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不锈钢复合板的简介
不锈钢复合板的基层材料可以使用Q235B、Q345R、20R等各种普通碳素钢和专用钢。覆层材料可以使用304、316L、1Cr13和双相不锈钢等各种牌号的不锈钢。材质和厚度可以自由组合,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不锈钢复合板不仅具有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又具有碳钢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加工性能,是新型的工业产品。不锈钢复合板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盐业、水利电力、等行业。不锈钢复合板作为一种资源节约型的产品,减少贵重金属的消耗,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实现低成本和高性能的完美结合,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㈡ 不锈钢复合板应有哪些标识
不锈钢复合钢板验货的关键是复层厚度的检验,能测化学成分最好,这比较重要;不锈钢复合钢板上应该有合同或生产编码、材质、规格、标准;质保书上也应该看物理性能,尤其剪切强度,是品质的保证。
㈢ 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应注意哪些问题
不知道你们复不锈钢产品复合板制的材料、厚度等等。首先1.不锈钢复合板和不锈钢一样,里面要注意复层不锈钢防护。2.基层焊接可采用焊条或埋弧焊进行焊接,关键看基层厚度然后选择适当的坡口即可。3.不锈钢复合板焊接难点在于过渡层的焊接,在碳钢与不锈钢复层结合处焊接时应1)采用快速焊,不宜大电流及摆动较宽。有条件话焊后进行PT检测,检查是否有裂纹。2)过渡层堆焊完成,第二层焊接电流也不宜太大。防止过渡层形成裂纹3)之后堆焊可按正常不锈钢焊接即可。
㈣ 如何识别不锈钢复合板中不锈钢的材质
我多次有过类似的经历,这事对我来说很熟悉
㈤ 不锈钢复合板如何焊接
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工艺规程
1、目的
为了规范不锈钢复合板标准化的焊接,成为复合板焊接行业的标准,更科学、正确的完成焊接工作
2、使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以各种不锈钢为复材、低碳钢或低合金钢为基材总厚度大于或等于4mm的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
3、定义
保证不锈钢复合板接头具有满足要求的机械性能,还要保证接头仍具有复层钢板的综合性能,防止焊缝金属的耐腐蚀性、抗裂性的降低,对焊接人员在其全部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事项。
4、职责
本规程由复合板生产主管制定,对在焊接制作不锈钢复合板制品的相关单位具有协调、指导作用。
5、管理内容
5.1、焊接材料的选择
5.1.1焊接材料选用原则
5.1.1复层材料的选用应保证熔敷金属的合金元素的含量不低于复层材料标准规定的下限值。
5.1.2 过渡层的焊条宜选择25%Cr-13%Ni型或25%Cr-20%Ni型以补充基层对复层的稀释,对复层含钼的不锈钢复合板,应采用25%-13%Ni-Mo型焊条。
5.1.2 常用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材料可按表5.1.2-1、5.1.2-2选取。
表5.1.2-1 常用不锈钢复合板过渡层及复层焊接材料的选用
复层材质 过渡层焊接 复层焊接
焊条牌号 焊条型号 焊条牌号 焊条型号 焊丝钢号
0Cr18Ni9 A302
A307
A062
A402
A407 E309-16
E309-15
E309L-16
E310-16
E310-15 A102
A107 E308-16
E308-15 H0Cr21Ni10
00Cr19Ni10 A062 E309L-16 A002 E308L-16 H00Cr21Ni10
0Cr18Ni9Ti
1Cr18Ni9Ti A302
A307
A062
A402
A407 E309-16
E309-15
E309L-16
E310-16
E310-15 A132
A137 E347-16
E347-15 H0Cr20Ni10Ti
H0Cr20Ni10Nb
00Cr17Ni14Mo2 A042 E309MoL-16 A022 E316L-16 H0Cr19Ni12Mo2
0Cr17Ni12Mo2 A312
A042 E309Mo-16
E309MoL-16 A022 E316-16 H00Cr19Ni12Mo2
0Cr13 A302
A307
A402
A407 E309-16
E309-15
E310-16
E310-15 A302
A102 E309-16
E308-16 H0Cr14
表5.1.2-2 常用不锈钢复合板基层焊接材料的选用
基层材质 手弧焊 埋弧焊 氩弧焊 CO2保护焊
焊条 焊丝钢号 焊剂 焊丝钢号 焊丝钢号
型号 牌号 型号 牌号
Q235A、Q235B、20g、20R E4303
E4315 J422
J427 H08A
H08MnA HJ401-H08A
