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奥氏体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
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8Ni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钢。
最常用的奥氏体不锈钢是Fe-Cr-Ni系合金(即美国的AISI300系);Fe-Cr-Ni-Mn系(即美国AISI200系);特殊奥氏体不锈钢等三种。
奥氏体是最密排的点阵结构,致密度高,故奥氏体的体积质量比钢中铁素体、马氏体等相的体积质量小。因此,钢被加热到奥氏体相区时,体积收缩,冷却时,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珠光体等组织时,体积膨胀,容易引起内应力和变形。
奥氏体的点阵滑移系多,故奥氏体的塑性好,屈服强度低,易于加工塑性成形。因此,钢锭,钢坯,钢材一般被加热到1100˚C以上奥氏体化,然后进行锻轧,塑性加工成材或加工成零部件。
一般钢中的奥氏体具有顺磁性,因此奥氏体钢可以作为无磁性钢。然而特殊成分的Fe—Ni软磁合金,也具有奥氏体组织,却具有铁磁性。
奥氏体导热性差,线膨胀系数大,比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平均线性膨胀系数高约一倍。故奥氏体钢可以用来制造热膨胀灵敏的仪表元件。
B. 不锈钢板是如何制造
不锈钢板和其抄它板材一样都要经过冶炼、精炼、铸造、轧制而成,热轧和冷轧是制造不锈钢板的最后工艺步骤。目前世界上大多数不锈钢厂采用电炉一AOD炉二步法生产不锈钢,其产量约占世界不锈钢总产量的70%,采用电炉一转炉一VOD三步法生产不锈钢,其产量约占世界不锈钢总产量的20%,而采用其它方法生产不锈钢,其产量约占世界不锈钢总产量的10%。
C. 为什么奥氏体不锈钢锻造有难度
奥氏体不锈钢,锻始温度制定不能过高,因为过高会析出脆性相化合物; 其次是终锻温度比较高,因为高合金的原因其回复再结晶温度比其他钢高。因此锻造温度很窄。还有不能通过热处理细化组织,一般粗晶严重,只能通过锻造改善晶粒度。 奥氏体不锈钢锻造困难主要就是因为可锻温度很窄
D. 什么是奥氏体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E. 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奥氏体是以怎样的制备工艺保留下来的
这个一般是合金化来实现的!你看看不锈钢的成分,你就会发现,其中含有很多合回金元答素,它们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合金元素形成相应的)碳化物均匀弥散分布于奥氏体相中,增大相变时晶界移动的难易程度(即相变驱动力),从而增大其稳定性,使其在热处理冷却过程中不发生相变,从而得到单相的奥氏体不锈钢!
F. 奥氏体304不锈钢的加工方法
为了满足建来筑师们美学的要求,已源开发出了多种不同的商用表面加工。例如,表面可以是高反射的或者无光泽的;可以是光面的、抛光的或压花的;可以是着色的、彩色的、电镀的或者在不锈钢表面蚀刻有图案,也可进行拉丝等,以满足设计人员对外观的各种要求。 保持表面状态是容易的。只需偶尔进行冲洗就能去除灰尘。由于耐腐蚀性良好,也可以容易地去除表面的涂写污染或类似的其它表面污染。 不锈钢制品的喷色美术加工法的工艺过程是:不锈钢制品→丝印→蚀刻→碱处理→丝印→氧化着色→碱处理→成品。
不锈钢制品的蚀刻美术加工法工艺过程是:不锈钢制品→丝印→蚀刻→碱处理→氧化着色→成品。
不锈钢的化学着色法,不使用颜料及染料,而是把不锈钢浸泡在加温的浓硫酸铬溶液中,进行化学着色,其特点是耐食品性好。这种加工方法中所使用的油墨,要有非常强的耐酸性,一般使用与处理工艺相适应的具有特殊性能的UV硫化油墨。 不锈钢制品,特别是不锈钢带,很多时候工厂的最原始加工方式就是利用冲床进行冲压制品。冲压包括直冲和拉伸两种方式,一般硬度低于1/2都是利用拉伸和弯曲,硬度高于1/2便硬的,都是直冲。
G. 超级不锈钢的超级奥氏体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概念是与超级铁素体不锈钢及超级双相不锈钢一起出现的。典型的例子为含6%钼和7%钼的超级奥氏体不锈钢。这些钢种都是针对一些工况条件苛刻的工业,如石化,化工,造纸和海上系统等等而开发出来的。
奥氏体不锈钢管中著名的牌号有18-8(日常18-10 或 19-9)型的304不锈钢(中国为00Cr19Ni10)和18-12-2的316(0Cr17Ni12Mo2)。为了解决奥氏体不锈钢焊后因铬碳化物析出所导致的铬贫化而引起的晶间腐蚀敏感性,早期是加入碳化物稳定化元素钛和铌,20世纪60年代后期,AOD和VOD等炉外精炼工艺技术的问世,降低了钢中碳量到≤0.03%,解决了奥氏体不锈钢敏化态(焊后)晶间腐蚀的敏感性,提高了钢中的纯净度,也解决了钢的固溶态晶间腐蚀的敏感性。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开发的新奥氏体不锈钢基本上都是超低碳型的。
