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不锈钢圆管一个厚,一个太簿了烧电焊总是洞什么原因
摘要 钢筋的材质有时候不合格,非标准产品,再有就是焊条,假的太多加之焊条的存放和潮湿,都对焊缝不利,加强焊接横向钢筋,使力进行分解还好点,再有就是购买合格的圆钢和焊条都可以,但是成本就会增高。
B. 氩弧焊焊不锈钢时,刚开始焊容易把边子烧洞是什么原因有什么样的方法解决
把焊枪的钨极端部对准焊缝起焊点,钨极与工件之间距离为1-3mm按下焊开关,提前送回气,高答频放电引弧,焊枪保持70°-80°倾角,焊丝倾角为11°-20°焊枪作直线匀速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观察熔池,焊丝的送进速度与焊接速度要匹配,焊丝不能与钨极接触,以免烧坏钨极,焊枪。同时根据焊缝金属颜色,来判定氩气保护效果的好坏
一般情况下,0.7的板子焊接好都有一定的变形,大小而已,要想减小它,按底下的步骤试试:1,尽量减小焊件之间的缝隙,(越紧密越好)2,如果要填焊丝的话,焊丝一定要细,0.8的就可以了,3,电流一点要小,小到能溶化焊丝就行,大概30a左右,焊机不同,根据各焊机而定,4,焊接速度一定要快,越快越好,变形也就越小,焊缝也就越漂亮,如果有水冷却就更好了。5,焊机也有讲究,一般选用逆变式交直流焊机,电流比较稳定。这种焊机会稍许贵一点。都是手法问题,多练就行!
C. 不锈钢拉管料,也就是焊管尾巴部分,难焊,容易打洞,啥原因
因为管壁较薄,焊弧将基料熔化而\焊料又不及补充,造成缺肉洞口,可以先在尾部点焊好,再焊时尾部就不会缺肉而造成孔洞了。
D. 钢材在焊接时出现洞是什么原因
那不叫洞,那叫气孔,有几种可能会导致这种结果:
焊条未有效烘烤、保温;
焊接环境潮湿;
焊接环境有较大风速;
焊工技能太差。
E. 不锈钢材质焊接容易出现裂缝的原因都是什么呢
晶间腐蚀:根据贫铬理论,焊缝和热影响区在加热到450-850℃敏化温度区时在晶界上析出碳化铬,造成贫铬的晶界,不足以抵抗腐蚀的程度。焊接时就会出现裂缝。
应力腐蚀开裂:应力腐蚀开裂是焊接接头在特定腐蚀环境下受拉伸应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延迟开裂现象。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应力腐蚀开裂是焊接接头比较严重的失效形式,表现为无塑性变形的脆性破坏。
焊缝金属的低温脆化:对于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在低温使用时,焊缝金属的塑韧性是关键问题。此时,焊缝组织中的铁素体的存在总是恶化低温韧性。
(5)焊不锈钢经常桶洞是什么原因扩展阅读:
奥氏体不锈钢通常在常温下的组织为纯奥氏体,也有一些为奥氏体+少量铁素体,这种少量铁素体有助于防止焊接热裂纹。
防止焊接裂纹措施:
尽量使焊缝金属呈双相组织,铁素体的含量控制在3-5%以下。因为铁素体能大量溶解有害的S、P杂质。
尽量选用碱性药皮的优质焊条,以限制焊缝金属中S、P、C等的含量。
采用低碳或超低碳的焊材,如A002等;采用含钛、铌等稳定化元素的焊条,如A137、A132等。
由焊丝或焊条向焊缝熔入一定量的铁素体形成元素,使焊缝金属成为奥氏体+铁素体的双相组织,(铁素体一般控制在4-12%)。
减少焊接熔池过热,选用较小的焊接电流和较快的焊接速度,加快冷却速度。
对耐晶间腐蚀性能要求很高的焊件进行焊后稳定化退火处理。
F. 不锈钢焊条焊接时 常出现气孔是什么原因
气孔产生的原因:主要原因有:
①焊接材料方面。焊条受潮,未按要求烘干,药皮变质专、剥落,焊芯属锈蚀,焊件未清理干净、潮湿;
