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方形不銹鋼水箱支架焊接方法
方形不銹鋼水箱的支架是採用氬弧焊接的方式進行焊接,採用這種方式焊接可以保證不銹鋼支架不會被氧化,有助於保證不銹鋼水箱的支架不收外界影響。
② 格構柱怎麼焊
一種防滲水措施。
在箱型基礎或地下室,底板和外牆板的混凝土是分開澆搗的,下次再澆搗牆板混凝土時,就有一條施工冷縫,當這條縫的位置在地下水位線以下時,就容易產生滲水。這樣就需要對這條縫進行技術處理,處理的方法很多,其中比較通行的方法是設置止水鋼板。
施工要點
1、應盡力保證止水鋼板在牆體中線上;
2、兩塊鋼板之間的焊接要飽滿且為雙面焊 ,鋼板搭接不小於20mm;
3、牆體轉角處的處理,一、整塊鋼板彎折;二、丁字型焊接;三、7字型焊接。
4、止水鋼板的支撐焊接,可以用小鋼筋電焊在主筋上;
5、止水鋼板穿過柱箍筋時,可以將所穿過的箍筋斷開,製作成開口箍,電焊在鋼板上。
6、止水鋼板的「開口」朝迎水面。
一、格構柱的組成
1、格構柱組成
圖1 格構柱樣圖
肢件:受力件。
由2肢(工字鋼或槽鋼)、4肢(角鋼)或3肢(圓管)組成。
圖2 格構柱的截面型式
綴材:把肢件連成整體,並能承擔剪力。
綴板:用鋼板組成。
2、格構柱的結構特點
格構柱的結構特點是,將材料面積向距離慣性軸遠的地方布置,能保證相同軸向抗力條件下增強構件抗彎性能,並且節省材料。
即在基坑兩側擴大端處,第一道混凝土支撐與第二、三道鋼支撐長度較長,產生彎矩,導致支撐變形,故設置格構柱,用來提高支撐構件的抗彎性能,保證支撐結構的穩定。
二、格構柱質量
1、格構柱高度
冠梁頂標高:1050.672m,
基坑底標高: 1031.852m,嵌入灌注樁3m,故:格構柱總高度:21.82m
2、肢件4L160×12(等邊角鋼)
單根截面積:(0.16×2-0.016)×0.016=0.004864 ㎡
單根體積:0.004864×21.82=0.10613248m³
單根重量:0.10613248×7.85×4=3.332噸
格構柱截面形式
三、支撐與立柱節點
1、綴板:—500×300×12@600
第一道支撐與立柱節點圖(1)
第一道支撐與立柱節點圖(2)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第一道支撐與立柱節點圖(3)
2、第一道撐與立柱節點
第二、三道支撐與立柱節點圖
3、第二道撐與立柱節點
40C槽鋼規格
4、第三道撐與立柱節點
鑽孔灌注樁的計算
四、格構柱主要施工工藝及質量驗收標准
1、施工工藝流程
臨時格構柱基礎鑽孔樁成孔採用 SR220C 旋挖鑽機。旋挖成孔首先是通過底部帶有活門的桶式鑽頭回轉,並直接將其裝入鑽斗內,然後再由鑽機提升裝置和伸縮鑽桿將鑽斗提出孔外卸土,這樣循環往復,不斷地取土卸土,直至鑽至設計深度。對粘結性好的岩土層,可採用乾式或清水鑽進工藝,無需泥漿護壁。而對於鬆散易坍塌地層,或有地下水分布,孔壁不穩定,必須採用靜態泥漿護壁鑽進工藝,向孔內投入護壁泥漿進行護壁。施工工藝見下圖:
本工程泥漿採用泥漿攪拌機製作,存放於泥漿箱內。用好泥漿是保障成孔順利,保持樁孔不坍、不縮,保證混凝土灌注質量的重要環節。施工中配備專門技術人員根據地層特點管理好施工泥漿的質量。選用膨潤土、CMC、PHP、純鹼等配製優質泥漿。根據地層情況及時調整泥漿性能,泥漿性能指標如下:
2、灌注樁鋼筋籠製作
(1)鋼筋籠採用整體製作整體吊裝,樁身主筋採用 20 根 HRB400Φ25mm,樁長 15m,加勁箍筋採用 HRB400Φ20@2000,螺旋箍筋採用 HPB300φ10,加密區箍筋的間距 100mm,非加密區箍筋的間距為 200mm,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為70mm。
(2)鋼筋下料前按圖計算下料長度,並考慮到焊接接頭的位置,保證成型鋼筋滿足焊接要求。同一截面內的接頭數量不應大於主筋總數的 50%,相鄰接頭應上下錯開,鋼筋接頭錯開 1000mm。
(3)製作時按圖紙設計尺寸,放樣製作主筋、箍筋,並標出主筋在加強箍筋圈上的位置,加強箍筋設在主筋內側,焊接時使箍筋上任一主筋的標記對准主筋中部的加強箍筋標記,扶正箍筋,並校正加勁箍筋與主筋的垂直度,然後點焊牢固,主筋全部焊在加強箍筋上後,將骨架擱於支架上,按設計位置布置好螺旋箍筋,並焊接於主筋上。受力筋的連接接頭應設置在內力較小處,並應錯開布置。
鋼筋籠底部 50cm 主筋稍向內側彎曲成傾斜狀。
(4)鋼筋籠製作在專用台架上進行,鋼筋的間距必須至少採用兩個間距定位架來進行定位,禁止工人手扶固定間距,保證其主筋和箍筋的軸線、平順度和間距符合設計要求規范誤差要求。
(5)鋼筋籠在搬運和吊裝時,需做好保護措施避免鋼筋籠變形。搬運採用吊車,吊點設兩個,在吊裝過程中要輕吊輕放。
五、格構柱施工要點
1.格構柱設計要求
格構柱截面形式為 550×550mm,角鋼型號為∠160×16,綴板型號為 500×300×12@600 mm,鋼構件連接均為滿焊。其中格構柱嵌入基底以下 15m,即鑽孔灌注樁長 15m,鋼立柱嵌入鑽孔灌注樁 3m。鋼立柱與鑽孔灌注樁主筋焊接,一起吊放,鑽孔灌注樁樁徑 1200mm,樁身垂直度偏差≤1/300 樁長。
2.格構柱製作技術要求
①格構柱採用在場外鋼構加工製作,原材料進場首先審查質量合格證明文件並對材料的外觀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後准予製作。對製作完成的格構柱依據《鋼結構工程施工驗收規范》GB50205-2001 及設計要求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後方允許進場進行安裝。
②格構柱間對接焊接時接頭應錯開,保證同一截面的角鋼接頭不超過 50%,相鄰角鋼錯開位置不小於 50cm。角鋼接頭在焊縫位置角鋼內側採用同材料短角鋼進行補強。
3、鋼筋籠澆築時易出現的問題
1)鋼筋籠上浮
已經沉放到設計深度位置的鋼筋骨架,在澆砼過程中,骨架位置比原設計位置高出,俗成「浮籠」。
原因分析
(1)鋼筋籠骨架內徑與導管間距小,粗骨料粒徑太大, 主筋搭接焊頭未焊平,在導管提升與下沉回來過程中,掛帶鋼筋籠。
(2)鋼筋在安裝過程中,骨架扭曲,箍筋變形、脫焊脫落或者導管傾斜,使得鋼筋與導管外壁緊密接觸。
(3)有時因機具故障,澆砼時停歇,導管與鋼筋間砼已凝結,提升導管時將鋼筋帶出。
(4)澆砼速度過快,砼面升至鋼筋籠底,產生向上「浮力」,導致鋼筋籠浮上來。
處理辦法
(1)剛開始澆砼就出現「浮籠」,主要是導管與籠之間有掛帶現象;應立即中止澆砼,反復上下搖動導管或單向旋轉。
