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工艺要点
1)焊接方法:TIG焊、MIG焊、焊条电弧焊等
2)不需予热
3)控制层间温度,Max200℃回,最好答<100℃
4)快速冷却,尽量减少在450℃~850℃的停留时间
5)工艺上,采用低线能量(小电流、快速焊)
6)操作上,采用窄焊道、多道焊、不摆动技术,注意填满弧坑。
7)正确选用焊接材料,选用低含碳量和含稳定化元素的焊材,含适量铁素体促进元素(Cr、Mo、Si等)的焊材,限制焊缝中杂质含量。
8)背面气体保护
9)清理时,采用奥氏体不锈钢钢丝刷
10)加工场地,材料、工具要清理,与其他材料分开存放。
11)焊后颜色处理及酸洗
㈡ 奥氏体不锈钢和高合金钢T91,异种钢焊接,用ErNiCr-3焊丝,怎么焊不开裂
ErNiCr-3是焊接镍基合金的焊丝
ERNi-1纯镍焊丝
镍200焊丝、镍201焊丝镍合金和镀镍钢板的焊接;钢与镍之间的焊接;钢的表面堆焊
镍基合金焊条ENiCrFe-3ENiCrMo-10ENiCrCoMo-1ENiCrMo-7
特点及用途:碱性药皮合金焊条,用于焊接镍基合金、高温和抗蠕变钢、耐热钢和低温钢、异种钢焊接等。适用工作温度范围为-196℃至+650℃的压力容器制造,+1200℃内抗氧化起皮(无硫条件);该焊条及熔敷金属具有很高的质量标准
ERNiCr-3
特点及用途:氩弧焊丝(GTAW)和气保焊丝(GMAW)。用于焊接镍基合金,高温和抗蠕变钢、耐热钢和低温钢、异种钢焊接,低合金钢修复等。工作温度大于+300℃的铁素体奥氏体钢联接以及不需焊后热处理的焊接应用。适用工作温度范围为-196℃至+550℃的压力容器制造,+1200℃内抗氧化起皮(无硫条件)。抗脆变,抗热开裂,异种钢焊接时,高温热处理时的碳扩散低。抗热冲击,耐蚀全奥氏体组织,介于碳钢和奥氏体CrNi(Mo)钢间和较低的热膨胀系数。
ENiCrMo-3特点及用途:碱性药皮焊条、用于焊接6%Mo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如S31254、N09826、 N08367和625合金。焊条及熔敷金属满足高的焊接质量和抗腐蚀性能要求。极佳的抗应力腐蚀开裂和抗点蚀能力。点蚀指数>52。抗热开裂。由于熔敷金属在650-850℃之间的脆变特性,应避免此工作温度范围。
ENiCrMo-4:镍基碱性药皮焊条。用于相近Ni基钢材的焊接,如N10276、2.4819,亦可用于此类Ni基钢与低合金钢及不锈钢的对焊接优异的抗氯及氯化物介质的侵蚀能力。亦可抗强氧化铁、氯化铜。
ENiCrMo-6镍基合金焊条型号NiCr14Mo7,耐磨腐蚀,耐高温,耐磨耗,用于双相钢,不锈钢及铸钢表面的堆焊
ENiCrMo-10
ENiCrMo-10 INCONEL622及其它Ni-Cr-Mo耐腐蚀合金的焊接;表面堆焊合金钢、又相钢、超高强度双相钢、超高强度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钢的表面堆焊。
ECuNi用于含30%Ni以下的类似合金基金属的对接焊和堆焊,亦可用于有钯合金和其他不同特性钢材的焊接。得益于其优异的抗海水性能,该焊条特别适用于海上焊接应用及海水脱盐,造船及化工等。除立向下焊接以外,全位置的焊接能力
ENiCrCoMo-1碱性NiCrCoMo药皮焊条。用于相近镍基合金、耐热奥氏体钢和铸钢联接焊接和堆焊,如617合金、N06007合金及2.4663合金等。1100℃温度内抗氧化起皮,1000℃温度内优异的抗高热氧化,碳化环境性能。
㈢ 奥氏体不锈钢如何焊接
对不锈钢最常用的焊接方法是手工焊(MMA),其次是金属极气体保护焊(MIG/MAG)和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
㈣ 不锈钢常用的焊接方法有哪些
目前常用的不锈钢熔化焊方法包括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等,另外,电子束焊和激光焊有时也被采用。
㈤ 奥氏体不锈钢与珠光体钢焊接应该采用什么方法焊接
奥氏体不锈钢与珠光体钢焊接时采用的焊接方法是焊条电弧焊。由于珠光体钢对焊缝金属的稀释作用,若采用A102、A132焊条施焊时,焊缝中会产生大量马氏体组织,而且越靠近碳钢一侧,马氏体数量越多,是脆性破坏的起始区域,故不能采用。用含镍大于12%(质量分数)的A302、A402焊条施焊时,焊缝金属得到的组织是奥氏体或者全部是奥氏体组织,是比较理想的填充金属材料。
㈥ 奥氏体不锈钢管在环境温度低于0度的情况下应如何焊接
焊前预热,在开始施焊区域200mm范围内,防止接头生成淬硬组织,产生冷裂纹。焊前预热温度一般在100-200度, 焊后预热不属于热处理,也是一种缓冷措施,后热的温度在200-300度,有的单纯是为了缓冷,有的是针对消氢处理的,一定的后热温度,能使焊缝中氢扩散出来,不至于集聚导致裂纹。 焊后热保温时间要根据工件厚度来确定,一般不会低于0.5小时的。
㈦ 不锈钢管(奥氏体)焊接特点和方法是什么
不锈钢管(奥氏体)焊接特点和方法是什么?
