊接质量;
(3)焊缝的形状不规则,会造成应力集中,降低焊接质量;
(4)焊接过程中,坡口间隙大小,焊接规范参数的变化,坡口表面的清洁程度等对焊接质量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真诚回答
若满意请及时采纳
4. 什么叫焊缝成型系数它对焊缝质量有何影响
在熔焊时在单道焊缝横截面上焊缝宽度,与焊缝计算厚度(H)之间比值即内ф=B/H叫焊缝成形系数容。
焊缝成形系数小时形成窄而深的焊缝,在焊缝中心由于区域偏析会聚集较多的杂质,抗热裂纹性能差,所以形成系数值不能太小,如自动埋弧焊时焊缝的成形系数要大于 1.3,即焊缝的宽度至少为焊缝计算厚度的1.3倍。
5. 焊接符号“SP”是什么意思啊求大神指教啊!
焊接名词与相对应的符号
电弧喷涂 EASP
离子弧喷涂 PSP 也称作SP
焊态 AW
6. 简述焊接参数与焊接质量的关系
焊接质量一抄般验收一个焊缝会从两个方面:成型效果也就是焊缝外观,还有一个是焊缝的性能(力学性能.特殊焊缝会要求抗腐蚀之类的)。如果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操作得当的情况下,会得到符合要求的焊缝。无缺陷,成型好,力学性能符合要求。但是如果参数选择不当,会出现未融合,咬边,塌陷,烧穿,气孔等缺陷,严重影响焊缝外观和焊缝性能,进而影响焊接的质量。焊接的参数过低过高都不是好事,要选择合适的参数才能得到符合要求的焊接质量。
7. 1, 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对焊接质量有什么影响
1、焊接电流
焊接电流增大时(其他条件不变),焊缝的熔深和余高增大,熔宽没多大变化(或略为增大)。这是因为:
(1)电流增大后,工件上的电弧力和热输入均增大,热源位置下移,熔深增大。熔深与焊接电流近于正比关系。 (2)电流增大后,焊丝融化量近于成比例地增多,由于熔宽近于不变,所以余高增大。
(3)电流增大后,弧柱直径增大,但是电弧潜入工件的深度增大,电弧斑点移动范围受到限制,因而熔宽近于不变。
2、电弧电压
电弧电压增大后,电弧功率加大,工件热输入有所增大,同时弧长拉长,分布半径增大,因而熔深略有减小而熔宽增大。余高减小,这是因为熔宽增大,焊丝熔化量却稍有减小所致。
3、焊接速度
焊速提高时能量减小,熔深和熔宽都减小。余高也减小,因为单位长度焊缝上的焊丝金属的熔敷量与焊速成反比,熔宽则近于焊速的开方成反比
焊接电流的大小对焊接质量和焊接生产率的影响很大。焊接电流主要影响熔深的大小。电流过小,电弧不稳定,熔深小,易造成未焊透和夹渣等缺陷,而且生产率低;电流过大,则焊缝容易产生咬边和烧穿等缺陷,同时引起飞溅。因此,焊接电流必须选得适当,一般可根据焊条直径按经验公式进行选择,再根据焊缝位置、接头形式、焊接层次、焊件厚度等进行适当的调整
电弧电压是由弧长决定的,电弧长,电弧电压高;电弧短,则电弧电压低。电弧电压的大小主要影响焊缝的熔宽。焊接过程中电弧不宜过长,否则,电弧燃烧不稳定,增加金属的飞溅,而且还会由于空气的侵人,使焊缝产生气孔。因此,焊接时力求使用短电弧,一般要求电弧长度不超过焊条直径。
焊接速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焊接的生产率。为了获得最大的焊接速度,应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用较大的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同时还应按具体情况适当调整焊接速度,尽量保证焊缝高低和宽窄的一致
详细内容参见: http://wenku..com/link?url=_-okOb34WceO
8. 光焊丝进行焊时,对焊缝质量会有什么影响