(2)在澆砼過程中,隨著導管拔出,籠上浮,但砼面不動,亦是因導管與籠間有掛帶現象,應反復搖動導管,重復使之上下移動,以切斷二者聯系。
2)樁頭冒水
在基坑墊層砼澆灌完畢,樁頭部位出現滲水現象。
原因分析
(1)砼澆注不密實,樁身(尤其是樁頭部位)有裂隙或夾泥,砼中石子粒徑太大,級配不均勻。
(2)澆砼時,泥漿相對密度過大,砼與主筋之間有夾泥,地下水沿著夾泥冒出。
(3)在基坑開挖時,挖土機械碰撞樁身,造成樁頭部位有裂隙。
(4)截樁時風鎬等機械過度沖擊樁頭部砼,致使樁頭砼產生裂縫而滲水。
處理辦法
(1)如發現有樁頭冒水現象,應檢測樁身砼強度、樁身有無缺陷,對僅限於樁頭一段長度范圍內出現裂隙的,應鑿除樁頭砼,直至露出堅實砼後再灌高出原等級一個強度等級的砼。
(2)如樁身質量有嚴重缺陷,應請設計及檢測中心核定是否須重新補樁。
③ 預埋鐵怎樣焊接支吊架
管道支吊架在無預埋鐵情況下的固定方法:
1對於用管夾滑動支座固連接的彈簧支吊架,在安裝前應進行鋼筋探測,鋼筋探測應遵循如下規定:
a)用管夾滑動支座的平面位置和深度;
b)在管夾滑動支座結構物的表面標出鋼筋的位置;
c)標識管夾滑動支座位置時,應至少標出互相垂直的六根鋼筋;
d)如果探測到的管夾滑動支座實際位置與理論位置偏差超過設計要求時,應把測量結果提交設計,需要時由設計單位修改支架圖。
2 在普通焊接滑動支座結構上安裝的彈簧支吊架,在彈簧支吊架底板安裝前應進行鑽孔,鑽孔的要求如下:
a)按照支、吊架底板劃出鑽孔位置;
b)按所要求的螺栓直徑,直接用硬質合金鋼鑽頭鑽孔;
c)假如碰到焊接滑動支座,停止鑽孔(此孔成為廢孔),在支架位置公差范圍內選擇一個新的 位置重新鑽孔,新孔孔壁與廢孔孔壁的距離應大於25mm
d)如果碰到焊接滑動支座,鑽孔達不到需要的深度,則做好記錄並提交設計者,由設計者對是否切斷鋼筋做出判斷。
e)鑽孔後,如果止通規的小頭(過端)不能插入孔中,所用的鑽頭不能再使用。
f)安裝焊接滑動支座之前,鑽孔內必須用壓縮空氣或高壓水清洗,任何情況下,都不允許有異物留在孔內。
g)廢孔必須按原有的灰漿比予以填塞。
3 彈簧支吊架鑽孔的檢查:
a)對所有的孔應進行10%的抽查;
b)用止通規檢查鑽孔的最大、最小直徑、以及深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或規范要求;
c焊接滑動支座的位置公差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規定時膨脹螺栓中心線距混泥土棱邊間距R≥10D;距混泥土結構拐角邊的間距R≥15D。
4 彈簧支吊架根部結構在現場鑽孔應採用台鑽、手電筒鑽或磁力鑽,不允許氣割開孔。
④ 吊頂7字支架怎麼做
七字形,就是像阿拉伯數字7一樣。
橫豎有連筆成一體的樣式。七字形吊頂,就是在吊頂拐角處的兩個角,用一整張板材做成。
這種結構可以最大程度保證吊頂結構穩固,其表面的裝飾材料不易開裂、鼓起、脫落。拐角處不是一整張板材做的,非七字形的吊頂,也不是規范施工的做法。
⑤ 查詢護坡錨桿的船型支架應怎麼焊接有什麼要求
錨索是通過外端固定於坡面,另一端錨固在滑動面以內的穩定岩體中穿過邊坡滑動面的預應力鋼絞線,直接在滑面上產生抗滑阻力,增大抗滑摩擦阻力,使結構面處於壓緊狀態,以提高邊坡岩體的整體性,從而從根本上改善岩體的力學性能,有效地控制岩體的位移,促使其穩定,達到整治順層、滑坡及危岩、危石的目的。一、 施工工藝及流程圖如下:
1. 鑽孔鑽孔是錨索施工中控制工期的關鍵工序。為確保鑽孔效率和保證鑽孔質量,採用潛孔沖擊式鑽機。鑽機鑽井時,按錨索設計長度將鑽孔所需鑽桿擺放整齊,鑽桿用完,孔深也恰好到位。鑽孔深度要超出錨索設計長度0.5m左右。鑽孔結束,逐根拔出鑽桿和鑽具,將沖擊器清洗好備用。用一根聚乙烯管復核孔深,並以高壓風吹孔,待孔內粉塵吹乾凈,且孔深不少於錨索設計長度時,拔出聚乙烯管,塞好孔口。兩種特殊情況的處理:滲水的處理。在鑽孔過程中或鑽孔結束後吹孔時,從孔中吹出的都是一些小石粒和灰色或黃色團粒而無粉塵,說明孔內有滲水,岩粉多貼附於孔壁,這時,若孔深已夠,則注入清水,以高壓風吹凈,直至吹出清水;若孔深不夠,雖沖擊器工作,仍有進尺,也必須立即停鑽,拔出鑽具,洗孔後再繼續鑽進,如此循環,直至結束。有時孔內滲水量大,有積水,吹出的是泥漿和碎石,這種情況岩粉不會糊住孔壁,只要沖擊器工作,就可繼續鑽。如果滲水量太大,以至淹沒了沖擊器,沖擊器會自動停止工作,應拔出鑽具進行壓力注漿。塌孔、卡鑽的處理。當鑽孔穿越強風化岩層或岩體破碎帶時,往往發生塌孔。塌孔的主要標志是從孔中吹出黃色岩粉,夾雜一些原狀的(非鑽頭碎的、非新鮮的、無光澤的)石塊,這時,不管鑽進深度如何,都要立即停止鑽進,拔出鑽具,進行固壁注漿,注漿壓力採用0.4 MPa,漿液為水泥砂漿和水玻璃的混合液,24小時後重新鑽孔。雨季,常常順岩體破碎帶向孔內滲流泥漿,固壁注漿前,必須用水和風把泥漿洗出(塌入鑽孔的石塊不必清除),否則,不僅固壁注漿效果差,還容易造成假象。2. 錨索製作錨索在鑽孔的同時於現場進行編制,內錨固段採用波紋形狀,張拉段採用直線形狀。鋼紋線下料長度為錨索設計長度、錨頭高度、千斤頂長度、工具錨和工作錨的厚度以及張拉操作餘量的總和。正常情況下,鋼絞線截斷餘量取50mm。將截好的鋼絞線平順地放在作業台架上,量出內錨固段和錨索設計長度,分別作出標記;在內錨固段的范圍內穿對中隔離支架,間距60--100cm,兩對中支架之間扎緊固環一道;張拉段每米也扎一道緊固環,並用塑料管穿套,內塗黃油;最後,在錨索端頭套上導向帽。3. 錨索安裝向錨索孔裝索前,要核對錨索編號是否與孔號一致,確認無誤後,再以高壓風清孔一次,即可著手安裝錨索。安裝下傾錨索比較簡單,沒有更多的技術問題。安裝上傾和水平錨索時要注意以下四點:檢查定位止漿環和限漿環的位置,損壞的,按技術要求更換;檢查排氣管的位置和暢通情況;錨索送入孔內,當定位止漿環到達孔口時,停止推送,安裝注漿管和單向閥門;錨索到位後,再檢查一遍排氣管是否暢通,若不暢通,拔出錨索,排除故障後重新送索。4. 錨固法注漿錨固法注漿採用排氣注漿發施工。下傾的孔,注漿管插至孔底,砂漿由孔底注入,空氣由錨索孔排出;上傾和水平孔,砂漿由孔口注入,空氣壓向孔底,由孔底進入排氣管排出孔外(水平錨索,空氣經限漿環進入排氣管)。上傾和水平錨索孔注漿過程中,當排氣管不再排氣,且有稀水泥漿從排氣管壓出時,說明注漿已滿;對於下傾錨索注漿,採用砂漿位置指示器控制注漿位置。錨索孔注漿採用注漿機,注漿壓力保持在0.3--0.6 MPa。5 .立錨墩錨墩的作用是把錨具的集中荷載傳遞到岩面和調整岩面受力方向。為了使錨墩上表面與錨索軸線垂直,預先將一根外徑與鑽頭直徑相同的薄壁鋼管和墊板正交焊牢,澆築錨墩前將鋼管的另一端插入鑽孔即可。