答:
一)奥氏体不锈钢管焊接特点: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但焊接材料或焊接工艺不正确时,会出现以下缺陷:
1.晶问腐蚀
(1)晶间腐蚀产生原因
晶问腐蚀发生于晶粒边界,所以叫晶问腐蚀。它是奥氏体不锈钢最危险的一种破坏形式,它的特点是腐蚀沿晶界深人金属内部,并引起金属机械性
能和耐腐蚀性能的下降。奥氏体不锈钢在450~850%温度区间范围内停留一定时问后,则晶界处会析出C ,其中的铬主要来自晶粒表层,内部的铬如来不及补充,会使晶界晶粒表层的含铬量下降而形成贫铬区,在强腐蚀介质的作用下,晶界贫铬区受到腐蚀就会形成晶间
腐蚀。受到晶间腐蚀的不锈钢在表面上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在受力时会沿晶界断裂,几乎完全丧失强度。
(2)防止晶间腐蚀的措施
①选用超低碳C≤0.03%、添加钛或铌等稳定元素的不锈钢焊条。
②采用小规范,目的是为了减少危险温度范围停留时间,采用小电流、快焊速、短弧焊及不作横向摆动。焊缝可采用强制冷却(如铜垫板、水冷)方法加快焊接接头的冷却速度,减少热影响区。多层焊时,应控制层间温度,要前一道焊缝冷却至60℃以下时再焊。
③接触介质的那面焊缝最后焊接。
④焊后固溶处理。将工件加热至1050~1150%后淬火,使晶界上的C C6溶人晶粒内部,形成均匀的奥氏体组织。
2.热裂纹
(1)热裂纹产生原因
①液相线和固相线距离大,凝固过程温度范围大,使低熔点杂质偏析严重,而且集中在晶界处。
②膨胀系数大,所以冷却收缩时的应力也大。
(2)控制热裂纹产生的措施
①控制焊缝金属组织,尽量使焊缝金属呈双相组织,铁素体的含量控制在3% ~5%以下。因为铁素体能大量溶解有害的S、P杂质。
②控制化学成分,应减少焊缝金属中的镍、碳、硫、磷含量,增加铬、钼、硅及锰等元素,可以减少热裂纹的产生。
③选用适当的焊条药皮类型。用低氢型药皮焊条可以使焊缝晶粒细化,减少杂质偏析,提高抗裂性。用酸性药皮焊条氧化性强,使合金元素烧损多,抗裂性下降,而且晶粒粗大,使热裂纹极易产生。
④采用适当的焊接规范和冷却速度。采用小规范,即小电流、快焊速来减少焊接熔池过热、快速冷却,以减少偏析,使抗裂性提高。多层焊时,要控制层问温度,前一焊道冷却至6o℃后再焊。
3.应力腐蚀开裂
(1)应力腐蚀开裂产生原因
应力腐蚀开裂是焊接接头在特定腐蚀环境下,受拉伸应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延迟开裂现象。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应力腐蚀开裂是焊接接头比较严重的失效形式,表现为无塑性变形的脆性破坏。
(2)应力腐蚀开裂防止措施
①合理制定成形加工和组装工艺,
尽可能减小冷却变形度,避免强制组装,防止组装过程中造成各种伤痕(各种组装伤痕及电弧灼痕,都会成为SCC的裂源,易造成腐蚀坑)。
②合理选择焊材。
焊缝与母材应有良好的匹配,不产生任何不良组织,如晶粒粗化及硬脆马氏体等。
③采取合适的焊接工艺。
保证焊缝成形良好,不产生任何应力集中或点蚀的缺陷,如咬边等采取合理的焊接顺序,降低焊接残余应力。
④消除应力处理。
焊后热处理,如焊后完全退火或退火;在难以实施热处理时采用焊后锤或喷丸等。
4.焊缝成形不良
(1)焊缝成形不良产生原因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由于焊缝中合金元素含量高,熔池流动性差,易造成焊缝表面成形不良。主要表现在根部焊道背面成形恶化及盖面焊道表面粗糙。焊缝表面成形不良对焊缝性能的影响在常温或高温工况下表现不明显,但在低温工况下,其成形不良所造成的应力集中,对焊缝低温性能的影响不亚于焊缝内部质量的影响。
(2)防止措施
对于焊缝成形不良以及焊接热影响区的晶问腐蚀问题,可以通过焊接工艺来加以解决。采用钨极氩弧焊打底、较小的焊接线能量,来控制热影响区处于敏化温度区间的范围。
二)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方法:
不锈钢最常用的焊接方法有:手工焊、金属极气体保护焊、和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
1、 手工焊
