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叫奥氏体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 8%~25%、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常见的304、加工用的303不锈钢都属于奥氏体不锈钢
❷ 何谓碳钢中的奥氏体,铁素体,渗碳体
铁素体即α-Fe和以它为基础的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点阵。亚共析成分的奥氏体通过先共析析出形成铁素体。这部分铁素体称为先共析铁素体或组织上自由的铁素体。随形成条件不同, 先共析铁素体具有不同形态,如等轴形、沿晶形、纺锤形、锯齿形和针状等。铁素体还是珠光体组织的基体。在碳钢和低合金钢的热轧(正火)和退火组织中,铁素体是主要组成相;铁素体的成分和组织对钢的工艺性能有重要影响,在某些场合下对钢的使用性能也有影响。
奥氏体简介英文名称:austenite
晶体结构:面心立方(fcc)
字母代号:A、γ
定 义:碳及各种化学元素在γ-Fe中形成的固溶体
命名:为纪念英国冶金学家罗伯茨-奥斯汀(1843~1902)对金属科学中的贡献而命名。
微观表述:γ-Fe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最大空隙为0.51×10-8cm,略小于碳原子半径,因而它的溶碳能力比α-Fe大,在1148℃时,γ-Fe最大溶碳量为2.11%,随着温度下降,溶碳能力逐渐减小,在727℃时其溶碳量为0.77%。
性能特点:奥氏体是一种塑性很好,强度较低的固溶体,具有一定韧性。不具有铁磁性。因此,分辨奥氏体不锈钢刀具(常见的18-8型不锈钢)的方法之一就是用磁铁来看刀具是否具有磁性。
渗碳体(cementite)——铁碳合金按亚稳定平衡系统凝固和冷却转变时析出的Fe3C型碳化物。
分为一次渗碳体(从液体相中析出)、二次渗碳体(从奥氏体中析出)和三次渗碳体(从铁素体中析出)。
渗碳体:晶体点阵为正交点阵,化学式近似于碳化三铁的一种间隙式化合物。
❸ 碳钢和不锈钢哪个好有什么区别要是铸造一把剑用碳钢还是用钢求高手!
不锈钢是一种能抵抗大气腐蚀和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种,分为五大类:铁素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及沉淀碳化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优异,奥氏体不锈钢综合性能良好,可耐多种介质腐蚀,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兼具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优点,并具有超塑性,马氏体不锈钢强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
碳钢主要指含碳量决定力学性能的钢,不含或含有少量的合金元素,通常称为普碳钢或碳素钢。碳钢除含碳外还含有少量的硅、锰、硫、磷。按用途可分为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和易切削结构钢三类,其中碳素结构钢又分为建筑结构钢和机器制造结构钢两种。按冶炼方法可分为平炉钢、转炉钢和电炉钢,按脱氧方法可分为沸腾钢、镇静钢、半镇静钢和特殊镇静钢。按含碳量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按磷、硫含量可分为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钢、高级优质钢和特级优质钢。一般而言,碳钢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强度也越高,但塑性较低。
综上所述,不锈钢更适合用于观赏和装饰,而碳钢则更适合用于制作需要高硬度和高强度的工具或结构件。因此,如果要铸造一把剑,建议使用碳钢,因为其高硬度和强度有助于提高剑的锋利度和耐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