HJ401-H08MnA HJ431 H08Mn2SiA H08Mn2SiA
16Mn E5015 J507 H08MnA
H10Mn2
H10MnSi HJ401-H08MnA
HJ401-H10Mn2
HJ401-H10MnSi HJ431 H08Mn2SiA H08Mn2SiA
16MnR E5015
E5015-G J507
J507R
5.2、焊前准备
5.2.1 下料
不锈钢复合钢板的切割以及坡口加工尽量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切割面应光滑,采用剪床切割时,复层应朝上。也可以采用等离子切割,切割时复层朝上,严禁将切割的熔渣落在复层上。
5.2.2 坡口加工及检查
a. 坡口形式和尺寸按图纸设计规定,如设计未明确规定的,可参照图3.2-1选用。
b. 坡口选用原则:确保焊接质量填充金属少,熔合比小,便于操作。
c. 坡口加工一般采用机械方法制成。若采用等离子切割、气割等方法开制坡口,则必须去除复材表面的氧化层
d. 加工完的坡口要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和分层,否则应进行修补。
5.2.3焊前清理
坡口及其两侧各20mm范围内应用机械方法及有机溶剂进行表面清理,清除表面的油污、锈迹、金属屑、氧化膜及其他污物,复层距离坡口100mm范围内应涂防飞溅涂料。
5.2.4 焊件装配
a装配应以复层为基准,其错边量不得大于复层厚度的二分之一,且不大于2mm,对于复层厚度不同时,按较小的复层厚度取错边量
b定位焊应焊在基层母材上,且采用与焊接基层金属相同的焊接材料。手弧焊定位焊焊缝参照表3.5-1
表5.2.4-1手弧焊定位焊焊缝尺寸(mm)
焊件厚度 焊缝厚度 焊缝长度 间距
≤20 ≤0.7δ0 >30 不大于500
>20 不小于8 >50
δ0为基层厚度
c 在装配过程中,严禁在复层上焊接工卡具,工卡具应焊在基层一侧。
d 复层一侧附件的焊接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当设计要求复层测附件焊在基层金属上时,应先将复层部分剥开,采用过渡层焊条将不锈钢托架焊在基层壳体上,焊缝表面采用与焊复层相同的焊条进行焊接。
5.3、焊接
当产品技术条件要求焊接工艺评定时,须在开工前由施工单位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以及技术要求制定焊接工艺评定,并取得质量监督部门的认可。
5.3.1 焊接方法
基层的焊接推荐采用手工电弧焊、埋弧焊、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复层和过度层的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和手工电弧焊,也可采用能确保焊接质量的其他焊接方法。
5.3.2 焊接程序
焊接宜先焊基层,再焊过渡层,最后焊复层(如图5.3.2-1所示)。当条件受到限制时,也可先焊复层,再焊过渡层和基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复合板厚度小于10mm,基层的焊接可直接选用与过渡层相同的焊接材料,如果复合板厚度大于10mm,这时可适当加大过渡层的焊接厚度(过渡层的焊接厚度应大于或等于5mm),最后碳钢或低合金焊接基层。
1
2
3
4
图5.3.2-1 不锈钢复合板单面焊接的焊接顺序示意图
1
2
3
4
5
6
图5.3.2-2 不锈钢复合板双面焊接的焊接顺序示意图
a. 基层的焊接
焊接基层焊道不得触及和熔化复材,先焊基材时,其焊道根部或表面,应距复合界面1-2mm。焊缝余高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视基材厚度、钢种以及结构等因素,必要时可采用适当的预热处理。
b. 过渡层的焊接
焊接过渡层时,要在保证熔合良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基材金属的熔入量降低熔合比。为此应采用较小直径的焊条或焊丝以及较小的焊接线能量。过渡层的厚度应不小于2mm。
c. 复层的焊接
在焊接复层时,要注意保护复层的表面,防止焊接飞溅物损伤复层表面,不得在复层表面随意引弧、焊接卡兰、吊环以及临时支架等。复层焊缝表面应尽可能与复层表面保持平整、光顺。对接焊缝余高不大于1.5mm
5.4、焊后热处理
5.4.1焊后热处理按设计要求执行。
5.4.2用不锈钢复合板制造的容器、管道或部件,当需要进行焊后热处理时,推荐在焊接过渡层之前进行,并按基层要求热处理加热温度。常用的不锈钢复合板焊后热处理参数见表5.4.2-1。
表5.4.2-1 常用的不锈钢复合板焊后热处理参数
复层材料 基层材料 加热温度(℃) 恒温时间
(h) 加热速度
(℃/ h) 冷却速度
(℃/ h)
铁素体系
马氏体系
奥氏体系 Q235A、Q235B
20g、20R、16Mn、16MnR 580~620 T/25,且不小于1/4 400℃以上时,加热速度不得超过5000/T℃/ h,且不得超过200℃/ h,不低于50℃/ h 不得超过6500/T℃/ h,且不得超过260℃/ h,不低于50℃/ h,400℃以下自然冷却
12CrMo 600~680
注:T为不锈钢复合板总厚度(mm)。
5.4.3 有耐腐蚀要求的不锈钢复合板焊制的容器管道,其复层焊缝表面要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5.5、焊接质量检验
