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铝合金6061和不锈钢321的导热系数分别多少
金属导热系复数表(W/mK)
热传导系数的制定义为:每单位长度、每K,可以传送多少W的能量,单位为W/mK。其中“W”指热功率单位,“m”代表长度单位米,而“K”为绝对温度单位。该数值越大说明导热性能越好。以下是几种常见金属的热传导系数表:
『贰』 不锈钢和铝合金哪个比热容大
钢铁的比热容在来0.45kj/摄氏度自,铝合金在0.88kj/摄氏度
放在水中的时间长短很重要。
如果看谁先热,就是看哪种材料的热导率大。铝合金在150-250W/mk之间,铁在80左右,不锈钢低于铁。所以铝勺会先热。
如果放在热水中足够长时间(假设水温不会降低,比如在加热),勺和热水会达到平衡,温度相等,铝勺和铁勺和水温度一样。
这都和比热无关。
比热(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升高一度所需热量,就是材料储热能力的表征。这和材料的质量密切相关。
PS:同样的大小,铝会比铁轻很多的。
『叁』 铝合金 为什么导热性很强
纯铝的导热性能优于铝合金,但纯铝的硬度较低,容易发生变形从而影响散热甚至是使用寿命。在满足散热性能下,选取铝合金可以提高散热件的强度(纯铝在大气环境中长期使用容易氧化,有的铝合金可以有效抵制氧化)。
铝合金的传热性能比不锈钢好,传热性能的好坏跟导热系数大小成正比。
铝的导热系数是204/W·(m·k),而不锈钢的导热系数只有14 /W·(m·k),所以铝合金传热性能比不锈钢好。
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秒钟内(1S),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 (W/(m·K),此处为K可用℃代替)。
(3)铝的导热比不锈钢高多少扩展阅读
热传导简称导热。两个相互接触且温度不同的物体,或同物体的各不同温度部分间在不发生相对宏观位移的情况下所进行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导热。物质传导热量的性能称为物体的导热性。
密实固体内部和静止流体中的热量传递都是纯导热在起作用。导热部分参与了在运动流体中的热量传递。
影响因素
导热是依靠材料中的电子、原子、分子和晶格热运动来传递热量 。但材料性质不同,其主要导热机理不同,效果也不一样。一般来说,金属的热导率大于非金属,纯金属热导率大于合金。物质三态中,固态热导率最大,液态次之,气态最小。例如:标准大气压下0℃时的冰、水和水蒸气的热导率分别为2.22W/(m·K)、0.55W/(m・K)和0.183W/(m・K)。
金属导热主要依靠自由电子的热运动,导电性能好的金属材料其热导率也大。金属热导率范围在2.3~420W/(m・K),银是420W/(m·K)。但纯金属内加入其他元素成为合金后,由于这些元素的嵌入,严重阻碍自由电子的运动,使热导率大大下降。例如纯铜的λ=398W/(m・K),加人30%的锌后纯铜变成黄铜,λ仅为109W(m・K)。
非金属材料导热主要依靠晶格结构振动产生弹性波的方式来传递能量。物理学中称它为声子传递能量。在传递过程中,若存在声子散射的因素,如晶体缺隙、裂纹,热导率会显著下降。液体的热导率在0.07-0.7W/(m・K)的范围内,液体的导热机理比较复杂。气体的导热是依靠分子热运动,高温区分子的速度高于低温区,通过分子碰撞把能量传给低温区分子。
气体热导率在0.006-0.7W/(m・K)范围。气体分子对热导率影响较大,分子量越小、重量越轻、运动速度越快,热导率就越大。电厂发电机采用氢气冷却代替空气冷却,冷却效果较好就是这个道理。
从微观角度看,导热是依靠组成物质的微粒的热运动传递热量的。温度较高时有较高的能量。这些微粒和低温部分较低能量的微粒相互作用(碰撤、扩散等)就形成了导热。正是原子和分子的这些运动维持着热传导的进行。可以认为,热传导是由于物质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从高能级粒子向低能级粒子的能量传输。
用热力学中所熟恶的概念来研究一种气体中的热传导,就很容易解释这种传热方式的物理机理。试考察一种内部存在温度梯度,但没有宏观运动的气体,这种气体充满了保持不同温度的两个表面之间的空间。把任一点的温度与该点附近气体分子所具有的能量联系起来,发现分子的能量与分子的随机运动有关,也与分子内部的自旋及振动有关。
且温度高的分子所具有的分子能量也大。由于分子之间经常不断地发生碰撞,所以当邻近的分子相撞时,能量大的分子就必然把能量传递给能量较小的分子。因此,存在温度梯度的情况下,在沿温度降低的方向上必然产生热传导。图2清楚地表示了这个传热过程。
由于分子的随机运动,有些分子将不断地从上方和下方穿过假想的平面。但由于在面以上的分子温度比在面以下的分子温度高,所以沿x轴正方向上必然有净能量传递。由于热传导与分子的随机运动有关,所以可把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能量扩放。
在液体中的热传导情况也一样,不过其分子间距离更小、分子的相互作用更强,也更频繁罢了。同样地,固体中的热传导也可以归之于体现为晶格振动形式的分子运动。一种现代观点认为:固体中的能量传递归之于由原子运动引起的晶格运动。非导体完全靠这种晶格波动来传递能量;而在导体中,还存在自由电子迁移引起的能量传递。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导热性
『肆』 不锈钢和铝合金的区别有哪些
1. 价格差异显著。不锈钢成本较高,而铝合金相对便宜。以304不锈钢与6061铝合金为例,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按体积计算,不锈钢通常成本较高;而按质量计算,铝合金可能成本更高。
2. 密度差异显著。不锈钢与铝合金的密度相差很大,这一差距达到三倍之多。通常情况下,不锈钢板、棒、管的价格平均在16元/Kg左右,而铝型材的价格普遍超过30元/Kg,铝合金的板、棒、管价格大约在20元/Kg左右。
3. 性能差异明显。不锈钢的屈服强度是铝合金的两倍,抗拉强度则大出2.5倍。在熔点方面,不锈钢也高于铝合金。此外,不锈钢的硬度通常比铝合金高出30%至40%。在导热和导电性能方面,不锈钢均低于铝合金。
4. 钛合金的应用。钛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重要结构金属。由于其高强度、良好的耐蚀性和耐热性,钛合金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全球多个国家均重视钛合金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并在实际中加以应用。
5. 钛合金的里程碑。1954年,美国成功研制出第一个实用的钛合金Ti-6Al-4V,因其优良的耐热性、强度、塑性、韧性、成形性、可焊性、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这一合金成为钛合金工业中的佼佼者,其使用量占到全部钛合金的75%至85%。许多其他的钛合金可以视为Ti-6Al-4V的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