手工焊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易于使用的焊接方法.电弧的长度靠人的手进行调节,它决定于电焊条和工件之间缝隙的大小.同时,当作为电弧载体时,电焊条也是焊缝填充材料。
这种焊接方法很简单,可以用来焊接几乎所有材料.对于室外使用,它有很好的适应性,即使在水下使用也没问题.大多数电焊机可以TIG焊接.在电极焊中,电弧长度决定于人的手:当你改变电极与工件的缝隙时,你也改变了电弧的长度.在大多数情况下,焊接采用直流电,电极既作为电弧载体,同时也作为焊缝填充材料.电极由合金或非合金金属芯丝和焊条药皮组成.这层药皮保护焊缝不受空气的侵害,同时稳定电弧.它还引起渣层的形成,保护焊缝使它成型.电焊条即可是钛型焊条,也可是缄性的,这决定于药皮的厚度和成分.钛型焊条易于焊接,焊缝扁平美观.此外,焊渣易于去除.如果焊条贮存时间长,必须重新烘烤.因为来自空气的潮气会很快在焊条中积聚。
2、 金属极气体保护焊
这是一种自动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方法.在这种方法中,电弧在保护气体屏蔽下在电流载体金属丝和工件之间烧接.机器送入的金属丝作为焊条,在自身电弧下融化.由于MIG/MAG焊接法的通用性和特殊性的优点,至今她仍然是世界上最为广泛的焊接方法.它使用于钢、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和高合金为基的材料.这使得它成为理想的生产和修复的焊接方法.当焊接钢时,MAG可以满足只有0.6mm厚的薄规格钢板的要求.这里使用的保护气体是活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或混合气体.唯一的限制是当进行室外焊接时,必须保护工件不受潮,以保持气体的效果。
3、 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
电弧在难熔的钨电焊丝和工件之间产生.这里使用的保护气体是纯氩气,送入的焊丝不带电.焊丝既可以手送,也可以机械送.也有一些特定用途不需要送入焊丝.被焊接的材料决定了是采用直流电还是交流电.采用直流电时,钨电焊丝设定为负极.因为它有很深的焊透能力,对于不同种类的钢是很合适的,但对焊缝熔池没有任何“清洁作用”。
三)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技巧
根据上述不锈钢的焊接特点,为保证接头的质量,应当采用以下焊接工艺:
1.焊前准备。必须清除可能使焊缝金属增碳的各种污染。焊接坡口和焊接区焊前应用丙酮或酒精除油和去水。不得用碳钢钢丝刷清理坡口和焊缝表面。清渣和除锈应用砂轮、不锈钢钢丝刷等。
2.焊条必须存放在干净的库房内。使用时应将焊条放在焊条筒内,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焊条药皮。
3.焊接薄板和拘束度较小的不锈钢焊件,可选用氧化钛型药皮焊条。因为这种焊条的电弧稳定,焊缝成型美观。
4.对于立焊和仰焊位置,应采用氧化钙型药皮焊条。其熔渣凝固较快,对熔化的焊缝金属可起到一定的支托作用。
5.气体保护焊和埋弧自动焊时,应选用铬锰含量比母材高的焊丝,以补偿焊接过程中合金元素的烧损。
6.在焊接过程中,必须将焊件保持较低的层问温度,最好不超过150℃。不锈钢厚板焊接时,为加快冷却,可从焊缝背面喷水或用压缩空气吹焊缝表面,但层问必须注意清理,防止压缩空气污染焊接区。
7.手工电弧焊时,应在焊条说明书规定的电流范围内选择焊接电流。由于不锈钢电阻值较大,靠近夹持端的一段焊条容易受电阻热的作用而发红,在焊至后半段焊条时应加快熔化速度,使焊缝熔深减少,但熔化速度太快又会造成未熔合和熔渣等缺陷。从保证接头的耐腐蚀性考虑,也要求选用较小的焊接电流,减少焊接热输入量,防止焊接热影响区的过热。
8.在操作技术上应采用窄焊道技术,焊接时尽量不摆动焊条,在保持良好熔合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焊接速度。
9.不锈钢焊件焊后一般不作消除应力处理。虽然在不锈钢的焊接中也存在较高的残余应力,但由于接头各区在焊后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使残余应力的有害影响显著减小。更重要的是消除应力处理的温度范围正好处于不锈钢的敏化温度区,消除应力处理反而导致耐蚀性的降低。因此不锈钢焊件的焊后热处理的目的不应是消除接头的残余应力,而应是提高接头的耐蚀性。主要有固溶处理和稳定化处理。