不锈钢复合板构件的焊接质量检验项目一般包括外观检验、无损探伤、力学性能试验、压力试验、晶间腐蚀倾向试验以及金相检验等,每个产品的检验项目应按产品设计图样和技术条件的规定执行。
5.5.1外观检验
a.焊缝成形良好,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b.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不得有气孔、夹渣、裂纹、弧坑等缺陷。
c. 当产品设计图样及技术条件无明确规定时,基层侧焊缝的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咬边长度不得大于该焊缝全长的10%,且不得大于100mm。复层一侧不得有咬边缺陷。
5.5.2 当产品技术条件要求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或要求提供产品焊接试板的性能以及技术条件规定时,还要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焊缝的无损探伤、金相检验等。
5.6、返修
当发现焊接接头有不允许存在的缺陷时,应将缺陷清除干净,并按GB/T8165返修工艺要求进行返修。
孙卫京
2003年8月
㈥ 复合板拍片像质计如何选择
复合钢板一般是将起防腐作用的不锈钢通过爆炸成形压制到起主要承力作用的碳锰钢(国内叫碳钢/微合金高强度钢)表面。
从材料用途的角度而言,复合板的碳锰钢起主要的承载作用,厚度较大;不锈钢起腐蚀防护作用,为较薄覆层。
因此确定RT检测程序应当注重这些特点:应着重检查碳锰钢中破坏承载的缺陷,着重检查不锈钢中可能引起碳污染的缺陷。
1.无损检测工艺流程图(见图1)
因此在评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底片黑度对于评定的影响 由于射线检测是在过渡层焊接后覆层焊接前进行的,因此,其焊缝表面在检测时低于覆材表面(按照焊接工艺一般低于其2mm左右), 这样检测后的底片在焊缝处的黑度大于覆材部位黑度(常规球罐是焊缝处的黑度低于母材部位黑度),但由于透照时曝光量的选择是按照焊缝的实际透照厚度进行选择的,透照后,底片上的覆材部位显示黑度会相对偏低,而焊缝处的黑度则为评定范围内的最佳黑度,并由此而使得焊缝及其焊缝边界极易区分。鉴于以上分析及工程实际应用,在射线检测的焊缝底片黑度方面并不影响焊缝处的缺陷评定。在评定时,只需注意黑度较大的焊缝部分的缺陷识别即可。
2)咬边缺陷的识别 由于过渡层焊条焊接时的不可在边缘引熄弧特性,其表面会在覆材坡口侧出现下凹,这样检测后的底片显示会出现靠近覆材坡口侧的齐直的黑色线条,即类似咬边缺陷,但由于在后续的覆材焊接时会将其补焊填满,因此在底片评定时除有特别严重的未焊满现象外,此边缘黑色显示可不进行判别。对于基材侧的咬边缺陷则按常规球罐的检测评定方法进行评定识别即可。
3)表面的沟纹图形与缺陷的识别 由于透照前只是对过渡层表面进行了简单打磨,因此会出现影响评定的表面沟纹显示,为了不影响评定的准确性,首先在检测前要检查其过渡层的表面状况,一般要求表面沟纹走向均匀、高低差不大,并无明显的高低突变(尽量圆滑过渡)即可;其次在评定时,一方面要熟悉此处的焊接工艺及其沟纹方向,以帮助识别是否为缺陷还是表面沟纹;另一方面要对不能确定的可疑的沟纹进行现场表面比对,以免缺陷漏检;另外如有黑度变化明显的表面沟纹也要在打磨处理后进行重新透照。
㈦ 不锈钢复合板重量怎么计算
不锈钢复合板密度=(碳钢密度×碳钢厚度/复合板总厚度)+(不锈钢密度版×不锈钢厚权度/复合板总厚度)
不锈钢复合板重量(吨)=不锈钢复合板密度×不锈钢复合板体积(立方米)
例:Q345R+SUS304不锈钢复合板,规格:28+3×2400×6000。重量计算:
不锈钢复合板密度=(7.85×28/31)+(7.93×3/31)=7.8577
不锈钢复合板重量(吨)=7.8577×(0.031×2.4×6)=3.508吨
㈧ 为什么复合板中的碳钢是不锈钢厚度的3倍
因为采用热轧工艺生产不锈钢复合板,要实现冶金的结合,这是工艺上的比例
㈨ 什么方法能使热轧复合板的不锈钢与碳钢结合线变得清晰
宏观观察的话,将试块放在酸洗膏里面腐蚀,你就会看到不锈钢与碳钢之间有明显的界面。
若看微观金相的话,就要采用溶液腐蚀了,我单位专业生产热轧不锈钢复合板,钛钢复合板,镍钢复合板以及铜钢复合板的企业。
㈩ 哪位知道什么是不锈钢复合板
不锈钢复合板的基层材料可以使用Q235B、Q345R、20R等各种普通碳素钢和专用钢。覆层材料可以使用304、专316L、1Cr13和双属相不锈钢等各种牌号的不锈钢。材质和厚度可以自由组合,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不锈钢复合板不仅具有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又具有碳钢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加工性能,是新型的工业产品。不锈钢复合板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盐业、水利电力、等行业。不锈钢复合板作为一种资源节约型的产品,减少贵重金属的消耗,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实现低成本和高性能的完美结合,有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