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進行焊前預熱
焊前預熱:
焊接開始前,對焊件的全部(或局部)進行加熱的工藝,叫預熱。預熱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焊接接頭的冷卻速度,使焊後能緩慢冷卻,防止產生焊接裂紋,特別是冷裂紋。強度級別較高,具有淬硬傾向的低合金結構鋼,導熱性特別良好的有色金屬,厚度較大的焊件焊前往往需要採取預熱措施。
正確選擇適當的預熱溫度,是保證預熱效果的關鍵。對於低合金結構鋼,過高的預熱溫度會導致焊縫及熱影響區晶粒粗大、力學性能不穩定,熱影響區沖擊韌度急劇下降。
有時還會在焊縫中出現大量氣孔。過高的預熱溫度還要增加設備投資及惡化焊工的操作條件。所以,應該在防止焊接裂紋的條件下,選擇較低的預熱溫度。
焊前預熱就是焊前將焊件局部和整體進行適當加熱的工藝措施。其目的是減小焊接接頭的冷卻速度,避免產生淬硬組織和減小焊接應力與變形,它是防止產生焊接裂紋的有效方法。
焊前預熱的方法主要包括火焰加熱、加熱爐加熱和遠紅外加熱。預熱時,應採用表面接觸式溫度計在待焊區域兩側30~50mm范圍內測量溫度。
❷ 冬天焊鑄鐵怎麼才不會裂呢
1.鑄鐵管與鋼管的焊接可以用適合異種焊接的WEWELDING 777鑄鐵焊條焊接,採用手把焊接方式焊接。
2.鑄鐵與鋼管的焊接是一種異種焊接方式,其焊接材料需要選擇抗裂性能非常好的材料保證鑄鐵側不會出現裂紋狀況,另外工藝上冷焊工藝焊接,即不要焊前預熱,不要焊後保溫。
鑄鐵
含碳量在2%以上的鐵碳合金。工業用鑄鐵一般含碳量為2.5%~3.5%。碳在鑄鐵中多以石墨形態存在,有時也以滲碳體形態存在。除碳外,鑄鐵中還含有1%~3%的硅,以及錳、磷、硫等元素。合金鑄鐵還含有鎳、鉻、鉬、鋁、銅、硼、釩等元素。碳、硅是影響鑄鐵顯微組織和性能的主要元素。鑄鐵可分為:
①灰口鑄鐵。含碳量較高(2.7%~4.0%),碳主要以片狀石墨形態存在,斷口呈灰色,簡稱灰鐵。熔點低(1145~1250℃),凝固時收縮量小,抗壓強度和硬度接近碳素鋼,減震性好。由於片狀石墨存在,故耐磨性好。鑄造性能和切削加工較好。用於製造機床床身、汽缸、箱體等結構件。其牌號以「HT」後面附兩組數字。例如:HT20-40(第一數字表示最低抗拉強度,第二組數字表示最低抗彎強度)。
②白口鑄鐵。碳、硅含量較低,碳主要以滲碳體形態存在,斷口呈銀白色。凝固時收縮大,易產生縮孔、裂紋。硬度高,脆性大,不能承受沖擊載荷。多用作可鍛鑄鐵的坯件和製作耐磨損的零部件。
③可鍛鑄鐵。由白口鑄鐵退火處理後獲得,石墨呈團絮狀分布,簡稱韌鐵。其組織性能均勻,耐磨損,有良好的塑性和韌性。用於製造形狀復雜、能承受強動載荷的零件。
④球墨鑄鐵。將灰口鑄鐵鐵水經球化處理後獲得,析出的石墨呈球狀,簡稱球鐵。碳全部或大部分以自由狀態的球狀石墨存在,斷口成銀灰色。比普通灰口鑄鐵有較高強度、較好韌性和塑性。其牌號以「QT」後面附兩組數字表示,
⑤蠕墨鑄鐵。將灰口鑄鐵鐵水經蠕化處理後獲得,析出的石墨呈蠕蟲狀。力學性能與球墨鑄鐵相近,鑄造性能介於灰口鑄鐵與球墨鑄鐵之間。用於製造汽車的零部件。
❸ 焊前預熱標准
1、根據焊接工藝評定提出預熱要求。
2、 壁厚大於或等於6mm 的合金鋼管子、管件(如彎頭、三通等)和大厚度板件在負溫下焊接時,預熱溫度可按表的規定值提高20~50℃。
3、 壁厚小於6mm 的低合金鋼管子及壁厚大於15mm 的碳素鋼管在負溫下焊接時亦應適
當預熱。
4、 異種鋼焊接時,預熱溫度應按焊接性能較差或合金成分較高的一側選擇。
5、 接管座與主管焊接時,應以主管規定的預熱溫度為准。
6、 非承壓件與承壓件焊接時,預熱溫度應按承壓件選擇。
❹ 鋼軌焊接預熱方案
焊前對焊件整體或焊接區域局部進行加熱的工藝手段稱為預熱。對於焊接強度級別較高、有淬硬傾向的鋼材、導熱性能特別良好的材料、厚度較大的焊件,以及當焊接區域周圍環境溫度太低時,焊前往往需要對焊件進行預熱。預熱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焊接接頭的冷卻速度,預熱溫度。