②焊接工艺方面。手弧焊时,采用过大的焊接电流,造成焊条药皮发红而导致保护失败。焊接电弧过长等造成熔池保护不良而产生气孔。
气孔的预防措施:不使用药皮剥落、偏心或焊芯锈蚀的焊条,各种类型焊条应按规定烘干,焊接坡口两侧应清理干净,选用合适的焊接电流,采用短弧焊接,若发现偏心焊条应及时转动或倾斜焊条,使用有资格的焊工。
G. 用不锈钢焊条焊不锈钢管子为什么会出现针尖小孔
用不锈钢焊条焊不锈钢管子如果出现针尖气孔说明焊接过程中产生气孔了,可以将焊条药皮烘干以后焊接,或者改用氩弧焊接。
H. 304不锈钢板腐蚀产生孔洞
焊接问题,应该气体保护焊,焊接后并没有进行局部酸洗钝化处理,去除表面内焊接氧化层使得容新鲜表面重新形成致密钝化膜,从而恢复原不锈钢的耐腐蚀能力。而且汽车地板不适合用304不锈钢,汽车保养时用水清洗水没有完全干燥或雨天侵蚀造成腐蚀车底板,加上前面焊接未处理焊接部位,长期这样就腐蚀产生洞孔。
I. 不锈钢焊接为什么老有气孔
产生不锈钢的气孔因素很多:1、母材或填充金属表面有锈、油污等。2、焊条未烘干,药皮的水分在高温分解产生气体,增加了高温金属的气体含量。3、线能量过小,熔池冷却速度快,不利于气体逸出,焊缝金属脱氧不足等都会导致气孔,不锈钢一般要求小电流多道焊,线能量必然很小,起弧收弧处更易产生气孔。4、焊工个人焊接技术也很重要。
J. 不锈钢焊接开裂的原因是什么
不锈钢是指主加元素Cr高于12%,能使钢处于钝化状态、又具有不锈钢特性的钢。奥氏体不锈钢的焊缝在高温(375-875 度)加热一段时间以后,常会出现冲击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脆化。不锈钢焊接容易出现热裂纹,主要原因是:
1、奥氏体不锈钢的导热系数大约是低碳钢的一半,而线膨胀系数却大得多,所以焊后在接头中会产生较大的焊接内应力。
2、奥氏体不锈钢中的成分如碳、硫、磷、镍等会在熔池中形成低熔点共晶。
3、奥氏体不锈钢的液、固相线的距离较大,共晶时间较长,且奥氏体结晶的枝晶方向性强,所以杂志偏析现象比较严重。
(10)焊不锈钢经常桶洞是什么原因扩展阅读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比较好,但在焊接过程中,奥氏体从高温冷却到室温时,随着C、Cr、Ni、Mo含量的不同,金相组织转变的差异及稳定化元素Ti、Nb的变化,焊接材料与工艺的不同,焊接接头各部位可能出现一些热裂纹、耐蚀性差以及焊接接头脆化等问题。
在焊接的持续加热过程中,0Cr25Ni20钢的焊接接头会发生σ相脆变,其在800~850℃温度下σ相析出的敏感性最大。加速σ相形成的元素有Mo、Si、Nb等,故在选择时应选择这些元素含量较低的焊材,还应适当控制焊接热输入,不预热、控制层温不过高,以减少高温停留时间。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如果不能有效避免焊接缺陷,焊后对这些缺陷进行返修时则极易出现焊接热裂纹,主要是奥氏体材料导热差,且返修处应力比一次焊接时应力大,多次返修则应力更大。
多层焊接时即使层间温度得到有效控制,焊接时输入的热量加上拘束应力,则足以在焊缝区或热影响区出现热裂纹,控制热裂纹的措施除了焊缝成形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温度和应力。
当温度也能得到有效控制后,应力就是最主要的原因,这一点在多次返修易出裂纹特别是纵缝和环缝相交的丁字口附近最易出现,返修难度大,足以说明应力对热裂纹的影响,应严格控制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