为了适应现代工业发展中的耐苛刻介质全面腐蚀的需求,在304、316等不锈钢管基础上提高钢的铬、镍、钼含量,以及加入铜、硅等元素或降低杂质元素的残余量,又发展了许多高合金的新牌号,例如含约4.5%Mo的317LM(00Cr18Ni16Mo5)和904L不锈钢(00Cr20Ni25Mo4.5Cu)以及尿素级、硝酸级、核级、食品级等类型的奥氏体不锈钢管。根据1962~1997年间对不锈钢管大量腐蚀破坏形态的统计,可以看出,1962~1971年间全面腐蚀和晶间腐蚀已大量减少,而1962年起到1997年,应力腐蚀、点腐蚀、间隙腐蚀以及腐蚀疲劳等局部腐蚀在腐蚀破坏中仍占有相对高的比例。其中点蚀和缝隙腐蚀仍占20%以上,应力腐蚀和腐蚀疲劳仍占10%以上。通过研究,人们已经了解到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管中的镍量可以显著提高钢的耐应力腐蚀性能,提高铬、钼量可以显著提高钢的耐点蚀和耐缝隙腐蚀的性能,而刚的应力腐蚀和腐蚀疲劳通常都是有点蚀和缝隙腐蚀为起源,因此,人们开始关注耐点蚀、耐缝隙腐蚀性能优良的高合金奥氏体不锈钢的研制。
1970年起,氮作为重要的合金元素在不锈钢管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不锈钢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氮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应用也为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诞生创造了条件。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管的发展来自许多途径。例如,在已有的AL-6X(00Cr21Ni24Mo6)基础上加入了氮,产生了AL-6XN(00Cr21Ni24Mo6N),在高钼的904L不锈钢管基础上将钼含量提高到约6%并加入氮。 由于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是属于高镍高钼而且含有铜、氮的奥氏体不锈钢,是比较难熔炼的钢种,易偏析、开裂等,因此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是不锈钢中生产工艺要求最高、难度最大的品种,它是钢厂工艺技术的集中体现。与其他常用的Cr-Ni奥氏体钢一样,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
1、热锻时最高加热温度可达1180摄氏度,最低停锻温度不小于900摄氏度。
2、热成型可在1000—1150摄氏度进行。
3、热处理工艺为1100—1150摄氏度,加热后快冷。
4、虽可采用通用的焊接工艺进行焊接,但是最恰当的焊接方法是手工电弧焊和钨极氩弧焊。
由于904L、254SMO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很强的抗点蚀、缝隙腐蚀、氯离子应力腐蚀和抗晶间腐蚀能力尤其对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等酸根离子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可以使用在极其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因此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石油、石化设备,如石化设备中的波纹管。
2、纸浆、造纸漂白设备,如纸浆蒸煮器、漂白设备。
3、发电厂烟气脱硫装置,主要使用部位有:吸收塔的塔体、烟道、档门板、内件、喷淋系统等。
4、海上系统或海水处理,如电厂中用海水冷却的薄壁冷凝管道、海水淡化处理设备。
5、盐工业,如制盐或除盐设备。
6、热交换器,尤其在有氯离子工作环境中的热交换器。
H. 奥氏体不锈钢是如何来的
铁碳合金相图,那是二元合金相图,
奥氏体不锈钢要看铁-铬-镍的三元回合金相图,
三元合金没有学好,只答能知道个大概,三个元素适当配比后,会使详图中出现闭合的奥氏体组织区域,这个区域,随着温度降低,不会再发生组织转变,
I. 奥氏体不锈钢如何得到的 所说的奥氏体不锈钢(如1Cr18Ni9Ti)是经过怎样的得到的常温下全部是奥氏体的
Mn、Co、Ni是奥氏体化元素,增加这些元素的含量可以扩大奥氏体区,常温下得到奥氏体。在不锈钢中通常增加Ni的含量。纵观不锈钢牌号表会发现,一般Ni含量大于8%的不锈钢都是奥氏体不锈钢
J. 为什么奥氏体不锈钢锻造有难度
奥氏体不锈钢,锻始温度制定不能过高,因为过高会析出脆性相化合物;
其次是终锻温度比较高,因为高合金的原因其回复再结晶温度比其他钢高。因此锻造温度很窄。还有不能通过热处理细化组织,一般粗晶严重,只能通过锻造改善晶粒度。
奥氏体不锈钢锻造困难主要就是因为可锻温度很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