㈧ 采用什么方法焊接奥氏体不锈钢经济又实用
要根据焊件的规格、形状、位置选择焊接方法。如果是小件,比较复杂,位置固定,那就选用电焊;如果是大的直线段,焊件又比较厚,易于移动,量比较大,又有埋弧自动焊设备的选择埋弧自动焊,如果无埋弧自动焊设备,可氩弧焊打底(不锈钢氩弧焊打底要充氩保护)然后电焊。等等方法
㈨ 不锈钢管的焊接有什么技巧
焊不锈钢用的焊材:
锈钢焊条可分为铬不锈钢焊条和铬镍不锈钢焊条,这两类焊条中凡符合国标的,均按国标GB/T 983-2012规定考核。铬不锈钢具有一定的耐蚀(氧化性酸、有机酸、气蚀)耐热和耐蚀性能。通常被选作电站、化工、石油等设备材料。
铬镍不锈钢焊条具有良好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广泛应用于化工、化肥、石油、医疗机械制造。为防止腐蚀,焊接电流不宜太大,层间快冷,以窄焊道为宜。
不锈钢焊接技术主要应用在金属母材上,常用的有电弧焊,氩弧焊,CO2保护焊,氧气-乙炔焊,激光焊接,电渣压力等多种,塑料等非金属材料亦可进行焊接。
金属焊接方法有40种以上,主要分为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
1、熔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将工件接口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
2、压焊是在加压条件下,使两工件在固态下实现原子间结合,又称固态焊接。
3、钎焊是使用比工件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将工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工件熔点的温度,从而实现焊接的方法。
不锈钢焊接要点、注意事项
一、采用垂直外特性的电源,直流时采用正极性(焊丝接负极)
1、一般适合于6mm以下薄板的焊接,具有焊缝成型美观,焊接变形量小的特点。
2、保护气体为氩气,纯度为99.99%。
3、钨极从气体喷嘴突出的长度,以4~5mm为佳,在角焊等遮蔽性差的地方是2~3mm,在开槽深的地方是5~6mm,喷嘴至工作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5mm。
4、为防止焊接气孔出现,焊接部位如有铁锈、油污等清理干净。
5、焊接电弧长度,焊接不锈钢时,以1~3mm为佳。
6、对接打底时,背面也需要实施气体保护。
7、为使氩气很好地保护焊接熔池,钨极中心线与焊接处工件一般应保持80~85°角,填充焊丝与工件表面夹角一般为10°左右。
8、防风与换气。
二、不锈钢药芯焊丝焊接要点及注意事项
1、采用平特性焊接电源,直流焊接时采用反极性。使用一般的CO2焊机就可以施焊,但送丝轮的压力请稍调松。
2、保护气体一般为二氧化碳气体,气体流量以20~25L/min较适宜。
3、焊嘴与工件间的距离以15~25mm为宜。
4、干伸长度,一般的焊接电流为250A以下时约15mm,250A以上时约20~25mm较为合适。
㈩ 请问不锈钢的焊接方法
1焊接方法:131 141 111
2不需要预热
3控制层间温度:最大200℃,最好小于100℃
4快速冷却,尽量减少在450℃-850℃的停留时间(风吹,浇水)
5工艺上采用低线能量(小电流,快速焊)
6操作上,采用窄道焊、多道焊、不摆动技术,注意填满弧坑
7正确选用焊接材料,选用低含碳量和含稳定化元素的焊材,含适量的铁素体促进元素(Cr、Mo、Si等)的焊材,限制焊缝中杂质含量
8背面气体保护
9清理时采用奥氏体不锈钢丝刷
10加工场地、材料、工具要清理,与其他材料分开存放
11焊后颜色处理及酸洗
好像没了,差不多了希望对你有帮助,不过这是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工艺,如果是铁素体、马氏体或双相不锈钢也差不多是这样,把焊条选对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