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3cr13 4cr14 5cr15有什么区别
1、元素含量的区别
3cr13平均含碳量分别是0,3%,含铬量13%
4cr14平均含碳量分别是0,4%,含铬量14%
5cr15平均含碳量分别是0,5%,含铬量15%
2、机械性能的区别
强度等级等机械性能由低而高
3cr13<4cr14<5cr15
(1)4cy13不锈钢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1、3Cr13不锈钢管钢标准:
GB/T1220-1992,属马氏体类型不锈钢,该钢机械加工性能好,经热处理(淬火回火)后,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抛光性能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适宜制造承受高负荷,高耐磨及在腐蚀介质作用下的塑料模具。
调质处理后硬度在HRC30以下的3Cr13材料加工性较好,易达到较好的表面质量。而硬度大于HRC30时加工出的零件,表面质量虽然较好,但刀具易磨损。
2、4Cr14Ni14W2Mo
钢组织比较稳定,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均不发生相变,具有很高的高温强度和耐热性,但线胀系数大,导热性差,降低了钢的热疲劳性能,不适宜制造强烈水冷的模具。
4Cr14Ni14W2Mo钢中加入大量的Cr、Ni元素主要是为了获得室温下的奥氏体组织,并提高钢的耐蚀性和抗氧化性。另外Cr、Ni元素固溶于奥氏体中可固溶强化奥氏体组织。
3、5Cr15MoV不锈钢材料
该材料有效地控制了钢铁中的硫磷有害夹杂成分,其硬度和韧性均达到了国际最高标准,同时它的百韧指数,即千次锋利度,也达到国际标准。
5Cr15MoV等系列不锈钢材料的特点是:含碳量高,极大地提高刀具硬度,含铬、钼、钒金属元素成分对刀具的防腐蚀性、耐磨、韧性都有良好的特殊性能, 5Cr15MoV的硬度约为HRC58-60。
⑵ 不锈钢321H指的是什么
321H属于美标奥氏体耐热钢锻件,执行标准:ASTM A959-2011
321H是一种钛稳定的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版的总体耐腐蚀性权。在暴露于碳化碳沉淀范围800-1500°F(427-816℃)的温度下,它具有优异的抗晶间腐蚀性。该合金可抵抗氧化至1500°F(816°C),并具有比合金304和304L更高的蠕变和应力破裂性能。它还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
321H化学成分如下图:
⑶ 不锈钢的成分是什么
不锈钢的成分一般有碳,硅,锰,磷,硫,镍,铬。
含铬15%~30%。其耐蚀性回、韧性和可焊性随含答铬量的增加而提高,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优于其他种类不锈钢,属于这一类的有Crl7、Cr25Mo3Ti、Cr28等。
铁素体不锈钢因为含铬量高,耐腐蚀性能与抗氧化性能均比较好,但机械性能与工艺性能较差,多用于受力不大的耐酸结构及作抗氧化钢使用。
(3)4cy13不锈钢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碳常常被视为有害元素,这主要是由于在不锈钢的耐蚀用途中的一些条件下(比如焊接或经450~850℃加热)。
碳可与钢中的铬形成高铬的Cr23C6型碳化合物从而导致局部铬的贫化,使钢的耐蚀性特别是耐晶间腐蚀性能下降。
绝大多数不锈钢制品要求耐腐蚀性能好,像一、二类餐具、厨具、热水器、饮水机等,有些国外商人对产品还做耐腐蚀性能试验。
⑷ 不锈钢A2-70、A4-70、A2-50、A4-50的区别
1、化复学成分不同
A2是奥氏体钢第二组制别,A4是奥氏体钢第四组别。A2和A4的化学成分不同(A2-70和A2-50都是A2组别,化学成分一样;A4-50和A4-70都是A4组别,化学成分一样),化学成分如下所示,摘自国家标准GB/T 3098.6-2014。
⑸ 保温杯不锈钢可以用多久
看你是怎么用和怎么保养了,然后就是保温杯本身的质量问题。FACE的很耐用,保温内效果两三年都不会下降。我容用的是成人杯。虽然材质不像儿童杯316不锈钢,但是也是304食品级的不锈钢,耐高温方面比较好,一般使用温度极限650℃。304不锈钢具有优良的不锈耐腐蚀性能和较好的抗晶间腐蚀性能。所以304不锈钢广泛用于医疗器械和食品器皿,做成热水壶内胆对人体的危害极小。
至少用个两三年肯定没毛病,主要是价也很平民,属于性价比很高的保温杯。主要还是好用又安全吧
⑹ 不锈钢DIN1.4122 相当于中国标准的什么材料
材料号:1.4122
牌号:X35CrMo17
标准:DIN 17400
●特性及应用:
X35CrMo17不锈钢,德国DIN标准不锈钢。
●化学成分:
碳 C:0.33~0.43
硅回 Si:≤答1.00
锰 Mn:≤1.00
磷 P:≤0.045
硫 S:≤0.030
铬 Cr:15.50~17.50
钼 Mo:0.90~1.30
镍 Ni:≤1.00
钒 V:—
⑺ 不锈钢4Cr17Mo怎样热处理
4Cr17Mo属于国标马氏体不锈钢,执行标准:GB/T 20878-2007,常用于塑胶模、螺杆、阀门配件、回食品器械配件、手答术刀、汽车零配件、瓶胚等。
4Cr17Mo热处理工艺如下:
(1)软化退火——780-820℃,炉冷,硬度HB≤230。
(2)淬火——1020-1050℃,油冷或淬火液冷,硬度HRC≥45。
(3)回火——温度(℃):100 200 300 400 500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