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果有人從航母上掉進海里,那這人還有救嗎
一般情況下人員是不會從航母甲板上掉落的。因為航母的甲板邊緣帶有一圈有落差的平台,外面有護欄,這個平台能夠直接通向甲板下面的設施與艙室,即使有人從飛行甲板上跌落,也只會落到這里而已。除非那人是被炸出去或者被艦載機撞出去的,但那樣的話在墜海之前就死得差不多了。
航母甲板上只有前端起飛甲板邊緣和降落甲板後緣是沒有這種防護的,但那裡平時不會有人去,所以發生跌落事故的概率極低
B. 航母上一根「繩子」能買一套房
航母上一根「繩子」能買一套房
航空母艦是世界上沿海國家夢寐以求的領海防禦重器,但是,全世界擁有航母的國家卻是寥寥無幾,而能夠有自主能力建造航母的國家更是屈指可數。這其中的原因,除了航母本身一些基礎鋼材零部件的鍛造工藝難度太大以外,更重要的是某些核心技術也是不對外公開的。還有就是造價成本太高,航母上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設備,單就價格方面也會讓不少國家望而卻步。
以航母甲板上的鉚釘為例,其價格就在20萬左右,而且這還只是一顆鉚釘價格,說通俗一點,就是航母的一顆鉚釘的價格能夠抵得上一輛汽車的成本。
這還不是最令人吃驚的,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航母上像「繩子」一樣裝備,也就是航母阻攔索,其價格竟然高達1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100萬元)一根,俗氣一點說就是,航母上的一根「繩子」就能夠買下像北京這樣一線城市的一套房。而一艘航母上通常都設有4-6道阻攔索,可想而知,建造整體航母的成本得有多高。
這還只是次要的,除了價格高昂外,阻攔索相關的製作工藝技術也是相當復雜且擁有其技術國家也從不對外公開,即便是花高價也比一定能夠隨便買到這種看似簡單的基礎設備。在全球擁有建造航母能力的國家中,也僅有中美2國能夠自主製造出航母阻攔索,就連二號軍事強國俄羅斯也不行。
俄羅斯服役的航母大多都是從蘇聯時期留下來的,其相關建造技術也一並保留下來,但是,有關阻攔索的製造技術,俄羅斯方面掌握的卻沒有那麼的成熟,質量方面也不是很過關,有幾次還因為阻攔索的斷裂,導致艦載機未能平穩降落而沖出航母甲板。
阻攔索其作用就是將高速降落的艦載機攔停在航母甲板上,可謂是艦載機的「生命護欄」,這也是航母艦載機使用最為普遍的攔停裝備。畢竟,不需阻攔索就能實現在航母上平穩降落的艦載機,只有美國的F-35B這一款可以通過垂直起降方式做到。戰機在降落過程中,一旦阻攔索發生斷裂或者沒有很好的被勾住,戰機只能選擇重新起飛再降落,嚴重的話就是戰機墜毀。
我國也在阻攔索的問題上費勁腦汁,試驗幾次也發生斷裂的情況,最終,好在技術難題被攻克了,確實令人欣慰,這也進一步說明了,我國在關鍵技術領域和科學發展方面的成效有了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