6.錨索的張拉張拉錨索前需對張拉設備進行標定。標定時,將千斤頂、油管、壓力表和高壓油泵聯好,在壓力機上用千斤頂主動出力的方法反復試驗三次,取平均值,繪出千斤頂出力(KN)和壓力表指示的壓強(MPa)曲線,作為錨索張拉時的依據。因國產壓力表初始起動壓強不完全相同,所以,標定曲線上必須註明標定時的壓力表號,使用中不得調換。壓力表損壞或拆裝千斤頂後,要重新標定。若錨索是由少數鋼紋線組成,可採用整體分級張拉的程序,每級穩定時間2~3min;若錨索是由多根鋼紋線組成,組裝長度不會完全相同,為了提高錨索各鋼絞線受力的均勻度,採用先單根張拉,3天後再整體補償張拉的程序。7.封孔注漿補償張拉後,立即進行封孔注漿。對於下傾錨索,注漿管從預留孔插入,直至管口進到錨固段頂面約50cm;對於上傾和水平錨索,通過預留注漿管注漿。孔中的空氣經由設在定位止漿環處的排氣管排出。8.外部保護封孔注漿後,從錨具量起留50mm鋼絞線,其餘的部分截去,在其外部包覆厚度不小於50mm的水泥砂漿保護層。為保質保量地按期完成施工任務,工地必須成立QC小時,自始至終每個階段堅持採用科學的工作方法,制定一系列對策和實施辦法,及時改善錨索體結構,積極改進施工工藝,採用先進的網路技術組織施工,盡量做到均衡生產,使鑽孔、注漿、張拉、封錨等工序互不延誤,交叉進行,並按統一表格做好施工記錄。二、質量控制
錨位點放線,各方向允許誤差均為±1cm。
2.腳手架的搭設必須穩定,對緊固件的緊固必須有人復核。
3.按設計孔口座標在腳手架上安裝鑽機專用鋼管,將鑽機放在專用鋼管上,用經緯儀按邊坡方向放出基線,然後用方向架放出錨索方位角,測角儀調整傾角,到滿足設計要求為止。將緊固件緊牢後,再核查一遍鑽機孔位座標、方位及傾角,確認無誤後,將所有緊固件再緊一遍使其誤差不超過:傾角±0.5°,方位角±1°。
4.錨索孔徑允許誤差±2mm。
5.若遇坍孔,應立即停鑽,進行固壁注漿處理,注漿24小時後重新掃孔鑽進。
6.洗孔要干凈徹底,孔中不得留有岩粉和水。
7.錨索的編制要確保每一根鋼絞線始終均勻排列、平直、不扭不叉,銹、油污要除凈,對有死彎、機械損傷及銹坑者應剔出。
8.錨索的長度要根據鑽孔的實際深度確定,允許誤差±2cm,並對錨索按孔號相應編號。
9.錨固段的定位導向花架、船形托架(兩者統一),應嚴格按設計要求安裝在錨索上,綁扎鐵口既要能承受一定的拉力,又要保證錨索的自由拉伸。
10.安放錨索要保證錨索孔壁有不少於1cm的注漿厚度,錨索安放要平直,張拉段要放在錨孔中央。
11.內錨固段注漿,水泥選用5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攪拌水泥砂漿應均勻,使用時不得有沉澱,為保證漿液性能可加入不同用途的外加劑,注漿充盈系數為1.1--1.3。
12.嚴格控制加水量和水灰比,灰砂比允許誤差為±0.03。
13.錨墩製作允許偏差各方向均為±3cm,安裝時應先安放好孔口定位鋼管,以保證錨墩與錨孔垂直。
14.錨索的張拉要在錨固段砂漿及錨墩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後,方可進行。
15.張拉前張拉設備要標定,重復三次取平均值。各根鋼紋線拉力不均勻系數在0.95--1.05之間,各根鋼紋線的拉力差為±5%。