焊接过程中的其它工艺因素,如坡口尺寸,间隙大小,电极倾角,工件的斜度,接头的空间位置等对焊缝成形有影响。 1,坡口和间隙 坡口或间隙的尺寸增大,则焊缝熔深略有增加,而余高和熔合比显著减小,因此通常用开坡口的方法控制焊缝的余高和调整熔合比。 2,电极(焊丝)倾角 焊丝倾角的方法和大小不同,电弧对熔池的力和热的作用就不同,从而对焊缝成形的影响各异。前倾焊时,电弧力后排熔池金属的作用减弱,熔池底部液体金属增厚,熔深减小,而电弧对熔池前方的母材的预热作用加强,故熔宽增大。焊丝倾角a越大,这一作用越明显。后倾焊时,情况则相反。实际工作中,后倾焊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使用。例如焊接小直径圆筒形工作的环焊缝等。 3,工作斜度 焊接倾斜的工件时,有上坡焊和下坡焊两种情况。上坡焊时,液体的重力有助于熔池金属排向熔池尾部,因而熔深余高增加,而熔宽减小。若斜角β大于六度至十二度,则焊缝余高过大,两侧出现咬边,成形明显恶化。下坡的情况与上坡焊相反,当β小于六度至八度时,焊缝的熔深和余高均减小,而熔宽略有增加,焊缝成形得到改善,继续增大β角,将会产生未焊透,焊瘤等缺陷。 4,工件厚度和工件散热条件(太长未发表) 五 MIG焊缺陷及其成因 1,焊缝金属裂纹 1)母材焊接性不良 2)焊丝与母材选配不当 3)焊缝深度比太大4)熄弧不佳导致产生弧坑 2,近缝区裂纹 1)母材焊接性不良2)焊丝与母材选配不当(焊缝固相线温度远高于母材固相线温度 )3)近缝区过热 4)焊接热输入过大 3,焊缝气孔 1)工件清理质量低(表面有氧化膜,油污,水份) 2)焊丝清理质量低 3)保护气体保护效果不好 4)电弧电压太高 5)喷嘴与工件距离太大 4,咬边 1)焊接速度太高 2)电弧电压太高 3)电流过大 4)电弧在熔池边缘停留时间不当 5)焊枪角度不正确 5,未熔合 1)零件边缘或其破口表面清理不足 2)热输入不足(电流过小)3)焊接技术不合适 4)接头设计不合理 6,未焊透 1)接头设计不合适(坡口太窄) 2)焊接技术不合适(电弧应处于熔池的前沿) 3)热输入不合适(电流过小,电压过高) 4)焊接速度过高 7,飞溅 1)电弧电压过低或过高2)焊丝与工件表面清理不良 3)送丝不稳定4)导电嘴严重磨损 5)焊接动特性不合适(对整流式电源应调节直流电感;对逆变式电源应调整控制回路的电子电抗器)电流的种类和极性影响到工件的热输入,熔滴过渡以及熔池表面氧化膜的去除等。焊丝直径及焊丝伸出长度影响到电弧的集中系数,电弧压力的大小,也影响到焊丝的熔化和熔滴过渡,因此都会影响到焊缝的尺寸。1, 直流反接时的熔深和熔宽都要比直流正接的大,交流电弧焊接时介于上面两者之间,这是由于熔化极电弧阳极(工件)析出的能量圈较大所致。直流正接时,焊丝为阴极,焊丝的熔化率较大,使焊缝余高较大,焊缝成形不良,熔化极电弧焊一般采用直流反接。2, 焊丝直径和伸出长度同样电流下改变焊丝直径(即改变电流密度),焊缝的形状和尺寸将随之改变。
9. 焊缝偏析有哪几种形式对焊缝质量有什危害
你好,焊缝偏析主要有显微偏析和区域偏析两种形式。 焊缝偏析是在一次结晶时,金属由液态转变为固态形成的。因为焊接工艺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显微偏析和区域偏析。
(1)显微偏析又称为晶内偏析,是焊缝快速冷却形成的。因此,可通过缓冷进行充分扩散来消除。影响显微偏析的主要因素是金属的化学成分。因为金属的化学成分不同,从开始结晶到结晶终了的温度区间也不相同,温度区间越大越容易产生显微偏析。一般对低碳钢来说,显微偏析不严重,对焊缝的危害不大;而对高碳钢、合金钢的焊接,严重的显微偏析会引起热裂纹等缺陷。进行扩散及细化晶粒的热处理可是消除显微偏析的危害。
(2)区域偏析是焊缝的冷却部分(焊缝中心),聚集有较多的杂质和低熔点合金而形成的。影响区域偏析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①焊接材料方面。若焊接材料的合金成分或杂质越多,偏析
就越严重。一般低碳钢所含的合金元素少,区域偏析也就不大,合金钢则易于产生区域偏析,造成热裂纹。②冷却速度对区域偏析影响很大。冷却速度越快,则焊缝的杂质和低熔点混合物的聚集越困难,形成区域偏析的可能性也越小,但会促使产生显微偏析。
③焊缝的断面形状不同,产生偏析的部位也不同。如焊缝窄、熔深大,焊缝的区域偏析产生在焊缝金属中心部位,此时极易产生热裂纹;焊缝宽时,杂质便聚集在焊缝的上部,对焊缝的高温强度影响不大。因此,在焊接过程中可利用这一特点,尽量使每层焊道的宽度和深度适宜,宁可多道焊,也不要一次深熔焊完,这样可减小形成热纹的危害。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