鋼軌端頭在焊接前的預熱和焊接完成後的回火處理是提高焊接質量的重要措施。對於在較低溫度下進行焊接軌道,採用這種措施尤為必要。
預熱與回火均採用普通的氣焊噴嘴圍繞軌頭、軌腰和軌底反復進行加熱,應盡可能使鋼軌全截面加熱均勻,要特別注意軌底的加熱質量。
兩根鋼軌的預熱范圍各為20-30mm,預熱溫度為2500C左右。鋼軌焊接接頭的回火溫度為600-7000C,從焊縫中心算起兩邊各為40mm左右作為回火處理的范圍。
當條件限制不能使用儀表測定加熱溫度時,可按照經驗辦法處理。例如,當採用7號噴嘴時,噴燒時間一般10分鍾左右即可達到預熱的溫度。將鋼軌接頭需要回火的部分噴燒到呈現紅狀(當火焰移開後紅狀會漸漸消失)時,可以認為滿足了回火的要求。
回火溫度達到要求後,立即用裝有石棉灰的保溫箱包起來,使其緩冷到常溫,便於拆裝的輕型保溫箱可用一塊石棉底板和兩塊木製的側板組合而成。
❺ 焊前預熱和焊後熱處理的范圍、目的和方法
焊前預熱和後熱是為了降低焊縫的冷卻速度,防止接頭生成淬硬組織,產生冷裂紋。焊前預熱溫度一般在100-200度,
後熱不屬於熱處理,也是一種緩冷措施,後熱的溫度在200-300度,有的單純是為了緩冷,有的是針對消氫處理的,一定的後熱溫度,能使焊縫中氫擴散出來,不至於集聚導致裂紋。後熱保溫時間要根據工件厚度來確定,一般不會低於0.5小時的。
焊後熱處理的就多了,主要分為四種:
1低於下轉變溫度進行的焊後熱處理,如消除應力退火,溫度一般在600-700之間,主要目的是消除焊接殘余應力,
2高於上轉變溫度進行的焊後熱處理,如正火,溫度在950-1150之間,細化晶粒,改善材料的力學性能,再如不銹鋼的固熔、穩定化處理,溫度在1050左右,提高不銹鋼的耐蝕性能。尤其是抗晶間腐蝕的能力。再如淬火,不同的淬火工藝能得到不同的效果,提高鋼的耐磨性,硬度等。
3先高於上轉變溫度進行處理再進行低於下轉變溫度下的熱處理。比如正火加回火,淬火加回火等。
4在上下轉變溫度之間進行的焊後熱處理。750-900之間,一些材料的實效強化重結晶退火等。
想詳細的了解,建議找些書看看。不好講的太詳細。
錯誤之處,大家多多批評!謝謝!
❻ 焊接預熱的方法有哪些怎麼加熱
焊接預熱的方法通常可以採用氧乙炔直接火焰加熱,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採用加熱板效果會更好。
❼ 冬季管道焊接的注意事項
冬季施工最大的特點我想就是溫度比較低,在焊接作業時就一定必須重視溫度,在焊接前需要測定焊接位置母才的溫度,在低於工藝要求的溫度的情況下,焊接前必須進行母材的預熱。
冬季焊接時應注意焊接後的保溫問題
雨雪天氣應注意保持材料乾燥
冬季焊接施工時應採取防風棚保護、提前預熱管口、提高焊接前的管口預熱溫度、層間二次預熱、縮短焊接工序間隔時間等措施。
溫度高於零下5度,我想做一些常規的烘乾及保溫就可以了,如果溫度過低或者板厚了,那恐怕就要預熱和注意層間保溫了。
❽ 什麼是焊接預熱
焊前預熱就是焊前將焊件局部和整體進行適當加熱的工藝措施。其目的是減小焊接接頭的冷卻速度,避免產生淬硬組織和減小焊接應力與變形,它是防止產生焊接裂紋的有效方法。
焊前預熱的方法主要包括火焰加熱、加熱爐加熱和遠紅外加熱。預熱時,應採用表面接觸式溫度計在待焊區域兩側30~50mm范圍內測量溫度。
❾ 焊接前預熱是什麼意思是對焊材的預熱還是對母材的預熱
對母材的預熱,有些母材碳當量較大,也就是對冷裂紋敏感性較大的,需要對母材進行預熱,預熱半徑可以為100到600mm范圍內,比如說鑄鍛鋼。對於厚板,也需要進行預熱處理。
❿ 冬季施工焊接加熱要求
按照GB150的要求,氣溫低於-20攝氏度時不能焊接。
如果氣溫在0至-20攝氏度時,工件焊縫附近100mm預熱到15度以上後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