16.補張拉在張拉完成後6--10天進行,張拉力取設計預拉力的20%。
17.張拉段注漿必須待漿液溢出孔口穩定1--2分鍾,方可停止注漿,24小時後還需進行補漿,以確保注漿飽滿。
三、安全措施
1、施工前進行技術安全交底,施工中應明確分工,統一指揮。
2、各種機械機具應處於完好可靠狀態。
3.上崗前要做好安全檢查工作,由班組長負責,責任到人,互相監督,施工人員進入現場應戴好安全帽,操作人員應精力集中,遵守有關安全操作規程。
4.機械、電器設備應專人操作。
5.電(氣)焊操作工應有操作證。
6.邊坡加固工程鑽孔通常是在腳手架上作業的,為確保腳手架絕對安全穩定,採用雙排方式,間距1.2--1.3m,重力集中處增加斜向及橫向支撐,並設置短錨樁,將腳手架錨固在穩定的岩壁上。
7.高空作業應設安全防護設施,在既有線附近作業,應設行車安全防護。
8.風動鑽機管路連接應牢靠,避免脫開甩出傷人。
9.切割鋼絞線使用的砂輪切割機要設安全護罩,以免斷片傷人。
10.注漿管路應暢通,不得有堵塞現象,避免漿液突然噴出傷人,注漿管路不使用時要及時注壓清水沖洗干凈。
⑥ 怎樣防止門字形支架焊接變形上下尺寸一樣
你好,如果焊接單面的門字形支架,控制焊接變形可以這樣考慮:
1、裝焊固定拉筋進行剛性固定。
2、合理制定焊接順序,對稱施焊
3、焊接完成後進行熱處理或時效處理消除應力。
望採納,謝謝。
⑦ 支架焊接標准
法律分析:1.釺焊接頭應盡量採用搭接,使其接觸面積盡可能大,以提高接頭強度和嚴密性。2.釺焊前應使用機械方法或化學方法去除焊件表面的氧化膜。3.釺焊縫隙應適中,管道絕緣支架間隙過大過小都影響釺焊的毛細管作用,隙低焊接質量,同時縫隙過大還浪費釺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以下統稱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適用本法;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對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鐵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與輻射安全、特種設備安全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⑧ 支架焊接焊縫要求
《GB50235-97工業金屬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5.0.2.4有明確的規定。供您參考。 5.0.2.4 環焊縫距支、吊架凈距不應小於50mm,需熱處理的焊縫距支、吊架不得小於焊縫寬度的5倍,且不得小於100mm。
⑨ 彩鋼棚搭建中的弧形鋼管支撐架如何焊接
焊接鋼管是指用鋼帶或鋼板彎曲變形為圓形、方形等形狀後再焊接回成的、表面有接答縫的鋼管。 焊接鋼管採用的坯料是鋼板或帶鋼。
彎制鋼管彎曲半徑應符合下列規定1 熱彎:應不小於管道外徑的3.5 倍2 冷彎:應不小於管道外徑的4 倍3焊接彎頭:應不小於管道外徑的1.5 倍
⑩ 槽型托輥支架怎麼焊接最好有圖紙,謝謝。
槽型托輥輥子就是普通的輥子,只是下面有個支架而已。
槽型托輥組更為形象,三支托輥,一個支架,為一組。